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性之言,悲恻动人——浅谈李密《陈情表》的抒情艺术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jun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试验修订本)第五单元所选李密的《陈情表》,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千古佳作,历来为后人所称道,尤其是它的抒情,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这里略谈一二,与大家商榷。
其他文献
每种新药推向市场前,都必须经过三个实验过程,但受立法不完善、监管机制不健全等影响,试药人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多位学者建议,试药必须遵循受试者权益优先原则,并制定专门
报纸
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明确提及“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而且鲜明地表示“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1))从文化理论角度而言,
“芙蓉”又称为“荷”、“莲”。“芙蓉”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极娉婷、极高洁的,容易让人想起“出水芙蓉”、“芙蓉仙子”般的绝代佳人。  而芙蓉作为意象,被文人骚客运用于诗歌中,则大体可分为三大象征义:一是取荷的美好形象营造一种雅致的景象,或宁静或欢愉;二是取败荷的形象营造一种衰败意境,或对逝去光阴叹惋,或对生活环境的破败惋惜;三是取“芙蓉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托物言志,寄寓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
前些日,一位同事问了我一个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名副其实”可以写作“名符其实”,而“名不副实”也可以写作“名不符实”,那么“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可以写作“盛名之下,其实难‘符”吗?我一时被难住了,于是我开始留意一些报刊。逐渐发现不少名气较大的报纸中也有那么写的,试举搜集到的几例:  (1)名校标签不是万能的,有些集团化后优质教育资源是稀释了,盛名之下,其实难符。(钱江晚报)  (2)从这两年的成
语文教育是“工具”、“人文”、“言语”的综合体。“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特点,“人文性”是语文教育的目标,而“言语性”是体现特点和实现目标的基点。语文课堂对话的主体是学生和教师,但课堂对话不等于师生对话,其主体还包括学习对象——文学作品及其创作者,学习资源——贯穿学习过程的环境、气氛、外引资源等。对话主题具有不确定性,对话渠道纵横交错,形式自由灵活,对话是一种心灵的交流,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形成的
记叙文是人们最熟悉、最常用、最普遍的一类文体的总称。记叙文写作是大学基础写作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小学作文教学和作文训练的基本内容。掌握较系统、完整的记叙文写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叙事波澜的艺术效果,培养学生“写出事件波澜”的意识;  2.总结出三种写出波澜的方法,并运用到续写中,训练想象、求异等思维;  3.通过续写波澜情节和构思整篇波澜的训练,以提高写出事件波澜的能力;  4.认识到事物的复杂性是叙事波澜的源泉,培养辩证看待复杂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1.领会什么是事件的波澜,品味波澜的艺术效果;  2.掌握一些写出波澜的常见方法
在一次中学语文课堂上.学生们愁眉紧锁。表情迷茫。时而托腮凝思.时而低头写画.百无聊赖地翻几页书.然后长叹一口气。他们这是在做什么呢?
众所周知,感受首先离不开观察。作文教学时,我们比较重视指导学生对大自然进行观察,这种观察的对象无疑是一种客观存在,但由于观察的途径、要求不同,就产生了科学的观察与文学的观察的不同特点。科学的观察要求尽可能排除一切可能的主观色彩,有时为摆脱人的感觉器官的局限,科学工作者常常借助仪器(如显微镜、放大镜)排除错觉,以避免虚假的观察成果。然而文学的观察除了要用那种标准的、带普遍性的眼睛观察外,还得用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