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质疑能力 优化实验教学

来源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o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是每个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相较于理论教学来说,实验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加强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优化实验教学设计,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内容。本文结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提出了几点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质疑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16-0104-02
  加强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优化初中物理实验设计,让学生在物理实验中提出有效的问题,并开展相应的质疑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在质疑中成长,实现学生物理综合素质培养[1]。
  1   借助趣味实验活动,引导学生质疑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物理是一门新的学科。因此,让学生对物理感兴趣,引导学生开展质疑和探究。自然界中的物质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如颜色、状态以及气味的变化,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初中物理教师需要利用这些现象,结合学生的特点,优化实验设计,引入趣味性的物理实验,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自主探索,并开展有效的质疑活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如在苏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汽化和液化”的教学中,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使用水或者酒精在黑板上写上“同学们好”的字样,让学生观察其变化。水干了之后,教师可向学生提出问题“黑板上的水去了哪里?”,然后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入蒸发的相关知识。之后,教师可让学生观看“乙醚蒸发实验”的视频,观察乙醚蒸发使金属盖底的水能结冰的现象,并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乙醚减少的原因是什么?接下来的实验中还会出现什么现象?”。让学生观看实验视频,并且提出相应的问题,能帮助学生理解蒸发的相关知识。通过一些趣味性的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打下基础。
  2   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实验现象,培养质疑习惯
  初中物理课堂中,对于同一个实验现象,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思考,得到的结论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层次和方向观察实验现象,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开展相应的质疑活动,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优化实验教学活动,提升物理实验教学效果[2]。如在苏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浮力”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可将学生分成相应的小组,让学生自己选择实验材料,开展分组探究活动。如第一组学生将橡皮泥做成各种形状的物体,将其浸入水中,对其浮力进行测量;第二组学生将橡皮泥做成同一个形状,将其浸入水中,在不同的深度测量浮力大小;第三组学生使用橡皮泥做出多种形状,将其浸在盐水中进行浮力测量。完成实验之后,结合实验过程和现象,以及测量的浮力数据,学生会产生疑问:“为什么相同橡皮泥制作的物体,其浮力大小却有所不同?”借助这样的质疑和思考,让学生自己分析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质疑习惯。同时,教师可借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获得的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分析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保证实验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素养。
  3   优化实验内容设计,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初中物理实验课堂中,教师要注重实验内容的优化设计,设计多层面的实验内容,引发学生认知冲突,设置相应的学习悬念,促使学生结合问题进行质疑,使得质疑活动更加具有层次性,从而提高学生质疑能力。在具体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当深入分析教材内容,借助丰富多样的实验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在苏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气体的压强”的教学中,要通过教材中的托里拆利实验,使学生明白标准大气压相当于76厘米汞柱产生的压强。结合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可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将试管倾斜、上提或改变其粗细程度,抑或换成弯曲形状的试管,水银柱的高度是否会发生变化?”借助此问题引导学生质疑和思考,让学生做出自己的猜测,并且根据猜测进行实验验证。在探究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继续提出问题:“如果在高山上做这个实验会怎样?如果水银里有气泡,水银柱的高度是否会发生变化?如果将水银换成其他液体,如水,则会有多高的水柱?”通过实验内容的创新设计,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实验过程,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4   联系生活实际,优化实验设计
  初中物理教师要转变课堂教学理念,用创新的眼光优化实验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开展质疑和探究。在具体课堂实践中,要彰显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并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设计物理实验,通过实验操作和分析,发现和解决物理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在苏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摩擦力”的教学中,可引入生活中常见的摩擦力问题:生活中有哪些摩擦力问题?人们如何利用摩擦力?结合问题,让学生思考生活中摩擦力的使用情况,自主选择和利用实验器材,开展自主讨论活动,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记录相应的实验数据。通過这样的开放性实验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开展相应的探究活动,结合生活问题明确实验目的,得出相应的结论。还能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
  总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加强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结合学生的自主实验实践,引导学生开展深入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郑伟东.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培养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
  [2]张百仿.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措施探析[J].中华少年,2018(11).
其他文献
【摘 要】“四导学教”是当前比较热门的一种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为了实施“四导学教”,教师应依据数学基本思想,在课前深入挖掘教材,围绕“导问、导学、导练、导智”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与探究,着力培养学生抽象、推理、建模、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的能力,从而实现对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四导学教;核心素养;中学数学;抛物线  【中图分类号】G633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为例,分析了高职数学课程现状和数学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倡导以专业为导向,从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等方面重构高职数学课程体系。  【关键词】高职数学;课程体系;专业服务;专业需求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16-0041-02  高等职业教育的使命是为国家培养建设、生产、服务和管理等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期刊
【摘 要】数学是一门讲究逻辑思维的基础学科。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数学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观念、学习思维等方面改进教学方式、并顺应时代的要求,从“三教”(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出发,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三教教学;初中数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16-0079-02  传统
期刊
【摘 要】翻转课堂又名颠倒课堂、反转课堂,是近些年兴起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主要由学生、教师、课程内容、信息技术以及多维环境等五要素组成,其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视频的规划与设计。翻转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简述翻转课堂的研究意义,并对初中数学翻转课堂的
期刊
【摘 要】新课改强调素质教育,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选择合适路径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培养,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鉴于此,本文结合数学教学实际情况,从多方面分析了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措施。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学效率;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16-0088-02  为了实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创新课
期刊
【摘 要】通过对一道中考试题的解答过程进行另类剖析,说明编制中考试题时,不仅要考虑结论的合理性,还要兼顾题设条件是否严谨合乎逻辑。在原题的基础上设置变式练习,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又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关键词】中考试题;压强;压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16-0083-02  1 原题解析探究  (2018年上海中考物理卷第
期刊
【摘 要】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积极地采用学习和实验并重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对物理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使学生的手、眼、心都得到锻炼。这样能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促使学生加强对物理知识的综合分析与理解,进而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16-00
期刊
【摘 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排列组合”一直属于教学难点,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如果学生在学习“排列组合”时,不能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解,那么学习起来就会比较困难,还会出现很难找出错误原因的情况,进而导致考试时得分率较低。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优化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排列组合;应用问题;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近些年来,新课程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而物理学科作为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科特点来看,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通常是比较抽象的,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理解难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逐渐突显。为此,笔者将简要阐释生活化教学的含义,并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谈一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期刊
【摘 要】本文先简要分析了微课在当前高职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包括微课的内容、形式,是用于复习还是预习等,然后针对上述问题讨论了优化策略,旨在丰富数学教学手段,让微课助力高职数学教学。  【关键词】微课;高职数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16-0036-02  现代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现代教育事业的优化完善。高职数学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