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走进名著

来源 :教师·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lgb7758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要求,而目前中小学生课外阅读之状况离标准相去甚远,本文就改变目前中小学生阅读状况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课外阅读;名著;课文导读
  
  中学新课程的理念之一就是使中学生掌握更广泛的知识,所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规定了底线要求: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文字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初中阶段,不少于260万字;高中阶段,不少于150万字。国家教育部门为此也指定了不少中学生的必读书目,其中有不少是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
  就目前来看,我所教的学生中部分把科普、科幻类读物当成首选,而大部分则倾心于漫画、童话及卡通画类的书籍。把科普、科幻类图书列为最喜欢的课外读物的学生崇尚科学,勇探科学奥秘,把掌握科学技术、提升科学素质作为读书宗旨,这在男生中表现突出。漫画卡通类的通俗文化作品,之所以受到了普遍欢迎是其图文并茂、幽默诙谐、紧贴生活、浅显通俗的特色,抓住了学生的眼球,打动了学生的心弦。令人感叹的是教育部门推荐的那些名著却很少有人问津。
  怎样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之余挤出时间来有兴趣有效率地阅读名著呢?通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摸索出了几种在我看来能激发初中生阅读课外名著兴趣的方法。
  
  一、课文导读
  
  把节选自名著的课文讲得精彩生动,利用它们吊起学生阅读原著的胃口。例如,我在讲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时,发现学生对生机盎然的百草园充满向往之情,对能讲美女蛇故事的阿长产生极大的好奇,我顺势对学生说:“这篇课文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要想知道鲁迅更多的童年趣事,要想了解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大家阅读原著。”这样,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到名著面前,使他们对作品有一种向往和期待,读起来自然就有亲近感。反之,强行摊派阅读任务,常会令学生感到负担沉重,从而对名著敬而远之。
  
  二、营造阅读名著的氛围
  
  (1)设立班级图书室。每星期开设一至两节课外名著阅读
  课,划分阅读小组,开展“我读文学名著”的书面交流和日记传递活动。这里的日记并不是每天都要进行记录,而是采用记日记的形式,以组为单位,从甲同学传到乙同学,让他们去谈自己读了哪部名著,或者是哪部名著片断的主要故事情节,锻炼一下他们概括情节的能力,之后就是谈自己阅读的体验。这种日记的传递对于学生来讲是很有益处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使学生们有了相互学习和借鉴的机会,共同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因为每周评选三名“阅读之星”,会将他们的阅读成果以文章形式贴在宣传栏里,一时间班里形成了借阅名著、推荐名著、评点名著的热潮。
  (2)组织名著知识抢答赛,名著故事会,为名著撰写颁奖词,办手抄报,举行诵读比赛。既有效地阅读了名著,又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的素质。
  
  三、运用新型资源有效地引发学生的阅读
  
  兴趣
  许多名著被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剧,如:我国古典四大名著都有同名的电视连续剧;国外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改编的电影《王子复仇记》……每次在读某部名著前,我总是想办法找出名著中比较经典的片段先组织学生在光影世界中“阅读”——观看有关影片或电视剧片段,通过视觉的感性认识,让他们对作品有所了解,再设计相关的语文活动来加深印象,如让学生评价演员演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该怎么改进,学生在探讨演员的演技的同时能更深层次地渗透到名著当中。这也是一种激发学生看名著的好方法。设计课本剧,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来演绎经典片段,包括语言、神态、动作……现在的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影星,有的甚至以后想当演员。给学生一个舞台,让他们也像明星一样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过把瘾的同时对名著也有所了解。这么做不外乎是通过层层渲染、不断造势,吸引学生去读文本读原著。
  现在媒体讲解名著也渐成时尚。引导学生去看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读书时间”等节目。当易中天品“三国”时,学生们会饶有兴趣地读《三国演义》,当刘心武讲《红楼梦》时,班级会掀起“红楼热”……现代传媒还有丰富的资讯,便于学生解读名著。如读《鲁宾逊漂流记》前,引导学生从网上查阅有关笛福的资料及作品的背景介绍,对深刻理解主题大有裨益。引导学生从报刊、网站上搜集名著的评论性文章,他们会在乐此不疲中慢慢受益。
  
  四、联系典故,适时推荐
  
  语文课文教学中会涉及的一些典故,这正是调动学生阅读的好机会。我在讲李白的《行路难》一诗时,讲到了诗歌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一句时,因为这里牵涉姜太公钓鱼这一典故。我不但把有关姜太公钓鱼的故事渲染一番,还趁机把内容丰富的《封神演义》推荐给了学生。
  
  五、故弄玄虚,诱读名著
  
  中学生正处在求知欲很强的年龄段,利用其喜欢探究问题的特点,在介绍课外书籍的时候可以故意不把精彩的内容讲透,留一些悬念让学生课下解决。在讲读《威尼斯商人》节选一文时,我故作神秘地告诉学生:“夏洛克是高利贷资本的代表,是一毛不拔的守财奴。但爱财如命的夏洛克在这场戏的开头却一反常态,不要比借款多几倍的还款,而硬要安东尼奥一块无用的人肉。这出闹剧的起因是什么呢?……”结果很多学生不但很快找到了《威尼斯商人》的全剧,而且饶有兴趣地读起了《莎士比亚戏剧选》。我又趁机向学生介绍了文学名著中的其他几个吝啬鬼的故事,像葛朗台和严监生。学生又兴致勃勃地读起了《欧也妮·葛朗台》和《儒林外史》。
  
  六、设计题目,促进阅读
  
  近来各地的中招考试,频频出现涉及指定课外阅读名著的填空题,在平时的练习中,我也经常设计一些类似的题型,来帮助学生进行更为有效的课外阅读。如为帮助学生熟悉《水浒传》的人物,我就设计了下列题目:
  (1)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_______,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好汉在“黄冈泥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_______。
  (2)《水浒传》中冒充李逵拦路打劫,后被李逵一刀打翻在地的人是_______。
  (3)《水浒传》中三位女将是谁?她们的绰号是什么?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
  学生在查找答案的同时,基本上也把原著速读了一遍。
  名著是数千年文化的积淀,名著阅读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所以我在上名著导读课时,常常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他们读、写、抄、评,评介鉴赏,让他们逐渐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当学生习惯用某种正确的方法解读文本时,学生就拥有一把打开名著大门的钥匙,能够自由地进进出出,走进异彩纷呈的名著世界,将里面的风景看个究竟。
其他文献
宋初之诗。承晚唐格调。辄为西崐体杨亿刘筠钱惟演李宗谔以下。凡十七人。有西崐詶唱集。负其博廲之才。求工巧于字句对仗。翦綵雕虫。砌石補衲。有色无香。有形无神。一题一
期刊
作为教师无人不晓"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道理,但由于种种原因,不符合实情的导向和方法却无情地将自己和学生卷入时间与精力的浪费误区。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化学教学
摘 要:素质教育中怎样做好后进生的转变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深刻变革中的重要问题。应从情感入手,给后进生一颗爱心;从疏导入手,找后进生的闪光点;从交往入手,把后进生的对立情绪消除;从激励入手,让后进生有目标可攀,通过与家长建立联系互通信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后进生接触社会实践,开阔眼界,自我激励。   关键词:素质教育;后进生;教育问题     实施素质教育基础教育的深刻变革,是
摘 要: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目标缺乏准确的认识,在教学方法指导上缺乏针对性,导致目前高年级语文写作教学存在效率低下的现状。鉴于此,本文在细致分析小学高年级写作教学中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对应的解决策略并予以反思,旨在为广大教师提供教学上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写作教学;现状;对策;反思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占有极大的比例。如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关实验材料的选取作了一些改进,简化了材料处理的步骤,节约了实验仪器和材料,克服了由于季节的错位和学校实验器材配备不足带来的困难,降低了材料处理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污染。更为关键的是,通过改进实验培养了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取得了教好的实验效果。  一、鉴定還原糖材料的改进  教材上做还原糖实验是选择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价格又高的苹果和梨等水果。把它
人生不过百年而敝精神于虫鱼鸟迹文工墨妙之役。冀倖万世不可知之名。豈非天下之至愚哉。然且为之而不捨。非是而不乐。此非精神气烈之充溢结轖非有讬于物而不纡者乎。乃知无
摘要:校长负责制的实行提高了学校管理的效能,同时也导致了校长权力滥用、权力失衡等问题。在我国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下,校长的办学自主权需要加强,与此同时也要对校长管理学校内部的权力加大监督力度。校长权力的失衡很大程度上是现行教育管理体制问题所造成的,是这种体制中缺乏对校长权力进行制约的独立评价监督机构所造成的。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独立于教育行政部门之外的评价监督机构,有效地解决校长权力失衡的问题,这样更有
情感是一种高级的心理现象,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任何认识事物的过程都伴随着情感。情感的主要形式是情绪和情操。而它的微弱而持久
形成应收账款的直接原因是赊销。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往往采取赊销的销售方式,在大多数情况下赊销能够扩大销售量,增加企业利润,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利益。但同时赊销又增加了
虽然2008年的股市给投资者带来的是一个不堪回首的痛苦的过程,但细心的投资者发现,在经过一年左右的大幅调整之后,从2008年11月开始至2009年3月13曰收市之时,沪深股指在创出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