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技术基础》是职校类电子电工专业的一门基础性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提高电工技术水平。但在课程教学中,我发现因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实践操作要求高,一些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缺少一定的自信和兴趣。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运用生本教育理念来指导课程教学,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他们学习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能够体现“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得到体现,从而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1.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采用层次教学方法
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告诉我们,依据学生的上述特征采用分层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便于学生在各自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充分的学习和发展,以此来满足他们的学习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可体现“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新型课程教学与理念。这些教学方法其实就是“生本教育”的重要体现,体现了尊重学生和发展学生的精神。
我认为,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采用层次教学方法的优点主要体现在:(1)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技能掌握情况,特别是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以便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2)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进行优化组合,学生能够在各自能力所接受的范围内获得充分的发展;(3)注重培养学生的发展创新精神,学生在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基础上能发挥潜能,不断地增长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半导体二极管及其模型”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差异,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方法:首先,要求学生在通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半导体二极管的形状及特征,以帮助他们获得该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其次,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其特点,制作一定的模型,以此来帮助他们加深对半导体二极管的认识;最后,就“握万用表判别二极管管脚”教学作如下尝试:先重点讲解判别方法的关键——二极管的PN结特性,再引导学生掌握用万用表判别的方法,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去理解、去掌握。此外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化难为易。如在PN结的形成过程中,学生很难想象电子和空穴是如何作用而形成PN结的,这时我利用Flash给学生演示PN结加正向电压导通,加反向电压截止的现象。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认识和理解,而且提高了技能运用水平。
2.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学生的学习情感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教学要素。积极的学习情感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推动力,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从而促进他们知识和技能的有效内化生成。
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教师首先应该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自由轻松地学习,激发他们学习的内驱动力;其次要关注性格内向和学习困难的学生,多为他们提供学习实践活动的机会;最后注重师生的互动合作,让学生在互相信任和尊重的氛围下进行积极探索实践,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学科综合运用能力。
例如,在“音机安装和调试教学实验”,为了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我除了按照常规的生产技术工艺制作,还采用当前流行的计算机辅助绘图和电路版图设计软件PROTEL进行设计性实习。学生使用先进实用的PROTEL电子产品线路设计软件,不仅完成收音机电路的布局、布线,而且学会如何完整地设计一个电子产品的印制板电路和如何计算三极管、二极管及电阻电容等元器件的参数和选择。在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基础上,我引入EDA设计仿真技术和EWB虚拟电子工作台等软件,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学习感官,以满足他们的学习发展需要。
3.注重学生的学习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的一个特点就是,在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发挥团队合作的精神,根据基础原理来来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探究任务,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科技能运用能力水平。这种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为学生的彼此互相学习提供了机会,让学生能够集思广益,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帮助学生奠定学科知识和技能。
注重学生的学习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教师首先应该注意选好合作探究学习的任务,让学生有一定的明确学习内容;其次要注重合作探究小组的合理划分,按照“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原则来优化组合,以此来增强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动力;最后应要求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反思和总结,以此来体现优化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提高技能。
总之,在《电子技术基础》课堂教学中,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不仅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体现和升华,而且是满足学生学习发展需要的必然要求。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定会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郑碧虹.基于生本教育理论下《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15).
[2]朱开炎.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4,(5).
[3]宋高博.口诀总结法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0,(3).
[4]刘承焜.教学过程中情感问题的探讨[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1,(5).
1.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采用层次教学方法
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告诉我们,依据学生的上述特征采用分层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便于学生在各自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充分的学习和发展,以此来满足他们的学习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可体现“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新型课程教学与理念。这些教学方法其实就是“生本教育”的重要体现,体现了尊重学生和发展学生的精神。
我认为,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采用层次教学方法的优点主要体现在:(1)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技能掌握情况,特别是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以便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2)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进行优化组合,学生能够在各自能力所接受的范围内获得充分的发展;(3)注重培养学生的发展创新精神,学生在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基础上能发挥潜能,不断地增长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半导体二极管及其模型”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差异,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方法:首先,要求学生在通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半导体二极管的形状及特征,以帮助他们获得该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其次,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其特点,制作一定的模型,以此来帮助他们加深对半导体二极管的认识;最后,就“握万用表判别二极管管脚”教学作如下尝试:先重点讲解判别方法的关键——二极管的PN结特性,再引导学生掌握用万用表判别的方法,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去理解、去掌握。此外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化难为易。如在PN结的形成过程中,学生很难想象电子和空穴是如何作用而形成PN结的,这时我利用Flash给学生演示PN结加正向电压导通,加反向电压截止的现象。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认识和理解,而且提高了技能运用水平。
2.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学生的学习情感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教学要素。积极的学习情感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推动力,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从而促进他们知识和技能的有效内化生成。
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教师首先应该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自由轻松地学习,激发他们学习的内驱动力;其次要关注性格内向和学习困难的学生,多为他们提供学习实践活动的机会;最后注重师生的互动合作,让学生在互相信任和尊重的氛围下进行积极探索实践,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学科综合运用能力。
例如,在“音机安装和调试教学实验”,为了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我除了按照常规的生产技术工艺制作,还采用当前流行的计算机辅助绘图和电路版图设计软件PROTEL进行设计性实习。学生使用先进实用的PROTEL电子产品线路设计软件,不仅完成收音机电路的布局、布线,而且学会如何完整地设计一个电子产品的印制板电路和如何计算三极管、二极管及电阻电容等元器件的参数和选择。在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基础上,我引入EDA设计仿真技术和EWB虚拟电子工作台等软件,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学习感官,以满足他们的学习发展需要。
3.注重学生的学习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的一个特点就是,在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发挥团队合作的精神,根据基础原理来来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探究任务,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科技能运用能力水平。这种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为学生的彼此互相学习提供了机会,让学生能够集思广益,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帮助学生奠定学科知识和技能。
注重学生的学习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教师首先应该注意选好合作探究学习的任务,让学生有一定的明确学习内容;其次要注重合作探究小组的合理划分,按照“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原则来优化组合,以此来增强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动力;最后应要求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反思和总结,以此来体现优化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提高技能。
总之,在《电子技术基础》课堂教学中,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不仅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体现和升华,而且是满足学生学习发展需要的必然要求。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定会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郑碧虹.基于生本教育理论下《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15).
[2]朱开炎.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4,(5).
[3]宋高博.口诀总结法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0,(3).
[4]刘承焜.教学过程中情感问题的探讨[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