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指导,把好“独特体验”的方向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y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内容常常带有主观色彩,人们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什么叫“独特体验”呢?是指学生个体在阅读文本过程中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对文本构建的“意义”。由于学生经验世界各异,兴趣、爱好、情感态度不同,思维和认知水平千差万别,因而所构建的“意义”极具个性色彩。一些已经习惯于拿既定的中心去灌输给学生的教师学习至此,豁然开朗,于是便以此为据,不假思索地将其奉若神谕,丝毫不敢逾越之。殊不知这样一来,又误入了教学的另一个歧途。长期浸淫于分析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进而归纳课文中心思想的传统教学,一下子挣脱出来,转变为倡导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创新性教学,教师难免有失分寸,以致教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以为学生怎么理解文本意义都可以、都是正确的。请看下面两个案例。
  
  课例一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结尾)
  师:学完这篇文章后,大家有什么感想?请谈一谈。
  生1。:老师,我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师:好,请坐。
  生2:老师,我将来要是当了将军,就带兵先去抢法国的凡尔赛宫,再去砸了美国的白宫。
  师:(激动地握住学生的手)孩子,好样的!什么时候去?带上我。
  
  课例二
  (《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教学片断)
  师:看图片,联系上文,看到老百姓居住的地方和洋人居住的租界,你有什么感受?
  生1:做洋人真好。
  (全班同学有的皱眉,有的窃笑。)
  师:(脸色凝重、不动声色)你可以改变住所,可以改变国籍,但你没法改变的是黄皮肤、黑头发、中华儿女的血液。请大家再读读伯父说的话。
  (全班同学齐读)
  师:联系上下文和课文插图,你能再谈谈感受吗?
  生2:看到本国的同胞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而洋人却在我们的土地上耀武扬威,很气愤。
  生3:“中华不振啊”表达了伯父的痛心、无奈。
  生4:我理解了周恩来从小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读书”,是因为他体会到“我是中国人,要为祖国振兴而努力学习”,知道落后要挨打的道理。
  师:同学们通过读书,联系上下文,理解了文本的意思。还会有同学说做洋人真好吗?
  (全班同学摇头,听课教师赞许地注视着这位年轻的教师。)
  在这两个课例中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都是让学生谈读后的体验和感受。学生受年龄和认知的制约,谈出的看法、感受尽管是发自内心的、独有的,但在价值取向上却出现了问题:案例一的执教者断章取义的曲解了新课标中的“阅读教学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的说法。殊不知,“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应在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正确的把握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同时进行。案例二中的执教者则表现了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及对课程标准的正确解读。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先生洞察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多次发表导向性的意见。如要防止“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的现状出现”;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谈感受,教师很少引导、点拨的做法,学生对课文理解偏了,不及时导向,甚至推波助澜的做法,都是放弃主导作用的较为极端的例子”。语文教育专家提醒:阅读教学要防止语文本体的失落,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引向正确的轨道。
  在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与学生的独特体验发生矛盾时,教师应怎样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呢?
  
  1 以读为本,感悟体验
  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读书如“蚕食桑而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酿者蜜,非花也”。读课文也有个消化、吸收、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读与思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感悟体验的东西才能像蚕吐的丝、蜂酿的蜜。不然,学生说得再多,说的还是原有的,头脑中没有生成的东西。
  
  2 积极引导,重视过程
  阅读教学不只是让学生解读文本,而且是要实现自主建构,在获得情感的熏陶、思想启迪、审美乐趣、文化积淀、语言发展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超越,读出新意,读出有创见的感悟。
  如案例一中,教师一味地迁就学生的这种“独特体验”,显然是对课程标准的误解。教师应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特定情境或角色,逐渐与文本的视界融合,情感发生共鸣,从而得到熏陶与感染。有时学生对文本的体验难免带着“时尚”的生活经验,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因年龄小,辨别是非的能力弱,面对诱惑难以抵挡,教师对他们所表现的早期智慧,对文本意义有创见的体验表示惊喜与支持的同时,也要对他们的偏颇与不足进行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提炼独特体验中的“原始本意”剔除一些“非学生本意的”误导信息,使学生的独特体验从幼稚走向成熟,从褊狭、肤浅走向全面、深刻的。这是一个生命成长的过程。
  
  3.评价有度,尊重文本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对文本的反应自然是多元的,只要学生的独特体验不是违背真善美的基本原则,都是应该得到理解与尊重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度”。虽然文本的人文内涵可以因人而异,但是并不是可以随意曲解的,文本原始的价值取向是唯一不变的。如果阅读教学一味地追求所谓的独特、创新,忽视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理解文本的本意,那我们的阅读教学就是舍本逐末。案例二的教学在把握文本原本内涵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个性阅读谈体会,从而引导学生在思想认识上重新回到价值取向的正确轨道上的做法值得提倡。
  把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引向正确的价值轨道,这是阅读教学中的一门艺术。处理好这一门艺术的关键就在于,教师既要激励学生进行多元体验和多元理解,又要引导学生尊重人文主旨并追求共通见解,正确处理个性解读与课文原旨领会、多元文化与普遍价值的关系。这是新课程理念的真正要求。
其他文献
漆画是一种造型美观、历史悠久的民间工艺,是以天然大漆为主要材料的绘画,通过设计创作而成,在发展过程中积淀了许多艺术珍品。然而,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与变迁,漆画技艺的传
近年来高压变频调速技术日臻成熟,实现了高压大功率电机的无级调速,在火电厂内逐渐得到应用,大大降低了厂用电率,为火电厂节能降耗,减少发电成本、提高上网电价竞争力做出贡献,因此对其在火电厂的设计应用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高压变频器选型及控制方式进行了设计分析及应用研究,以期对于新建电厂或已建电厂的节能改造中应用高压变频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上大学之前,我在荣宝斋做木版水印工作。我的师傅是木版水印权威专家王玉良大师,他不但技艺好,对我们的要求也特别高。当时我们是8点上班,但师傅说得早来半个小时。来干什么呢?摆工具、理材料……做好所有当天的准备。这样一到8点,就可以开始工作。  师傅平时不苟言笑,但只要一开口,就能点准我们的不足和毛病,所以我们6个徒弟都很小心谨慎。师傅对自己的要求就更严格了。我记忆最深刻的是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的打版
分析超高压并联电抗器现场交流耐压试验的频率参数,总结频率选择的原则,对不同的试验方案进行比较优化,并介绍应用最优方案的实例。
灿烂葵夏  第一眼见到葵夏,真如向日葵一般灿烂阳光,随时带着笑。做钩针娃娃,竟然是因为“刚上大学太无聊就自学钩针,结果入了娃娃的坑。”从最初看不懂图解,到现在自己开团作业,她很是得意,“各种偷师学艺,却总是不得要领,可我有的是时间,逐渐摸索、不停试验就学出来了!”  4年的大学生活,葵夏的空余时间都在宿舍里双手持针,让各色毛线从线条变成一个个萌娃。为了寻求更好的效果,她开始思考娃娃与毛线的组合关系
期刊
惠安石雕经过传统宗教的洗礼以及现代艺术观念的冲击,小至普通雕刻摆件,大至桥梁支柱、寺庙石柱的装饰雕刻,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强烈的民族感、现代的雕刻理念以及先进的
刺绣艺术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技艺,无论服装、鞋帽、玩具,无所不包,种类繁多,地方色彩浓厚。我国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远古时期由于生活的需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一个重要的基本理念。语文素养是多种元素的综合体,要促进其形成和发展,教师和学生必须共同经历一个从“有限”不断跨越到“无限”的
PLC水轮机调速器调节器采用高性能可编程控制器作为控制核心,以真彩色大屏幕触摸式图形操作终端为人机界面,并通过交流伺服电机作为位置环控制方式和全数字交流伺服驱动技术,实
韩国报纸《中央日报》2005年12月16日刊发题为“令人心寒的中国人汉语功底”的评论文章,其中谈到。近期在上海举行的翻译资格考试中,虽然参加谊项考试者英语水平都很高.但仍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