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makule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增强桥梁施工技术教学效果,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探讨。根据课程特点,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媒体教学、互动式教学、案例分析、强化实践教学、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下企业实践与教学相结合等多种教学模式和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桥梁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效果。
  关键词 桥梁施工;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3-0090-03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桥梁建设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2012年3月22日,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何建中分析指出,我国国家高速公路网目前还有将近40%的路段没有建成:国家批准的8.6万公里的国家高速公路网,目前只完成了5.87万公里;规划的34条主线,目前只有京哈、京港澳等7条线实现全线贯通,省际之间的断头路还有6000多公里。从发展需求来看,至少还需要10年的集中建设时期,才能够比较好地适应适度超前的原则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面对如此巨大的公路工程建设规模,需要大量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能力的道路桥梁工程专业技术人才作为支撑。在这样的背景下,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路桥工程系对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中原开设的桥梁施工技术课程进行了改革尝试,主要是围绕培养学生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一高等职业教育目标,对桥梁施工技术的教学模式进行认真的思考和探索。本文根据这两年来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从提高桥梁施工技术的教学质量和效果的角度,对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1 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
  桥梁施工技术教学过程与工程实际施工联系非常紧密,桥梁常用的设备及施工过程很难在短时间内用板书形式在黑板上表示出来,同时学生由于没有现场实际施工的经验,对桥梁施工过程没有立体的认识,所以即使教师费时费力在黑板上画出相关图形,学生也较难理解其中意义。因此,要求在本门课程之前的桥梁结构与识图教学中要加强对桥梁的认知实习,让学生能在空间上对桥梁的各个组成部分有深刻的认识。这样在进行桥梁施工技术学习过程中就比较容易建立立体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应用多媒体教学,由于多媒体教学可以将现场图片、建模图片、录像、动画直观地体现在学生眼前,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学生对学习施工过程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这一问题。
  采用多媒体课件,用动画的形式来演示桩基施工、架桥机工作等过程,学生感觉很新奇,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高且学习效果很好,同时学生对桥梁施工过程也有了较直观的认识和理解。一些需要展示内部结构的情况,通过建模合成图片,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结构内部的情况,加深认识的同时也大大缩短教学时间,改善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使过去书本中比较抽象难以讲解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建立直观的认识,同时增加部分趣味图片和动画,使学生在学习中觉到学习桥梁施工技术课程是一个轻松加愉快的过程。同样的教学内容在采用多媒体教学后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学习掌握,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在有限的课程时间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
  总之,多媒体教学方法的使用使原本有些抽象、枯燥甚至略显乏味的知识点变得更加有趣和生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课堂互动。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引入,改变了教学形式,并使整个教学效果得到很大的增强。
  2 热情主动的互动式教学
  旧的教学模式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忙于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忙于记听课笔记,教师讲什么学生就记什么,大部分学生很少动脑筋去问一问为什么,甚至对教师的口误也当作真理进行记录和学习。学习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少主观能动性,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效果较差,创新性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学生在上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就等着期末复习时划重点,所以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只是教条地死记硬背,学生的实际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
  针对这种状况,在学习过程中采用互动式教学。强调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要求学生在上课前对本次课待讲内容要先进行预习和必要的拓展学习,这样对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才能进行互动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在课程讲解的过程中穿插一些提问,对于回答不出来的学生允许其求助于同学,或与周边的同学讨论后回答,这样就会调动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来参与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来。而且对于多次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来说,他也不会感到有压力,无论是课前预习还是课堂上听讲的认真程度都大大得到提高。通过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不管学生的观点是对还是错都加以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营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气氛,通过师生自由的交流,提高学生对桥梁施工技术的认识,这就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在课堂中的参与度,锻炼了学生主动思维的学习惯,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系统全面的案例教学
  工程案例教学是桥梁施工技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结合教学的不同阶段,在一个单元或项目教学完成后,通过真实工程案例对已学习过的专业知识时行综合性应用检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也进一步锻炼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工程案例教学过程中,结合阶段教学进度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教师布置一些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分组对案例进行讨论并得出结论,先是组内讨论,然后是组间讨论,这样在相互的讨论和交流中加深认识和理解。由于桥梁施工技术教学内容比较丰富,因此,教师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寻找代表性的真实工程实例作为教学内容。目前主要是选取南京周边有代表性的桥梁施工案例进行教学,结合后期的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能够实地对案例教学中的桥梁进行学习,加深对这一桥型的认识。
  4 真实高效的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学生在学习了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施工过程进行认识和学习的过程,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联系的重要途径,是学中做、做中学的体现。桥梁施工技术具有工程规模较大、工序多且复杂、现场杂乱、工期较长等特点,一两周的实习时间常常很难参观学习到桥梁施工的整个过程。由于实习时间和实习经费原因,实习也不可能到较远且有针对性的工地实习,使得有些实习变成认识性的实习,只能是走马观花,流于形式。   针对这种状况,结合桥梁施工技术课程的特点,进行改革探索。1)建立校内桥梁仿真实训室和校内桥梁综合实训基地,使学生不出校门即可完成对道路和桥梁施工中常规的道路和桥梁的实习任务。2)建立学校周边的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在建设之初就考虑到学生实习的特殊要求——需要距离近、施工规范的工地进行实习,在校外实训教学基地建设方面,充分利用地域位置,与南京城投集团、南京交通控股集团等在南京路桥施工领域规模较大的业主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以便学生能够到其南京周边的施工现场进行现场实习。3)在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方面,学院聘请校外紧密型实训基地的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技术水平高的高级工程师和专家参与指导学生实践,保证整个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4)实行双导师指导制度。在聘请校外指导教师的同时,安排校内有过企业一线施工经验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校内、校外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双导师的对口指导与培养,可以使两位指导教师实现优势互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可以使学生在课上、课下随时通过不同的途径向校内外指导教师进行请教,高质量地完成规定的学习与实践任务。
  5 平等友好的师生沟通
  当前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较多,思维活跃,对于生活及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有自己理性的认识和想法。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观察不同学生对桥梁施工技术这门课的不同认识: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桥梁施工现场条件比较脏、较危险、施工环境恶劣、工作艰苦,今后不打算从事路桥施工方面的工作,其学习目的通常以完成学习任务为主,能通过考试、拿到学分,因此对桥梁施工技术的学习兴趣较低;部分学生对桥梁施工技术有极大的兴趣,并表示今后将以桥梁施工作为自己的首选就业岗位;少部分学生对该课程不够重视,认为课堂上不认真听讲没关系,下课后通过自己学习或者考前的突击能够赶回来。
  针对一些学生错误的学习态度,利用课间和课余时间,主动与学生交流,听听他们的想法,及时指出他们在认识上的误区,指出桥梁施工技术这门课的特点和特殊性,强调课堂认真听讲的重要性,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积极性。对于那些对桥梁施工技术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则积极引导,鼓励他们把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好,培养其创新能力。
  6 紧贴前沿的教师实践
  桥梁施工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教师只是对着书本讲解,学生会感到所学内容比较枯燥,很难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桥梁施工技术发展十分迅速,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层出不穷。在进行传统桥梁施工技术内容教学的基础上,应将施工现场实际应用的“四新”内容及时引入课堂教学中,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精神,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了解到本门学科发展的前沿,做到教学与就业岗位知识能力目标相一致,达到“零距离”上岗。同时使学生扩展视野,扩大知识面和学习思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
  而要想了解施工一线的具体技术应用情况,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教师通过假期下企业实践活动,获得桥梁施工技术的新知识,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开阔视野,加深对桥梁施工技术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将平时接触到的科研成果与探索体会融入教学中,提高教学的理论水平起点,深化教学内容,使课程教学跟上桥梁施工技术学科新进展的步伐,并紧密联系施工一线的实际施工情况,促进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7 结束语
  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快速发展,桥梁工程建设的投资规模和数量将不断增加,这将迫切需要大量的桥梁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技能人才。桥梁施工技术作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的主干课程之一,积极探索科学合理、高效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于激发广大热爱路桥施工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改善教学效果及促进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都有重要意义。
  参与文献
  [1]李晓龙,郭成超.隧道工程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10):96-98.
  [2]徐平,蔡迎春.地下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0(4):74-77.
  [3]胡免缢,严东煌.桥梁工程课程教学问题及改革对策[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2(2):87-88.
  [4]张新军,彭卫兵.桥梁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8(6):72-75.
  [5]陈秋玲.高职高专《桥梁工程》课程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结合要点分析[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3).
其他文献
多媒体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新月异,势不可挡,它正以独特的魅力走进数学课堂,成为小学数学课堂的“调味品”。合理使用多媒体不仅能生动呈现出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增大信息量,增强知识
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技能型人才的标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更好地完成教育使命和职责,为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输出更多的能够适应知识信息时代的高端
老子的《道德经》中蕴含着深刻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合思想,"和"指和睦、和平、和谐;"合"指结合、融合、合作;"和合"并举,意为和谐、协调与合作。我们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
阐述了分布式视频编码的理论基础,即Slepian—Wolf无损源编码理论和Wyner-Ziv有损源编码理论,介绍了分布式视频编码技术在视频压缩中的应用,并对其中关键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
电视技术:大连捷成本次参展的主题是什么?主要展出了哪些产品和技术?周荣新:今年参加这次展会,我们主要想传达三个信息。第一,大连捷成的高清矩阵系列已经全部开发完毕,从8×8到
指出数字电视和宽带互联网的结合将产生宽带交互新媒体。新媒体能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诸如Web2.0等。这将改变广播影视服务的模式,形成新体制。可能推动形成新的消费热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H.264/AVC的低功耗上下文自适应变长编码(CAVLC)解码器的设计方案。对各解码块和内部寄存器分别采用模块级和寄存器级的时钟门控,关闭空闲的时钟,降低了解码器的
三峡工程金属结构设备防腐蚀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还影响到整个三峡工程的形象与美观,因此,首先要做好防腐蚀涂装体系的设计.重点介绍了涂装材料的配套选
在远程开放教育学习环境下,连续完整的自主学习过程和对学习过程的有效帮助和督促,比学习结果更为重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形成性考核作业可以强化学习过程,对学习者起到有效的助学
社会竞争加剧、收入差距拉大及各类突发事件,使人们面临巨大心理压力,幸福感降低。要提高城市人幸福指数,一是通过发展经济与社会事业,满足人的衣食住行等物质性需要:二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