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边的画展”活动作品点评

来源 :早期教育(美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tcat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是我们江边孩子最喜欢去也是经常去采风的地方,那有随处可见的芦花、马兰花、小野花;长江湿地内有芦苇、菖蒲等绿色植物,生长茂盛,还有白鹭、螃蜞等。“孩子们,现在我们来到长江边感觉怎么样?”“心情特别高兴。”“好美哦!”“我们想把它画下来。”“对呀,我们一起来画画长江的美景吧!”……每当孩子们来到长江边,他们就情不自禁地讨论起来。他们看不够也玩不够,还把看到的风景带回到了班级美工区里。
  美工区中,孩子们选择了油画布框、各种大小画笔、颜料板、小水桶、小画架、各种颜料,开始了有趣的创作。“瞧,老师,这是我画的一幅太阳在落下去的时候白鹭在飞,芦苇花飘飘的景色。”“老师,我用这小瓶装满萤火虫送给你!”“我画的可是长江滩边,以前爸爸妈妈经常带我到这儿挖螃蜞、捉螃蜞的。”……孩子们一边创作,一边分享着自己的见解。就这样,孩子们自由自在地创作,在美工区这样一个小小角落里,带着对长江边美丽画面的憧憬,画得不亦乐乎。
  孩子们在我们特有的资源上进行采撷,运用他们稚嫩的画笔,大胆自主探索,把长江边美丽景色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于是,一幅幅作品应运而生。
  芦苇花飘
  ◎姚一墨(6岁)
  ◎指导老师:丁永红?余娇洁
  作品介绍: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长江边,看见芦苇被风儿一吹,一片芦苇花在风中摇摆,一只只白鹭飞了出来。在夕阳的衬托下,景色非常美丽。
  评价:孩子用稚嫩的画笔、温和的色调通过巧妙的构图把作品内容绘画了出来,把夕阳西下的芦苇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我们看到了孩子大胆地表达了自己的对长江的喜爱,对美丽画面的憧憬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情感。
  帆儿扬起来啦
  ◎常梓君(6岁)
  ◎指导老师:丁永红?余娇洁
  作品介绍:这次来到长江边上,我们看到了一只只帆船在我面前开走。这是运货的吗?这么多帆船。这可是我们第一次看到这么多船儿整齐地出行呢。
  评价:孩子们用白色颜料简单地勾勒出帆船的轮廓,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画出了长江中帆船的倒影,这与我们的 “自然美育”课程契合,从而获得更多的绘画活动技能与经验,打开自己心灵的窗户,形成一个个鲜明的特色案例。
  月光下的菖蒲
  ◎左欣冉(6岁)
  ◎指导老师:丁永红?余娇洁
  作品介绍:晚上月亮升起,我和爸爸妈妈来到长江边散步,吹着柔和的江风,迎面飞来一只只萤火虫,它们在菖蒲中快乐地跳着舞,好漂亮。我要用瓶子把萤火虫装起来,把它们当礼物送给我的好朋友,送给老师。
  评价:此幅作品中,在教师指导下,孩子运用相近颜色晕染,创作表现出了艺术美;而且用大片的色块先表现菖蒲和月光景色,然后用黄色点点表示萤火虫,用线条简单勾勒瓶子的外轮廓,突出了主体,从而让这幅画有了自己的故事,孩子的情感也得到了升華。
  长江滩边
  ◎王欣如(6岁)
  ◎指导老师:丁永红?余娇洁
  作品介绍:我们在长江边上跳着、笑着、喊着……远处,时时传来一阵阵欢笑声,滩上还留下了一串串我们的小脚印呢。
  评价:孩子们在长江堤岸边,细细观察着长江滩边同伴们的追逐嬉戏,他们只用小刷子在厚厚的颜料上来回刮一刮,然后用简单的色调点缀来表现人物活动的情景,从而表达了自己心中那片渴望大自然活动的心情,描绘着自己心中的那片美好。
其他文献
百草园,本是一块不大的草地,仅有几棵树、一些菜而己.而当它滋养了一个人的童年乐趣时,它便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园子了.rn现在的百草园,再没有一丁点鲁迅先生当年描述的荒杂阴森
期刊
活动目标  1. 尝试学唱歌曲《丁老头新编》,结合歌词内容自由想象绘画,感受丁老头形象的乐趣。  2. 能大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表现“丁老头”并用言语大胆解读自己的绘画作品。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熟悉歌曲《丁老头新编》的旋律;教师对歌曲演奏的熟练把握。  物质准备:“丁老头”图谱(供幼儿记忆歌词)、钢琴、空旷的操场(供幼儿创作)粉笔、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一、魔术导入,引出主题  
一、理解博物意识下儿童美术馆教育的核心价值  近年来,博物馆的教育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与重视,在幼儿园中也不例外。幼儿园也将博物意识作为统领幼儿园博物馆环境、资源的创设与课程实施的依据。美术馆作为博物馆的场馆之一,本文将其定义为一个儿童能够感知、欣赏和创造美的艺术作品并提供多种操作机遇的场所。儿童可以在美术馆中亲身体验、直观想象、自由表达、艺术创作;可以在收藏、陈列、探究、体验中获得发展与成长。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类比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从社会热点、生活经验、其他学科、相似知识点、模型等方面挖掘出类比素材,并将其有效地应用在教学中,让学
控制变量法是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探究方法是实验设计的依据.采取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以下问题:选择这种方法需要具备的条件、实
活动目标  1. 欣赏幼儿园里的春景,感受春天幼儿园百花盛开、生机勃勃的美。2. 尝试用写生的方法表征自己的观察发现。  3. 乐意参与户外写生活动,感受自主、自由的写生体验。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画板、素描纸、卡纸、油画棒、勾线笔、水粉颜料等。  经验准备:1. 幼儿熟知各种美术材料的使用方法,有一定的绘画基础。2. 周末与爸爸妈妈到公园寻找春天,并带照片来园与同伴分享交流。  活动过程  
文言文教学难度高、学习效率低是阻碍初中语文课程改革优化的一大难点.为响应新时期语言学科育人理念,创建智慧化、人性化文言文教学新课堂,教师应以智慧课堂为切入点,采用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问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与整体教学成效息息相关.教师应采用文献查找、讨论分析等方法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使课
活动设计意图:  “奇车妙驾”这一活动的生成,源自六朝时期车架的独特性以及在车架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地位。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幼儿,对各式各样的车辆非常熟悉也很感兴趣,也是他们可以理解、可以表现、可以表达想法的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出行方式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六朝时期,马车、鹿车、羊车都是人们可选用的交通工具,但最具代表性的还是牛车,牛车是什么样子的?人们为什么会选用牛车?除了牛车外,六朝还有
一、偶遇二月兰  幼儿园小花圃里的二月兰开了,孩子们很喜欢,围着它们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小花的颜色很鲜艳,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粉粉的光。一朵一朵的小花被绿油油的叶子包裹在细细的花秆上,盛开的花儿很热烈。想着正要孩子们感受春天的颜色,为何不组织一次户外写生活动呢?于是,我请旁边的孩子们都过来,引导他们观察这些二月兰。  橙子 :这些二月兰好漂亮啊!  师:我也觉得它们好漂亮,这些花都是什么形状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