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莉丝·沃格尔在其代表著作《马克思主义与妇女所受的压迫——走向一个联合的理论》全面梳理了现有的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理论,对其中的贡献与局限做了评价。莉丝·沃格尔以社会再生产理论作为视角,分析妇女受压迫状况与妇女解放问题,并指出女性解放的途径是社会变革。沃格尔试图将女性受压迫问题置于一种纯理论的语境中来解决,这一思想从理论上为女性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但是也存在着相应的缺陷。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女性主义 二元制 社会再生产 莉丝·沃格尔
作者简介:邓颖,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发展哲学;廉洁,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技术与社会。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07.290
莉丝·沃格尔是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追随者,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研究女性问题是她最强大的理论武器。在其代表作《马克思主义与女性受压迫:趋向统一的理论》中,她主张要复兴马克思主义传统思想,不是像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者单纯的理论延伸,而是重新分析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将女性受压迫问题放置其中来考察,并尝试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探讨一种新的有关女性主义的理论构想。在这一书中,沃格尔首先对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理论梳理和评价,在她看来,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者能够认识和利用马克思主义,并试图以此来探讨关于女性问题的理论,但实际上除了她们探讨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所说的远比她们注意到的更多。因此,在她的作品中,按照时间顺序审视了经典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女性受压迫和女性问题的思想,指出了他们在解决女性问题上所做出的贡献,也揭示了其中的不充分性和矛盾性。沃格尔分析考察了19世纪晚期在社会主义运动中对妇女问题的关注与解决,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运动在解决女性受压迫问题上还缺乏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所以她提出要将女性受压迫问题置于社会再生产这样独特的社会语境下,试图建构一个更加合理的理论框架来解决女性问题和实现女性解放。沃格尔的这一研究进路与传统的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者的研究路径皆然不同,更是女性主义问题研究上的一个标新立异的转向。
一、理论探讨的起点——对二元制理论批判
沃格尔在构建自己所要建设的理论体系之前,首先考察了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者理论,认为她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赞成她们用马克思主义去分析女性在解放斗争中遇到的问题。但是这些理论的缺陷在于她们各自观点太过零散,没有形成关于女性解放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观点,因此有必要探讨出一种能将阶级、种族、年龄和性偏好差异都考虑在其中并且实用的理论,这样才能将绝大部分的女性都紧密的联合起来,实现女性解放。在沃格尔看来,马克思主义中的有关女性问题的传统思想是有不足的,因此它不能真正解决女性问题,因为社会主义传统思想并未正真触及到女性问题的根源,但运用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值得肯定的,它可以用作工具来构建解决女性问题的理论体系。
因而,在立足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之前,沃格尔首先分析了造成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没有形成统一理论的原因:理论立场的不同。女性主义主要观点按理论立场也就是她们在分析女性受压迫问题时的不同出发点可划分为两种:一种是“二元制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女性受压迫的原因一是由她们在劳动分工体系中的地位造成的,且这种地位是自发形成的,二是因为男性的统治” 。一种是“社会再生产观点”,则是认为“女性受压迫的根源是在社会再生产中的特殊位置决定的” 。
从“二元制”观点来看,女性之所以受到压迫的原因是自然而成的,按性别进行劳动和权力分工是造成这一现象的自然原因,女性依附于男性是女性受压迫问题所在。从本质上讲,持这一观点来分析女性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者们的理论,认为导致女性被压迫的根源在于女性卷入了性别分工,以及她们和男性的直接关系。这样的分析过于片面的强调家庭以及性依附和个人依附问题,而不是将女性纳入社会再生产,用生产方式和阶级的观点来认识女性受压迫问题。
二元制观点从看起来就很明显的现象中得来,在本质上是女性受压迫的外部因素,而社会再生产观点的起点才是理论立场的内在。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者希望用这一观点来作为女性问题的出发点,事实上,从理论上这种观点并没有从社会的物质生活出发,以此为基础来解释女性受压迫问题。所以它并不能真正指导解决女性问题的走出困境,除此之外,它在现实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第一,所有阶级社会里都存在女性受压迫的问题,女性都处于依附的地位,任何社会的女性(包括社会主义社会)都是从属的,如此女性受压迫的根源应该归结为什么?也就是说是否能在理论上来理解女性问题中跨阶级、跨时代的特征?第二,涉及到女性问题在社会变革的地位以及目标该如何设置?如何为社会主义斗争重点提供理论基础?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者试图用传统的二元制观点来论证,但都没能发展出一个能够放置这些问题的合适的理论框架。
沃格尔认为二元制观点没有将社会发展状况纳入考虑范围,只是单独考虑了性别劳动分工和权利分工的问题,从理论上对女性受压迫问题中的生产方式和阶级因素没有深层次的考察。所以二元制观点不能为女性斗争的实践提供方针政策的指导。二元制存在的缺陷使得在解决女性问题时哲学家们转向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
二、社会再生产理论下女性问题的思考
在沃格尔看来,女性运动长期以来是处在困境当中:女性主义者们缺少一个切实可行并且统一的理论框架来指导行动,导致女性解放理论充斥着不同的观点。因此女性解放运动必须要先夯实理论基础,才能深入发展。于是,在分析了二元制观点和社会再生产观点的差异后,沃格尔提出构建一个纯理论的语境,也就是置于社会再生产理论中来探讨女性受压迫和女性解放问题。沃格尔并没有直接将家庭或妇女问题作为她的理论起点,而是先明确了几个概念:劳动力,劳动力再生产,必要劳动。 首先,从劳动力概念本身出发,劳动力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潜在能力,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的被使用能实现这个潜力,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本身。劳动过程就是生产与再生产的统一,每个社会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再生产过程。社会的再生产也需要充足的劳动力,沃格尔指出,劳动力的再生产以代际更替——也就是一代代工人的新老更替方式补充时,就是生物意义上的再生产。生物学差异构成了性别,因此对性别的考察不能与社会制度、劳动力再生产过程分开进行。男女分工问题应该置于社会生产中来探讨,而不是作为简单的已知的经验现象。
其次,考察劳动再生产过程必须界定必要劳动的含义。必要劳动由三个方面构成:第一,直接生产者的维持,也就是生产者要进行补充劳动。没有加工的生存资料是不能保证劳动力的维持的,煮食,洗衣,叠被进行这些补充劳动保证生产者的衣食住行才能维持劳动力。第二,从属阶级中非劳动成员的维持,对于剥削阶级中暂时不是直接生产者的老人、病人和妻子提供维持生存的手段。第三,代际更替过程。劳动力的拥有者总有一死,劳动力需要通过生育来补充,而补充满足劳动力的需求是社会再生产的条件。与劳动力的代际更替相关的,就是处于从属阶级的女性,她们因代际更替而具有了特殊的作用。尽管女性也是直接生产者,但是在代际更替中的独特位置——她们需要担负生育孩子的责任,正是因为女性在劳动再生产中的这一不同作用构成了她们受压迫的根源。
沃格尔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将必要劳动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社会劳动部分,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剩余劳动紧密相连。第二个组成部分就是称之为必要劳动的家庭部分即家务劳动。劳动力再生产,除了要进行必要劳动的社会部分,还必须进行额外的劳动——家务劳动。
在对相关的马克思主义的概念明确基础上,沃格尔展开了对女性受压迫问题的考察。提出女性受压迫的物质基础是讨论女性问题的重点。她认为资本积累加剧了家务劳动与工资劳动的对立,这一趋势是:家务劳动的责任更多依赖女性,而参与工资劳动、提供商品的责任过多依赖于男性。换言之,在资产阶级中,女性要负责生育,用以保证个体阶级成员的代际更替,这是女性的责任,而男性则参与社会生产,因此承担的是资本主义积累的责任。所以,女性受压迫的经济根源由于承担更多无偿的家务劳动和劳动力代际即生育的责任,这些无法获得经济回报,使得她们在经济上需要依赖男性。女性受压迫的历史根源也就明晰了:一方面这些不公平的经济基础决定了男性对女性统治的制度化;另一方面统治阶级为了自身的需要,固定并强化了男女之间的劳动分工和男性统治。换句话说,女性一直处于被剥削的地位不仅由于女性承担了生育孩子的责任和劳动力的更替,而且也由于女性天生的劳动能力和劳动程度永远比不上男性的,这一特征使得工人阶级女性遭受着双重的压迫:一是因为参与社会生产会受到统治阶级的压迫,二因为生育问题受到带工人阶级男性的压迫。
三、 妇女解放途径:社会主义变革
沃格尔在上述概念的基础上总结了女性受压迫的特征。首先资本主义社会中女性受压迫有着特殊特征:从一方面分析,女性被隔离在家庭中的情况日益减少,妇女参与工资劳动逐渐增加,在这一过程中,女性在代际更替中特殊地位使女性容易遭受性别歧视,这表现在女性从事的职业层次与工资都相对男性较低;另一方面,女性缺乏权利与资本主义国家中不断扩大平等范围的趋势相矛盾。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社会,女性受压迫的特殊地位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女性与男性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有着不同的责任和地位,在生产活动中,女性与男性的身体素质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差异导致男性与女性对劳动的分工和贡献有所差别,使得男性在劳动过程中就会比女性更重要。第二,女性缺乏充分的民主权利,这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其他群体所处的境遇相似。
所以,沃格尔认为,要真正实现女性解放核心是让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都得到全面解放。因此她提出女性解放途径的核心:使家务劳动社会化。在她看来,如果女性被局限在家庭当中,那么在此同时就会被排除在社会生产之外,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女性与整个社会再生产相分离。由此女性为资本主义做出的贡献就等同于“剩余价值”被资本主义生产体系无偿占有,价值无法得以实现。而只有当家务劳动成为必要劳动时,才能完全实现女性的价值,家务劳动的社会化能让女性具有选择自身合理性生活的权利,由此摆脱受压迫的地位。然而,资本主义社会中,家务劳动不可能实现完全的社会化,这是由它面临的诸多方面的障碍决定的:其一,最主要的是经济障碍,生育孩子和维持家庭的衣食住行等领域的费用很高;其二,政治障碍和意识形态障碍,家务劳动社会化可能会对传统家庭的价值造成冲击;其三,生物学的障碍,生孩子的胜利过程始终只能是女性来承担的,没有可能通过社会化来解决。
即使社会在通过平等权利斗争后,能把家务必要劳动中的性别差异减到最小,女性仍然会承担着更多的责任,资本主义的剥削不可能被消除,女性就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因此,在沃格尔看来,女性的解放还必须通过社会主义变革,并且这样的变革应当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减少家务劳动。劳动力再生产要求家务劳动的存在,且家务劳动是不能被消除的,但社会主义变革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为妇女获得真正的社会平等提供保障:一是通过家务劳动社会化,从而能使家务劳动自身得到缩减。例如自动洗衣店、快餐店把本来在家庭内部的工作转移到社会工作,并且成为能为资本家提供新的机会的利润制造部门;二是仍在公共生产之外进行的家务劳动,但是要让更多的家庭成员参与到家务劳动,为女性赢的更多的参与社会劳动的实践。
其次,在政治上进行民主改革,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总是相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女性主义 二元制 社会再生产 莉丝·沃格尔
作者简介:邓颖,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发展哲学;廉洁,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技术与社会。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07.290
莉丝·沃格尔是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追随者,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研究女性问题是她最强大的理论武器。在其代表作《马克思主义与女性受压迫:趋向统一的理论》中,她主张要复兴马克思主义传统思想,不是像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者单纯的理论延伸,而是重新分析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将女性受压迫问题放置其中来考察,并尝试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探讨一种新的有关女性主义的理论构想。在这一书中,沃格尔首先对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理论梳理和评价,在她看来,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者能够认识和利用马克思主义,并试图以此来探讨关于女性问题的理论,但实际上除了她们探讨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所说的远比她们注意到的更多。因此,在她的作品中,按照时间顺序审视了经典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女性受压迫和女性问题的思想,指出了他们在解决女性问题上所做出的贡献,也揭示了其中的不充分性和矛盾性。沃格尔分析考察了19世纪晚期在社会主义运动中对妇女问题的关注与解决,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运动在解决女性受压迫问题上还缺乏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所以她提出要将女性受压迫问题置于社会再生产这样独特的社会语境下,试图建构一个更加合理的理论框架来解决女性问题和实现女性解放。沃格尔的这一研究进路与传统的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者的研究路径皆然不同,更是女性主义问题研究上的一个标新立异的转向。
一、理论探讨的起点——对二元制理论批判
沃格尔在构建自己所要建设的理论体系之前,首先考察了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者理论,认为她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赞成她们用马克思主义去分析女性在解放斗争中遇到的问题。但是这些理论的缺陷在于她们各自观点太过零散,没有形成关于女性解放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观点,因此有必要探讨出一种能将阶级、种族、年龄和性偏好差异都考虑在其中并且实用的理论,这样才能将绝大部分的女性都紧密的联合起来,实现女性解放。在沃格尔看来,马克思主义中的有关女性问题的传统思想是有不足的,因此它不能真正解决女性问题,因为社会主义传统思想并未正真触及到女性问题的根源,但运用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值得肯定的,它可以用作工具来构建解决女性问题的理论体系。
因而,在立足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之前,沃格尔首先分析了造成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没有形成统一理论的原因:理论立场的不同。女性主义主要观点按理论立场也就是她们在分析女性受压迫问题时的不同出发点可划分为两种:一种是“二元制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女性受压迫的原因一是由她们在劳动分工体系中的地位造成的,且这种地位是自发形成的,二是因为男性的统治” 。一种是“社会再生产观点”,则是认为“女性受压迫的根源是在社会再生产中的特殊位置决定的” 。
从“二元制”观点来看,女性之所以受到压迫的原因是自然而成的,按性别进行劳动和权力分工是造成这一现象的自然原因,女性依附于男性是女性受压迫问题所在。从本质上讲,持这一观点来分析女性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者们的理论,认为导致女性被压迫的根源在于女性卷入了性别分工,以及她们和男性的直接关系。这样的分析过于片面的强调家庭以及性依附和个人依附问题,而不是将女性纳入社会再生产,用生产方式和阶级的观点来认识女性受压迫问题。
二元制观点从看起来就很明显的现象中得来,在本质上是女性受压迫的外部因素,而社会再生产观点的起点才是理论立场的内在。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者希望用这一观点来作为女性问题的出发点,事实上,从理论上这种观点并没有从社会的物质生活出发,以此为基础来解释女性受压迫问题。所以它并不能真正指导解决女性问题的走出困境,除此之外,它在现实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第一,所有阶级社会里都存在女性受压迫的问题,女性都处于依附的地位,任何社会的女性(包括社会主义社会)都是从属的,如此女性受压迫的根源应该归结为什么?也就是说是否能在理论上来理解女性问题中跨阶级、跨时代的特征?第二,涉及到女性问题在社会变革的地位以及目标该如何设置?如何为社会主义斗争重点提供理论基础?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者试图用传统的二元制观点来论证,但都没能发展出一个能够放置这些问题的合适的理论框架。
沃格尔认为二元制观点没有将社会发展状况纳入考虑范围,只是单独考虑了性别劳动分工和权利分工的问题,从理论上对女性受压迫问题中的生产方式和阶级因素没有深层次的考察。所以二元制观点不能为女性斗争的实践提供方针政策的指导。二元制存在的缺陷使得在解决女性问题时哲学家们转向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
二、社会再生产理论下女性问题的思考
在沃格尔看来,女性运动长期以来是处在困境当中:女性主义者们缺少一个切实可行并且统一的理论框架来指导行动,导致女性解放理论充斥着不同的观点。因此女性解放运动必须要先夯实理论基础,才能深入发展。于是,在分析了二元制观点和社会再生产观点的差异后,沃格尔提出构建一个纯理论的语境,也就是置于社会再生产理论中来探讨女性受压迫和女性解放问题。沃格尔并没有直接将家庭或妇女问题作为她的理论起点,而是先明确了几个概念:劳动力,劳动力再生产,必要劳动。 首先,从劳动力概念本身出发,劳动力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潜在能力,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的被使用能实现这个潜力,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本身。劳动过程就是生产与再生产的统一,每个社会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再生产过程。社会的再生产也需要充足的劳动力,沃格尔指出,劳动力的再生产以代际更替——也就是一代代工人的新老更替方式补充时,就是生物意义上的再生产。生物学差异构成了性别,因此对性别的考察不能与社会制度、劳动力再生产过程分开进行。男女分工问题应该置于社会生产中来探讨,而不是作为简单的已知的经验现象。
其次,考察劳动再生产过程必须界定必要劳动的含义。必要劳动由三个方面构成:第一,直接生产者的维持,也就是生产者要进行补充劳动。没有加工的生存资料是不能保证劳动力的维持的,煮食,洗衣,叠被进行这些补充劳动保证生产者的衣食住行才能维持劳动力。第二,从属阶级中非劳动成员的维持,对于剥削阶级中暂时不是直接生产者的老人、病人和妻子提供维持生存的手段。第三,代际更替过程。劳动力的拥有者总有一死,劳动力需要通过生育来补充,而补充满足劳动力的需求是社会再生产的条件。与劳动力的代际更替相关的,就是处于从属阶级的女性,她们因代际更替而具有了特殊的作用。尽管女性也是直接生产者,但是在代际更替中的独特位置——她们需要担负生育孩子的责任,正是因为女性在劳动再生产中的这一不同作用构成了她们受压迫的根源。
沃格尔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将必要劳动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社会劳动部分,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剩余劳动紧密相连。第二个组成部分就是称之为必要劳动的家庭部分即家务劳动。劳动力再生产,除了要进行必要劳动的社会部分,还必须进行额外的劳动——家务劳动。
在对相关的马克思主义的概念明确基础上,沃格尔展开了对女性受压迫问题的考察。提出女性受压迫的物质基础是讨论女性问题的重点。她认为资本积累加剧了家务劳动与工资劳动的对立,这一趋势是:家务劳动的责任更多依赖女性,而参与工资劳动、提供商品的责任过多依赖于男性。换言之,在资产阶级中,女性要负责生育,用以保证个体阶级成员的代际更替,这是女性的责任,而男性则参与社会生产,因此承担的是资本主义积累的责任。所以,女性受压迫的经济根源由于承担更多无偿的家务劳动和劳动力代际即生育的责任,这些无法获得经济回报,使得她们在经济上需要依赖男性。女性受压迫的历史根源也就明晰了:一方面这些不公平的经济基础决定了男性对女性统治的制度化;另一方面统治阶级为了自身的需要,固定并强化了男女之间的劳动分工和男性统治。换句话说,女性一直处于被剥削的地位不仅由于女性承担了生育孩子的责任和劳动力的更替,而且也由于女性天生的劳动能力和劳动程度永远比不上男性的,这一特征使得工人阶级女性遭受着双重的压迫:一是因为参与社会生产会受到统治阶级的压迫,二因为生育问题受到带工人阶级男性的压迫。
三、 妇女解放途径:社会主义变革
沃格尔在上述概念的基础上总结了女性受压迫的特征。首先资本主义社会中女性受压迫有着特殊特征:从一方面分析,女性被隔离在家庭中的情况日益减少,妇女参与工资劳动逐渐增加,在这一过程中,女性在代际更替中特殊地位使女性容易遭受性别歧视,这表现在女性从事的职业层次与工资都相对男性较低;另一方面,女性缺乏权利与资本主义国家中不断扩大平等范围的趋势相矛盾。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社会,女性受压迫的特殊地位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女性与男性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有着不同的责任和地位,在生产活动中,女性与男性的身体素质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差异导致男性与女性对劳动的分工和贡献有所差别,使得男性在劳动过程中就会比女性更重要。第二,女性缺乏充分的民主权利,这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其他群体所处的境遇相似。
所以,沃格尔认为,要真正实现女性解放核心是让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都得到全面解放。因此她提出女性解放途径的核心:使家务劳动社会化。在她看来,如果女性被局限在家庭当中,那么在此同时就会被排除在社会生产之外,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女性与整个社会再生产相分离。由此女性为资本主义做出的贡献就等同于“剩余价值”被资本主义生产体系无偿占有,价值无法得以实现。而只有当家务劳动成为必要劳动时,才能完全实现女性的价值,家务劳动的社会化能让女性具有选择自身合理性生活的权利,由此摆脱受压迫的地位。然而,资本主义社会中,家务劳动不可能实现完全的社会化,这是由它面临的诸多方面的障碍决定的:其一,最主要的是经济障碍,生育孩子和维持家庭的衣食住行等领域的费用很高;其二,政治障碍和意识形态障碍,家务劳动社会化可能会对传统家庭的价值造成冲击;其三,生物学的障碍,生孩子的胜利过程始终只能是女性来承担的,没有可能通过社会化来解决。
即使社会在通过平等权利斗争后,能把家务必要劳动中的性别差异减到最小,女性仍然会承担着更多的责任,资本主义的剥削不可能被消除,女性就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因此,在沃格尔看来,女性的解放还必须通过社会主义变革,并且这样的变革应当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减少家务劳动。劳动力再生产要求家务劳动的存在,且家务劳动是不能被消除的,但社会主义变革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为妇女获得真正的社会平等提供保障:一是通过家务劳动社会化,从而能使家务劳动自身得到缩减。例如自动洗衣店、快餐店把本来在家庭内部的工作转移到社会工作,并且成为能为资本家提供新的机会的利润制造部门;二是仍在公共生产之外进行的家务劳动,但是要让更多的家庭成员参与到家务劳动,为女性赢的更多的参与社会劳动的实践。
其次,在政治上进行民主改革,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总是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