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美术作品中民族文化的传承

来源 :颂雅风·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chen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各不相同,也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美术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反映人们的现实生活与思想情感的艺术形式,我国许多美术作品中都蕴含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对民族文化在美术作品中的传承进行探究,就民族审美形态下美术作品发展的相关问题做出分析。
  关键词:美术作品 民族文化 传承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文化蕴含着世世代代人们对于生活的思考与追求,是历史留下的丰厚遗产。我国许多美术作品当中,都是以民族性的人物、事物作为描绘对象,记录并呈现着各个民族的发展历史以及独特的文化内涵。在充分掌握民族美术作品特点的基础上,深入发掘其中的民族文化内涵,对于我国多元文化的建设与传统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民族美术作品的表现方式
  从美术作品表现方式上来看,可以发现许多民族性的美术作品更加侧重于深层次地表现这一主题,比如陈丹青的《西藏组画》,颠覆了长期盛行的教条化的政治性主题创作模式,将艺术还原于真实,体现了非英雄、非主题化的创作理念,专注于康巴一带牧民的真实生活,用绘画的方式记录和表现西藏地区的风土人情,用一种直观的方式展现出了当地鲜明的民族文化,包含了一种深刻的人文精神。除此之外,一些民族美术作品是基于对民族题材的熟悉程度来表现的,比如贵州、内蒙古等地,十分重视少数民族题材美术作品创作人才的培养,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美术作品。部分民族美术作品则是通过美术语言上的创新进行表达,或通过抒情的表现方式来进行创作。在民族美术作品当中,以上几种创作方式占据着较为突出的优势。在美术表现的形式语言上,可以吸收甚至嫁接、挪用民间艺术元素,有利于民族文化在美术作品中直观、鲜明地呈现出来,已然逐渐成为中国艺术家在当代世界艺术潮流中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对民族美术题材的关注和相关表现方式的探索,逐渐成为许多中国艺术家的强烈意识和追求。
  二、民族美术作品的创作历程
  纵观我国民族美术的发展历程,可以發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形成均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与历史背景。因此,也可以将民族美术作品看作是各个民族生活场景与风土人情的真实再现。比如在滦平县发现的戎族墓室,其中保留着一些较为完整的美术作品,直观地呈现出了当时游牧民族的生活情景。同时,民族美术作品还有着形式多样的特点。以民族饰物为例,即使是同一民族,在饰物材质的选择上也往往是多样化的,比如在西藏地区,藏民通常利用本地特有的珊瑚、玛瑙、牦牛骨、藏银、藏铜等来制作藏饰,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蕴藏着宝贵的民族文化。美术作品与不同时期各民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兴趣喜好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游牧民族的美术作品中,受其生活特点的影响,往往会以各种动物的图纹作为美术作品中的重要创作元素。这样的美术创作方式,很容易表现出具有独特性、民族性的艺术审美特征。
  三、民族美术作品是政治生态与民族审美相结合的产物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美术作品的主题、风格、材料、形式等也都在不断转变与发展。从宏观的发展角度来说,国家的艺术主题一直处于被密切关注的状态。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美术创作领域的发展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治生态环境的影响。中国画是中国民族精神的最大表白。民族美术作品是集中体现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而在政治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只有民族美术作品得到充分的关注与支持,才能使其在体现民族文化与艺术价值的同时,实现民族美术作品创作领域的良好发展,使更多的艺术家关注民族文化元素在创作中的运用,促使越来越多的民族美术作品不断涌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能够为美术作品的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多民族共存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感到困扰的问题,但我国内部的民族问题已然基本得到解决,这为民族美术作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以民族文化为导向进行美术创作,渐渐成为艺术家承担社会责任的一条重要途径。
  我国各个民族在地域风景、民间习俗以及社会文化上都不尽相同,美术事业的发展需要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而且许多少数民族地区还保留着原生态的环境与生活方式,以这些内容为题材,能够改变美术作品主题、内容同质化的问题,还可以为欣赏者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与情感体验,使美术作品成为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的有力途径。
  结语
  民族文化在美术作品中的传承是一种美术领域中的独特现象,对于美术艺术本身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美术创作中从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可以让美术作品更具感染力,增强其文化内涵与人文价值,引起各族人民的情感共鸣,从而为美术作品赋予独特而持久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陈俊.历史题材美术作品创作与民族文化复兴[J].新闻前哨,2018(07):91-92.
  [2]冯思强.民族文化特征决定了中国美术发展的主体性[J].美术,2017(07):11-12.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第十八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艺术设计的不断发展,现代艺术设计和民族艺术设计之间的融合发展愈发受到艺术设计人员的重视。因此,本文主要围绕现代艺术设计与民族艺术设计语言之间的关系展开分析,并提出两者有机融合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现代艺术 民族艺术 设计理念 融合发展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中,艺术设计必须要具备时代性特征,才可适应新时期艺术设计的发展需要。而在艺术设计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艺术设计人员被提出了传承和发扬
期刊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对中职中专教学越来越重视,中职中专院校也摒弃了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了新型的教学模式。本文将针对在中职人物形象设计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的教学意义及可行的教学策略展开阐述。  关键词:翻转课堂 中职形象设计 新课堂构建  人物形象设计是中职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对于学生培养新时期的应用型与技能型人才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需要学
期刊
摘要: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帮助中职学生增强文化底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文化的传承和理解也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结合教学经验,提出文化传承的三个有效策略,让传统文化扎根在语文的课堂。  关键词:传统文化 中职 语文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精神与智慧的结晶,它不仅体现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追求,也折射出中华民族的共同信仰。只有将传统文化深深地扎根在语文的课堂,才能使学生从我国
期刊
摘要:由于历史的原因,大部分苗族迁徙到了贵州。至今,传统苗族银饰依然是苗族女孩在重要仪式上的必备穿戴。贵州黔东南因此拥有数量较多的苗族银匠、绣娘,他们打造银饰的手工技艺世代相传。近年来部分苗族银匠走出苗寨,用苗族银饰手工艺制作大众日常佩戴的银饰产品,但是由于造型题材过多雷同,缺少创意创新,难以让产品体现或提升银饰手工艺的真正价值。本文就苗族银饰工艺文化融入现代首饰审美的创意设计的实践途径进行了梳理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代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对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提升道德品质与思想水平有重大意义。在中职思政教学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是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我国思政教育内容,提升其思想意识和政治素养。  关键词:中职 思政教育 渗透  中职学生正处于思想意识以及道德品质建立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利用我国传统文化对其进行科学引
期刊
摘要: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对于农村教学而言也不例外。美术作为培养学生艺术修养和健全人格的突破口,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认知。但是就目前而言,当前农村美术教育还存在一定的困境,由于受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导致农村的美术教学存在硬件设施不足以及师资力量匮乏等多方面问题,使得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缺乏。为此,我针对农村初中美术教育的困境及对策进行了有效探究分析。  
期刊
摘要:作为一名苗族后裔,蝶当久致力于弘扬和传承苗族音乐文化,为苗族音乐传到中国的每个角落,走到世界奋斗着……2018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贵州黔东南分会场,由蝶当久和“苗族歌后”阿幼朵同台献唱的原创歌曲《对歌对到日落坡》将苗族歌声带到了千家万户。这首歌是蝶当久众多原创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蝶当久的发声和音乐特点,以此为线索探索苗族唱腔的特点对传承民族音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蝶当久
期刊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现在也是每个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现在社会各界对于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都高度重视,本文从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职旅游专业教学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方面做了重要的分析。文章指出了高职旅游专业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及这种举措的重要意义,并就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深化高职旅游专业教学改革提出了向对应的策略。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对于精神文化的追求逐渐增加。而民族舞蹈也成为了我们满足人们的精神和审美需求的某一个方面。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民族舞蹈专业的教学,能够提供一些创新的教学手段来提高民族舞蹈的教学质量。中专院校作为培养人才和输出人才的主要阵地,如何创新民族舞蹈课堂教学成为了我们的主要任务之一,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有效的课堂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推动创新教育。  关键词:
期刊
摘要:舞感指的是在舞蹈创作和表演中的一种自然而然的能力,这是舞蹈表演者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通过舞感的提升能够帮助舞蹈者呈现出更生动的作品,充分展示出舞蹈的魅力。伴随着近些年教育教学的改革,中职院校的舞蹈教学也对教师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我们需要更加侧重于对学生进行舞蹈的艺术和思想的熏陶,侧重于对学生舞感的培养。  关键词:中职教育 舞蹈教学 舞感培养  舞蹈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的学习,同时需要让舞蹈者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