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宝宝告别肥胖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_ant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宝宝是不是太胖了?怎么吃能不肥胖?妈妈们有时疑惑不解。下面我们就一起行动,解决难题吧!
  如何评估宝宝过胖
  想知道宝宝是否已加入胖小子的行列,妈妈可以从下面几个途径知道。
  当旁人赞美时
  “宝宝胖胖的,好可爱呀!”专家提醒妈妈,当您不断地听到这样的赞美时,就该关注宝宝是不是过重了。
  带宝宝体检时
  当带宝宝到保健科体检时,保健医生提醒你:宝宝超重了,要多运动。保健医生通过测量宝宝的体重、身高(长),并根据统一的标准给宝宝所测结果进行评价,如体重值低于或超过标准值的10%,就应引起妈妈的重视,而超过20% 以上则为肥胖。
  多让胖宝宝动起来
  给宝宝创造条件,爬、走、踢球、跑跳、跳舞等都能让宝宝运动量大增,增进体能,有利于长高身体、减少疾病的发生,消除赘肉。
  胖宝宝如何吃
  想让胖宝宝将体重控制在健康范围,或者想让宝宝健康成长,避免自己的孩子成为胖宝宝,喂养中的7 项注意一定要牢记。
  1尽量母乳
  母乳也是让宝宝身材姣好的方法。母乳是为宝宝特殊设计的口粮,妈妈的奶会按照宝宝不同时段的需求自动调节奶量。吃妈妈的奶,宝宝的体重会正常增长,将来也不会过胖。如果喂宝宝配方奶,要按照说明上标注的量哺喂宝宝,不可随意加量、加浓。以免食入的奶量过多,导致体重过重。
  2食物、口味多样化
  在添辅食阶段,喂一些蔬菜泥、果泥、米粉等等以满足宝宝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量,并让宝宝从小就尝试各种食物的口味,学会接受不同味道的食物,避免今后挑食、偏食。
  还可以通过经常变化食物种类、注意食物颜色的搭配、将同类的食物采用不同的烹调方法等手段,使宝宝的营养摄入更均衡、全面。这对控制宝宝的体重也会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3 1 岁以后吃饭定时
  随着宝宝一天天成长,1 岁多的宝宝可以固定一日三餐的时间,并在上午、下午、晚上适当加些水果、酸奶,并保证宝宝每天能够摄入400~500 毫升左右的配方奶,宝宝的营养即可得到满足。
  4进餐要细嚼慢咽
  宝宝进餐的速度不可太快,应逐步学会细嚼慢咽,但一顿饭的时间也不可拖得太长,最好能控制在30 分钟以下。如果超过时间,宝宝仍慢吞吞,不肯进食,就说明他可能已经吃饱了,可收走食物,并且在饭后不继续给予任何零食、点心。宝宝下次就会加快速度。
  另外,细嚼慢咽有助于宝宝更好地品味食物,并使宝宝能够产生饱腹感,可避免摄食过量。因此妈妈要尽量做些耐嚼的食物,如煮玉米、全麦馒头、玉米饼等,少吃精致的面包、糕点。
  5烹调方法清淡少油
  烹饪手法及家庭成员的口味,都会影响宝宝未来的健康。建议尽量保持食物清淡的原味;烹调时,不采用烧烤、腌、熏、油炸等方式,最好采用清蒸、煮、炖、炒的方式。
  6限制高热量食物
  胖宝宝重点限制的食物为糖果、奶油蛋糕、肥肉、巧克力、甜饮料、冷饮和过量的米、面等。为了保证宝宝的生长发育,蛋白质类的食物供给量不能少,可吃瘦肉、鸡蛋、鱼、牛奶、豆制品等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在控制饮食时,首先要让宝宝吃饱吃好,为了不使宝宝产生饥饿的痛苦,可选择热量少而体积大的食物,如大白菜、油菜、芹菜、黄瓜、冬瓜、番茄等各种新鲜的蔬菜和苹果、梨等水果。同时适度减少晚餐的进食量,宝宝睡前可让他喝一杯奶,这样既不会加重肠胃的负担,又有助于宝宝的睡眠。
  7给健康零食
  父母经常会把零食当成奖品,而这些奖励宝宝的零食多是属于精制食品的糖果、饼干、布丁、蛋糕、巧克力、果汁等,这些精制食品都添加了糖、防腐剂、脂肪等,属热量高、高脂肪、高添加剂的垃圾食品,实在不宜多吃。
  对于已经习惯吃零食的宝宝,可将高热量的零食更换成牛奶、酸奶、水果等低脂高纤维类食品,同时减少饮料的摄入量。口渴时尽量选择白开水,因为白开水才是人体最健康、最经济的水分来源。如果宝宝不喜欢喝白开水,可以加少量柠檬汁,让水有些味道即可。
  误区
  减肥,使用药物目前流行的各种减肥法,并不能套用在宝宝身上,更不可以让宝宝使用药物减肥。而应通过饮食结构的调整、改变不良的饮食行为以及加强运动等方式,让其体重增加的速度减缓下来,不再往上飙升就行了。
其他文献
读者来信  相信我遇到的情况,大多数有了孩子的家庭都在经历,那就是和老公无法正常地沟通。无论是生活琐事,还是孩子的养育问题,一说就争执起来,可当着孩子、老人的面也不能大吵,最后的结果就是谁也不理谁好几天。其实很多事不是明摆着的吗?谁说得对就听谁的,谁错了就认错,怎么就这么难呢!尤其是很多时候分明是老公做得不好,结果我还没说几句,他比我还生气!请专家快来评评理吧! (花妖,北京)  专家点评  如果
5月22日 去第一任主编许文老人家中摄像、录音,采访并收集历史资料。  5月23日 创刊35周年第一次策划会。  5月28日 北京阅读季 阅读点亮童年·父母必读童书排行榜10周年展。  5月30日 《崔玉涛:宝贝健康公开课》出版一周年。  ……  无意间翻到手机日历里随手记下的这些文字,不由让我有一点小小的感叹:原来,每天忙碌的事情串在一起,一年年地坚持下来,便成为了一种积淀—— 一段历史回忆,一
只看图,不认字    孩子手里拿着一本书,很认真地在看。可是,当你问他这个字念什么的时候,他却一脸的茫然,或者干脆说不知道,甚至会反感。    怎么办?    为什么一定要让他认字呢?孩子能够从图画中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就已经很好了。孩子的阅读,几乎都是从读图开始的,然后再逐渐地过渡到文字的阅读。不必担心他以后会只看图不认字,当他知道文字可以解释图画中的意思时,就会对文字产生兴趣了。很多孩子会在阅读
睡前故事  可不要以为给宝宝讲故事是妈妈的“专利”,爸爸也有着很大的潜力呢!相对于女性思维来说,男性的思维更活跃、开阔。所以可以把故事发散成各种各样的路数,也不会局限于故事的结局,这就可以让宝宝跟随爸爸进入一个没有边界的世界,小家伙自然充满期待和惊喜。  讲述中,爸爸富有磁性的声音、夸张的肢体语言还会很快地把宝宝引入故事当中去,如果还能配合故事情节模仿各种人物或动物的声音就更好了,那你一定会成为宝
一个18岁时就被誉为是高级画师,工作后设计的作品被惠普公司永久收藏的S老师;一个称是中国传统美学教育的典型失败案例的摄影爱好者F老师。他们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孩子的艺术创想教育,建立了一个童画家,让我们一起听听这里所发生的各种各样有趣的故事,品品这两位童画家的独到见解,你会发现,如果我们把家营造成了童画之家,我们的每个孩子都是童画家。  创意,会越用越多  创意,从爱心早餐开始  新加坡小女孩chil
给孩子喂药,各有各的招数。可有些“招”是不宜用的!    1.不捏着鼻子灌    有的父母给孩子喂药时,看孩子不配合、不张嘴,就捏着鼻子硬灌。这种喂药方法危险性很大,因为人的气管和食管是并排挨着的,鼻子被捏住了,不能吸气,孩子只能用嘴吸气,这样药和水非常容易呛入孩子的气管,甚至可因气道被堵而使孩子发生窒息。    2.不打骂、恐吓喂药    孩子病了,家长本来就着急,如果孩子再大哭大闹,不愿意吃药
从医学和营养学的角度来说,天然脂肪没有好坏之分。但是,随着营养知识的不断普及,有些脂肪被宝宝爸妈热情追捧,被称之为“好脂肪”。有好就有坏,父母们也常会把那些普遍被攻击的脂肪称之为“坏脂肪”。真的是这样吗?一起看看吧 。  脂肪的功能  食物中的脂肪进入宝宝体内后,除了能储存和供给能量以外,还是构成身体成分的主要材料,几乎每一个细胞都离不开脂肪的组成。当然,脂肪还可以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脂
一家  在宝宝一只手指头上分别画上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宝宝的小人头,然后让宝宝握拳。妈妈可以相继问:“爸爸在哪里?”“哥哥在哪里?”让宝宝把相应的手指伸出来,伸出来的时候可以边伸边做出回答:“爸爸在这里,哥哥在这里。”  在手指的人物  模仿中,锻炼手指的灵活性。看动作猜意思两个小朋友相向站着,一个小朋友用手比画着做出不同的动作,让另一个小朋友猜那个比划动作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可用食指和中指的一
韩国沉船事件之后,如何识别和应对突如其来的危险成为我们的必修课。  这必修课如何进行?3个要点为我们打开安全教育新视角。  安全知识,思考判断的基础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沉船、地震等灾难和危险离我们相当遥远,但其实安全教育涉及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家里的烟雾警报器、厨房煤气报警器、为何孩子要坐汽车安全座椅、如何避免被宠物咬伤等等。幼儿园和小学会经常有这样的安全知识教育的普及活动,每个学期都会请消
通常宝宝到了6个月左右,就开始长牙了。虽然乳牙是要换掉的,但不能小看它,要是它不健康,会影响以后宝宝恒牙的健康和美观。所以,乳牙萌出的前后,要小心护理。  出牙前,帮他缓解不适  宝宝快出牙时,经常两腮发红,爱流口水,有时表现出烦躁、疲惫的样子。有的宝宝还会发低烧,但通常不会超过38℃。  让他咬咬牙胶  宝宝出牙前,牙龈会发痒甚至有些疼,可以将牙胶放到冰箱里冷冻几个小时,让宝宝咬一咬。  及时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