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不宜极温,夏不宜穷凉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roni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不宜极温,夏不宜穷凉——四时之养,顺时适体
  “冬不宜极温,夏不宜穷凉”出自唐朝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一书,提倡养生要按照四季春温、夏热、秋燥、冬寒的特点,顺应四时阴阳消长。春夏之时保护人体阳气,秋冬之时保护人体阴气。
  《灵枢·本神篇》提到“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人体的生命活动受自然界一年四季的影响,与环境变化息息相关,亦即天人相应,故人的飲食、生活起居一定要顺应四时气候变化,才能健康长寿。
  冬不宜极温
  冬季朔风凛冽,孩子多会待在室内,户外活动明显减少,穿衣也明显偏厚。冬季也是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有的家长由于担心孩子受凉后会感冒,更是给孩子捂得严严实实的。实际上,穿衣太厚,不仅影响孩子活动,也使得孩子的抗寒能力减弱,反而容易生病。
  另外,孩子天性活泼好动,穿得多容易出汗,汗出太过,导致腠理疏松,易感风寒。所以,冬季需要闭藏阳气,“无泄皮肤”,不能让身体大量出汗,使阳气外泄。
  俗话说:“捂捂盖盖脸皮黄,冻冻晒晒身体强。”冬季给孩子穿衣避免过暖,要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家长给孩子穿衣服的时候应注意背暖,因背部为督脉循行,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经,背部受寒后易出现咳嗽。
  冬季服装以棉类、羽绒类为主,注意轻便保暖,款式便于穿脱。一般穿衣以孩子手暖,稍微活动又不至于明显出汗为宜。所以“衣服厚薄,欲得随时合度。是以暑月不可全薄,寒时不可极厚”。
  夏不宜穷凉
  《养老奉亲书》有言:“盛夏之月,最难治摄,阴气内伏,暑毒外蒸,纵意当风,任性食冷,故人多暴泄之患……若檐下过道,穿隙破窗,皆不可纳凉,此为贼风,中人暴毒。宜居虚堂净室,水次木阴,洁净之处,自有清凉。”可见夏季尽管暑热熏蒸,酷暑难当,如不注意乘凉方式,就容易导致生病。
  在夏季,吃冷饮、吹空调似乎成了夏季标配的消暑方式。孩子为稚阴稚阳之体,新陈代谢旺盛,夏季更容易出汗,汗出后,如从户外直接进入空调房,或在檐下过道乘凉,极容易感受风寒,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由于汗孔闭塞,汗出不畅,不仅不利于散热,还容易导致痱子。
  小儿脾常不足,肚宜暖,如果过食冷饮,损伤脾胃,会出现腹痛、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所以夏天要适当热着过,空调温度不宜太低,不要过食冷饮。“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意指夏天过于寒凉,本该出汗却闭住汗孔不出汗,则阳气在体内运行不畅,到了秋天就会出现疟病,表现为恶寒、发热交替发作。现在疟病少见,但是宝宝夏季过食寒凉,秋冬容易出现咳嗽,腹痛等疾患。所以饮食不能一味贪凉,以免损伤脾胃,致寒邪伏于体内。穿衣可以选择丝、棉、麻等天然纤维,柔软吸汗,透气性好。盛夏时节,尤其一些苦夏的宝宝,饮食宜温软、清淡。适时休息,给孩子养成午睡的习惯可避热消暑,顺应夏季长养之气。
  “春寒莫放绵衣薄,夏月汗多宜换著,秋冬衣冷渐加添,莫待病生才服药。唯有夏月难调理,伏阴在内忌凉水,瓜桃生冷宜少餐,免致秋来成疟痢。”
  冬不宜极温,夏不宜穷凉:冬天别给孩子捂得过于严实,但背部要注意保暖。夏天让孩子出出汗,不能过食冷饮。
其他文献
1浴巾变秋千  适合年龄:1~2岁  材料:浴巾。  目标:锻炼平衡能力,发展触觉感受力。  玩法:  ·在床上铺一条浴巾,让宝宝坐或仰卧在上面。  ·爸爸妈妈每人抓住浴巾的兩个角,同时抬起浴巾,然后左右来回荡。  妈妈:“小宝宝,荡秋千。”爸爸:“一荡荡到云里边”。  专家提示  ·宝宝在浴巾里左右荡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身体被浴巾包裹的感觉、风吹过来的感觉等不同的触觉刺激,能获得触觉的发展。  ·
吃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主要元素,春节就更是离不开吃这个主题。恨不得家家都是到处摆满吃的,聚餐时更会倾尽手艺做出一大桌子的美食,这样才算是对得起宾客。但是如果在这样的饕餮节日里,没能管好自制力不够强的宝宝,他的小胃肠可就要跟你闹别扭了。  吃着吃着就积食了  春节是中国人心目中最大的节,也不喜欢在这样喜庆的节日里管束孩子,所以许多父母对孩子吃零食、荤菜、喝饮料等都不加限制,这就加重了孩子胃肠道的负担,
袁坚  文学博士,早教专家,潜水员,专栏作者,出版有《猫博士育儿笔记:换个方式爱孩子》,联合翻译绘本“神奇的世界”系列,创作“小狐狸卷卷”系列儿童故事,创作“山海经”系列海洋主题幻想小说。  前段时间被“陪孩子写作业”的吐槽刷屏,好多人都参与了这场“发泄情绪的狂欢”,也有不少人在做出各自的分析,我们家小朋友也刚好处于还需要妈妈陪伴学习的年龄。那么从我的角度,我是怎么思考和处理这个问题的呢?  “陪
第六个故事  大量从学琴角度提出的问题,都绝不仅仅是在学琴中才有的问题,而是涉及孩子所有方面学习的问题,其中更是关系到孩子的人生幸福与事业成功的重大教育问题。如果教育能够循人性的法则,遵循心理与教育科学的规律,那么受教育本身就会成为幸福人生的组成部分!成功与幸福之间应该是互相强化的,而不是要以牺牲幸福来换取成功。   音乐何须“懂”;不要让孩子学了一门技术,恨了一门艺术;业余学琴何必太专业....
在动物世界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不同物种之间的搏杀。比如,狮子围猎羚羊,通常是招招致命,也可以看到同一物种的雄性争夺地盘或者配偶,经常是两败俱伤。这些情景总是看得人神经紧绷,屏息静气,心跳加速。不过,动物世界也有非常轻松的时刻,那就是爸爸妈妈在休憩,任凭孩子们在旁边打打闹闹。只是在孩子们打闹影响到了自己休息时,比如踩到自己的脸了,母狮子才一爪子拍过去,提醒一下小狮子,然后继续睡自己的觉。年幼的狮子、
每日摄入奶量500毫升、蛋1个、肉类50克;  主食量在原有基础上减少1/4~1/3;  少吃或不吃糖果及含糖的饮料;  尽量少吃或者不吃油炸食品及快餐;  饮食少盐清淡。
每年秋季,是新疆棉花收获的季节。每到此时,便有成千上万的农民从甘肃、河南、四川、重庆等中西部地区赶往新疆采棉。每年一到采棉季节,这里都需要近百萬的季节性采棉工。中西部的农民成群结队而来,开始为期三个月的异乡生活。
拥有4000多年传奇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传统与现代文明在这里相融交汇,织就独特的江南,融合出美丽的人间天堂。  在这座江苏最富庶的城市,承袭着历史文化风韵的街巷,袅绕着吴侬软语,苏州人悠闲而淡定地过着安逸又精致的日子。  苏州人少有抱怨牢骚,“日子过得这么惬意,还有什么好不满足的”,这是苏州人对于生活的一种态度。这样的淡定,除了一份与生俱来的文化传承,更因为建立在现实富裕基础上良好的民生保障体系,
干红、皴裂、粗糙、脱皮,甚至反复出现湿疹、红屁屁……怎么回事?应如何正确护理? 这个冬季,启初特聘专家,首都儿科研究所皮肤科主任医师刘晓雁为宝宝肌肤问题答疑解惑!  Q:我家宝贝白天皮肤很好,白白嫩嫩的,但是一到晚上两边脸蛋就红彤彤的,怎么回事?  在寒冷的秋冬季,宝宝的小脸因为外露,皮肤又娇嫩,所以容易发生类似的情况,常常表现是,早上白白嫩嫩的,到了中午开始发红,晚上就又红又肿,摸着小脸蛋还有点
在儿童早期发展中,是不是教得越多越好,孩子发展得越快越好?在这点上,蔡建华主任提出了一个“早教节奏”的理念。他以亲子共读举例,告诉父母亲子阅读就是一个有节奏的过程 :要从父母单向读故事给孩子听,到孩子有一点点回应,再到亲子共读,最后到孩子的自主阅读。  这个过程需要等待,有一定的节奏,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越快越好。  在适度的问题上,陈学锋博士则表示 :“即使我们强调家庭应该给孩子一个丰富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