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间接请求现象及其对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的启发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man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商务英语口语中“间接请求”的语言实例出发,分析了它们的语言特征,探讨了商务英语交流这一语言现象的社交价值因素,提出了一些教学法上的建议和观点,有助于学生在商务英语交流中能更好地掌握该语言的表达方式及更深刻地理解其语境。
  关键词:间接请求;商务英语交流;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魏如晨(1984-),女,江西南昌人,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外语系,助教。(广东 广州 51080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222-02
  美国语言学家塞尔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间接言语的概念。间接言语是指人们可以通过巧妙地运用语言,委婉和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即通过一种“言外行为”间接地实施另一种“言外行为”(indirect speech acts)。[1]间接言语表达在商务英语口语交流中很常见,其中最典型的间接表达之一就是“间接请求”。此前,这方面的研究多涉及“间接请求”成立的条件、分类和它的跨文化交际价值等,较少谈及如何教导学生更好地去掌握这一常见英语的语言现象。为此,笔者从商务英语口语中“间接请求”的语言实例出发,分析了它们的语言特征,探讨了商务英语交流这一语言现象的社交价值因素,提出了一些教学法上的建议和观点,有助于学生在商务英语交流中能更好地掌握该语言的表达方式及更深刻地理解其语境。因此,认真分析商务英语口语教学语言现象,牢牢把握“间接请求”语言特征,可以有效地激发和丰富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商务英语交流中,能更好地掌握该语言的表达方式及更深刻地理解其语境。
  一、商务英语教学“间接请求”实例及语言特征
  “间接请求”现象属于间接言语的一种,具有间接言语的语言特点。学者们提供了多种分析间接语言的语言特征角度:有的从语言形式与功能是否对应的角度去描述;有的从字面意义和话语意义是否一致的角度去分析;还有的运用会话合作原则理论去解释。目前,从语言的形式和功能是否一致的角度出发的观点比较普遍,该观点认为间接言语行为是由语言的形式和功能的不一致所导致的。[2]“间接请求”则是这种语言形式与功能不对应的典型现象。
  “间接请求”现象在商务英语口语中较为常见,笔者从商务口语教学所使用的教材《商务英语听说》(第一册、第二册)中选取了一些语言实例,具体如表1所示。[3]
  在英语中,与请求这种语言功能直接对应的语言形式是祈使句。如果使用非祈使句来表达请求,如选用陈述或疑问句,则是实施一种间接请求。试比较:Please close the door(请把门关上),Could you please close the door?(你能把门关上吗?),同样是表达请求对方关门的意愿,前句是祈使句句式,后句是疑问句句式。显然,后句属于一种间接性请求。“传统的语法认为,人类大多数语言都具有三种基本句型:陈述句、祈使句与疑问句,它们分别对应着“陈述”、“请求/命令”与“询问”三种典型功能。但说话者的言外意图与句型的典型功能不吻合时,实施的就是间接言语行为”。[4]换句话说,当人们使用陈述句其目的不是为了陈述事实,运用疑问句亦非为了询问某些特定信息时,人们实施的是一种间接言语行为。
  上述六个例子中,句子(1)、(2)、(5)B及(6)使用的是疑问句句式,句子(3)和(4)使用的是陈述句句式。从内容和语境可以看出,发话人使用疑问句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询问信息,使用陈述句的目的也不是为了陈述事实,而是对商务合作伙伴表达的做某事的意愿或请求,是典型的“间接请求”的语言表达方式。概括地说:“间接请求”的语言特征就是使用非祈使句来表达某种意愿或请求,这种表达方式曲折、委婉、目的隐蔽。
  二、商务英语交流“间接请求”原因分析
  “间接请求”的语言方式有其独有的社交价值,这也是此种表达方式在商务英语中较为常见的原因。可以从间接请求的行为特点及商务交际的礼仪使然两方面进行分析。
  1.间接请求的行为特点
  有人曾指出,“请求(request)本身就是一种带有使役性质的言语行为,它可能威胁到对方的面子,并涉及到礼貌问题。因此,在人际交往中,说话人往往借助一定的辅助性话语或间接性话语,以降低该请求所产生的使役性,或减少该行为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5]“请求”行为本身就带有使役的性质,而祈使句的句式本身也带有一定的使役性和命令性。因此,如果用祈使句去表达请求,无疑容易引发冲突。商务活动中的请求大多数都是以发话人己方的利益为出发点的,实施这样的请求需要受话者做出一些利益上的牺牲和妥协,过于直接的表达方式容易引起对方情绪上的不满,不利于商业合作。为此,商业交往中,应尽量避免使用带有命令口吻的祈使句,而选用语气较为委婉的陈述句或疑问句,虽然内容不变,但却能很好地顾及到受话者的心理感受,有利于商務伙伴间的顺利沟通和成功合作。
  2.商务交际的礼仪使然
  塞尔本人从礼貌的角度解释了为什么人们有时会以疑问句的方式来表达请求。塞尔在1979年提出,“采用疑问句的方式来表达请求的礼貌性可以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疑问句的形式显示了发话人没有假定他知道受话人有能力实施这个行为;二是话语形式是个问句,对问题的答案可以是肯定,也可以是否定,给受话人留下了拒绝的余地”。[6]因此,间接表达请求的方式给受话人以充分的余地,或接受或拒绝,是社交形式的得体表达。
  例句(1)、(2)以及(5)、(6)中,发话人都没有直接命令对方做某事,而是用疑问句的形式间接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给受话者留下了回旋的余地。如例(5)中,发话人B委婉地使用了一个反问句来表达自己的请求。结合对话的语境可以看出,B所说的“你们不认为那样做比分期付款更加复杂吗?”一方面回绝了A所提出的要B申请银行长期贷款的建议,另一方面也间接地提出了自己使用分期付款的建议。有趣的是反问句的句式却让原本是请求的行为听上去更像是B的一个观点的分享,表达效果极为委婉但却又很明确地让A知道了B的请求和态度。   又如对话(6)发生在进口商A去出口商B所在的工厂检查货物包装的情景中。与上一段对话类似,对话(6)中A所说的第二句话也是一个间接请求。他在间接地告诉B,他认为箱子里的垫料放得不够,为了确保货物在运输中不被损坏,他建议B再多放一些垫料。结合当时的场景,B很准确地理解了A的间接请求,也做出了积极的回应,即“如果你认为不够,我们可以加一些”。B的配合也正说明了间接请求的礼貌性能给商务合作关系带来诸多益处。
  三、商务英语口语“间接请求”教学启发
  “间接请求”属于间接言语的一种,不少学者曾为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间接言语做过诸多探索,如提高教师的双重文化能力、加强语境知识的传授和中外文化的对比等。无疑,这些都是“间接请求”教学法不断改进的基础。
  通过分析“间接请求”语言特征,以及对比普通请求和“间接请求”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等,笔者认为深度把握“间接请求”的语言表达方式及语言意境是提高商务英语口语教学质量的前提。为此,教学中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探索,使学生能更好地认识、理解及掌握其中的语用技能。
  1.对比请求方式表达的不同效果
  教师应关注“间接请求”与非间接请求的效果差别。可以先给学生列举一些商务英语对话中较为典型的“间接请求”表达式,或者介绍“间接请求”的一些习惯性用法和固定句型。[7]在学生对“间接请求”的特点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其改写成直接的表达方式,再对比两种表达在语言特征和对话效果上的不同,使学生在技法上更熟练地掌握间接言语请求的表达方式。
  2.强化商务主题的语境模拟
  语言情境是交际双方准确地理解彼此话语的最重要因素,也制约着人们思想内容和语言的表达。[8]一定的商务情境是间接请求产生的先决条件。教师可在教学中提供一些商务对话场景的模拟,让学生体会如何根据不同商务情境的要求来灵活使用“间接请求”,使学生能在不同的场合更加精准地把握“间接请求”表达方式的语境。
  3.加快多样化的语料扩充
  “间接请求”是商务口语交流中常见的语言表达,其语言实例不仅存在于教材当中,更存在于实际的商务交流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认真收集、学习实际交流中的语言材料,通过观察及演练商务交流中真实的“间接请求”去丰富语言素材,使学生在商务沟通时做到规约有范,委婉达意。
  4.了解中西文化的表达差异
  任何一种情境下的语言的表达,除了语言产生的具体的上下文语境之外,语言使用者母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也对其表达具有重要影响。教师应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教学,使学生能从中西文化的深层背景中品味出“间接请求”表达方式的差异,使其更好地理解受英语文化背景影响而产生的间接性的语言表达。[9]
  四、结语
  “间接请求”是一种在商务英语口语交流中较频现的语言现象,它具有獨特的语言特征和积极的社交价值。当间接言语理论运用于商务英语的语言研究时,它可以引导人们从功能与形式是否对应的角度来看待“间接请求”语言的特殊魅力。这种研究视角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系统地去分析这种语言现象,同时也给商务英语教学带来了方法论改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Searle,J.Expression and Meaning: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
  [2]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3]李玉萍.商务英语听说(第一册、第二册)[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
  [4][6]李捷,何自然,霍永寿.语用学十二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冉永平.语用学:现象与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7]黄良波.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长铁道学院学报,2008,9(4):216-217.
  [8]乔木.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对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启示[J].科技信息,2007,(33):553.
  [9]周全.对间接言语行为在英语教学中的讨论[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2(1):58-61.
  (责任编辑:孙晴)
其他文献
摘要: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是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和维护学校长治久安的保障工程,是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越来越激烈,而高校是各类信息的重要聚集地和吸收地,安全工作形势越来越严峻。以海口经济学院旅游学院为例,从认清形势、制度建设、安全教育、管理措施四个方面提出了做好安全稳定工作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高校;二级学院;安全稳定工作;方法;途径  作者简介:罗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所需人才规格趋于全面性和综合性.中职阶段作为提高学生社会适应性和为社会提供人才的重要平台,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还要使学生具备良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但是,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学生仍然是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他们的学习过程非常单一,这导致他
摘要:通过对高职高专医学生基层就业意向的现状进行调查,从医学生自身、学校、政府、家长、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影响高职高专医学生基层就业的因素,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高职高专医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合理机制。  关键词:高职高专;医学生;基层就业;影响因素;合理机制  作者简介:水娜(1984-),女,浙江宁波人,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检验系,助教。(浙江 杭州 310053)  基金项目:本文
“语文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这是语文教学头绪繁多、任务繁重、目标不明确的形象比喻.要在 40 分钟的语文课堂中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谈何容易!如何清洗冗繁的语
期刊
语文是小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其教育质量关系关系到小学生的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非常符合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并且被广泛应用于语文教学中,取得了不错效果.小组合作能够激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语文阅读作为语文学习的一部分,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而阅读是收获知识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相关的语文知识,还能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
摘要:随着国际化的加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语言输出能力(即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性。但关于如何提高大学生语言输出能力的研究目前还不够深入和全面。对运用语言磨蚀理论指导大学生英语语言输出能力的培养进行了一些探讨,并就如何通过减少磨蚀、优化语言输出方式来提高语言输出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语言输出;语言磨蚀;大学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何丽艳(1972-),女,黑龙江桦川人,佳木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关键時其,倘若在该阶段,小学生具备了良好的阅读能力,其在今后的语文阅读活动参与中不仅会提升阅读效率,还可以促进其语文素养的
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程的逐步改革与推进,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就连学生的学习方法也正朝着素质教育所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