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综合布线课程与实践教学方案构建

来源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007w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网络综合布线是一门新兴的实践课程,各大本科和高职院校多有开设。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资金和安全等多方面因素,要么过于偏重于理论,要么在资金方面投入过多。笔者结合了自身构建实验室和教学的实践,对如何在有限资金情况下构建一个结合实践与教学的方案进行了初步的探析,希望能对其他兄弟院校的同类教学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网络综合布线;教学方案;有限资金;构建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TP393-4
  网络综合布线是一门新兴的网络实践课程。随着这些年通讯自动化、楼宇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等智能化建筑概念的提出和实施,做为智能化建筑、社区乃至城镇基础的结构化综合布线已形成了一套拥有自我系统和理论的学科,并逐步走进了大学和高职的课堂。由于这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关于他的教学和实验室组建方式大家都在进行初步的探索。下面笔者将结合我校在组建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1 在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资金问题
  這是一个大问题。做为一门需要教学实验的课程,资金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实验器材需要钱,实验耗材也需要钱。可是做为一个发展革新速度飞快地学科,相关设备的更换速度是惊人的。也许昨天还投入不菲的设备,过几年就会面临淘汰的尴尬局面。而众所周知的是,新科技设备通常是昂贵的。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台国产光纤融接机需要2万元,而一台进口的同类设备则需要5万元。这还仅仅是一台设备。面对这样一门课程,需不需要投入,值不值得投入,能不能投入对每一个学校都是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
  1.2 安全问题
  这也是一个绝对不能忽视的因素。我们现在面对的学生是90后,他们活泼、聪明、激情四射、异想天开,在各个方面都彰显着自己飞扬的青春。但是在纪律方面还是要逊色一筹。而纪律恰恰是实验课所不能或缺的。强电、弱电、冲击钻、竖井、穿线、绝尘等等这些都是网络综合布线这门课程所要遇到的场景。不守纪律,突发奇想轻则导致设备损毁,重则会危害自己或他人的生命。那么,如何在教授这门课的过程中,安全的安排学生做好实验也是我们需要仔细思考的另一个问题。
  2 实验教学方案构建措施
  笔者的指导思想:抓大放小,联系学生实验课堂实际情况,合理利用资金
  目前各大院校开设的网络综合布线课程大都包括:(1)概述;(2)传输介质;(3)工程设计;(4)方案编制;(5)施工技术;(6)工程管理;(7)系统测试;(8)故障诊断;(9)验收与鉴定这九个重要的部分。其中(2)(5)(7)(8)这四个教学部分基本必须使用实验设备;而(6)(9)还可能需要到施工现场进行体验;剩下的其它部分则是以理论内容为主。
  有的院校在开设课程之初,由于资金困难,条件所限,只好采用放大理论教学,牺牲教学实践的方法来节约资金。可这样下来课程无异于是脱离了试管和烧杯的化学课——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无法理解,而老师也讲的是口干舌燥,疲惫不堪。最终很难说学生是否掌握了这门课程。与之对应的是,确实有学校资金雄厚能够舍得投入大额资金建立实验场所。先不论此法是否值得大家学习,仅场所利用率这一项就不是笔者这些只有几个专业班级的学校比得上的。因此对于上述两种方法我校都无法完全借鉴。
  如何使用有限的资金,使得学生既能做好实验又能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就成为了处于类似状况的兄弟院校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在此以笔者的实践和分析试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
  首先,笔者从实验器械的价格入手进行分析和考虑。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实验器械大致包括传输介质类(如五类、超五类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接头、配线架、交换机等),实验工具类(如各类线钳、冲击钻、钻头、光纤冷切刀、光纤熔接机等),模拟环境设备(水平布线墙、垂直干线墙等),以及安全设备和检测设备。其中传输介质类基本属于耗材,本身价格也不贵,完全可以根据实验要求适量买进。实验工具类的大部分亦都属于比较耐用的耗材,价格也相对可以接受,对采购资金来说也基本不能构成什么压力。但是,实验工具类的光纤熔接机、模拟环境设备以及检测设备的一部分设备则相对较贵。对于这些设备,课程实验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安排。
  举例来说:
  (1)光纤熔接机可以说是实验器械中最贵的设备,可是却不是必须的设备。这是因为对学生来说,从其操作方法和步骤上来看,光纤熔接机的操作方法和步骤有很多地方与使用光纤冷切刀进行光纤端接的操作方法和步骤是类似的。而从价格来说,光纤冷切刀是光纤熔接机的百分之一左右。因此只要在学生熟悉了光纤冷切刀的操作方法和步骤后再进行光纤熔接机的操作方法和步骤的视频教学,那么即使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遇到光纤熔接机,他们也能够很快掌握。
  (2)模拟环境设备的价格也相对不菲,对于这种设备所采用的策略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订购一套适合实验室空间的模拟环境设备是昂贵的,但是使用廉价的建材自己带领学生构建相关的设备却是廉价的、可行的。且通过构建这些设备还可以让同学们熟悉实验工具的用法,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3)检测设备中昂贵的设备。对于这部分设备,目前笔者还没有好的办法,但本着用操作步骤相近的廉价设备替代昂贵设备(像光纤冷切刀与光纤熔接机这样)或租用设备的原则,还是可以达到既能节省了资金,同时又让同学们增强了实践练习的目的地。
  其次,笔者从实验器械的利用率上进行分析和考虑。
  从经济学角度上来讲,一件物品在单位时间内的使用率决定了这件物品使用成本的高低。举例来说,假设有一台光纤熔接机A和一个拥有10个专业班级的高职院校B,(在此设定中,任意一个学年内,B通过合理的安排都能使每个班级充分利用A来进行实验。)那么A在B的利用率为每10个班级1学年。而对于只有1个专业班级的高职院校C来说,A的利用率为每1个班级1学期,如果A的有效使用寿命为5年(包含使用损耗和技术损耗,其中主要是技术损耗),价格为20000元,那么相当于B需要为每个实验班级在A上每年投资20000/(5*10)=400元。而C需要为每个实验班级在A上每年投资20000/(5*1)=4000元。当然这个例子为了让读者看的比较明显而举得略微有些极端,但它也真实的反映出不同学校的使用成本的问题。那就是——要想节约投资成本,就需要加大试验设备的使用率。有了这个结论我们可以对试验设备的采购作出如下安排:
  (1)设备能得到充分利用的,可以考虑买进。比如说一次性耗材和多门其他课程都可以使用的设备。
  (2)价格相对便宜又可以长时间不被淘汰的设备,可以考虑买进。如各类线钳、冲击钻、光纤冷切刀、配线架、接合型管槽等。
  (3)不得不买,无法避开的设备,买进。如安全设备。
  最后,剩余的其他设备可以采用租用和观摩的方式来让同学们完成实践。
  3 总结
  总之,以抓大放小,联系学生实验实际情况,合理利用资金为指导思路,通过考量实验器械的价格和使用成本进行仔细分析的方法,把实验器材分成购买,租用,观摩,自制等几大类后,是能够以较少的资金来搭建一个相对完善的实验室的。
  参考文献:
  [1]陈学平.网络综合布线与实训[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2]谭爱平.网络综合布线与测试课程教改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24).
  作者简介:张维化(1979-),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讲师。
  作者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职业学院计算机系,呼和浩特 010051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快发展,众多领域开始引进了多媒体的信息处理技术,包括工业、农业以及办公室自动化和娱乐等多种领域,随之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所面临的挑战也开始增大。所以,高性能
小学语文是作为整个九年义务教育学科内的重点学科,如何在新时代下进行自我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俨然成为了时下的热点议题。系统论的整体观认为应该把事物当成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
摘要乘着“书香校园”的春风,我校图书馆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其中“我与环境”图书漂流活动就是这些读书活动之一,通过这些活动我校师生读书意识的逐渐形成,营造了良好的书香校园的气氛,在开展读书活动的同时也从活动中总结出经验,得到启发,为以后的阅读活动和导读工作积累经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我与环境图书漂流活动活动体会  中图分类号:G523文献标识码:A    Practice and
摘 要:近年来,在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工业生产过程中受控对象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具体表现出以下特征:时变性、非线性、不确定性、多输入及多输出、信息量少、耦合以及高性能指标等等,这使得一些复杂的系统无法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也就是说传统的控制理论无法对复杂工业过程起到良好的控制效果,甚至无法进行控制。鉴于此,本文针对复杂工业过程,提出一种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并对具体的建模仿真过程进行分析。  关键词
练琴的最终目的是把一部作品完整精确的演奏出来,因此要想完成好一部作品,并使作品达到尽善尽美,首先必须用心,有灵活的头脑,良好的音乐鉴赏力,其次要有认真、吃苦耐劳的韧劲
摘 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更新,新时期的教育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因此传统的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不断改革更新教学模式,以便适应新时期教育的快速发展。在职业学校的教学中,更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中专计算机教学中,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本文针对自主学习在中专计算机教学中的运
摘要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改革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探索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考核方式,并重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以及富有创新精神的卓越工程师。  关键词教学体系 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Material Mechanics Teaching Base on   "Excellence Engine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