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点”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创生与研制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an_wong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捧起一篇文学作品,如果我们不能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去触摸,而是机械性地去进行概括、训练,甚至还运用所谓的某种现成公式去套用,那我们的解读和教学就会与文学擦肩而过。对教师而言,在面对一篇课文时,如果想到的是用什么教、怎么教,也会与教材原本承载的教学价值以及其本应当被开掘出来的教学内容渐行渐远。那如何基于课标精神、基于学生的视角来重构与创生教学内容呢?笔者以《灰椋鸟》一文的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扣准认知基点,确定教学立场
  在研制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时,我们要从“系统构建”的角度展开,即教学一篇课文,教师所关注的不能是单独的这一篇,而需要将其与相关的文本资源进行系统、完整的关联与统整,从而在把握认识基点的基础上,确定基本的教学立场,研制出最适切的教学内容。
  如教学《灰椋鸟》时,教师不再以割裂的视角去单一地关注这一篇文本,而应将其置放在一个广阔宏观的坐标体系之中,把握文本所承载的知识价值和精神意义。学生除了凭借自身能力能够洞察出“文本写了什么、作者是怎么写的”等问题之外,还应该更加深入地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为何很多人都不会在意的灰椋鸟却能在作者眼中拥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呢?为什么在我们耳中听起来略显嘈杂的鸟叫声,在作者的心目中却显得如此悦耳动听呢?……借助于这样的深层追问,学生就不难意识到在作者心目中,这些灰椋鸟其实与人类一样,有着自己的生活和情感,作者是用心去感受和理解这些大自然的生灵,就如同爱着自己的兄弟姐妹,呵护它们,关爱它们。这与法国著名的电影大师雅克·贝汉的纪录片《迁徙的鸟》中的生灵一样,它们对于生命的坚守、对于子女的照顾,令人肃然起敬。
  为此,教师展开了这样的教学:播放纪录片《迁徙的鸟》片段,并紧扣旁白中“鸟儿的迁徙是一种承诺”这句话激发学生思考,结合视频内容表达了自己观点:这是对北方的承诺,他们每年如此,今年也必须如此,那里或许有它们的亲人、朋友,有它们的故事;这也是对生命的承诺,选择最温暖的环境,让子女更好地生长,这就是对承诺最好的诠释。
  这篇课文有着浓郁的人文情怀,是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与熏陶的资源。但纵观这篇课文的教学,更多的教师只停留在一味地渲染和煽情上,语言的含义没有感知,人文素养也没有真正形成。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利用了外在元素中的认知基点“鸟儿的迁徙是一种承诺”,促发了学生的反思,为学生对文本的语言和内容进行体验铺平了道路,不仅衍生了动态化的多元整合,还与作者的认知形成了巧妙的关联,与文本、作者形成了深入的对话,处在了相同的节奏韵律上。
  二、基于认识接点,强化拓展延伸
  任何一篇文本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即便是在有限的教材中也不是完全割裂的。纵观整个学习经历,每篇课文都以一种独特的符号镌刻在学生的意识之中,并与其他课文形成类群记忆。
  这篇《灰椋鸟》同样也是如此,课文中所描述的群鸟欢愉、人鸟和谐的画面,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不是首次接触,怎样激活学生的认知体验,就成为了阅读教学设计的主要问题。在教学的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说说由这篇课文你们想到了哪些学习过的课文,同时配合学生的回答逐步出示《珍珠鸟》《“蚁国英雄”》《生命桥》的画面。随后,教师组织学生紧扣这些课文之间的共同点进行整合研讨,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文本深处,并鼓励学生推荐一些类似作品,以书面语言的方式来撰写自己的推荐词。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拓展补充了另一部纪录片《帝企鹅日记》,并设计了这样的思考题:树木是鸟类的朋友,鸟是人类的伙伴,但我们植树造林就是爱护鸟类的全部吗?学生带着这样的思考重新走进这篇课文,真正去感受作者徐秀娟,一个23岁的年轻女孩,为何为了一只受伤的丹顶鹤而结束了自己的年轻生命……
  接受主义理论认为,教学的内容并不是率先形成且客观呈现在师生面前的,而是师生双方在实践体验中动态生成的。在教学中,若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阅读元素,对学生能力的生长也具有促进作用,就可以将其纳入到文本的价值体系中来。在上述板块的教学中,教师就以激活学生原本的认知经验为拓展点,关联了学生之前的学习内容和体验。基于这一状态下的交流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讲述与再现了,而是新旧内容在交流碰撞之后的重新输出,这也是整个知识体系的回顾,更是学生基于当下获取全新体验之后的再度反思。有了这样的教学,学生对这篇课文的解读也就由原本的平面化转向了立体化。关键是教学至此,教师并没有鸣金收兵,而是在这个整体上再切开一个口子,请学生自由补充其他相关的学习材料,再次给课堂内容进行了一次基于语文本质课程下的解构与重塑。
  三、回归体验原点,引领能力生长
  常态化的阅读,总是开始于对语言内容的感受,而后又止步于对语言表象的体验。学生学习语文,最核心的目标不是掌握教材的价值内涵,而是在领悟教材价值内涵的过程中,获取传播信息、表达观点、抒发感情的技巧和方法,即语言表达的智慧。由此可见,教材价值在教与学的最前端,而语言智慧则是蕴含其中的。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在获取教材价值的同时,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智慧。
  在教学《灰椋鸟》这篇课文前,笔者反复思考一个问题:课文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形式等价值,究竟哪些是学生感受不到或者理解不了的?作者究竟是拥有了怎样的表达智慧,才让文本的语言如灰椋鸟归林时的场景一样既奔放热烈而又秩序井然呢?为此,教师在教学课文第4、第5自然段时就进行了这样的教学。
  在学生讨论了灰椋鸟归林场面以及获得感受之后,教师相机设问:你们的交流是零散而混乱的,但作者的文字有这种凌乱之感吗?学生发现作者的文字中蕴藏着“一开始”“没有几分钟”“先回来的”“后到的”等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使得整个过程变得秩序井然。其次,教师结合自己推荐的纪录片《帝企鹅日记》,要求学生运用作者描写的方法来描写一段企鹅的活动过程,尝试运用课文中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来展现语言表达的条理性。
  其他课程学习的知识是借助于语言呈现出来的内容,即教材究竟说了些什么,而语文课程学习的应该是语言的形式,即教材是怎么说的。由此将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有机分开,就会发现语文课程真正的教学内容应该是蕴藏在教材中的语言形式。而学生语言能力的生长仅仅凭借教材内容的感知与积累是远远不够的,甚至会犯下南辕北辙的错误。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表达实践的过程中进行语言训练,从文本的语言内容中体悟形式的精妙,再运用形式来表达内容。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模仿性实践练笔,就是让学生在融入文本語言形式之后,为他们从内容向形式的转变开辟一条认知通道,将学生语言能力的生长不断地伸向远方。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研制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就需要站在语文本质属性下构建,要让学生在立体化本位的考量下达成从“立言”到“立意”而后再“立人”的过程。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灌云县陈楼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其他文献
在“学为中心”的背景下,阅读教学提倡要以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和热情。处于低年级的学生对身边的环境充满了好奇,好玩也是天性使然,因此在教学中开展适当的游戏,能使学生充满快乐。所以在教学中融入部分游戏元素,营造具有趣味性的学习氛围,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发展他们的个性,从而有效促进他们阅读素养的提升。  一、借助趣味游戏,深化语言积累  语言知识的积累非一朝一夕之事,若让学生每天
写景抒情类文本作为小学语文教材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在进入中年级之后就开始大量出现,这一类文本借助对景物特点的描绘抒发作者情感,展现景物特质,不仅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语言欣赏美景,陶冶情操,还要能够从表达视角积累写景抒情的策略。但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没有能够从学生学情和文体特点入手,合理制订课堂教学的目标,导致教学效益不佳。笔者结合《荷花》一文的教学谈谈写景抒情类文本在目标制订时的常见误区及对应策略。  
情境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对教材内容产生深刻理解,教师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创设的具有情绪色彩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能在其中体验知识的形成,从而发展其心理机能。这是英国应用语言学家在20世纪50年代所创设的教学方法。  学生在开始接触生字学习和普通话学习时,首先就需要借助拼音这一语文工具。但是一年级学生常会在认知抽象的拼音字母时感到有难度,加上教师采取的反复读背的方式,势必会导致学生丧失兴趣。针对拼音教学,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星期三,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一个学生跑进来慌张地说道:“王老师,你快去看看,黄小青又在教室里发疯了。”我立马来到教室,只见教室里一片狼藉:此时的小青像一头发怒的雄狮,双拳紧握,心中的怒火正熊熊燃烧,上课教师正忙于疏散其他脸色吓得铁青的学生。我急忙上前拉住小青,说道:“小青,有什么事出来和王老师说吧。”可是,小青竟然咆哮着喊出“滚”,我惊愕了—— 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竟然敢用
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的培养,以使学生可以流畅地进行人际交流。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经过一年的磨砺,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语言行动上,较以往都有了很大的改变。那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得到提升呢?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依纲扣本,用教材教  编者对教材中每单元安排的口语交际
小古文是指篇幅比较短小的文言文,以其不朽的魅力流传了下来,成为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随着统编本教材的使用,小古文开始进入小学生的视野。教材中所选的小古文浅显易懂、有情有趣。小古文群文阅读是指在较短的时间里让学生阅读较多的小古文,在扩大知识面的同时发展思维,提高阅读效率,提升语文素养。课标在总目标中要求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在课标的召
身处信息时代,学生的思维更易被激活,知识面也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广。一些教师认为查资料总有好处,便让学生频繁地查资料,但有很多学生并不太善于查资料。我们布置学生查资料时要结合实际,既要考虑教材的实际、课堂的实际,也要顾及学生的实际,使材料真正发挥作用。我觉得应关注如下的问题:  一、查有价值的资料  “查”是为“用”服务的。有用的资料才查,用处不大的资料要少查,甚至不查。如《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用
“小古文”是指适合学生阅读的小文言文,具有篇幅短、浅显易懂、故事趣味性强等特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很大部分是通过文言文形式传承下来的,而小古文就是其中的一种文化载体,它的内容丰富而生动。学生阅读小古文有助于提高综合素养,感悟中国古典文化之美。但在现实教学中,小古文并不特别受学生欢迎,在学生眼中,古文就像是一个老者,既严肃无趣,又晦涩难懂,且古文中的生僻字更易让学生产生理解上的困难。因此,教师应
《搭石》是统编本五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语言清新,画面优美。作者刘章是来自河北农村的乡土诗人。《搭石》一文向读者介绍了中国乡村的美好景色以及人性的纯粹。这篇文章之所以多次被选入教材,就在于文中的许多地方都能使我们感受到“美”,这种“美”有看得见的自然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美。  一、摆搭石——勤快自律  在《搭石》一文中,作者描写的第一幅画面是“秋凉之后摆搭石”,但作者的着墨并不多,只有两句话。但
《天火之谜》一文主要讲述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冒着生命危险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实验”的故事,赞扬了富兰克林勇于实验、大胆探索的科学研究态度。  经过深入解读文本,笔者抓住“钥匙”这个“点”,层层突破重点段,设计上勇于打破常规,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复述课文。  2.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体会富兰克林揭开雷暴秘密的艰难,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