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风景画赏析

来源 :俄语学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fee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季是俄罗斯一年之中最美丽的飘雪季节。忽如一夜飞雪来,马路、人行道、院子覆盖雪被,树木换上银装,房顶戴上白帽。白然界就像雪域王国,四处白雪皑皑,万籁俱寂,听不到鸟鸣虫吟,飞禽走兽进入冬眠。
  萨弗拉索夫(А.К.Саграсов)《小院·冬季》《冬季的路》《解冻》《冬景·解冻》
  阿列克赛·康德拉基耶维奇·萨弗拉索夫(Алексей Кондратъевич Саврасов)是俄罗斯卓越的风景画家、巡回展览画派创始人,具有非同寻常的艺术天赋,尤其擅长自然风景画,被公认为抒情风景画大师。这位画家出生在商人家庭,童年时对绘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虽然遭到父亲的反对,但是他没有放弃。他1844年进入莫斯科绘画雕塑学校风景画班深造,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萨弗拉索夫确信人与自然的自由统一永恒且不可动摇,一生都在追求这种统一。他创作了大量风景画,常用柔和的冷色调和中性的色阶。他的许多作品感情饱满,旋律鲜明,富有灵性,在公众之中获得巨大成功,时至今日仍有大量崇拜者。
  萨弗拉索夫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贫困潦倒,疾病缠身,仍然勤耕不辍,通过颜料和画笔与观众交流思想。这位伟大画家身后留下了丰富的遗产,激励后继风景画家创作饱含情感的新作品。
  《小院·冬季》《冬季的路》
  《小院·冬季>(《Дворик.Эима》)描绘的风景与现在的俄罗斯农村没有多大差别,创作于1870年,距今145年。把这幅画与他同年创作的另一幅面《冬季的路》(《Эимняя дорога》)比较,很有意思。色彩相似。开春前,天气阴沉,看不见蓝天,看不见发蓝的雪和树投下的阴影。小院,确切地说,小院一角农家生活气息浓郁,而大路反映旅行者的征途。
  《小院·冬季》描绘正午时分的农家院子,使用透视法把墙壁与画面或平行或垂直编排,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画面中间那棵树位于小院正中,位置显得有点奇怪。树枝遮蔽栅栏,符合生活的真实,奇怪的构图就比较自然了,令人容易接受。俯视看见邻居家带有烟囱的一侧屋顶,白雪塌陷,很快要掉到地面。冬季下了大量的雪。地面积雪很多,高出了墙根的土台。正在院子里觅食的鸡、鸭,墙角的狗窝,生动地展示了一派农家风光。
  《冬季的路》描绘天亮前的原野,地平线明显。大路两旁风景的描绘完全符合冬季室外的天气。大路在山丘间蜿蜒曲折,不知通向何方。农舍在很远的地方,后面也许是条雪盖冰封的河。中景上矗立的白桦幼树,被风吹落了叶子,刮掉了树皮。天马上要亮了,眼看将是另一番景象。
  这幅面着色不多,微差丰富。画面使用了褐色的两个微差——几近黄的褐、微带浅紫的红。白桦幼树的背景是褐色,乌云则完全呈现为带黑的浅紫。该画经历了时光的磨蚀,油彩裂了纹,虽没有给画面增添特别的装饰性,但赋予了一定的沧桑感。
  《解冻》
  冬春交替时节的风景画在萨弗拉索夫创作中占有特殊的位置。他的作品既讲述大自然苏醒的喜悦,又饱含沉重的忧伤。其中最为抒情的一幅作品是创作于1874年的《解冻》(《Отепель》)。
  寒冷的冬日漫长无边,春天悄无声息地走近我们。解冻是早春的预兆。温暖的天气没有露头,外面湿冷。照晒大地的阳光虽然不能使人感到温暖,但是刺骨的寒气准备退却,冬天让步了。解冻预示着温暖很快到来。
  《解冻》题材简单而寻常,画面简洁。初春时节,无垠的平原积雪覆盖,一丛树在寒气逼人的湿漉漉空气中瑟瑟发抖。春的芬芳引来众多候鸟。快乐的群鸟纷纷落到树上,开始筑巢,捎来温暖天气的喜讯。微弱的春气爱抚大地,似乎春天温暖的气息轻轻袭来。积雪融化,形成水洼。
  灰蒙蒙的天空无边无际。房屋和树木上方布满浅紫色的浮云,左明右暗,很有分量,整幅风景也因此而更加气派不凡,引人注目,表现力突出。小河流过两个坡面。远处白色小教堂的尖顶直刺天空。几座简陋的小木屋茅草屋顶散发阵阵凉气,营造了亲切动人的氛围。这幅面用色独特。色粉的冷色调,不失暖意和热诚。每个细节、每一笔触都饱含特别的暖意和舒心。
  这幅画亲切感人地讲述早春静谧的美。画上的风物流光溢彩,感情外露,灵性四溢,崇高的思想感情似能穿透人的灵魂,逼真形象地展示了萨弗拉索夫抒发情感的高超技艺。这位画家没有简单地描绘自然,而是借助景物把自己的心灵敞开在我们面前,使我们沉浸在他的情感世界。
  《解冻》韵律鲜明。画面上,天地按黄金比例分割。天空约占三分之二,而积雪和原野把地面一分为二,可谓构图协调。天空云彩相间,从左到右,色阶由明渐暗,恰似音阶由弱渐强。地面细而高的树和低矮的灌木、与教堂的尖顶和木屋茅草顶交流,两个山坡和一望无际的原野对话。天地有别,风物不同,构图上形成两条曲线——流动的旋律。坡上积雪明丽与暗淡交替出现,恰似琴键黑白排列。清冽的河水泛着蓝波紫光从远方奔来,波动琴键。而天空那云彩恰似和着琴声的乐曲,快乐的鸟鸣好像琴声,表达春的躁动、欢乐的心情。《解冻》流淌着冬春交替的韵律。萨弗拉索夫擅长在简单的风景中找到沁人肺腑的乐谱,感动每位观众,激发人们心灵深处崇高的情感。《冬景·解冻>
  《冬景·解冻》(《Эимний пейзаж.Оттель》)创作于1890年,是萨弗拉索夫运用大量色彩微差拓宽、丰富色调,给人留下美好印象且令人难忘的作品之一。这幅画运用冷色、过渡色、替换色刻画积雪。大胆的色彩迅速抓住每一位观者的眼球。蓝、绿、红的微差极其丰富,互相对比,使得画面色彩斑斓,层次多维,展现冬季一个特别的白然现象——解冻的来临。
  画上雪光刺眼,水波潋滟,天空绚丽夺目。虽已经开始解冻,小河边的雪渐渐融化,河面的冰悄然消失,但自然界还在冬眠,积雪仍覆盖着原野和屋顶。
  前景上一座木制小桥、一泓清澈的河水。河水透明见底,水色蔚蓝、浅绿、淡红,斑斓纷呈。积雪原封未动,蓬松而柔软,看不见人或动物留下的任何痕迹。中景上积雪覆盖的辽阔原野,村民踏出的小路上有两个人影,一位妇女带着孩子向河边走来。后景上雪封的村庄里一排小木屋连绵不断,伸向远方,与地平线相连。松软的积雪笼罩屋顶,好似毛皮帽子。一栋木屋上洁白的炊烟飘向天空。金色的天际霞光灿烂,映红了木屋的门窗,照亮了房顶的积雪。天空在积雪映衬下,闪烁非同寻常的温暖。远处呈现橘红,近处呈现柠檬黄,逐渐融合成黄里带淡蓝。一小片一小片的云彩在空中飘飞,柔和神秘。彩云间可见候鸟的剪影,带来春天气息,送来徐徐和风。大白然经过漫长冬眠从容不迫地苏醒。   这幅面色彩丰富,色调鲜亮,动感十足,为我们展示了冬春交替时节的绚丽美景。
  希施金(И.И.Шишкин)《冬》
  伊万·伊万诺维奇·希施金(Иван Иванович Шишкин)是伟大的俄罗斯风景画家,曾求学于圣彼得堡美院,大学时代获得过金质和银质奖章,作为风景画家誉满全球。他一生创作了大量风景画,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刻画了俄罗斯人迹罕至的自然风光,反映了俄罗斯大自然的美丽。19世纪90年代是希施金作为一名成熟风景画家艺术创作的一个独立阶段。在这个阶段,他探索新的题材和画法,开始描绘冬季自然界的不动景,刻画冬眠的大自然。创作于1890年的《冬》(《Эи-ма》)是他最美的一幅风景画杰作,是世界美术史上不朽的艺术精品。
  《冬》为我们展示一幅冬季茂密得无法通行的森林的壮丽画面,刻画冬天的森林王国,真正的俄罗斯冬天的森林王国。
  冬季晴朗的一天,寒冷的空气清洁而透明。森林之中参天大树似乎被严寒施了魔法,锁住了,一动不动,麻木了,冻僵了,凝固了。林中积雪很多,冰天雪地,美丽无比。树枝上厚厚的积雪,像羽绒棉被在寒冷的冬季温暖着枯木。除了树和大量的雪,别无他物,但却令我们的目光不能离开。阳光透过稠密的树枝洒遍密林,与雪光相互映射,似乎整个自然界都在为早晨的到来而高兴。冬季美丽的森林刻画得这般自然、精确,栩栩如生,引人人胜。似有凉气袭来,宛在冬季走进茂密的森林,处于强壮的大树和银白雪海的怀抱,呼吸林中清爽芬芳的空气,切身感受大自然的美。
  前景上装饰美丽的寒冬,几株强壮的百年老树从容庄严,身穿雪服,浑身缀满流苏。冰凌透明耀眼,苍劲的树干在白亮的雪景上发暗。在雪层重压下,洁白的大树枝条弯下了腰。希施金令人惊奇地捕捉和传达了森林巨人默然肃立的庄严形象,成功地传达了积雪覆盖森林的特殊氛围。观者多么想触摸一下大树,感觉树干的粗糙。
  一些古树扛不住如此奢华的雪饰,倒下了。厚厚的雪层覆盖着倒塌的枯树和幼小的云杉树,覆盖了树干巨大的老树枝和低矮云杉幼小的蘖枝,笼盖了整个森林。积雪上无一丝人或动物活动的痕迹,绝对是荒无人烟、被严寒封锁的隐秘森林。所有生命都冬眠了。要知道积雪下面有什么,只能凭借丰富的想象。
  中景上大树的枝丫突兀在光亮的空隙中,上面站着一只小鸟,瑟瑟发抖。这只孤零零的小鸟从哪里来到这茂密的森林?希施金为什么要把这么小的鸟儿安排在这根树枝上?这只小鸟屏息不动,似在竖起羽毛取暖,给画面增添了节日的喜悦;又好像不是活物,而是水晶玻璃的,使这幅画显得那么神秘。后景上树枝挂满沉重积雪。光线穿进森林,照亮了所有高大的树干、纤细的枝条。这位画家精湛地描绘了寂静美丽的冬季森林。
  希施金利用林中雪地的光带成功地把前景、中景、后景连接成一个整体,塑造原始森林的宏伟形象,使我们能够直观感知美丽的冬景。一条明亮的雪带从后景伸向画面前景。后景树林间显出一个洒满亮光的空隙。两侧古老树木黑压压一片。右侧阴森森的密林中参天大树之间空隙很狭小,密密匝匝的巨树像围栅遮住了观者的视线,感觉人难以通行。周围黑黢黢的。这个洒满光亮的空隙像隧道,给森林平添了几分神秘,勾起人无尽的遐想。左侧树林稀疏。朦胧的光线穿过树林,照进冰雪王国,也照亮前景上的林中空地,洒下金里透红的光芒。林中这块雪带发生着惊奇地变化,渐渐亮起来,显得不那么悲凉。画上有一种神秘东西吸引观众,谜底期待我们揭示。这片冬季森林极具童话色彩,忽如童话中的严寒老人或守护地下财宝的小人从树后走出,似乎所有的冬季童话故事就发生在这座冰天雪地的森林王国。
  这位厕家选用了白和褐、淡灰和淡黄,巧妙地刻画了冬雪覆盖森林、老树枯枝堆满雪地的景象。为了传达冬季森林的洁净,主要使用了白色,利用各种深浅不一的白色传达自然界难以觉察的运动和变化。为了塑造树木选用了各种深浅不同的褐色,描绘了苍劲、粗糙、原始的古树形象。为了刻面积雪选用了大量深浅不同的浅灰和淡黄,使得雪面光芒闪耀。色彩相互渗透,创造特殊的肌理效果。这位画家运用具有表现力的美术手法创造恢弘的冬季森林形象,让人领略冬深雪厚的森林风光。在这美好的雪林中暂时忘却日常琐碎的生活,获得莫大的艺术享受。
  《冬》充满史诗般的回响,是希施金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列维坦(И.И.Левитан)《冬季森林里·狼》
  伊萨阿克·伊里奇·列维坦(Исаак Илвич Левитан)在美术学校学习时就表现出风景画家的天赋。16岁时,他的画已经与当时著名画家的作品一起出现在画展上。他的每一幅风景面都使人激动,奥秘在于他的绘画天才和对俄罗斯富饶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列维坦早年丧失双亲,贫困随之而至。他不得不为生存而与命运抗争。这种心情无疑会反映在他的作品上。《冬季森林里·狼》(《Эимой в лесу.Волк》)也称作《冬季森林里》(《Эимой в лесу》),创作于1885年。当时,列维坦25岁,已经掌握了风景画技艺,能够娴熟地通过刻画风景达意抒情。这段时间并不是他一生最好的时期。他虽然非常有名,但仍很贫穷,常常不得不独白面对贫困,作画表达自己痛苦的心情。这幅画散发无尽的孤独、忧愁、凄凉,很符合列维坦当时的精神状态。
  列维坦作完风景画《冬季森林里》,拿给好友——风景画家阿列克赛·斯捷潘诺维奇·斯捷潘诺夫(Алексей Степанович Степанов,1858——1923)看。俩人都认为画作很成功,但缺少一个突出孤独、失望、忧愁感的形象。擅长动物造型的绘画大师斯捷潘诺夫,用强有力的画笔给列维坦的风景画添了一只饥寒交迫无力回天的成年狼。这幅不朽的艺术名作《冬季森林里·狼》就这样诞生了。
  列维坦与斯捷潘诺夫关系甚好。俩人同吃同住。二人的画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差异。列维坦更喜欢纯粹的风景,尽力把自然展示得更符合现实,不画活物或者人;而斯捷潘诺夫善于精确描绘动物,并赋予动物特定的性格,非常喜欢通过动物或者人传达感情。斯捷潘诺夫对狼野性的、甚至有点可怕的美很感兴趣。   这幅面描绘冬季积雪覆盖的森林。画面上,天空低垂,灰蒙蒙。冬季的森林里雪白,树黑。橡树黑黢黢,光秃秃。看起来凄凉、悲伤、沮丧。前景上,森林空地边缘橡树巨大的黑色树干使人感到压抑。在发黑的光秃秃树之间,灌木丛纤细的枝条从雪下露出。一只孤零零的饿狼特别引人注目。这只孤单、忧郁、伤心的饿狼是画家列维坦当时的生活写照。他当时正经历这种情感。我们多么想帮助他,但不知道从何做起。后景上,树干聚在一起,树枝错综缠绕。森林密密实实,像高墙横亘在远处。
  傍晚降临。寒冷、荒凉的森林里甚至没有一只鸟。林中积雪白里带灰。古老的大树僵立在肃穆静谧中。广阔原野上弯曲多结的褐色橡树矗立在星光下颤抖,脚下银白的雪粒沙沙作响。纤细的枯草从雪中露出。初雪借助北风在寒流中把橡实、枯叶和树皮灼伤。被踩了一个夏季的小道变得像石头一样坚硬。
  阴郁冬天里所有的晦暗和沉重借助大量的灰色得到传达。上方,灰暗沉重的天空距离地面很近,似乎要压碎大地;下方,饿狼在默默地徘徊。这只狼被面在前景上,不是偶然的。它象征面对自然时无助的人。看一眼就会对这只觅食的狼产生强烈的怜悯感,会忘记画上描绘的是凶猛的野兽。
  狼眼与星星在树干间相映。这只狼全身紧张,嗅着什么,准备随时猛扑狩猎者。看情形,狼极端饥饿。它面临生死存亡,哪怕吃一点东西也好。它暂时默默不做声,但如果嗅到猎物,狼叫声会传遍四周,招来同伙追击麋鹿或孢子。即使兔子,也会成为饿狼的腹中餐。
  这幅画是饥寒交迫冬季的符号,是孤独的符号。画面上更多是对苦难和孤独的咀嚼与回味。苦难不堪回首,但恰是成就艺术家的催化剂,叫人真切感到默默忍受孤独的灵魂。孤独是艺术家自我反思的最佳氛围。但是咀嚼和回味孤独并非艺术家所愿,最好的排解方法是等待另一个同样孤独的个体。远处隐隐约约还有一只狼在觅食。
  《冬季森林里·狼》是对寒冬常常听见狼嚎的直观阐释。狼嚎声穿透森林和木屋,到达遥远村庄里围坐在温暖火炉旁人们的耳际,使人胆颤心惊。这时,人们无暇顾及饿狼沉重的命运,体会不到它们在冬季森林中生存多么艰难。你会逐渐明白,它们只不过是默默无闻的护林员。冬季的狼嚎声是在祈求盛夏的到来,哭唱饥饿的护林员之歌。
  这幅厕上象征孤寂的狼和光秃秃的树及空空的森林给人留下难以言传的印象,使人激动不安,促使我们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
  克雷莫夫(Н.П.Крымво)《冬季傍晚》
  尼古拉·彼得罗维奇·克雷莫夫(Николай Петрович Крымов)是俄罗斯风景画家,参加过蓝玫瑰画展,长期在剧院工作,曾在美术学院授过课。俄罗斯大自然的美使他陶醉。他的绘画风格,初期艳丽,动感,色泽饱满,概括性强,但协调性稍嫌逊色;后来变得柔和、协调,稍后变为原始主义,很快转为古典田园风景画;20世纪20年代初,以全新的理念,描绘自然风景的瞬间状态。他善于精细地反映自然界的原本色彩,真实准确地再现俄罗斯中部的自然风光和农民生活,尤其喜爱宁静和庄严的冬季,喜爱冬天里的雪和霜。他的代表作品有《冬季傍晚》(《Эимний вечер》)、《小河》(《Речка》,1926)、《中央公园的早晨》(《Утро в Центральном парке》,1937)等。
  《冬季傍晚》(《Эимний вечер》)创作于1919年,以严谨、简练的描绘风格使观者震惊。第一眼看到这幅画,就会明白作者是一位优秀的风景画大师。这幅画不只是自然风景画,而且是俄罗斯的肖像画,在平凡、常见的风景中反映俄罗斯。
  这幅画描绘多维度的风景。前景上结冰的小河,干净,清澈。冰面光滑,没有积雪。河面的冰染上了绿松石色。一群鸭子在觅食。几只小鸟落到河岸边的灌木丛上呜叫。后景上,高大的树林左中右依次分布。左侧距离居民楼不远的小树林中可见一座教堂的尖顶。中间小村庄后面一大片深色橡树和杨树林凸显在黄里带浅绿的天空背景上。右侧的树木稍显稀疏。树和灌木融人大片不甚清晰的背景。
  观者的注意力被中景向后景的过渡地带深深吸引。这幅画构图的意义中心是画面的主要客体之一——不大的小村庄,打破了画面的平衡。一月傍晚,天空低垂,落日的余晖照在雪上一闪一闪。积雪皑皑,白里透蓝,天空呈现浅绿和淡黄的亮色调。不大的灌木和野篙几乎淹没在雪中。地面上、屋顶上到处都是松软、厚厚的冬雪。小村庄前面,前景和后景之间一大片雪原杂陈长长的影子、小道、光秃秃的灌木丛。右侧雪地上行人踩踏出的小道由近及远。狭窄的小道上两个成年人领着一个小孩往村里走,不远处还跟着一个人。行人影子很长,说明天很快要黑。人们着急在天黑前赶回家。左侧通往村子的大路上,两辆马拉雪橇,装满大捆的柴禾。行人和役马的身形不甚清晰,很小,有色无形,这是因为穿着棉衣,又在远景上,或者说脱离了形的制约,在似与不似之间达到神似。
  画面上最多的是积雪,雪堆很高。为了描绘积雪,使用了各种深浅不一的白色和其他颜色的大量微差。地面的雪呈灰色、蓝色、天蓝色,屋顶的雪呈现洁白色。落日时分的积雪不再耀眼,雪色黯淡。太阳的余晖改变雪色。阴影中的雪呈浅蓝色,深厚而蓬松,看得很清楚;阳光照到的地方,雪呈淡粉色。
  画面在整体上按从左上向右下的对角线构图,于平缓中表现安宁,利用透视中的远近关系表现雪地的宽阔。厕上风景沿着后景上小木屋所在高地的曲线和前景上的河岸线展开。穿过画面雪地中心的长长影子也按对角线分布。外表上看似静止的图画不乏动态的细节,如右侧与河岸平行的小道上的行人、左侧路上往木屋运柴禾的一对马拉雪橇和橇夫,动感十足,恰好证明了自然与人类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位画家的观察点很远,应该在河对岸。这一假设基于马和行人模糊的小身影、后景上不太清晰的房屋建筑。
  《冬季傍晚》上农民的日常生活平静、悠闲,给人留下舒适、快乐的感受。这幅面上有些许忧郁。冬季寂静无声,像睡着了一样。似乎周围的一切都要冬眠到开春。只有小道上行人的身影和路上拉雪橇的马打破了这个宁静,使画面变得热闹,散发生命的气息。我们仿佛听到脚步声、滑雪声、积雪和树枝的咯吱声,感到雪花刺痛面颊。   可以想象,傍晚沉浸在一月的寒气之中,白昼已经谢幕,樱桃般的红晕闪烁在房瓦上。屋子里的人走到窗户旁告别阳光,欣赏傍晚美丽的暮色,观看枯黄的树枝渐渐变得像沉睡的鸟儿。
  这幅面展示了俄罗斯冬季傍晚的美丽,给人十分温馨的感觉。
  波波夫(И.А.Попов)《初雪》
  伊戈尔·亚历山大洛维奇·波波夫(горь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Попов)是俄罗斯杰出的风景画家,创作了富有诗意的系列风景画,描绘俄罗斯小城市的生活。《初雪》(《Первый снег》)是这位画家的代表作。
  这幅面上雪景迷人,积雪覆盖的城市出奇的清晰,似乎只属于观者。所有景物都沉入了轻盈、柔软的浅蓝色雪中。城市上方罩着薄薄的轻雾。空中雪花飞舞,飘飘洒洒,像小降落伞飞舞着,旋转着,落到地面。下了一夜的雪覆盖大地,楼顶戴上蓬松的白帽,树木穿上沉重的雪服,偶尔有枯叶或积雪掉落。积雪蓬松而洁白,街道上几行脚印清晰可见,人行道上脚印杂乱。距离房屋近的积雪呈现浅黄色。天地一片寂静,似乎落雪盖住了其他声音。
  为了传达初雪带来的喜悦,使用了并不鲜艳的亮色——白、黄、灰。白色描绘雪,象征初雪的清新、纯净与美丽。皑皑白雪烘托出节日的喜庆气氛。淡黄色基本上描绘房子。楼房的淡黄色使人想起阳光,映衬出雪的白,使画面明亮。灰色描画阴沉的天空。灰蒙蒙的天空给人多少有点压抑感。颜料色彩透明而柔和,白、黄、灰结合,创造了初冬寒冷洁净的气感,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秋末冬初寒冷而有点湿润的空气。
  《初雪》利用透视的远近关系表现街道的狭长和深远。这幅面采用从上向下的视角,引导观众从高层窗户向外看。整条街道一览无余,向远方河边延伸。街道两侧古老的黄楼、狭窄的阳台和外凸的窗户映入眼帘。老城区低矮的楼房窗户众多而狭小,阳台突出。
  前景上,沿着从相邻的三栋楼踩出的三行脚印,三位穿着裙子、招人喜欢的姑娘笑容满面,笑声盈盈,张开双臂,手拉手在街道中间跳起了圆圈舞,尽情展示初雪带来的快乐。洁白的雪地显出浅灰色圆圈,看来她们已经蹦跳了好一阵子。三行脚印表明她们来自不同的家庭。也许她们早就等候下雪。天气还不是很冷,那也不能在飞舞的雪花下玩得太久。家长已经出现在阳台上,似乎要喊:“外面冷。回家了!”
  中景上,沿街道上另一行脚印看见距离跳圆圈舞的姑娘不远处有一只小狗。下雪了,小主人高兴,它也高兴。小狗好像平生第一次看见下雪,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疑惑为什么周围一片白亮,还不习惯白茫茫街道的新面貌和新气息。二楼阳台一个女子趴在窗户上观看姑娘们跳舞,人了神,身体的热量融化了窗户上的积雪。雪块落下来,引起小狗的注意。小狗迅速调头,向雪块掉落的地方跑。电话亭中一位年轻人可能与家人交流初雪的喜悦,也可能在提醒父母入冬注意保健身体。
  后景上,可见高大的楼房和工厂的侧影。右侧楼房之间发暗的树被积雪压弯了枝条。树枝上挂着叶子,偶尔还有绿叶。秋天还不想离开,而人们可能更喜欢松软、洁白的初雪。
  放眼远眺,整个城市被夜里突如其来的降雪覆盖,白雪皑皑。鹅毛大雪像白中带粉的柔软毯子铺在大地上。天气阴沉,淡紫色的天空下,空气清新,雪花纷纷。雪面闪闪发光,照亮周围一切。楼房在雪地投下发蓝的阴影,单调、灰蒙蒙的世界变了样。满眼洁白、松软的初雪遮住了落叶和泥泞,把周围世界变成了童话王国,整个城市就像童话中被洗过一样,变明亮了,变得似节日般美丽,令人愉悦。初雪是不期而至的小小节日,因为永远不能提前猜到何时下第一场雪。
  《初雪》为我们成功地展示了富有诗意的自然现象,把人们微妙的心理状态形象地反映在画面上,对观众产生忧郁和快乐双重感染力。
  这幅面含有一丝忧郁,传递了些许忧伤和寂寥。空旷的街道、落叶、耳朵低垂的小狗、电话亭中孤单的年轻人不免使人产生忧伤之情。窗户后站着的女子在沉思中认真观察飘落的雪花。有谁知道,初雪勾起年轻女子怎样的思绪。
  这幅面散发纯粹的愉悦,传达喜悦和欢乐。洁白的初雪充满乾坤,美丽的冬天终于来了。降雪给人带来愉悦,清新的冷空气使人心情舒畅。街道中间三位跳舞的姑娘奠定了整幅画的快乐基调。红色帽子、粉色袜子是画上的亮点,画面因此而散发喜气。姑娘们抑制不住初雪带来的兴奋,跑到街上,用手抓雪花。她们满足地呼吸清爽的空气,小狗也好奇地嗅着。楼房的住户和电话亭中的人赞赏自然变化的奇妙。画上的太阳光辉无疑是写意的,旨在展示冬天来临时的快乐。刚刚降落的新雪上的脚印等痕迹突出了初雪的纯净和原生态。
  《初雪》非常美,引得观者长时间注目。我们发白内心地欣赏这幅画上冬季早晨的美。
  尼斯基(Г.Г.Нисский)《二月·莫斯科郊外》
  格奥尔基·格里高尔耶维奇·尼斯基(Георгий Григорьевич Нисский)是俄罗斯著名风景画家、美术科学院院士、苏联国家奖获得者,曾荣获人民美术家称号。他的绘画创作为俄罗斯风景画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尼斯基认为,俄罗斯的自然风景是变化的,已经不是列维坦所描绘的那样……需要新的眼睛来观察,新的心灵和情感来体会,要用新的双手反映。他常常旅游时发现新题材,产生绘画灵感。1953年,尼斯基沿伏尔加河做了次快艇游,之后创作了一系列风景画表现美丽而强大的俄罗斯母亲河,代表作是《雷宾斯克海》(《Рыбинское море》,1953——1954)。这位画家不仅描绘人迹罕至的原始自然风景,而且描写现代生活细节,反映人类的劳动成果。前者如《雪原之上》(《Над снегами》,1959——1960)描绘冬季天空背景上积雪覆盖的广阔田野和连绵起伏的山脉之上飞机高速划过天际,后者如《集体农庄山后》(《Колхоэ“Эагорье”》,1959——1960)再现屋顶的电视无线电接收装置、汽车、自行车手。
  描绘冬天的画家很多,描绘城郊冬天的不多。尼斯基是少数几位面家之一。他满怀爱心描画莫斯科郊外二月的景色,颂扬城市明亮而澄清的冬天。《二月·莫斯科郊外》(《Февраль.Подмос-ковье》),是尼斯基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创作于1957年,深得俄罗斯人喜爱。   这幅厕上描绘的不是未经开发的一隅荒野,而是文明高度发达的城郊地区。画面上部三分之二是分布着乌云队列的粉红天空,右边云彩尤其多。深色的云杉林带轮廓清晰地标出了远处的地平线。云杉林带后面隐约可见马路从围墙般林中穿过。宽阔的马路直线延伸向观众,随后急剧右拐。洁净而平整的雪堆围在马路两侧,电线杆像自豪的卫士沿马路列队矗立。马路上柏油清晰可见,奔跑的汽车像巨大的昆虫,路边有两位行人。汽车和行人说明城市充满生机。马路上融化了的雪、粉红的天空表明春天临近。与这条马路并排有一条滑雪道。洁白的滑雪道上清晰可见穿红色上衣的滑雪者,迈着矫健的步伐滑行,一边滑雪一边欣赏好天气。白与红给画面增添暖意与温馨。恍惚间我觉得自己身穿轻便的滑雪服、手持滑雪杆追赶那位滑雪者。
  瞥一眼就会被画面左侧直刺天空的高高树冠吸引。云杉树栽在低矮路沿隔出的地段,最高的一棵在天空背景上十分清晰。这棵树是画面最高的物体。在这些恢宏壮丽的云杉树中间有一座不大的尖顶教堂。教堂的轮廓几乎淹没在树枝形成的深色背景中。右侧积雪覆盖的山丘恰与左侧大片的深色云杉林形成鲜明对比。山丘上,一列货车急速爬行,仿佛听见火车的鸣笛。画面前景上两棵低矮的针叶树遥相呼应,在雪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由此可以推断,这幅面作于白天,完成时已经接近傍晚。这幅画传达了二月傍晚寂静、祥和的气氛。
  在俄罗斯,二月是冬季最后一个月。风和日丽,积雪成堆,雪色白中带灰。滑雪、驾雪橇是二月里十分诱人的活动。人们因严寒而疲惫,很想见到太阳。在一次二月莫斯科郊外游之后,大文豪屠格涅夫(И.С.Тургенев,1818——1883)曾说,大自然不是教堂,而是工场,人是工场的工人。现在的城里人已经习惯冬季灰蒙蒙的天气、沾满泥巴的雪、浑浊的水洼,透过这些看到喧嚣的城市生活。看见这幅画,会想到清新寒冷的空气、暖人的阳光、针叶林的气味。这幅画表现了冬末城郊环境的优美,传达了一种暖意和舒适的感觉。
  在俄罗斯,二月是冬天向春天的过渡时节,温暖的晴天很常见。似乎感觉不是冬天,而是初春。春天快来了。明媚的太阳、艳亮的天空、轻柔的云彩快来了。天气转暖,冬天行将结束。这些都通过画面鲜亮的油彩、松软的雪堆、滑雪者身上单薄的棉衣表现出来。仔细观察,可以感到甚至触摸到春雪有些发粘和发湿。尼斯基准确地描绘了莫斯科郊外的冬春交替,令人感动。
  《二月·莫斯科郊外》以暖色调为主,但色彩并不艳丽,地平线上的林带映出浅红的光,白里透粉的天空飘浮着灰色的云,造成一种傍晚前的视觉效果。这幅画的色彩特点是对比。雪地背景上黑黢黢的云杉树与晶莹积雪覆盖的洁白山丘,恰似那天空背景的粉红和雪地阴影的淡蓝之间的对比。这幅画运用明亮的白色和粉红色描绘冬季城郊,传达了愉快、平和的心情。
  艺术大师常常并不直接说明白己创作的深刻思想,而是通过独特的结构表达特定的思想和感受。这幅面的构图基于直插云霄的云杉树和积雪的缓坡山丘。两个独特的结构中心非常清晰。马路蜿蜒围绕山丘,环绕云杉树和尖顶教堂。雪地上的阴影清晰地呈现规则的几何图形,在白色背景上突显为深蓝色。汽车、道旁的电线杆是人类活动的标志,而树木和山丘是地球生命的标志。
  这幅画描绘了天人相通、和谐一致的祥和瞬间,促使人深思地球的未来。现代人的各种活动越来越严重破坏地球,损害地球的美,毒化空气和水……现代科技能够毁灭地球以至人类自身。然而无论人类的成就多大,总是暂时和多变的。在广阔的地球空间,人类如同一粒沙、一只能思维的昆虫,100年短暂得如同飞蛾扑火的瞬间。大自然在人类产生前很早就存在了。没有一种技术设备比生生不息的树木美丽,一棵树比上千机器复杂而神秘。
  《二月·莫斯科郊外》再平常不过的风景,无一丝奔放,无一点斑斓。莫斯科郊外普普通通的景色:云杉树林、铁路路堤、公路,都是很常见的。木屋和滑雪者,很平常的现实生活。这种背景下进行的季节转换,似乎打开了新的视野,使人看到喧嚣的城市、自然主宰下狂怒的暴风雪、春季泥泞的道路具有的全部美,表达了丰富的情感。这正是艺术的意义和生命力所在。
  纵观中外艺术史,一草一木总关情,艺术总关切自然、人性及其尊严。以上介绍的画作虽则仅仅是俄罗斯冬季油画作品之中不同历史时期几位代表画家的部分名作,但是这些作品在形式上不断突破,在题材上持续创新,借助油画的本体语言(造型、色彩、表现手法等)刻画俄罗斯冬季自然风光,描绘的不是现实中的具象,而是现实世界中某个瞬间的记忆。时间的碎片被定格在画面上,将各位画家对生命的体验、对生存的感受根植于对某一事物特征的描绘之中,将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联系展现在画面之中,给平常事物赋予艺术家特有的深度感受,从而创造出不同符号化的形象和绘画语言,表现了不同历史时期自然风景不同特色的美,展显了艺术家对俄罗斯自然风光独特的个人体悟,揭示了超越事物本身的另一层内涵——俄罗斯灵魂的自然精神,让人感受人类尊严和个体生命的潜能,激起人生活的勇气,增强人奋斗的意志。因此,这些作品不仅让人赏心悦目,而且其艺术感染力具有永恒的持续性和回味感,突破时空的界限,发挥恒久的影响。
其他文献
摘 要:亲子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科学的教育模式逐渐成为幼教领域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亲子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和家长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分享交流,形成教育共识。本文还列举出多种亲子活动形式,能有效加强亲子关系,为幼儿身心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家园共育。  关键词:亲子活动 家园共育 幼儿  亲子活动是施教者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导家长和幼儿一起进行的,用以发展幼儿的情商、智商、体能
期刊
摘 要:子成龙、女成凤是每一位家长最大的期盼。这种夙愿无可厚非,但是与此同时,家长也要综合考虑子女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成绩等,对孩子有个合理的预期。为此,父母要端正自身的培养理念,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同时要依托家校共育机制,学校与家庭既有分工,更有合作,为把孩子培养成才而共同努力。  关键词:合理预期 培养理念 尊重孩子 家校共育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9年两会期间的“部长通道”上提到:
期刊
摘 要:本着“为孩子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园目标,石家庄市藁城区工业路幼儿园以家庭教育指导为办园特色,以家长学校为依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活动,提升了家长教育素质,增强了家园合力。我们的做法是:关注,唤醒,支持,共赢。家长学校工作如涓涓细流,浇灌着正在盛开的花朵,通过凝聚家园合力,为孩子幸福人生奠基,让全体家长和幼儿都享受到最满意、最快乐、最幸福的教育。  关键词:凝聚 家园 合力 幸福人生 奠
期刊
摘 要:人与人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个性上,而人的个性形成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家庭氛围对孩子的个性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我国,步入小康社会的家庭都比较富裕,虽然对教育的投入非常大,但是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并没有考虑到家庭氛围对孩子个性形成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家庭氛围和孩子个性形成的概念与内涵的阐述,分析了家庭氛围对孩子个性形成的影响及具体表现,提出了构建良好现代家庭氛围,促进孩子个
期刊
数一数,画面上有几只小鸟?有几只蝴蝶?小鸟比蝴蝶少几只?
期刊
摘 要:建立现代优质亲子关系是顺利开展家庭教育的基础,是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主要针对建立现代优质亲子关系的策略这一问题进行探讨。阐述了亲子关系的含义和建立现代优质亲子关系的意义,以及建立现代优质亲子关系的策略。  关键词:家庭教育 亲子关系 策略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站,家庭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及其价值观的确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纵观现阶段我国家庭教育,虽
期刊
什么是红的?  玫瑰是红的。  什么是蓝的?  天空是蓝的。  什么是白的?  云朵是白的。  什么是黄的?  梨子是黄的。  什么是绿的?  小草是绿的。  什么是橙色的?  橙子是橙色的!
期刊
一只小猪,每天都穿着一件红色的小背心。它上班去的时候,总是快快乐乐的。嘴巴里哼着一支好听的童谣:吧嗒吧嗒,吃吧吃吧;吧嗒吧嗒,笑吧笑吧。  它走上那条长长小路的时候,小白兔的出租车就等着它了。小白兔的出租车很小,小猪一上出租车,那出租车就要摇三摇晃三晃。然后,出租车嘎吱嘎吱呻吟着就开了。  小白兔很愿意拉小猪,它说:“小猪虽然重一点儿,但那是沉甸甸的快乐。”  小白兔拉着小猪到立交桥前,小猪就下车
期刊
南南和星星人儿越飞越高。 南南往下一看,啊!地球上万家灯火,好美啊!汽车小得像甲虫,房子像火柴盒,根本看不到人。  南南觉得有点儿晕,不敢再往下看了。 他们的脚下是五彩缤纷的云朵,真跟仙境一样。他们越飞越远。不知道究竟飞了多长时间……  “到了。请你拉住我的双手,闭上眼睛,再两腿屈膝。好,睁眼吧。”星星人儿指挥着南南的动作。  南南定神一看,哇!一片金色的世界,到处金碧辉煌。  他们朝一座金屋走去
期刊
摘 要:如果说数学阅读能力是一种数学学习能力,那么数学写作能力就是阅读能力的一种提升,是知识整合和内化的一种表现。当我们把教材中的目标,重难点挖掘出来,又以教师的理解,将问题通过多种生动、有趣,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将问题的精髓讲透,达到学生快捷掌握方法的效果时,我们会发现学生在单独解决问题时容易出现看错题,漏题,对题目不理解等等现象。针对这些现象,在教学中,我们对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