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从昨天到今天

来源 :成功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uylu2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前的今天,《成功营销》推出了年度特别策划——“攻略天下指点英雄”。10大营销经典案例、10大营销败笔、10大营销悬案,我们从专业的视角出发,以自己的方式见证了2003年中国营销大变局。
  成功与失败只有一步之遥,365日的博弈,让市场的起伏不断改变。
  昨日的经典,在今天看来可能充满疑惑;昨日的悬疑,在一年以后可能成败已定,但更多的企业依旧“在路上”。
  2005年2月,《成功营销》用市场的眼睛和客观的态度重新审视从2003年一路走来的诸多企业。
  改变的是时间对于市场的洗礼,留下的是企业踏浪的轨迹。
  中国企业在路上。
  在路上,就有希望。
  
  十大营销经典案例回顾
  
  重组汤姆逊 TCL绕道国际市场
  正确估量汤姆逊的业务状况,确定扭亏的时点,是衡量TCL集团重组汤姆逊彩电成功与否的惟一指标。
  2004年6月2日,李东生表示,“我以个人信誉保证:18个月内TCL汤姆逊合资公司一定会盈利。”但业内普遍对此表示怀疑,并认为汤姆逊连续两年的巨额亏损和整合重组的费用,将是难以在短期内填补的“黑洞”。
  根据汤姆逊彩电2003年亏损的程度,海通证券分析师顾青判断:“2004年可能还要亏几千万欧元吧?”但是,由于缺乏数据支持,她不能做准确估计。
  早在2003年11月,TCL与汤姆逊签署合资公司协议的时候,汤姆逊就曾经声明,TCL必须承担全部的重组成本,包括单独承担合资公司1.3亿美元的运营费用。
  TCL走出去,是经典抑或悬案,还需要我们在未来拭目以待。
  
  “变脸” 麦当劳让品牌更年轻
  “我就喜欢”从2003年一直传唱至2004。
  “年轻化+本土化”是麦当劳2004年的营销主题,也是麦当劳2003年在中国营销战略的延续,然而,“变脸”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只是“比过去的自己有所进步”。麦当劳在中国市场的成绩单还是远远不如老对手肯德基。
  
  剑走偏锋 统一润滑油高端突围
  根据《成功营销·新生代2004年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调查报告》显示,虽然凭借57.56的成长指数,跻身润滑油市场消费者份额的前5名,但在高端市场上,统一的表现并没有它期望的那么高。在中国新富人群中,统一的消费者份额仅有3.89%,位列壳牌、长城、道达尔等品牌之后,位居第7。
  
  十大营销悬案回顾
  
  打造第三方势力 中域电讯散沙上建城堡?
  2004年12月25日,有媒体报道,“中域电讯受国美苏宁挤压,由卖手机转卖服装”。
  事实上,在2003年高调宣称要打造中国电讯第三势力的中域,一进入2004年后就受到了同样以厂家直接供货为模式的国美、苏宁等家电连锁行业巨头的挑战,品牌和场地规模显然不占优势的中域在发展中连连受挫。
  而中域推出的特种机型的“买断经营”,在成为遏制同行的“杀手锏”的同时,也为此举承担着巨大的风险。“价格、产品的质量全凭生产商说了算,零售商自身对产品没有主动权。”中域电讯市场部经理曾幼红说。今年年初,中域电讯曾图谋生产手机,但遭遇牌照限制,于是中域宣布斥资3亿元进军服装领域,自产自销中域品牌的服装。
  
  打造格林柯尔系 顾雏军改变冰箱格局?
  顾雏军改变冰箱格局的意图,至少在2004年的市场层面没有实现。
  2003年,在收购美菱之后,格林柯尔希望旗下的科龙、容声、康拜恩和美菱4个冰箱品牌,组成3个梯队全面出击。其中科龙主攻高端,与西门子等品牌争夺高档冰箱市场;容声、美菱主攻中高端,与海尔、伊莱克斯等分食绝大部分中高档冰箱市场份额;康拜恩主攻低端,全面拓展县级市场,与“杂牌军”决战。从而推动行业格局发生改变。
  在《成功营销·新生代2004年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调查报告》中显示,冰箱行业2004年的格局是:第一名海尔,消费者份额28.40%;第二名容声,消费者份额7.70%;第三名伊莱克斯,消费者份额7.47%;第四名美菱,消费者份额6.37%;第五名新飞,消费者份额5.96%。与2003年相比,格林柯尔旗下的容声和美菱总和消费者份额下降了两个多百分点,它们要对抗的海尔,消费者份额提高了近两个百分点。康拜恩、科龙的消费者份额与2003年的情况一样,并没有进入前10名。科龙要挑战的西门子,2004年的消费者份额比2003年还有所提高。
  
  归附欧莱雅
  
  小护士嫁入豪门的命运?
  关于小护士嫁入豪门一年来的命运是众说纷纭。
  正如本刊去年预测的那样,2004年4月8日,欧莱雅将小护士与旗下的“卡尼尔研究中心”整合,以全新的形象亮相。在发布会现场,盖保罗亮出了小护士的新包装,在小护士的商标底部加了两行字:“卡尼尔研究中心”、“融合Garnier科技”。
  乐观派认为,在品牌大师欧莱雅的运作下,小护士的品牌形象、研发水平、产品系列和营销宣传都得到了全面提升,小护士的渠道从原来单一的超市渠道变成了现在“专卖店+超市”渠道,品牌渗透率得到了提高。2004年,小护士的市场表现明显优于大宝、美加净和丁家宜等国产品牌。悲观派则认为,小护士原来的目标客户是中低端大众消费者,主打防晒产品,市场定位非常鲜明。然而,被欧莱雅收购以后,小护士的价格和产品线都太洋化,很容易流失以前的忠诚客户,陷入定位尴尬的局面。
  
  十大营销悬案回顾
  
  新天能否打造葡萄酒新世界?
  “用新疆的好酒加上强大的资本,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
  在这个愿景下,2003年新天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建立“红酒新世界”的帷幕。但,以“张裕、长城、王朝”为代表的红酒旧势力在中国市场扎根多年,新天能否如愿以偿地建立一个红酒“新世界”,2004年初,本刊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从2004年第二季度开始,新天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低调。不仅悄然将建立红酒“新世界”的口号改成了“新红酒运动”,更重要的是新天开始变得理性、务实。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从2004年整体表现上来看,新天已经认识到“红酒新世界”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亦非一家企业的力量所能完成,进而开始重新调整自己的时间表并做出了一系列调整。
  2004年春季糖酒会,新天对外发布信息,完善自己的品种、品系规划。在整个2004年,在坚持自己的“普及牌”的同时,新天推出了许多高端产品。到2004年底,新天顺利完成了横跨东西、纵贯南北的生产加工布局,销售收入在2003年增长250%的情况下同比增长率达到了170%。
  2004年,新天一方面通过导入高、中端产品,扩大了品牌张力,提升了获利能力,一方面为葡萄酒行业提供了基础服务,从而营销总部向新天酒业总部形成稳定的规模回款,为2005年生产销售的良性循环和稳健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
  “英雄不问出处,好酒要看产地”。
  不要忘了新天依然保留着10万亩优质葡萄种植园的规模优势,这是打造红酒新世界的基本条件。
  也许过去的2004年对新天而言不过是“成长的烦恼”——是痛苦的也是必须的。
  
  情定柯达乐凯为最大赢家?
  在柯达及富士胶卷价格大幅走低以及“水货”泛滥的情况下,乐凯胶卷2004年的情况并不乐观。
  根据乐凯胶片(600135)2004年上半年的报表,2004年,上半年乐凯胶片主营业务增长乏力,整体实现利润528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2%,值得注意的是,其去年业绩曾受“非典”影响大幅缩水。直到第三季度,情况才有所好转。更为重要的是,传统胶卷的替代品数码相机2004年加速普及。根据计世资讯的数据,2004年数码相机市场高速增长。光上半年销售量就达到105.5万台,销售额实现26.5亿元,与2003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344.7%和 278.9%。在数码领域中,柯达和富士都有不错的表现,但乐凯却缺阵。从2004年的情况看,乐凯可能因为与柯达的合作,使得自己成为显像行业的大输家。
  
  走下神坛宝洁降价陷入迷途?
  几乎长达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宝洁大中国区总裁罗宏斐还没有下决心,是大规模地在中国市场推出“飘柔9.9”,抑或是放弃。
  宝洁对飘柔在价格和产品线上的延伸,是其在全球市场都没有先例的事情。现在,9.9元的飘柔进入二、三级市场已有一年多,但据一些经销商表示,这款产品销售一般,主要是由于国产品牌已经有了很好的渗透,要让二、三级城市绝大多数消费者选择购买宝洁的这款产品还需要时间。另外,以单纯降价或推低价产品,想抢占市场肯定是不够的。由于本土品牌的销售利润高一些,零售商们更愿意销售他们的产品,所以宝洁是否能一统二、三线城市市场在2005年依然是个悬案。
  
  十大败笔追踪伊莱克斯 “世界第一品牌”迷失中国
  2004年,伊莱克斯一直在进行集团重组,经过七年的反复,伊莱克斯准备在中国市场从头来过。
  2004年5月,伊莱克斯中国区总裁唐佳敦宣布公司正式启用新名字——伊莱克斯(中国)电器有限公司,这也反映了公司全球战略的重大转移。据悉,伊莱克斯将加大在长沙的研发投入和基础建设,在三年内将长沙建成伊莱克斯全球的生产基地之一,供应全球市场。公司还投资1.5亿美元将长沙打造成伊莱克斯的研发基地之一。预计到2006年,伊莱克斯集团在中国的冰箱产量将达到130万台,洗衣机产量达到50万台。
  与此同时,伊莱克斯还盯上了利润更可观的小家电产品。早在2003年7月,伊莱克斯就进行了一系列整合活动,改变以往大、小家电混合管理的营运模式,并将原本各自为政的地面清洁与小家电业务合并,重新组合建里了“伊莱克斯地面维护及小家电事业集团”,与负责大家电业务的集团同一级别,由伊莱克斯台湾区原总经理郑守伦出任总裁,足见公司对于小家电业务的重视。
  2004年3月,伊莱克斯全球地板维护和小家电事业体总裁Magnus Yugen亲自来中国进行考察。经过2004年一年的经营,伊莱克斯小家电在省会一级的城市基本上都建立了自己的分销系统,在一些地区的二级城市也开发了不少合作伙伴。“除了一小部分和大家电共享之外,这些分销系统主要都是小家电自己的,为小家电专用,”郑守伦说。
  然而,伊莱克斯2004年在中国的表现并不是十分乐观。根据集团总部2004年11月公布的集团第三季度年报,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家电销售额同比低于2003年。虽然,2004年度中国事业部的营业收入同比稍微高于2003年,但其主要原因是集团重组和成本削减,总的来说,中国业务仍然处于亏损状态。
其他文献
决战关键:本土化深耕  大战回合:打破快餐土洋界限中国化较量  对决进行时:对决还在继续肯德基稍占上风    麦当劳VS肯德基:谁更中国      2004年,肯德基产品的全面创新和本土化战略,打破了洋快餐和中式快餐的界限,从而撬动了新的消费市场。对于麦当劳来说,是站在全球的角度来开展中国市场的营销活动,而肯德基在中国的优秀表现,也让它不得不跟进本土化的战略。  谁更中国,或许将是未来两者在中国市
期刊
决战关键:联盟对抗巨头  大战回合:引入舶来品攥起拳头出击  对决进行时:尚需时间考验    自愿连锁VS超市巨鳄:点与阵的较量    自愿连锁能带来管理技术、采购资源和自有品牌方面的规模效应,提升中国中小零售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与国际零售巨头抗衡。  但国内的自愿连锁只是基于采购层面上,在管理、技术、资本层面的合作目前还没能实施。如何把这个舶来品真正在中国的土地上移植成功,还需时间的考验。    
期刊
动作:联想成功收购IBM的PC事业部  悬疑:品牌攀附能否如意?财务风险如何化解?客户流失如何解决?管理整合能否顺利?P>    “看上去很美!”当联想成功收购IBM的PC事业部的消息传来,这句评语的潜台词不言而喻。然而掌声响起之时,追问声也同时响起。2004年12月9日联想集团恢复交易后,三天时间股票价格下跌了15%,显示出投资者对于联想集团收购IBM业务的前景持怀疑态度。  缺乏国际管理经验、
期刊
决战关键:“洋资本”挑战“土资源”  大战回合:石油洋巨头以退为进本土企业抓住时机收编终端  对决进行时:竞争大戏刚刚开唱对决高峰尚未到来    尽管石油企业目前拥有着得天独厚的销售网络及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但世界级的石油巨头们对于成品油销售终端先进的管理经验、经营理念和经营手段,无疑会带来巨大冲击,并最终夺去一部分市场,瓜分掉一块丰厚的利润。    营销事件回放:  中国的成品油市场,一直处于寡头
期刊
案例主体:好又多量贩型超市  失败关键:盲目扩张 信誉缺失  市场结局:总部迁往上海后的好又多,由于急剧扩张,导致资金紧张、信誉受损。不得已之下,总部回迁广州。    “好又多”:败走华东  就在“好又多”大张旗鼓地进行圈地运动时,已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一种盲目扩张,AC尼尔森公司一位对零售业相当熟稔的咨询师说:“你问问‘好又多’到底有几家店在赚钱?”  在“好又多”雄心勃勃开赴华东市场而将总部
期刊
案例主体:灿坤实业  失败关键:大跃进及水土不服  市场结局:像得了“流感”一样,灿坤3C在各地开的卖场接二连三地倒下。    灿坤内地3C店:大跃进到大溃败  灿坤在大陆已经亏损15年,“能熬过2004年已经不容易”。虚幻的3C概念,华而不实的会员制,以及盲目扩张造成的资金链断裂,在台湾本来非常成功的灿坤3C店在大陆水土不服了。    营销事件回放:   2004年对于灿坤内地3C店来说,是当头
期刊
给“鬼子”让路?替“洋人”打工?强者合作的逻辑是“以我为主”,不会考虑弱者的长远发展利益。在成功收购法国汤姆逊之后,TCL的国际化路线饱受争议。《成功营销》本期“10大悬案”之一《TCL通讯:走向阿尔卡特雷区》中,对于TCL通讯以收购方式谋求“世界级地位”的举动也表示了相当的关注。  李东生曾说过:“TCL走出去和索尼、松下、LG、三星竞争,风险很大且实力不足。但如果等到实力壮大起来再‘动手’,时
期刊
“单拳打天下”的时代已经远去,立志高远的企业都在致力于寻找“价值链伙伴”,而“组合拳”的制胜关键是这条价值链的整体能力和效率。但这并非易事,否则成功的企业也就不那么令人肃然起敬。    “未来的市场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企业联盟能力的一种竞争。”  2004年的市场交锋中,结盟成为一种普遍。在本期的《成功营销》中,这种案例数不胜数:联想“圆梦”系列低价电脑与AMD的联手、招商银行与中央电视台跨行
期刊
管理能力跟不上规模的扩张,使得庞大的连锁店群陷入“各自为政、单兵作战”的混乱,规模扩大带来的只是肥胖,而非强大。    躁动  扩张后的虚胖,厂商的结盟和冷战,伸向二级市场的手,2004年的零售业乱花渐欲迷人眼。而动荡不安的根本还在于试图在与外资零售业的短兵相接之前,找到对策强壮自己。  只不过,盲目地出击,快速地吸收,反而会陷入一种更加尴尬的境地,甚至难以逃脱“先驱”变为“先烈”的命运。  后W
期刊
决战关键:价格,品牌定位  大战回合:争夺博鳌赞助 开打高端价格战  对决进行时:品牌重新定位角逐还在继续    一汽大众总经理秦焕明已经有言在先:“磨合十年的和刚开始磨合的肯定不一样。”  “我们的目标使宝马成为国内高档车市场的主力军”,宝马大中华区总裁史登科说。    营销事件回放:  2005年1月12日,宝马大中华区宣布,国产宝马进行最高10万元的价格下调。消息一经公布,舆论一片哗然。最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