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过去不那么容易过去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g1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的十二月十三日,和一九三八年十二月十三日之后的每一个的十二月十三日一样,依然是属于纪念的日子。
  晚上,华师校园的楠园广场上,肃穆沉默的人群前,亮着火红的蜡烛光,燃出12·13的字样。蜡烛的光闪耀,照着前面的人群,却好像也点了回顾历史的灯,幽然显出一条尸横遍野,荆棘慢途的路。青年朗诵的声音响着,沉重却有力,聆听中,我的手上被递来小蜡烛,于是加入了纪念的队伍。纪念曾经的伤痛,是不需要批准的事。
  除了朗诵和轻微的风声,是一片寂静。我稍稍抬头观察着和我一样来到此处的青年,他们也许从喧闹的商店走来,也许从剧烈的运动走来,也许从悠然的休闲时光走来,但是一踏上这一个阵地,便没有了前一秒,而都共同的回到了幽暗的历史过去,进入了严肃的思考和民族共同的悲痛中去。正如,每一个别处的中国人,也许身处不同的地方,担负不同的任务,面临不同的辛苦,体验不同的人生,但都一同在今天怀揣同样的心情而走到一起。那一刻,广场上的青年中国人决定停下脚步,悼念亘古土地下面被吞没的无辜生命,反思血肉模糊历史深层的屈辱奴态;回忆残暴刺刀背后的邪恶人性;重温病痛治愈时期的血汗付出;珍惜世界伤疤后面的和平重建。
  彼时彼刻,仿佛火热的伤痕穿越了时空,烫在了现代中国青年的身上;不可言说的屈辱和痛苦冥冥穿透了地表,从青年的脚下涌到心里;胜利的欢悦和严肃的思考默然地绽放,显染了血红和黑沉的壮丽颜色。12·13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往事,已然离去了79年。对于当代青年来说,它几乎完全只是一个客观的历史事件,而没有血肉和情感的相连。但是时间的脱节,事件的隔离并不妨碍它被反复重提,反复纪念。作为屈辱和伤痕的见证的它,本来应该被时间的洪流冲走,被战后和平的温柔掩盖,被发展的喧闹填埋,可是它没有,主动反思赋予了它生命力和存在感。它甚至不是单纯以纪念的形式存在,而是以基因的形式,遗传在一代一代的中国人身上。
  怒吼和哭号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是愤怒和忍辱的血液长流不息。
  中国的民族基因永远和它的过去相连,所以它才能保持成熟和警惕。每个民族有它自己的前进姿态,而中国习惯纪念,纪念使她受益。纪念是个反刍的过程,让人从精神层面体验历史的刺激,感受民族的情感和品格;也是个反省的过程,对历史错误的定性和分析,为当今提供经验和思想基础;同时是个激励过程,用过去的痛警惕现在,从过去的覆辙反观未来的路途;更是一个凝聚民心的过程,共同的纪念日增进党民的认同,共同的过去凝聚每个民族个体情感。这不仅仅是国家机器年度修检式的自我反省和纠错完善,还是每个人自身心理建设的督察以及爱国品质的提醒。
  如今,中国的态度更加自信,姿态更加硬朗,屹立于世界舞台。但在这之前,不乏对中国纪念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反对和揶揄的声音。这些声音憧憬未来的目标,要求目光一致向前看,而且说着,过去的让它过去,我们要往前走。但是,难道一切回顾都是浪费时间,所有谴责都是无效控告吗?哲学家乔治·桑塔亚曾经说过,“那些拒绝从历史中学习的人注定要重复它的悲剧。”如果一个民族让过去那么容易过去,意味着它轻视过去的生命和事件,意味着它苟认了邪恶的合理,意味着它否认经验的可贵。一味追求前面的成就,拒绝反思,也就拒绝了稳步前进的踏实方式,同时拒绝了精神的养分滋养。
  成就如果是民族的荣耀勋章,过去苦难何曾又不是。
  对历史的纪念和反思,不仅仅是谴责和悲痛的重新挖掘,更是过去和现在的和解以及意识形态的和平更替。人类对和平的珍视对和谐的渴望從来不是原始生来的,而是从过去的苦难中总结而来的。而如今民主和法制的完善,也未曾不与过去的伤痛有关。除了对于解构和重建,对于调和与平复的贡献,过去还可以是人类进步的垫脚石。所以,过去的历史不是仅仅存在于过去的时态,它还和我们的现在,和现在的我们无缝对接。
  无穷的过去,无数的生命,因为人类的历史,民族的苦难,都可以变得密不可分。
  十二月十三日,希望也依然是属于纪念的日子。与其说我们纪念伤害,不如说我们纪念历史。
其他文献
摘 要: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和学生近距离的交心、面对面的交往,虽然辛苦,但能够使学生有集体荣誉感,体现班集体价值、汇聚班级正能量。做好班主任工作,能够使学生团结一致,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用心经营;从心开始  “繁华容易丝丝落,嫩蕊商量细细开。”淡淡的花香弥漫在校园里。每个季节都有特有的花种,其中,我最欣赏的是春之雅兰,夏之淡荷,秋之艳菊,冬之傲梅。花
紫杉醇是一种近年来国际公认的最好的抗肿瘤药物之一。它结构新颖、作用机制独特、活性强、作用谱广。1992年底,美国FDA正式批准它用于治疗卵巢癌和乳腺癌,近年来又发现该药对其它一些癌症均有疗效。但由于紫杉醇的来源有限,价格居高不下,因此远远不能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 目前紫杉醇的来源主要是从红豆杉树皮中提取分离。红豆杉是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植物,生长缓慢,取树皮后会导致植物死亡,并且树皮中含量极低
《安提戈涅》与《感天动地窦娥冤》(以下简称《窦娥冤》)两部作品因为其先锋的女性悲剧历来受到不少文学界研究者的注意,表面看起来都是男权压制下的女性反抗,但是因其发生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不同,实际冲突的实质是不一样的。  首先,《安提戈涅》冲突的缘起是忒拜城中她的两位哥哥因为争夺王位而在同一天相继死去,舅舅克瑞翁继承王位后,认为波吕涅克斯是背叛城邦而不允许任何人埋葬他的尸体。在“禁葬令”之下,安提戈涅
期刊
潮汕人嗜甜,从专供拜神祭祖的笼屉甜粿到日常小吃束砂(糖皮花生),潮汕人的甜食品种多至难以计数。潮汕甜食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作为正餐的甜食,比如甜番薯芋、金瓜芋泥、莲子银耳等;另一类是用以配茶的甜食,如贵屿朥饼、龙湖酥糖和柑饼瓜册、甜橄榄等。在潮汕,每县每乡都有不同的特色传统产品,达濠米润、仙城束砂、棉湖瓜册等等都是有名的地方甜食,每家每户的茶几上都备有或多或少几样甜食。  “甜”在潮汕人眼里
期刊
氨肽酶N(APN)是一类膜型锌离子依赖性的外肽酶,在哺乳动物组织包括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尤其富集在肾、小肠和肺中.在体内该酶参与血管紧张素Ⅲ在脑部及外周器官的代谢、
老屋的年龄一直是个谜,我只知道它是我们家族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爸爸出生的时候,它就在那里了;奶奶嫁进来的时候,它就在那里了;爷爷出生的时候,它就在那里了;甚至,曾祖父出生的时候,它就已经在那里了。  老屋是真的很老,很老,老到我们谁也猜不透他的年龄。他就像一位老者,静静地伫立在历史的长河中,静静地凝望着花开花落、云卷云舒,静静地俯瞰着祖祖辈辈、世事变迁。流年的风霜在他脸上刻下一道道深深的皱纹,岁月
期刊
摘 要:普希金作为一位民族诗人,中外学者对他的研究从未停止过,从传记生平,到文学评论等,当人们以为有关普希金的一切已经一览无遗时,阿赫玛托娃用她独到的眼光,严谨的治学态度,从全新的视角对普希金作品进行研究,阿赫玛托娃主张,必须向理解一个人那样理解普希金,认为要研究一个诗人,就必须专心研究其笔下反复出现的意象,以捕捉其个性和精神。阿赫玛托娃的普希金研究,是俄国文学史和文艺学中崭新的一页,可谓别开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