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申辩》解读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hwb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品牌建设工程一期项目(PPZY2015B152)。
  摘 要:当今人们对“人文关怀”有众多讨论,可以是关心人类灵魂成长,也可以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改善人的生存条件。苏格拉底开拓出,对人文关怀精神新视野的认识,通过阐述法律责任,哲学的任务和道德,可进一步启发我们对人文关怀精神完整性的理解。当看了《苏格拉底的申辩》,似乎整个人豁然开朗,对一些事物有了全新的解读。
  关键词:《苏格拉底的申辩》;人文关怀;哲学
  [中图分类号]:B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3--01
  《苏格拉底的申辩》是苏格拉底于公元前399年被判处死刑之前对自己的申辩。这篇文章被分为真理与修辞、案情真相、哲学生活的根据:针对第一拨控告者的辩护、在哲学与政治之间:针对第二拨控告者的辩护、为哲学而死的理由(苏格拉底与阿基琉斯、苏格拉底的哲学使命、哲学作为政治、爱智者的荣耀)、惩罚与荣耀、临别告白七个部分。
  一、以人为本——哲学要务
  苏格拉底经常思考,什么是善、德性、真理、智慧、正义、虔敬等问题,更加关注社会和人。因为苏格拉底的努力,西方哲学转向“人文的关怀”,第一次重大转向完成,弘扬的科学精神,是开拓人类知识大道的,目光聚焦于对人自身的反思,以及人、社会与国家层面。苏格拉底当时力图对社会问题进行解决,通过其特有方式,且关注于当时社会现实。他关注于人所面对的问题,可以很好体会出其人文关怀精神。假设,苏格拉底说出的话,不是他人所关心,同时自己也不会相信,更加不会触动他人心灵,那他的结局和命运又当如何?当然,应当紧紧围绕社会问题及人生困惑。假使我们不停写作,不停说教,却无产生任何社会触动,无关他人痛痒,有较多著作却无人能懂,这应当不会是人文关怀精神的体现吧?
  二、人生信念——永远的追求
  有一些教人辩论之术、传授知识的人,存在于苏格拉底生活的时代,尊称他们为“智者”,而当时较多人们也视苏格拉底为智者。智者教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挣钱,不是为了增进人智慧及知识,不是为了开启人们心灵,只要有钱赚,便可颠倒黑白,教人如何诡辩。且只求驳倒对方,根本不关心善与恶、美与丑、对与错、是与非,仅仅是凭借哗众取宠或煽情的方式打动观众,所以苏格拉底明确性指出,自己并非智者。苏格拉底是淡漠名利的。凭借他的学识及智慧,过上“小康”或“温饱”的日子较为容易,但是,贫困潦倒的人生路,却是他的选择。除此之外,苏格拉底提出,心灵的善良,是要比钱财更加重要的,这是其提出的一条重要原则。在他看来,人们忽略灵性修养,仅仅追求对钱财的积聚,是大错特错的。苏格拉底还提出,德行可使人获得利益,拥有钱财,但是金钱是买不来德行的,这一直都是社会中深刻的道理。苏格拉底受人敬仰,因其哲学是一举一动自然的流露,不仅是说出来的。他对窘迫物质生活选择,因其是以对人类灵魂改造为己任。而当前社会中,让人们认清钱财和灵魂的关系,是现如今人文关怀的重要任务。
  三、付出生命——只愿追求真理
  为了城邦的强大,苏格拉底对其遇到每一个人,进行苦口婆心劝导,他不惜到处奔走。尽管有人专门避开,也不愿听其聒噪,但是其仍然一如既往,不為所动。在决定其生死命运的法庭上,他呼吁“不论辞令之优劣,只问话本身是否公正。这是审判官应有的品德,献辞者的本分在于说实话”。字字无不告诫我们,不要说假话,那些毫无事实依据的。从此可看出,其满腔誓死捍卫真理的赤子之心。但是从当前社会而言,苏格拉底并非不存在选择。于真话假话间,其可选择假话;于言说与沉默间,他可选择沉默。但是,他在被恶人控告,仍然选择申辩,没有沉默和逃避。他通过自己的申辩,在法庭上,他力图让更多的人可以了解真相。当他被赐服下毒酒前,他镇定地选择了死,选择了真理和正义。本可以用未成年的孩子,或妻子作为挡箭牌,也可用献媚或服软的话,可以悔过,博得陪审团同情,免于一死。但是,他没有这样做。他的言行显示,人可为坚持公正、自我尊严、思想自由、寻求真理而献身,不仅仅局限于为其他高贵事物,以及命运、名誉而死。他甘愿赴死,决不屈服,坚持自己使命及原则。
  苏格拉底对社会问题,存在深刻且敏锐的洞察力,是社会中的思想者,他可批判性思考,存在的不合理现象,且发出呐喊。他用思想的利剑,彰显人间的正义,揭露社会及人性的弊端。为了对正义及真理的追求,他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孤独应对他人的反对。所以,真正的人文关怀,是站在更高处,寻求自我完善的途径,把握时代,脉搏,并不是迎合多数人的需要。尽管苏格拉底死了,但是在他死后的两千多年,他追求真理的精神,成为知识分子的楷模,滋润了无数的心灵。
  苏格拉底终其一生都在劝说人们关注自己的心灵,关注城邦自身。按这样的品行,他认为自己最适合不过的待遇是在政府大厅用膳。他不曾对谁行不义,至少不曾有意行不义,但是时间如此短暂,已不允许他说服雅典民众。他认为,死亡是灵魂的迁移,生死没有必然的好坏之分。“我去死,你们去生。我们所去做的哪个事更好,谁也不知道,除非是神。”
  参考文献:
  [1][英]阿诺德著,韩政中译,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政治与社会批评,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202.
  [2][古希腊]柏拉图著,吴飞译/疏,苏格拉底的申辩,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142.
  [3][古希腊]色诺芬著,吴永泉译,回忆苏格拉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86.
  [4][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8.
其他文献
油用向日葵对土壤要求不高,耐瘠薄,耐盐碱,抗旱抗涝,是旱作农业大力推广种植的一种经济作物。一、播前种子准备适宜推广的品种主要有美国G101、康地5号、辽葵5号等,三者均为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资助计划项目“跨语言视域下语言极向敏感现象普适性探究(2018-ZZJH- 022)”和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汉英极项跨语言比较与互译(SKL-2017-1624)”的阶段成果。  摘 要:any具有极向义与任选义,前者相当于存在量词,而后者相当于全称量词。二者在语境分布上互补,但在一定条件下会有所重合。本文讨论了负极项any和任选项any的语义特
摘 要:兰陵方言拥有独特的地理、民族和文化等因素形成了独特的方言词汇。兰陵方言在汉语官话方言中属于中原官话,在山东方言的分区中属于西区西鲁片。在方言词汇的研究角度来看,方言词汇和普通话在词义上的差异性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将从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这三个方面来分析探究兰陵方言中的一些词汇和普通话词汇在词义上的差异,对了解并促进兰陵方言词汇地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兰陵方言;普通话;词
摘 要:Langacker认知语法以描述语言的心理认知规律为目标。语言不是一个自足的认知系统,需要对其进行认知上的加工,人们对世界的感知体验不是无目的,人们可以运用这种感知和体验深入了解了解语法规则背后的认知方式和心理基础,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这就是认知语法所做的贡献,此外还可以从六个方面对语言进行识解。  关键词:认知语法;识解;语法构造  作者简介:高大林(1992-),女,汉,研究生,就
[Objective] The paper was to identify strain HN-1 against banana wilt disease and to determine its antagonism.[Method] The strain HN-1 was obtained from the soi
基金项目:信阳师范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如果’类假设分句套层研究”(2016KYJJ22)。  摘 要:不同种类的复句套用后层次的划分不明会造成听话者对话语理解的歧义,多重假设复句“如果A,即使B,也C”可以认为是“如果p,那么q”句式与“即使a,也b”句式发生套用而成,其基本层次结构的划分为“如果A,I即使B,II也C”,该套用类型符合语言的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  关键词:套用;如果A,
摘 要:本文主要从形、音、义出发来分析“伐”字,简略介绍“伐”字的本义和引申义以及有关“伐”字的相关问题,目的是想根据汉字的特点,求本溯源,并据本义探其流脉,以大致了解“伐”字的引申演变情况。  关键词:“伐”字;字形;字义  [中图分类号]:I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3--01  成语“南征北伐”中的“伐”是讨伐的意思,带有主动地发动战争的
皖南麻姑山铜钼矿床成因初探卞育才(江苏省苏州市吴县铜矿,吴县,215151)关键词:铜矿,钼矿,矽长岩,成因,安徽南部。OntheOriginofMagushanCu-MoDepositinSouthernAnhui¥BianYucaiAbstrac... Origin of the Ma’gushan Cu - Mo Deposit in South Anhui Province
1995年,盘锦市纪委的领导班子与大洼县清水农场锦红分场的10户贫困户结成了“认亲包户”对子。经过两年来的工作,这些贫困户的家庭人均收入比扶贫前增加了4倍,精神面貌也发
摘 要:伴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流行语不断涌现,并被应用到日常交流中。流行语,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它就像一面镜子,反映了各个地区和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本文旨在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流行语,分析产生和流行的原因、特征及相关因素。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流行语;语言变异;社会文化因素  作者简介:黄钰雯(1994-),女,汉族,河南驻马店人,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