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ger84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根说过一句话:“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又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教给孩子终生有用的东西,教育的实质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
  良好的卫生习惯是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对于个人来说,是否讲卫生,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的高低,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所以,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显得至关重要了。然而,做好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养成一种做事的习惯。
  所谓习惯,是指出于无数次的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高度自觉的行为方式。生活在校园中,学校就像是学生的另一个家。同学们每天都在辛苦地清扫校园,并把它打扫得干干净净。可是清洁的校园,为什么又出现了垃圾随处可见的现象了呢?为什么又出现那飘飞的塑料袋和纸屑?是谁在不珍惜同学们的芳动成果呢?又是谁把美好的环境污染了呢?其实,这都是源于不讲卫生从而把美好的环境污染了所造成的后果。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只不过是自身的原因,是没有下定决心去改正而已。因为,那些所谓的本性只是习惯而已。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通过每一天,每一步的良好卫生行为积累而实现的。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习惯,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孩子的一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由此可知,习惯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卫生习惯也是如此。
  良好的卫生习惯往往可以产生迁移的作用。如: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学生的学习、品德的形成,高尚情感的培养方面起到相辅相成的迁移作用。学生在生活中处处爱清洁、讲卫生,能迁移到学习上、工作上、生活上,成为一个时时处处比较自觉、办事细致认真、热爱集体、遵守社会公德、讲究精神文明的人。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使他们从小懂得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
  学生阶段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孩子们长大后就会选择和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小学阶段是行为习惯开始行成的时期,也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发展中的孩子可塑性大,及时施教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卫生习惯的好与坏,是关系到学生个性品质发展的重要因素,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既保持了环境的整潔,又增强了他们对抗疾病的免疫力。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学生的精神面貌得到改善,促进学生其他良好行为习惯和完美人格的形成,使其受益终生。对改变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卫生面貌和道德风尚也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总之,卫生习惯的养成是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的基础,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在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卫生习惯将会使孩子受益终生。
  《6和7的加法及口编应用题》教案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日语的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并提出三点建议:培养日语意识,化记忆为本能;日语口语的学习要以日本文化发展的历史为依托;过好日语词汇关和句型关。  关键词:日语;口语;提高  一、培养日语意识,化记忆为本能  人们在孩提时,反复地一边听一边从嘴里组句,自然而然地就学会了语言。然而到了成年人的年龄再去学外语,如日语,这个时候总是先用母语
期刊
一、案例背景描述  某天下午,我播放了一集《最强魔幻陀螺》炫动卡通片,没想到片中陀螺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引发了孩子们强烈的兴趣。志豪小朋友周一偷偷带来梦幻陀螺回园玩。这个发光的小玩意还能播放好听的音乐,一下子就把所有男孩子们的目光都锁住了,连几个女孩都放下区域活动材料走到小人堆中凑热闹。 “志豪,能让我玩一下吗?”“志豪,让我试一试吧?”……这是多么陌生而又熟悉的情景,多少次自以为只有在案例分析学
期刊
幼儿园是孩子离开家庭进入社会的第一个学校,幼儿教师的作用对孩子的影响深远,幼儿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着孩子的成长。那么,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习总书记在北师大主楼参观“尊师重教,筑梦未来”~~庆祝第30个教师节主题展时,从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学识、有仁爱之心四个方面讲述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好老师。我从总书记的讲话和结合工作实际,浅谈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一、理想信念坚定,道德高尚  
期刊
教学时数:  第一课时 (40分钟)  教材:  湖南文艺出版社  课题: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八音和鸣》(四)  教材分析:  《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古典十大名曲之一,是一首典雅优美的抒情乐曲。原是一首琵琶曲,名为《夕阳箫鼓》,后取意唐诗名篇《春江花月夜》更名。这首乐曲由引子、主题乐段、主题的多次变奏及尾声构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变奏曲,每个乐段前面都有一个小标题。分别为:《江楼钟鼓》《月上东山》
期刊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是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教材以系列情境为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提供了丰富的直观背景和具体案例。  二、教学背景分析  《生活中的比》是《比的认识》的起始课。有85%的學生学习过比的相关知识,能够正确写出比,计算出比值,但是对于比的重要性不了解。  三、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感受比,理解比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比,认识比
期刊
1.1.学习所出物品列算式,并进一步理解加号、等号的意义。  2.让幼儿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并从游戏中加深数字的组成。  学习重点:  总结7以内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学习难点:  熟悉并理解加号、等号的意义。  课前准备:  1.1.教具:PPT演示課件。  2.幼儿用书、笔。
期刊
一、利用激趣来提高课堂效率  一旦学生对语文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怀着期待、愉悦的心情主动去学习。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时,我们要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展示语文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从而才能“爱屋及乌”,能够发现语文学习的快乐与美好。例如,在教学《翠鸟》时,可以借此展示各种动物的照片和习性,并且以“可爱的动物”为主题,展开讨论。让学生来说一下自己家中的小动物,并展示小动物的图片,同学们相互欣赏,相互说一说。
期刊
爱心是老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情操,也是老师工作的主旋律,可以说,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爱心是消除师生之间情感障碍的保证,爱心是培养老师与学生的感情,使师生成为“知心朋友”的桥梁。爱心是转变后进学生,使他们良好地发展的灵丹妙药。学生能够对老师做到“亲其师,信其道”,正是老师无私地向学生奉献爱心的回报。作为老师,在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孜孜不倦的教导,一丝不苟地传授书本的知识;在日常的生活中,除了对学生要有
期刊
词汇量是制约外语学习效率的最重要的因素,著名的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Welkins,1972)精辟地指出:“没有语法,人们不能很好地表达,而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不能表达。”  义务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新课标)及配套教材《Go for it!》(新目标英语)在四川地区已实施了十多年多了,教材最突出的特点是词汇量偏大,阅读增加,内容多而分散,且新词呈现较集中,学生往往还没掌握就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导致学习
期刊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倒数的概念,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在实际背景和计算中探索出有理数乘法法则,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意识,提高学习兴趣。  ②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合作交流中,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关键  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