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好有关宋诗内容的备考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fal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词鉴赏进人高考已经多年,当鉴赏的对象以唐诗宋词出现在考生面前时,他们大多都能坦然面对,而当宋诗出现在大家的面前时,心理上不免会有些紧张,犹如面见一位久居他乡未曾谋面的尊长,小心翼翼而诚惶诚恐。在2006—2008三年全国高考诗词鉴赏题中,宋诗已频频现身。如若不在备考的过程中将“他”变成一位熟客,那种见面后的诚惶诚恐势必会成为考生心中永远的痛。
  
  一,了解宋诗
  
  对于中国诗歌的发展过程,王国维先生认为:
  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七言敝而有古诗。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
  王国维先生的论断简洁而精辟。钱钟书先生在《谈中国诗》中也说:“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我的理解是:由于唐朝诗作走上顶峰,后人写诗,自然难以超越,而创作过程中难免会与前人的某一篇意境暗合,于是对宋诗的评价就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局面。
  从明代人提出“诗必盛唐”的观点之后,诗坛上就出现了“尊唐抑宋”的观念。甚至连政治家兼詩人毛泽东也认为“宋人不懂形象思维”。宋诗“味同嚼蜡”,对人们接受宋诗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但是,读过宋诗之后,我们开始困惑:“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元语立斜阳”“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这些难道不是上好的形象思维吗?仔细品味宋诗,它其实极具特色。
  缪锇先生在《论宋诗》阐明了他对唐宋诗的对比评价:
  “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析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唐诗如芍药海棠。裱华繁采;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唐诗如啖荔枝,一颗人口则甘芳盈颊;宋诗如食橄榄,初觉生涩,而回味隽永。譬诸修园林,唐诗则如叠石凿池,筑亭辟馆;宋诗则如亭馆之中,饰以绮疏雕槛,水石之侧,植以异卉名葩。譬诸游山水。唐诗则如高峰远望,意气浩然;宋诗则如曲涧寻幽,情境冷峭。唐诗之弊为肤廓平滑,宋诗之弊为生涩枯淡。”
  先生用一段形象生动的比喻为后人描绘了对宋诗的印象,虽然只能感悟,难以言说。
  
  二,咀嚼宋诗
  
  南宋学者严羽的《沧浪诗话》有言:“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这是宋诗最大的特点。
  首先,长于议论。
  很多人认为宋诗爱讲道理,发议论而道理往往粗浅,议论往往陈旧,也煞费笔墨去发挥申说。这种风气,韩愈、白居易以来的唐诗里已有,宋代“理学”或“道学”的兴盛使它普遍流播。元初刘埔为曾巩的诗辩护:“宋人诗体多尚赋而比兴寡,先生之诗亦然。故惟当以赋体观之,即无憾矣?”(《隐居通议》卷七)毛泽东同志《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以近代文艺理论的术语,明确地作了判断:“又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蜡。”同时,宋代五七言诗讲“性理”或“道学”的多得惹人厌。但从我们较早接触的宋诗中就有不少的诗句,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纵教变白能为黑,桃李依然是奴仆”。这些都是掷地有声的名言,在诗中更是画龙点睛之句。
  其次,富有理趣。
  宋人谈理学的历史文化背景给宋诗的这一特点烙上了深深的印记。
  苏东坡《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句就是议论中含有深刻的哲理。陈与义在回京城复命途中,有仰卧船中看云的感受,于是写下《襄邑道中》中“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既形象地赋予无生物以情感,又把事物的动静关系阐发得十分透彻。
  当时著名诗人梅尧臣有《杂诗绝句十九首(其一)》写道:
  度水红蜻蜒,傍人飞款款。
  但知随船轻,不知随船远。
  此诗颇有理趣。诗歌生动,善取景,而且取一小景物含一大道理。物与我,犹如子非鱼。蜻蜒逐人,但不知人;人知远近,蜻蜒不知。蜻蜒真不知远近,或者别有所求?如此人亦不知蜻蜒也。
  宋真宗时进士穆修有一首嘲讽当时官僚的诗《馈侯园》非常有趣:
  名园虽自属侯家,
  任客闲游到日斜。
  富贵位高无暇出,
  主人空看折来花。
  这是一首看似平淡,却颇有理趣的诗。北宋的京城十分繁华,光是官僚们的花园就多得数不胜数。可是官僚们自己却忙得无暇享受自己的花园,倒是让来往的行人尽情地观赏游玩。或许官僚们位高身价贵,担心与闲杂人等共同赏花会有危险,所以只有深居简出,躲在屋子里看看那些摘下来插在瓶子里的花。这的确有点遗憾。花瓶里的花没有了土地,没有了根基,它们其实一离开树就宣告了死亡,官僚们能享受的竟是死亡之花。而官僚们远离百姓何尝又强似那些被采回插入瓶中的无根花呢?
  王安石诗《江上》有一句与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相似:“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它揭示了一个道理,不管道路有多么曲折、遥远,总会找到前进的道路。大学者朱熹《观书有感》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更是极富理趣的佳句;他的《倍日》诗云“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诗句将春天写得生机勃勃,但并非赞美春天,而是借用春天之象来表达领悟孔孟之道精髓后的喜悦,将其比作春光明媚而已。这样,诗歌不仅富有理趣,立意上也十分新颖,这也是宋诗的又一特点。
  第三,立意新颖。
  唐代以前的诗人对牡丹大都赞美,如刘禹锡的“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罗隐的“若叫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于是牡丹成了美艳、富贵的花王。然而,北宋初有名的学者王溥有这样的《咏牡丹》:
  枣花至小能成实,
  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
  不成一事又空枝。
  诗人一反前人的观点,将牡丹与小不经眼的枣花对比,把牡丹贬得一无是处。显然,这是借物喻人,表明了作者对人对事的看法。立意之新颖,有目共睹。
  第四,精于用典。
  缪钺先生还在《论宋诗》评论道:“唐诗技术,已甚精美,宋人则欲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盖唐人尚天人相半,在有意无意之间,宋人则纯出于有意,欲以人巧夺天工矣。兹分用事、对偶、句法、用韵、声调诸端论之。”由此看出宋人写诗讲究修辞。也特别用心于此。
  就拿2008年高考全国卷I中潘大临的《江间作四首(其三)》为例:
  西山连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最羡鱼竿客,归船雨大篷。
  潘大临为江西诗派。长期隐居黄州,与苏轼亲近往来,近学黄庭坚,远宗杜甫,所以,此诗的前两联几乎就是杜诗“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的气象浓缩,尽管所写之地不同。颈联也隐含了杜诗“沙头宿鹭联拳静”“天地一沙鸥”之景。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诗人,在他的诗歌中,随处可见用典的手法。“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临安春雨初霁》)化用了陆机的诗句“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以此来表达自己无心于污秽的官场,不愿自己高洁的灵魂为官场的肮脏所玷污;“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一联中的“塞上长城”曾是南朝武将檀道济用来自喻以显其英豪,而陆游却以此悲叹昔日豪气壮年如今已成白发衰翁,借此表达自己“空余报国之情”的感叹。
  宋人作诗用典莫过于黄庭坚,他以“宁律不谐,不使句弱”作为作诗的宗旨,因此在诗歌的用字、用典、炼句等方面十分考究。例如:“湘东一目诚堪死,天下中分尚可持”两句之中用典的巧妙。常人难以察觉。这一联写对弈双方激战正酣,胜负难分,从战局来看,湘江以东有一子之败,但还可以平分天下。用湘东王萧绎只有一只眼(一目)之典最为妙,既关涉了人的眼目,又关涉了围棋术语“目”,人只有一只眼危险,围棋的一目也关系到生死存亡,两者合起来说,棋场如战场,生死攸关就在于“一目”之间。一言之间,用典巧妙。且一语双关,真可谓妙极。
  有如此杰出弟子,就有更为显赫的师傅。苏东坡是当时有名的才子,诗文书画样样通习。他的名作《六月二十日夜渡海》是他在从海南岛绝地归来时的欣喜之作,诗文如下:
  参横斗转欲三更,
  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
  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
  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
  兹游奇绝冠平生。
  当时的苏轼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诸多磨难不曾把他的一身傲骨磨平,他的“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依然豪气冲天,个性依然兀傲。他没有被打击折磨、贬谪流放压弯腰,他乐呵呵地回来了,那些迫害他的人还能怎样,他们能一手遮天,让云遮蔽天空吗?诗人化用了《詩经》《世说新语》等典故,看似写海上实景,其实是一箭双雕,“谁点缀”表面说天空无云,实质是对乱政的奸臣宣战:你们谁还敢把天弄脏?“澄清”既指海天之色,更指诗人自己的品格本色。诗中化用典故,比喻奇妙且富有深意,句式考究,句间对仗,句中对语。真不愧为诗人诗歌中的绝笔之作。
  了解了宋诗的这些特点,把握诗歌的表达技巧,再根据诗人的生平事迹并结合诗歌的内容情感,再阅读和鉴赏宋诗就如虎添翼了。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知识的基本结构是一个系统性强,逻辑严密的知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前面的知识是后面知识的基础,后面所学的知识(新知)又是前面所学知识(旧知)的引伸和发展,因此,教
最近,我随上海华夏经济促进会科技考察团到台湾省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活动。台湾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集中力量 突出重点 一、集中力量建设两个科学
骏马奔腾辞旧岁,吉羊喜迎新春来。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之际,1月30日,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在成都金牛宾馆举行迎春团拜 Horse galloping past old age, Kyrgyzs
摘 要: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促使企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环境,为了维护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工商管理承担着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职能。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工商管理职能尚需进一步完善,以适应当前复杂的市场运行环境。本文首先阐述了工商管理职能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形势下企业工商管理的职能完善对策,以期为工商职能的发挥提供更可靠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新形势;工商管理职能;发展完善  随
《趵突泉》(六年制小语第八册第3课)是著名作家老舍写的一篇游记,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美丽景色,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本
人类永恒的话题,除了爱情,恐怕就是美食了。写下诸多爱情故事的文学大师们,也十分在意自己的舌尖,他们用最贴切的语言,为人们勾画一道道美食,只寥寥几笔,诱人的香气便穿透薄
控制爆破砖质烟囱的定向倒坍,有时底部结构产生严重后座,烟囱上部、顶端甩向后方而导致爆破失误,威胁爆破的安全。作者根据实践总结,认为主要矛盾是解决爆破缺口形状的设计及
1.以巧设疑,引导学生质疑。例如:在硝酸的氧化性科学探究实验教学中,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实验的设计思想是什么?为什么选铜作样本与浓、稀硝酸反应?铜与浓、稀硝
第一课时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看图学文:《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伏尔加河在什么地方?你怎么知道的? 生:伏尔加河在俄国。课文最后一段点明了。师:为什么说“俄国”,而不讲“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基恩小时候经历过一件让他终生难忘的事:有一次,他躲在公园的角落里偷偷看几个白人小孩在快乐地玩,他羡慕他们,也很想和他们一道游戏,但他不敢,因为自己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