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织云锦写华章

来源 :新概念·中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_b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近几年的中考作文中,出现了一种作文体式,即以历史上的文化名人或文学人物的生平事迹为例,或记叙抒情,或议论评说,极富文化底蕴,我们把这类作文称为文化作文。这类作文往往能够凭借自身精致的语言、优美的意境、巧妙的构思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获得高分。
  文化作文的结构有两种:一种是选用几个历史名人或文学人物的事例,来诠释论证主题,以并列式结构组织全文;另一种是全篇专写一个人物,通过描写该人物的多个典型细节片段来表达主旨。
  因此类作文对写作者的文化积累、写作技能等要求比较高,所以许多同学都不知如何下笔。下面笔者就从组织素材、塑造文采等角度,以中考中优秀的文化作文为例,为同学们介绍一下此类作文的写作技法。
  
  一、形象创设艺术画面
  
  在写作中,应根据需要选取人物与作文主旨相关联的生活片段,通过合理想象,运用精美的语言,形象地创设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场面,并进行细致的刻画和渲染,形成一个精美的画面,然后由此议论抒情。环境场景捕写,容易塑造文采,丰富的情感蕴涵其中,更能凸显意境。
  例1为自己鼓劲,书写绚丽诗篇。风飘飘,水飑飑,你一身素衣,掸一路风尘,驾一叶扁舟,来到这古战场——赤壁。乌台诗案的苦楚,洛阳亲友的思念,你顿觉寒意袭来,但你不愿向现实屈服,挥毫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言,更写下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佳话。你——苏轼,为自己鼓劲,努力攀登文学高峰,成为一代文学大家。(选自中考作文《为自己鼓劲》)
  此段作者首先提出了文章的分论点“为自己鼓劲,书写绚丽诗篇”,然后以苏轼为例,创设了一个艺术画面:苏轼架舟于赤壁。这个画面很美,“风飘飘,水飚飚,你一身素衣,掸一路风尘……”渲染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在这个情境中我们分明看到了苏轼那种豁朗练达的品性。最后作者通过概写苏轼的遭遇,再一次对分论点进行总结提升,达到了点题的效果。
  
  二、借用诗词分析人物
  
  许多历史文化名人,本身就是著名的诗人或词人,或者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他们自身就经常被别人以浓郁的诗心和文笔所描绘。创作文化作文时,我们可根据文章主旨的表达需要,对某个历史文化名人或者文学作品人物的性格进行分析,进而论证中心,升华主旨。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巧妙借用相关的诗词来对人物进行评析,如此不仅能丰富文章内容,更能提升文采,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
  例2“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的颦儿走进了大观园,似乎也开始了她悲剧性的一生。“态生两面之愁,娇袭一身之病”,且“行动如弱柳扶风”的颦儿,她,敏感自卑却又叛逆,仅因送花的先后顺序不同,她竟联想到了尊卑等级。但她“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对人情冷暖满是愤慨,“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颦儿对爱情有着如诗的期待,这个富有浓郁诗人气质的女子,当期待变为绝望,她烧毁了象征她与宝玉纯洁爱情的手帕和她的诗稿,结束了她悲剧性的人生历程。(选自中考作文《旅回古代》)
  作者由作文话题“旅行”想到了经典文学作品《红楼梦》中的人物林黛玉,通过这个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来抒发心灵的感悟,使文章极富感染力。在此段中,作者大量借用了红楼梦中《葬花吟》的诗句,以及描写林黛玉外貌的诗句,借以对林黛玉的性格与命运进行分析。充分展现了自身的文学素养和飞扬的文采。
  
  三、深情描述典型情节
  
  这种方法就是通过描写某个历史文化名人的生平事迹,来对文章中心进行论证。应注意,人物的生平事迹切不可写得太过详尽,而应将人物经历淡化,有选择地描述有代表性的情节,并辅之以抒情议论等手法,将这些情节写得形象,写出文采。如此既能够增强论证的说服力,亦能让文章文采跃动。
  例3他手握持节棒,傲然立于茫茫雪原中。苏武,曾有人这样评价过他:“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气节的人。”19年异国他乡,多少夜以泪洗面。因为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冷战,匈奴人竟将苏武囚禁于稀有人迹的大漠荒野中。他饿了,就只能食雪和野草:他困了,便倦卧于冰天雪地之中。他不屈服于威逼利诱,不屈服于严刑拷打,只因他有一颗顽强坚定的爱国之心。去时正值风华正茂,归时已是白发苍苍,苏武却不曾抱怨,只是在回归长安的路上噙满泪水。史铁生说:约伯的信心无上帝的担保,是真正的信心。而今我要说:苏武的爱国之心无任何福祉的承诺,是一颗令人敬畏的真正的爱国之心。行走在苏武伟大的爱国人格中,我只有怀着一颗敬畏之心,敬畏他给历史留下了一座不倒的爱国丰碑。(选自中考作文《行走在他们伟大的人格中》)
  此段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苏武牧羊的情景,以此来展现历史人物苏武的爱国主义情操。与此同时,作者亦将自己的感情蕴涵其中,借以抒发其在苏武高贵人格的熏陶下,感情和品格的提升。语言优美,主旨凸显。
  
  四、巧妙化用诗词意境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每篇诗文都有作者的写作起因和写作背景,甚至每篇诗文的背后或者本身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我们可以借助对诗文的熟练掌握和理解,通过大胆合理的想象,巧妙地化用诗词的意境,用现代式的语言对古代诗词进行翻译、加工、丰富、整理,以此来抒发情感,论证主旨。如此不仅能形象地拓展诗词的艺术空间,亦能使文笔生动,文采飞扬。
  例4水是友情之桥。那潭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依旧如故吗?李白与汪伦的友情随之沉积至今,让人忘不了那仍依依惜别的友人深情的目光,和那份仅存心底而无法用语言表达的默契。还有什么不快吗?举杯与朋友畅饮,对影成三人的小酌让人神伤,远在天涯断肠人的自饮让人心碎,这友情之桥让“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现实。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有人为你祝福、祈祷。潭水依然如故,友情越积越深,一叶素笺为你寄去相思,一封飞鸿让我们永记潭水般深厚的友情。(选自中考作文《在桥一方》)
  在这个片段中,作者化用了李白的诗歌《赠汪伦》的意境,通过合理的想象,将诗歌的意境描绘渲染得别有韵味,并结合自身感受,很好地诠释了段首的分论点:水是友情之桥。
  在写作中,我们也可以把以上几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让文章语言更优美,底蕴更丰厚,意境更深远。
其他文献
【真题回放】  题目:其实很快乐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008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作文)    【失误原文】  奉献其实很快乐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奉献其实很快乐。  街头,有一个20多岁但身高不足1米的年轻人,他跪在地上乞讨,足足一天时间,所获无几,正当他要绝望时,一位富人走到他身边,看他衣着破旧,赤裸着脚,于是上前给了
期刊
徜徉于自然之中,赏那大海惊涛,听那叮咚小溪,品那甘醴泉水,望那春夜喜雨……爱看涨潮时的波浪,心中念着“近一点,再近一点”,有一种对冲破的期待。在大自然各种百变不厌的风景中,吾独爱水。亦或是赏张家界那与山相辉映的美,亦或是品九寨沟那五彩缤纷的美,那都是一种超乎现实的美,是不可复制的美。风景唯水独好,水利万物而青山常在。思索着,它其实一点也不枉费老子的评价——上善若水。  是啊,水是至善的,你看那大海
期刊
各个血型聚集起来说别人坏话
期刊
have to 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情态习语,虽然也具有情态动词的功能,但它与其他的情态动词却不同。它有人称、数和时态的变化,其否定式和疑问式的构成方式也与情态动词不一样。同学们在使用have to 时必须弄清楚它的真面目,否则就容易出错。  一、have to 与其他情态动词一样也是后接动词原形。它表示外界的客观要求,强调被迫性。含有不情愿的色彩,常译为“必须,不得不”。  二、have to 可用
期刊
【真题回放】  雄鹰追求的幸福是无边的蔚蓝,森林追求的幸福是织就深沉的翠绿,母亲的幸福是呵护稚嫩的粉红……这些颜色构成了生命的五彩缤纷。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废墟中重新站立起来的人的心中,也有无比的幸福:有国旗的鲜红,有解放军的橄榄绿,有消防战士的橙红,有医护人员的洁白……  同学们,你的幸福颜色是什么样的?请以“幸福的颜色”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2)除
期刊
一、对人称代词的考查    【考点小结】主要考查人称代词的主格和宾格的不同用法。做主语用主格,做动词、介词的宾语用宾格。  【中考题例】  1. Who taught ______math last year? (青岛)  A. they B. their C. them D. theirs  2. Merry Christmas, George! Here is a card for _____
期刊
眼见一篇篇新鲜出炉的2008年中考满分作文,仿佛置身于秋天的果园里,满眼都是黄澄澄的果实,扑鼻都是香喷喷的味道,真是美不胜收。  近年来,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全面贯彻落实,不仅中考作文命题环节努力做到“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而且,中考阅卷环节也出现了若干新的变化。突出的一点是,阅卷标准和阅卷教师对中考作文的评分不再求全责备。
期刊
棋盘外的战略  已知一位棋手要得到最后的大奖,必须再连赢两盘棋。而该棋手目前还剩3次机会。在这三居中,和他对弈的赛手既有专业级别的又有业余级的,专业级的他不一定能赢,业余级的则可以轻松搞定。现在大赛组委会给了他两种方案,由他来决定后3场比赛的对手。方案一(按出场顺序排列):专业级,业余级,专业级。方案二:业余级,专业级,业余级。你认为选择哪种方案,得奖概率会更高一点?    登陆小岛  在一个半径
期刊
less, least, fewer, fewest  [真题导航]   1.The doctor told Mary to eat ________ vegetables and ________ meat because she was getting fatter and fatter.  A. much; little B. more; less   C. many; few D. mor
期刊
1. 一位猎人正在森林中追捕一只藏羚羊,肥硕、笨拙的羚羊在森林里舍生逃命,已经周旋了不知多少圈。(舍生逃命?藏羚羊到底是想死还是想活?)  2. 然而天公不作美,小小年纪患上了尿毒病。(难怪最近阴雨连绵,原来是天公患了尿毒症。)  3.战国时期的孟子,早在三千多年前就为我们阐述了怎样选择的关键。(孟子真乃圣人,生在2000多年前,居然可以训示3000多年前的古人。)  4.考场上,每个考生拿到试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