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生活习惯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w12345678901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生活习惯影响幼儿一生的发展。幼儿时期正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成人,特别是教师应抓住这一关键期,采取有效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
  幼儿生活习惯的现状如何?作者对自己周围幼儿园的小班进行了一系列的相关调查。
  一、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上,教师观念和行动存在不一致之处
  调查中发现教师和保育员都认为小班的教育重点为生活习惯的培养和建立。让幼儿通过各种良好习惯的培养和常规的建立,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及为其一生奠定基础。但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幼儿智力方面的发展,培养幼儿一些可量化的,易现的技能。幼儿园,家长,社会对幼儿的评价,期望在一定程度上指引着教师培养幼儿的方向,不良的评价和期望势必阻碍幼儿教育的发展。教師在其教育过程中,本身所形成的教育观念和幼儿园,家长,社会的不一致,使教师无法适从,在其教育行为上就往往表现出与自身的教育观念不一致。
  二、幼儿现有生活习惯不容乐观
  一些该年龄阶段的幼儿应该形成的良好生活习惯幼儿并未形成,只有50.67%的幼儿进餐姿势正确,56.00%的幼儿盥洗的时候不弄湿衣服等。虽然小班幼儿教师已经认识到了幼儿生活习惯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生活中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有不少教师在平时的生活中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很少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抓不住最佳的时机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
  三、教师对生活习惯的培养目标与现实脱节
  观察了解到,教师所制定的计划一些幼儿并不能完成。在盥洗习惯方面:幼儿在手脏时并不知道主动洗手,天热时也要教师帮忙搽汗。在进餐习惯方面:只有57.33%的幼儿不挑食。在睡眠方面:61.33%的幼儿不能整理好自己脱下的衣服。在排泄方面:48%的幼儿每天不能定时大小便。
  四、教师在日常教育中对生活习惯的要求整齐划一,未体现教育个别化的特点
  教师所制定的生活习惯的计划都是整齐划一的。在平时,教师对每一位幼儿的要求几乎都一样,要求幼儿右手用筷子,一次喝完半杯水。教师对幼儿整齐划一的要求势必抹杀幼儿的个性,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五、教师与家长、保育员缺乏有效沟通
  在调查中笔者了解到,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非常少,主要利用接送时间进行交流,幼儿在家在园的生活习惯得不到及时的反馈。家园是幼儿的主要生活场所,只有幼儿在家在园表现一致,幼儿良好的习惯才能逐渐形成和巩固。
  在调查中还了解到同一班级的教师、保育员对幼儿习惯的培养存在不一致,同一教师在不同时间对幼儿的生活习惯的要求也有不一致的地方。
  六、教师培养小班幼儿生活习惯方法单一
  1.教师多采用直接说教的方法
  在教师所用的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的方法中,教师所采用的直接说教的方法明显多于其他方法,而运用做游戏,说儿歌的次数明显偏少。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对于抽象的直接说教很难理解,更不容易接受。教师应抓住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结合本班幼儿的情况采取多种渠道培养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的积极性,让幼儿乐于接受教师对他们提出的要求。
  2.教师教育中多采用定时集体教育
  在生活习惯的培养中,教师所采用的定时集体教育次数明显多于个别指导次数,教师只有在个别幼儿出现错误时才对幼儿进行个别教育。这种集体教育对于幼儿整体生活习惯的培养可以受到良好的效果,并有利于小班幼儿的常规教育,但不利于教师的因材施教,阻碍幼儿的个性的发展。
  3.教师采用一些负向语言
  教师在指导幼儿生活习惯时多采用正向鼓励的语言,正向的语言有助于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培养和不良习惯的改进,并有利于建立教师与幼儿的情感,进而影响幼儿一生的发展。教师使用负向语言,会对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产生不良的影响。
  4.教师对进餐习惯的指导明显多于其他生活习惯的培养
  生活习惯包括许多方面,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生活习惯包括进餐习惯、睡眠习惯、盥洗习惯、排泄习惯等。教师应从整体入手,全方面的培养幼儿的习惯,而不应把一些习惯的培养放在其他习惯的培养之上。
  那么,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该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呢?
  一、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小班幼儿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做到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相一致
  幼儿园是小班幼儿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幼儿集体生活的开始。这一阶段幼儿受到怎样的教育将直接影响到幼儿一生的发展。所以教师应该特别重视在日常生活中抓住各种教育时机,采用多种有效方法,加强对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
  二、帮助幼儿形成什么事良好生活习惯的概念
  教师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得让幼儿形成正确的概念,认识到什么事良好的生活习惯。小班幼儿年龄小,对于许多生活习惯是否正确没有准确的概念,这就需要成人及时的给与评价肯定。当幼儿养成或拥有良好生活习惯时,教师应给予肯定,告诉幼儿这样是正确的,为什么是正确的,并请他坚持这样的好习惯。当幼儿出现不良生活习惯时教师不能简单的指责、阻止,而应该正确地讲解、示范。使幼儿形成正向概念,有一个可仿效的榜样,让幼儿在看看做做中主动的自觉的学习。
  三、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资源采用各种方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1.制定与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相一致的培养目标
  2.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渗透对小班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
  3.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有针对性的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
  4.充分发挥教师、幼儿的榜样作用
  四、加强沟通
  1.要与本班教师、保育员进行有效的沟通
  2.家园配合,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五、将生活习惯作为一个整体,全面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
  习惯是一个整体,具有不可分割性。同样,生活习惯也是这样。幼儿的生活习惯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样重要,不可偏其一。教师应从整体上考虑每一习惯对幼儿的重要性,全面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
  六、应用正向语言,经常鼓励多表扬
  教师所采用的正向语言对幼儿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鼓励,幼儿会为自己的正确行为而获得的鼓励而感到自豪,从而使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得以保持。
其他文献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是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教材以系列情境为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提供了丰富的直观背景和具体案例。  二、教学背景分析  《生活中的比》是《比的认识》的起始课。有85%的學生学习过比的相关知识,能够正确写出比,计算出比值,但是对于比的重要性不了解。  三、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感受比,理解比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比,认识比
期刊
1.1.学习所出物品列算式,并进一步理解加号、等号的意义。  2.让幼儿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并从游戏中加深数字的组成。  学习重点:  总结7以内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学习难点:  熟悉并理解加号、等号的意义。  课前准备:  1.1.教具:PPT演示課件。  2.幼儿用书、笔。
期刊
一、利用激趣来提高课堂效率  一旦学生对语文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怀着期待、愉悦的心情主动去学习。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时,我们要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展示语文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从而才能“爱屋及乌”,能够发现语文学习的快乐与美好。例如,在教学《翠鸟》时,可以借此展示各种动物的照片和习性,并且以“可爱的动物”为主题,展开讨论。让学生来说一下自己家中的小动物,并展示小动物的图片,同学们相互欣赏,相互说一说。
期刊
爱心是老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情操,也是老师工作的主旋律,可以说,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爱心是消除师生之间情感障碍的保证,爱心是培养老师与学生的感情,使师生成为“知心朋友”的桥梁。爱心是转变后进学生,使他们良好地发展的灵丹妙药。学生能够对老师做到“亲其师,信其道”,正是老师无私地向学生奉献爱心的回报。作为老师,在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孜孜不倦的教导,一丝不苟地传授书本的知识;在日常的生活中,除了对学生要有
期刊
词汇量是制约外语学习效率的最重要的因素,著名的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Welkins,1972)精辟地指出:“没有语法,人们不能很好地表达,而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不能表达。”  义务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新课标)及配套教材《Go for it!》(新目标英语)在四川地区已实施了十多年多了,教材最突出的特点是词汇量偏大,阅读增加,内容多而分散,且新词呈现较集中,学生往往还没掌握就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导致学习
期刊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倒数的概念,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在实际背景和计算中探索出有理数乘法法则,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意识,提高学习兴趣。  ②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合作交流中,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关键  教学
期刊
培根说过一句话:“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又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教给孩子终生有用的东西,教育的实质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  良好的卫生习惯是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对于个人来说,是否讲卫生,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的高低,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所以,培养良好的卫
期刊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  能够收集相关事例来说明重力的普遍存在。能夠通过实验感受到物体重力的方向、大小。能够利用器物模拟出月球围绕地球转的原理。能根据需要,从更多渠道查阅资料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合作与交流。敢于大胆想象。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通过我国航天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从小立志,热爱祖国。  3.科学知识  认识地球上的万物都具有竖直向下的重力,物体重力是由于地球引力引起的
期刊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中语文教学的目的何在?根据对《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中职语文教学应该是围绕学生专业培养目标,在语文教学中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以语文学习促进专业学习,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职场能力。笔者以《最后的常春藤叶》的教学设计为例,结合学生学情,巧用学生专业特点,带领我们一起走进中职语文课堂设计。  关键字:教学设计
期刊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模块的话题是“兴趣和爱好”,本单元是本模块的第一课,以“Do you collect anything?”为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让学生展开想象与讨论。课文以对话的形式讨论同学们间的兴趣爱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易于理解与掌握。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有关爱好的各种词汇和句型。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有关爱好的词句,进行简单的交流。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