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移植急性排异与慢性排异的临床和病理分析

来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654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肝脏移植急性排异和慢性排异的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

方法

观察和分析了我院2例肝移植患者术后出现急性和/或慢性排异时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理所见。

结果

急性排异时,AST和ALT升高十分显著,而TBIL相对低,病理学有三个主要特征;而慢性排异时,TBIL升高非常明显,AST和ALT相对低,病理学有两个主要特征。

结论

实验室检查和病理特征对于鉴别急、慢性排异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了解Child-Pugh分级与肝硬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我们选择Child-Pugh A级、B级病人各6例,手术中对肝脏进行了肉眼观察,并对肝脏标本进行了光镜及电镜检查。结果发现肝脏肉眼观察,在大小,形态,质地等方面无法区分Child-Pugh A级与B级的差别。光镜检查发现A级病人的肝脏纤维化程度多在Ⅰ—Ⅱ级,且肝细胞坏死少。B级的肝脏纤维化程度多在Ⅲ-Ⅴ级,肝细胞坏死明显。电镜检查证实B级
目的应用肝胆动态显像研究胆管结石手术治疗前后肝胆排泄功能的变化及肝胆动态显像在胆道梗阻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对9例正常志愿者及18例胆管结石病人手术治疗前后共行肝胆动态显像检查40次。计算胆总管,胆囊及肠道显像时间,应用ROI(感兴趣区域)技术,得到TAC(时间活性曲线)及T1/2排泄时间和Rexcr60排泄率。结果各组数据正常与治疗前及手术治疗前后进行比较。正常组与治疗前,各数据差异有显著意义(P
目的探讨门静脉途径胃肠外营养(PN-pv)在腹部中等手术后短期营养支持的可行性;与中心静脉途径胃肠外营养(PN-cv)进行腹部中等手术后代谢影响及营养支持效果的比较。方法研究对象为19例因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门静脉途径胃肠外营养组,中心静脉途径胃肠外营养组,手术后第一天起两组分别接受门静脉途径、中心静脉途径等氮、等热卡胃肠外营养支持3天。结果营养支持3天后(1)P
目的为了解梗阻性黄疸病人围手术期血清可溶性白介素-Ⅱ受体(SILL-2R)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动态测定一组梗阻性黄疸病人减黄手术前后血清SIL-2R的水平,病人按疾病的良恶性分为两组。结果1.良恶性两组术前血清SIL-2R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血清SIL-2R逐渐下降,但良恶性两组的下降幅度差异明显。2.胆红素<171mmol/ml即可导致血清SIL-2R明显升高,且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