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柄羊肚菌分子鉴定及羊肚菌属真菌系统发育分析

来源 :江苏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qiang_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鉴定河南省郑州市郊区发生的羊肚菌标本,并分析羊肚菌属真菌的系统发育关系。采用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equence,ITS)序列分析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郑州市郊区发生的羊肚菌为粗柄羊肚菌(Morchella crassipes),与形态鉴定结果一致;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羊肚菌属真菌整体上至少可以分为4个类群:第Ⅰ类群包括高羊肚菌(M.elata)、黑脉羊肚菌(M.angusticeps)、肋脉羊肚菌(M.costata)、尖顶羊肚菌(M.conica)和M.gigas等种类;第Ⅱ类群包括羊肚菌(M.esculenta)、粗柄羊肚菌和小海绵羊肚菌(M.spongiola)等;第Ⅲ类群仅包括红褐羊肚菌(M.rufobrunnea)1个种;半开羊肚菌(M.semilibera)被归为第Ⅳ类群,与其他类群进化距离更远。ITS序列分析可以用于羊肚菌属种类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
其他文献
对羊肚菌的生物学特性、生态位特征、营养成分及其价值、培养技术和方法进行了阐述,并对国内外羊肚菌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如何评价进入开发后期的油田地面生产设施是否满足油田生产连续、稳定、安全、经济的要求,对油田的生产运营与投资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模糊综合评价法在进行这类综合评价时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3.21.74  摘 要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遵医行为的影响情况。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80例,给予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生活方式指导、运动指导、用药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分析干预前后遵医行为改善情况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给予护理干预后,患者护理意向、生活方式、态度、责任、吸烟、药物六个维度得分显著低于护理干预前,差异有统
[目的]探讨贵州省医院静脉治疗质量促进项目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自愿参与贵州省静脉治疗质量促进项目的医院作为实验对象,对实施干预前后的医院进行静脉治疗质量的调研并
介绍了命题逻辑演算方法。以武汉地区1993年和2002年的LandsatTM数据为例,应用该方法对 近10年武汉城镇建筑的覆盖变化进行了试验,证明了该方法用于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可行性。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6.002  病历资料  孕妇,女,38岁,停经38周来院第1次常规B超检查,超声提示:宫内单活胎,双顶径93mm、头围348mm、腹围368mm、股骨长71mm,羊水深度101mm、胎盘Ⅲ级。胎儿肝明显增大,肝左叶见大小59mm×44mm强弱不均质性混合包块,边界清,内亦是15mm×12mm,无回声区。做彩超提示肝右叶包块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