论艺术渗透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作用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2009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把艺术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有效地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提高教学实效性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艺术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实效性
  [作者简介]徐飞(1977- ),女,江西南昌人,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南昌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罗二平(1963- ),男,江西高安人,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理论;陈金香(1973- ),男,安徽阜阳人,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生命伦理。(江西景德镇333001)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33-0159-02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一直是困扰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棘手的问题。经过多年实践教学经验体会,笔者认为结合学生特点和专业特点,把艺术有机地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艺术化,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有效地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
  一、艺术渗透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唯物辩证法认为:内部矛盾(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动力和源泉,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位的原因。毛泽东将之概括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①学习是人类(个体或团队,组织)在认识与实践中获取经验和知识,掌握客观规律,使身心获得发展的社会活动。学习的目的和实质表明,学习不是盲目、消极地接受刺激,而是有目的、积极主动地探究。兴趣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积极的带有倾向性的态度和情绪,它能引发个体探讨对象的激情和热情,推动个体主动去揭示关于对象的知识,并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外化为相应的行为②。兴趣是引导学习主动性的内因和原动力之一。因此,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现行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系统性、抽象性特点,并且,其内容不仅与中学政治课有重复,即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包含的几门课之间内容也相互重复,因此较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上,多数大学生能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自己成长成才的意义。尽管大学生在思想上很认可思想政治理论课,但大多数学生在实际行动上却并不怎么重视。调查表明,造成这种落差的最主要原因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③。所以,能否激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关键。
  艺术是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为特征来把握和反映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也是人的知识、情感、理想、意志综合的有机产物。艺术的教育价值是指人们通过艺术活动,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进而潜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把艺术有机地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既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也使学生得到艺术的享受,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
  二、艺术渗透可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生动感人
  艺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首先是内容上的渗透。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主要是从理论上论述马克思主义,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这种“晓之以理”的内容能否“动之以情”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把艺术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使学生得到情感感染、心灵震撼,在艺术享受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
  以音乐艺术渗透为例。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音乐的渗透可以“弥补”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有余、感情不足”的缺陷,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奠定情感基础。音乐是以情为主的“动之以情”,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理为主的“晓之以理”,其根本目的都在于人的塑造④。所以,音乐艺术可以很好地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如讲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时,让全班学生歌唱经典爱国歌曲《我的中国心》。《我的中国心》表现了海外赤子眷恋祖国的深情,抒发了炎黄子孙对祖国锦绣山河的深情赞美和无限热爱。这首激昂而又深情的歌曲,很容易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再以美术渗透为例。美术作品通过形象、色彩、质感等,作用于人的视觉感官,能够唤起人的情感体验,触动人的心灵深处。可以充分利用美术作品的情感表现,把美术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美术欣赏中得到情感触动相互连接,拨动学生的情感心弦,从而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目的。如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第三章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时,让学生欣赏徐悲鸿《八骏图》。当年徐悲鸿借马抒情,在《八骏图》上题字:“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将做人要勤奋上进、谦逊而聪敏、满腔正气、一身傲骨的思想寄托在这八骏驰骋的脚印上,烫着鲜明的时代烙印。这八匹神驹代表的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威武不屈的精神,影响了多少有志之士,给人以生机、力量和令人振奋的积极精神⑤。通过对《八骏图》的欣赏,让学生认识到应该如何做人、如何实现人生理想。
  艺术可以很好地使理论性、系统性、抽象性很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变得生动、形象,并具有较强感染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
  三、艺术渗透可使授课语言和教学方法更易于接受
  思想政治教育既然是思想性教育,就不能循规蹈矩和采用无条件服从的生硬训导,不能压制受教育者强化就范、服从于某种固定的死板信条,而应着眼于对心灵的感化,着眼于对主体个性的循循善诱和主体内在精神、内在需要的激发,这种感化、激发应是“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和艺术化引导。这不仅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艺术化,也要求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的艺术化。
  1.授课语言艺术化。语言是人们最普遍的交际工具,也是最常用的表达工具。掌握好这个工具对于利用课堂来传播知识、教育学生的教师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认为: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教师语言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教师的语言准确生动,能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产生很强烈的求知欲望。授课语言与专业结合,可使授课语言专业化、艺术化。如给音乐专业学生授课,尽量使用与音乐专业相关的语言。在讲到“做人与人际关系”这一问题时,使用音乐术语“等音”这一概念,就可以省去许多繁琐的语言,解释做人和人际关系是如何不可分,为什么不可分,不可分到什么程度等。因为,作为音乐院校的学生,都知道音乐基础理论中的“等音”是怎么回事。还有,做人与价值是“音程”;做人与态度是“调性”;做人与交往是“和声”;等等。使用这样的语言进行授课,不仅使授课对象易听、易懂,而且还能使授课对象易联想、易记忆、感兴趣,体会深刻,对上好音乐院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很有针对性⑥。
  2.教学方法多样化、形象化、艺术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主干课课程不同、授课对象不同、具体教学目的不同,这就要求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授课对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再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这门课旨在帮助大学新生及时了解大学生活特点,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并能认清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明确成才目标,自觉培养优良学风,立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若用纯粹性的理性说教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要因“内容”施教、因“时”施教、因“人”施教,有的放矢,方法灵活。如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其教学目的旨在帮助大学新生及时了解大学生活特点,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并能认清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明确成才目标,自觉培养优良学风,立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因此可采取校园调查、交流讨论法并写心得的方法教学。再如,以“画说哲理”的方式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授课;以“历史再现”的方式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授课。实践教学经验表明,这些方法都能很好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总之,把艺术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根据不同的内容选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使本来抽象、理论性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变得具体、形象、感人,具有艺术性,易于接受,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释]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02.
  ②③吴晓春.激发大学生理论学习的兴趣,提高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6):65,65.
  ④罗展鸿,杨琦.浅谈音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0):38.
  ⑤张琦.美术鉴赏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86.
  ⑥孟繁菊,李大海.高等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艺术化教学探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712.
其他文献
观察500例中风高危人群,设对照组、治疗组各250例,均对原发病症作中西医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颜德馨经验方“中防”干膏粉(黄芪、川芎、苍术、蒲黄),5年跟踪观察。结果:治疗组对预
新课程改革目标强调学生主动性和主体性的发挥。学生不再是被灌输者,课堂也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封闭的、没有生机的线性课堂,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有生命的知识传输过程。学生在开放性很强的信息技术课堂上,必然会带来课堂教学情景的千变万化,随时有可能出现意外。教师除了要保证课堂教学内容的讲授外,还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动向和机器设备的运行情况。学生对计算机充满了好奇,对虚拟的网络世界充满了幻想,这也给学生创造了无
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在实施中主要有三种模式,即光盘播放点、卫星接收站、计算机网络教室。其中“模式一”教学光盘播放在农村中小学大致可以应用在课堂教学、教研活动、师生的课外活动、农业技术培训等方面。在教学中,重视基于教学资源的教与学的设计,优化教学过程,通过播放教学光盘和音视频光盘资料对学生授课和辅导,是促进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和途径。    一、应用光盘资源进行课堂教学的探讨    “模式一”运用光
回顾分析了近年来延胡索乙索的临床研究文献,大量有关研究证实延胡索乙素除用于镇痛、镇静、定安外,还是治疗阵发性房颤,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表效的药物,并对顽固性呃逆、剧烈咳嗽
期刊
:“法轮功”迷信是对李洪志及其“法轮大法”笃信躬行的意识与行为状态。导致迷信的思维根源是超越经验的绝对化抽象思维。李洪志窃取佛家世界观和现代自然科学术语,形成了他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党领导下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为研究青少年眼调节静息态的分布,采用偏振微差屈泺计测定140例青少年眼视野的眼调节静息态,分为近视组110例,正视组30例。结果:采用6次测定的平均值可较好地估计调节静息态。检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校校园网络发展迅速,它以其集纳型的教学资源和强大的交互功能为大学英语教学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文章尝试借用企业发展中常用的SWOT分析法,对大学英语教学如何由传统的教室拓展至新兴的校园网络媒介,并通过校园网络媒介的Internet环境拓展高校的教学领地进行框架式的分析。  [关键词]校园网络 大学英语教学 SWOT分析 资源整合  [作者简介]刘英(1974- ),女,安徽潜山
秉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北京要在全国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随着首都信息化基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