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趣课堂”课题研究引领教学转型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ms0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趣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是大坪小学申报的重庆市教育科研规划办立项的重点课题,这个课题是结合学校实际教学情况提出的,指向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教学理念更新,形成在学校统一理念指导下的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一、关于教学转型
  说到转型,自然会提出: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
  (一)教学改革的要求:
  教学改革,特别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问题由来已久,2019年7月8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对教学改革,特别是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优化教学方式,加强教学管理,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
  (二)现实教学的需求:
  我们的老师经常都在抱怨:“才讲的内容,又错了”,“不论怎么讲,还是弄不懂”的原因。譬如:有老师在期末考试的复习中他正好评讲了考试中相同类型的题目,但考试下来,做对的人数还是不多。在这当中说明了我们的老师还是传统的以讲授以为主的教学,存在的很多的问题。
  (三)学习提升的诉求:
  首先来看看埃德加-戴尔学习金字塔,这是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的研究成果,最早它是由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的,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中讲是最低效的,其是演示,最好的是讨论实践和教别人,其中上三层是被动学习,下三层是主动学习。因此要尽可能的采取主动学习的方式转变课堂教学的方式。
  因此要实现的转型就是变低效学习→高效学习,被动学习→主动学习,单一模式→混合模式,无趣学习→快乐学习,浅层学习→深度学习。
  但要落实教学转型也是一个大问题,要改变教师坚持了这么久的传统教学方式,说改就改既不科学,也不现实。为此逐步提出了理趣课堂的概念,并作为课题研究来实施和推进。
  二、《理趣课堂》课题研究引领教学转型
  (一)理趣课堂的文化主张
  理趣是我校课堂教学的一种文化主张。
  1.课堂教学理的境界: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宋朱熹
  “渠清”即“是什么”,“源”头即“为什么”,“活水来”即“怎么做”
  2.课堂教学趣的表征:
  (1)举手之冲动。
  (2)提问之渴望。
  (3)问答之机智。
  (4)沉思之专注。
  (5)体验之快乐。
  (6)余音之袅袅。
  简单来说基于四个方面:
  第一,理趣是追求教师教育情智的高度概括。
  第二,理趣是谋求新课程教师的角色定位。
  第三,理趣是寻求“不愤不悱,不启不发”的教学技艺
  第四,理趣是探求对学生课堂上生动发展、“动态生成”的高度关注
  从这个方面来说,一是要体现教师的智慧,二是要转变教师角色,三是要从教学技艺上实现优化,四是高度关注学生学习。
  (二)理趣课堂的研究
  1、倡导理念“理与情投,趣与心合,知行合一、主动让学”。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与情投,与心合才最能让人接受。要做到与情投,与心合,就是“知行合一”,知行是统一的,知的过程是行,行的过程产生知,二者不可分,不可离。如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试误的过程,既是行,也是知,二者统一,如果割裂二者,则学生的学习会有所欠缺。
  这里着重对两个概念“理与心合”与“主动让学”进行分析。
  2、主动让学
  “主动让学”是指教师主动将学习的时间、空间、平台、意识和能力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教学生态。“主动让学”既是一种教学的理念,又是一种教学的方法,还是一种教学的评判。其特点为五个“让”:
  (1).让出学生学习的有效时间。让出学生学习的有效时间:要求教师精讲,学生多练,对于不讲就会,讲了也不会的坚决不讲,腾出时间让学生学习能够学会的,加强需要练习的内容。
  (2).让出学生直观想象的空间。让出学生直觉想像的空间:有的内容需要学生直观、直觉的思维,给一点想像的空间,避免直接给出结论,抑制想象思维的发展。
  (3).让出学生平等分享的平台。让出学生平等分享的平台:要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去交流,采用小组合作,分享学习的方式组织,把话语权还给学生自己。
  (4).让出学生批判思维的意识。让出学生批判思维的意识:淡化教师的权威形象,抛出话题,让学生去辨析、辩论,争议,发展批判性思维,生长批判性的意识。
  (5).让出学生创新创造的可能。让出学生创新创造的可能: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空,让学生去组织、协调、安排、合作尽可能地促进学生创新的意识与创新的能力。
  3.理趣课堂模式的建构。
  谈到模式,一开始我们未尝不担心课堂教学的千篇一律,但是我们这个课题不是就全校建立一个统一的模式,而是让每人老师依据自己的教学特点、教学问题和教学需求提出来的,通过建构自己的教学模式,进一步领悟教学的要领,实现教师教学从“无招至有招”,再化“有招为无招”的境界。
  对于教学模式的建构,进行如下一些实践如:
  (1)针对学段需求:
  如:《基于低年级略读课文教学的“三思三问,一品一悟”教学模式。》
  如:《基于高段幾何教学的操作探究发现教学模式》。
  (2)基于教学形态
  如:“四味阅读”理趣课堂教学模式。
  诵读品悟积累迁移
  《预习探究混合式教学模式》
  线上预习——线下探究——线上练习
  线上预习精准分析学生学情——线下探究深度学习——线上针对性补充练习
  (3)基于教学环节
  如:“读思讲练”阅读教学模式:小学语文“读思讲练”阅读教学模式教学基本结构是“自读勾划--质疑初练--议思导学--作练总结”
  如:《问题导学模式》整个模式分为五个环节来构建:
  提出问题——自学教材——合作探究——教师答疑——效果检测
  理趣课堂以教学模式建构,提出了“主动让学”的理念,并对“主动让学”从路径和方法上进行了初步的细化,形成了个别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和经典课例,但是仍存在的问题就是在关注让学中,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引导上做得不足,学习深度不够的问题,理趣课堂的与当前对学科教学要求的核心素养未对接的问题。
  (作者单位:重庆市渝中区大坪小学校)
其他文献
通常来说,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认识是在教师指导之下进行的,課堂学习的发生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双重主体性。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以学生的学习为课堂关注重点的观点也在不断受到重视。进一步来说,课堂搭建的重点,将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知识转而培养学生如何学会学习知识,为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学生学养能力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在“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下,龙华区创新实验学校创新变革教育教学方式,创新式采用“双班主任”
唐朝高宗年间,武则天登基之前,神都洛阳一场大规模的宫女逃亡事件……  最离奇的宫斗,最诡异的故事,在高智商的后宫里杀出一条血路,没有一个人是干净的,没有一个人能逃脱  然而,致命的恋爱在最不可能发生的地方悄然绽放……      《唐宫.美人天下》和之前热播的《美人心计》一样,均是出自同一制作班底,即紫骏影视和于正工作室,也同样是以宫廷争斗为主要内容。与之前《美人心计》不同的是,这次故事发生在中国历
在高中阶段引入“生涯发展”“生涯规划”等概念,开设生涯规划课程,通过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教育与职业的关系,培养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学业、职业目标,设计自己的取向,学会决策,在丰富知识学习和塑造完美个性的同时增强未来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既达到了学生的自我成长与自我实现,又扩展和完善学校教育的功能;既有利于强化学校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联系,促进人的全民、协调可持续发展,又体现教育的公平与“以人为本
【摘 要】加强新居民的教育培训和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每一位职成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必须坚持新居民培训与基本技能技术操作训练、思想道德文化素质教育、提供配套服务构建终身教育、方便子女就学解决后顾之忧、整合教育培训资源等五个方面相结合,让新居民尽快融入城市社区,完成从传统农民到现代文明市民的角色转变。  【关键词】新居民;教育培训;实践和思考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
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让孩子诵读中华经典诗文,其作用绝不仅仅是学习语言,绝不仅仅是启迪智慧,而是担当了更加重要的使命:那就是在孩子的血液里融入民族文化的基因,播下民族精神的种子,让孩子们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  国学经典,历经岁月的洗礼,内容博大精深,语言凝练、富有韵律、朗朗上口,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更积淀了一个伟大民族的灵魂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文
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试图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情境环境。提供幼儿活动的时间、空间和材料刺激等了解哪些途径能促进幼儿积极有效的进行情境性的户外一日活动,通過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小班幼儿运动的特点,了解小班幼儿的思维模式和兴趣,有效引导小班幼儿开展情境户外一日活动。  一、精心设计情境户外一日活动内容  (一)丰富情节,设计角色  小班的幼儿已经在游戏中发挥了象征性的功能
《香格里拉》作为一部大型民族史诗剧,将云南藏族题材的传奇故事搬上了荧屏,这也是蒋家俊执导的第一部少数民族题材的电视剧,在记者探班时,该戏已经进入到快要收尾的阶段。    香格里拉,无疑是一个充满着异域风情的地方,甚至它的名字本身就带有神秘的气息。据蒋家俊导演介绍,《香格里拉》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它本身就是一个生动的传奇故事,它主要讲述的是一个高原上的少年,如何在生与死的各种考验中成长,如何经历爱情,
“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征,是时代精神的最强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凸显了创新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所谓“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学校教育担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更应朝夕惕厉,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推进改革创新。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儿童普及
【摘要】近年来,随着“拼盘式”建设模式的职教园区在运行、管理、保障机制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这种模式正在被“合并式”建设模式所代替。首先,文章介绍“拼盘式”建设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提出“合并式”模式的建设。其次,介绍“合并式”模式的操作路径:办学定位的整合;组织机构的整合;管理制度的整合;专业群建设的整合;财务和人力资源的整合;文化整合。最后,提出了新模式良好运行的实现条件:政府强有力的督导、健
【摘要】面临德育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经过对全校千名师生的问卷调查,本课题组提出了自助式德育教育的概念。其高效性、开放性、前瞻性、项目化四大特点将赋予它有效解决目前德育教育中所遇问题的能力。概念的提出、资源库的建设、实践的运用与检验,这些点滴进展夯实了技工院校德育教育的基础。  【关键词】技工学校;自助式德育;资源库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九九零年后出生(90后)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