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山坡开满波斯菊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ddh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铺天盖地,波斯菊开满我童年的记忆。
  一到秋天,林场的大路旁,小路边,沟畔,地头……灿若锦霞般开满了波斯菊。仿佛一个极健硕极善生养的母亲繁衍出的兴旺家族,波斯菊在秋天日渐荒寂的原野上弥漫出一大片一大片的明媚鲜艳,令人眼眸一亮,心头豁然。波斯菊有八个精致的花瓣,呈暖洋洋的小太阳形状,有粉红、深红和雪白的颜色,它们在湛蓝高远的天空下酣畅淋漓地绚烂着,像一个即将远走不再归来的游子,举办着一场倾家荡产的告别盛宴。
  不过那个时候我不知道这开得铺天盖地的花儿叫作波斯菊,我不知道它有这般美妙动听的一个名字。小伙伴们也不知道。林场的职工们也不知道。大家都把它叫作芫荽花,只因为它的叶片细碎,和种在菜园里的香料芫荽有点相像,人们因形赋义就给了它一个乡气扑鼻的称呼。这种取名方式在当地很流行,尤爱用在给人取绰号的时候,肩宽臂长,凸嘴凹眼的叫“猴子”;鼻子大得突出醒目的叫“象鼻”,绰号往往叫出一个人的精髓神气来。波斯菊被唤作了芫荽花,却没有因此随着芫荽家常化去,它妩媚灿烂.开出与芫荽花截然不同的绰约风姿来。
  林场第一粒波斯菊的种子源自哪里?林场位于大山深处,风的力量显然不能把波斯菊的种子带到这里。我依稀记得最初见到的一丛波斯菊开在看守鱼塘的老人家门前。
  看守鱼塘的老人又来自哪里?在我的记忆里林场有了苹果园才有了鱼塘,有了鱼塘才有了他。之前我或许是见过他的,只不过年纪太小没有记忆,我记住他时,他是一个看守鱼塘的老人,没有来处亦无去处。
  记不清确切的日期,只记得那是一个晴朗的时刻。“轰隆隆”林场开来了两辆履带拖拉机,后面跟着一群人,肩扛油锯,手提铁锹斧头。几天后,我家门前的那一大片树林不见了。树林里住着许多小鸟,它们啁啾啁啾的鸣啼曾吸引着我去探访林子深处;树下开着许多野花,各式各样,各种颜色,从春天开到深秋,它们的绽放萎谢提醒着我:寒霜何时会冻住大地。树林里还有好几个菌子窝。野生菌有成群在一个固定地方生长的习性,我们把那个固定的地方叫作“菌子窝”。每年夏天我都能从那几个地方找到成群的青头菌、羊肝菌……我眼睁睁看着油锯伐倒了树,履带拖拉机掀起了树根,小鸟仓皇地飞走,野花绝望地被铲倒,菌子窝也被挖了个底朝天,状如小伞的菌子再也长不出来了。那片树林带给我的诸多乐趣灰飞烟灭。我心里怀着小小的遗憾和小伙伴们整日坐在草地上看那笨拙的履带拖拉机开过来倒过去。履带拖拉机拖着雪亮的犁铧把一个个树根,一团团草根掀翻出来。树根带着滋润潮湿的气息,条条根须都充满着生命的浆液,它们疼痛地从泥土里翻滚出来,呻吟着晾晒到太阳底下。草根也一样,斩断的根须渗出汁液如血,痛苦地翻卷在犁铧之下。我们回家吃饭时,每人会拖走一个树根,堆放到自家门前,晒干了用来当柴烧。草根无用,只能在新开垦出的土地上枯萎朽烂。
  随后,林场的职工在新开垦出的土地上挖出一个个四四方方的坑,种上了一棵棵苹果树。一个近千亩的苹果园诞生了。在苹果园的最南边人们挖出了两个大大的池塘,蓄满水,放上鱼苗。林场便有了鱼塘。有了鱼塘就有了一个看守鱼塘的老人。他个子高大瘦削,背微微驼着,我们叫他林爷爷。
  苹果园和鱼塘成了我们新的乐园。春天,我们穿过开满苹果花的果园,到鱼塘边上看漂浮在水面的苹果花怎样被鱼儿吞食掉;秋天,我们穿过果实累累的果园.顺手摘下又大又红的苹果揣进衣兜,然后趴在鱼塘边上一边吃苹果一边钓鱼。不时把苹果皮丢进塘里。那是真正快乐的时光,不谙世事,甜蜜的幸福和灼人的痛苦都还在路上,一如白纸的心里,恬淡清宁。我渐渐忘记了这苹果园的前身是一片树林,也渐渐忘记了曾住在林中的鸟,开在树下的花,躲在草丛中的菌子窝。
  林爷爷就住在鱼塘边的一幢泥墙小屋里.我从未进去过,不知道里面是怎样一番景象。只记得小屋门前是一方干干净净的空地.周围种了几丛花草。波斯菊便是其中的一丛。那年秋天,林爷爷的小屋门前有红的粉的白的波斯菊绽放。让秋季空旷的田野显得暖意融融。我时常见林爷爷对着波斯菊嚅动嘴唇,喃喃自语。我悄悄走过去,想听听他对花儿说些什么,却总是听不清楚,他口音怪异,说得又含含糊糊。那一年的波斯菊谢了,一朵朵柔媚的花经历了日月风霜的洗礼后便萎谢成褐色针状的一小撮花籽。花籽随风散去,繁衍开来,下一个秋天,鱼塘周围,小屋前后都开满了波斯菊。再一个秋天,波斯菊以星火燎原之势迅猛占据了林场的旮旮旯旯。我家的门前,小伙伴家的门前,篮球场边,公路两边,苹果园里,都开着波斯菊,它们甚至还向附近的村庄蔓延而去。
  秋天不再冷寂,林场刷着白石灰的土墙房在一丛丛波斯菊的环绕下诗意盎然。
  我童年的一大半歲月被波斯菊的明艳浸染,以至我一回想从前。脑海里跃出的总是一大片一大片浪漫得叫人心醉的波斯菊.许多过去的人,许多过去的事便慢慢从花海里走出来,整个人就跌回到旧时光里。
  波斯菊,开满故园的山坡.开满我记忆的时空。
  大人们偶尔会提起林爷爷,从他们的只言片语中我知道了林爷爷是国民党,还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军官。在我儿时看过的电影里,国民党军官都是坏人,他们头戴美式大檐帽,腰间别着小手枪,骄横跋扈,无恶不做。可是我见到的林爷爷却是一个微驼着背小心翼翼对着花儿喃喃自语的老人,哪里有半点骄横跋扈的气焰?我一头糨糊,却隐约知道这便是林爷爷来到我们这个小林场的缘故。从大人们的言语里我还知道林爷爷是挨过批斗的,被绳索捆住手臂,低垂着头听人们细数他的罪行。细数他罪行的人们说到激愤处会给他一顿拳打脚踢,这也是常有的事。
  林爷爷来看守鱼塘的时候已经结束了挨打挨骂挨批斗的日子,所以我看到的是一个安详的时常自言自语的老人,那些暴风聚雨般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如果说留下一点痕迹那就是他微微驼着的背吧。那微微驼着的脊梁让人觉得他背负了太多,那被绳索捆绑,被棍棒击打的经历似乎还压在他的身上。听说和他一起挨批斗的一个难友受不了那样残酷的折磨,偷藏了一个雷管,在半夜里咬响自杀了。选择这样血肉模糊的死法,对人世该是怎样的绝望死心?而当时就在一旁的林爷爷心里该是怎样的惊骇恐惧?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他是否毫无信心地遥望过自己的前路?是否满腹悲凉地想象着自己的结局?   血淋淋的往事,听来让人心惊。制造这些惨烈往事的人却又平凡如你我,并未长出三头六臂来。曾听说某某的爸爸在运动中批斗人时最凶最狠,常打得那些“反革命”失声哀嚎,听得人心抽搐。可我时常见某某的爸爸从我家门前走过,脸上笑笑的,有一次他还给了我一个苹果。人心有善恶两面吧,当恶占上风把善挤到了一边时你才是一个恶人。
  因为这些往事,我便深信不疑,林场第一粒波斯菊的种子是林爷爷带来的。
  我已经记不清林爷爷的面容,他的眉眼都被一朵朵波斯菊代替了。只依稀记得一个高大瘦削,微驼着背的身影,他几乎不和林场的职工来往,他活动的区域仅限于那两方鱼塘的周围,更多的时候他一个人在小屋前侍弄花草,一边喃喃自语。来自同类的伤害,揭发,污蔑,莫须之名,欲加之罪,太无情太残酷,比血雨腥风的战场还让林爷爷恐惧,他因此远离了同类,独来独往,宁愿对着一丛丛花草喃喃自语,也不肯再和同类多说半句。想来在他的心目中那些花草是长着耳朵的,它们听得懂林爷爷所有的低语,所有的埋怨。所有的冤屈,所有的愤懑不平尽悉可以向花儿倾诉,花儿不会出卖他,不会揭发他,不会陷害他。花儿多好!林爷爷心里一定有过做一朵花儿的想法.他一定想过做一朵波斯菊,于是他便从很远的地方,抑或就是他的故乡带来了波斯菊的种子。他小心翼翼地包好几粒波斯菊的花籽,放在贴着心口的衣袋里,带到了孤寂清冷的鱼塘边来。这鱼塘边的小屋在他看来并不安稳,谁知道那暴风雨般的批斗何时又起呢?那些穿着干部服装的人一向鱼塘走来,林爷爷的心就紧缩成一团。过去的历史他交代了一遍又一遍,交待材料慢慢变成厚厚一沓,记录的都是他的恶行劣迹,多得令人震惊。只有他自己知道事实不是那样的,许多罪行是在干部们不停地点拨提醒,殴打恐吓之下一分分增多.一点点具体起来的。复述的次数多了,连他自己也恍惚了,或许这些事自己真的干过?真假他都不能分辨,也不敢分辨。人生已经如此无奈,种一丛波斯菊吧,给心一点点依靠。波斯菊明艳的花朵是点燃在绝境中的希望,它开了又谢,谢了又开,一个又一个秋天也就过去了。
  再后来林爷爷退休了,竟然有一个长着波斯菊般娇艳面容的女子来接他回老家。这女子是林爷爷的女儿,原来他并非鳏寡。林爷爷的故事这才凑了个完整。林爷爷的老家在川西一个安静的小镇,祖辈世代行医。当战火烧到家门口时,年轻的林爷爷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中国远征军。怒江,腾冲,松山……一一从他的脚下走过,一次次惨烈的战役之后他活了下来。
  林爷爷曾有过一个温馨的家,有过一个妻子,还有一个女儿。运动开始后林爷爷因历史问题被关押审查,惊吓之下他的妻子一病不起,不久就撒手人寰。当时林爷爷不在她的身边,她只好把尚未成年的女儿托付给一个闻讯赶来的女子。这个女子,是她从前的贴身侍女。这个女子带走了林爷爷尚未成年的女儿,悄然在一个荒僻的乡村,担起了一个母亲的责任。数年后,覆巢之下的女孩儿长成了一个秀美的大姑娘。
  我的眼前閃现着三个女人的面容:含泪托孤的母亲,忍悲受命的养母,惊慌失措的女儿。这是一个好凄惨又好温暖的故事,可以拍一个极缠绵,极虐心的电视剧了。
  林爷爷的女儿,还有那个隐身在她身后的善良的女子,她们更让我深信不疑:林场第一粒波斯菊的种子是林爷爷种下的。
  妻亡子散,背井离乡,林爷爷既怀念着早逝的妻子,又牵挂着年幼的女儿,还担忧着那含辛茹苦的养母,一颗心早已碾作了碎屑粉末,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种一丛波斯菊吧,这来自故乡的花。花籽或许还是他幼小的女儿采摘来的。带去吧,爸爸。想我的时候就看一看波斯菊吧。于是在深山的小林场就有了一丛波斯菊的绽放.开一段绵长的心事,开一段苦痛的历程。
  我没有见过那个替林爷爷抚养女儿的女子,可她在我心里却眉眼清楚。那个年代有几部极煽情的电影:《天云山传奇》《牧马人》《巴山夜雨》……其中女主角冯晴岚的勇敢坚韧,李秀芝的善良纯朴,刘文英激励思想斗争之后的善念一闪……她们让观众潸然泪下。我坚信替林爷爷抚养女儿的那一个女子一定有着和她们一样的眉眼。在那动荡不安,人人自危的岁月里,她坚守了人性中最美好的品质——善良。把一个生于覆巢之下父母都无力顾及的女孩儿抚养长大。她顶着的岂止是吃穿用度的窘迫艰难.更多的是来自精神上的打压和恐惧,她熬过来了,留下一段佳话,给那场浩劫添了一抹暖色。正如波斯菊,在叶落草枯,日渐冷寂的秋天,开一片灿烂,给人惊喜和希望。
  林爷爷走后,另一个人接替了他看守鱼塘的工作。那人经常酗酒,没过多久就在醉意朦胧中失足掉进鱼塘溺亡了。许多人围着鱼塘打捞他的尸体,我站在远处,不明白他心里的愁闷赛过林爷爷吗?要终日用酒去浇。又有一个人接替了看守鱼塘的工作,只是这个人不种花也不酗酒,他终日背着双手在鱼塘边转悠,看到我们靠近鱼塘就呵斥一声:嗨!不怕被抓去做替死鬼啊。人们说淹死的人他的鬼魂会一直留在淹死他的水塘里,他若想要投胎转世,必须拖一个人下水去作替死鬼,所以淹死过人的池塘隔个三年五载又会有人淹死在里面。自此,这两方鱼塘给我们的恐惧多过了乐趣,渐渐地就很少去了。
  我再也没有见过林爷爷.他带来的波斯菊却在林场安了家,每一个秋天都开得铺天盖地。后来我也离开了那个小林场,可记忆中仍有满坡的波斯菊在盛放.每次忆及耳畔就响起林爷爷对着波斯菊喃喃自语的声音,我听懂了,他是在对他的妻子,他的女儿,还有那个在危难中向他伸出援手的女子说话呢。她们是开在林爷爷心里的波斯菊。
  长大后,每逢遭遇凉薄人心时,我就想一想故乡的波斯菊,想一想栽种波斯菊的林爷爷.想一想那个替他抚孤的女子,在那样不堪的年代依然有爱如斯,心里便不至于全然绝望。
  有一次到了腾冲,我去了国殇墓园,看着那些寂然无声的墓碑,就想起了林爷爷:这些寂寂的墓碑之下,或许就有和林爷爷一起浴血奋战过的战友。忽然间就热泪盈眶了。
  编辑手记: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以灵修之心观自然万物,万物即着灵性。在有心人的笔下,一草一木,一花一树都是有感情与光彩的鲜活生命体,作家用饱含浓烈情感的笔墨写它们,或寄之以情.或托以明志。本期的四篇散文都把目光投向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草木之上,透过对草木的细腻考察,诉说自己的情感,感知生命、体悟人生。因主观感受、文风气质、人生态度的不同,同时形成了姿态万千、浓淡不一的作品,带给我们多方面的审美感受。
  路来森的《草药香》字句温雅平正,内容厚实知性,充满“文气”,写寻常可见的、被老百姓熟识熟用的三味中药,却能贯通自然、历史、民俗、文化等方面.使文章气韵自然顺畅,气质高远。可见其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持和自信。李丽琴是一个内心比较丰富的写作者.当时光远去,回望乡村故土,用带着芳香的笔去记录和感受乡村大地上那些草木,赋予它们生命的气息,映照出一个生机勃勃充满着人间烟火味的乡村大地,让我们在阅读《乡村草木》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的本真与原色。《野疏杂记》全篇情感饱满深情.叙述的语言却冷静理性,展现着一种深刻的思想,流露着淡淡的哀伤之情.可见其作者思考的深入和认真.在作者看来.那些大地带给人们的野菜,除了佐餐美食,还带给人们希望,那些细小的生命在完成大自然赋予的使命的同时.也和人们完成了自然生命中的某种默契,和人们一起继续前行。姚静的《记忆的山坡开满波斯菊》透过记忆中那“铺天盖地”的波斯菊,讲述一个老人的故事和故事后面的历史背景,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在这里,波斯菊代表了一种坚持和坚韧,“开一片灿烂,给人惊喜和希望”。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浙江省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2004年9月)@本刊编辑部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
大发刚在省城安定下来,老家的二丁就找来了,说要到他的出租屋里借住,等找到工作再离开。大发碍于老乡情面,只好同意了。  可谁想,二丁住下来后,工作也不去找,整天游手好闲,一副“吃死老乡”的架势。大发就急了,他旁敲侧击地提醒过几次,但都没有用,二丁就是赖着不走。这可怎么办呢?烦恼之际,大发忽然记起二丁胆子小,最怕鬼,他想来想去,終于有了主意。  第二天,大发装模作样地告诉二丁,说这间出租屋不久前吊死过
期刊
发布台北京安置失业人员7.43万人上半年,北京市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72亿元,增速从1—2月的46.2%回落到22.1%。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企业完成投资257.1亿元,占全
走入繁华的人群,即使是喧嚣,也无法隐埋你沉默的呼声静默吧,他的人,你的心。明明看错了世界,却说是它欺骗了我们苏醒吧,你的人,你的心。一、怅然,独自踱步我站在阳台,手中拿
对我来说,人生其实就是一次旅行。从生命开头到尽头的旅行。在这条路上人们走的走,跑的跑,停的停。不到最后一天我们永远都不会终止自己的行程,我们要么是在奔走中猝然倒下,
考场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五岁的晶晶在院子里玩耍,不小心摔了一跤。两天以后,妈妈发现晶晶的左手举不起来了,原来女儿的锁骨受了伤。妈妈又急又疼,可是晶晶却有
现存《周易》这部书,包括《经》和《传》两部分。周人用草棍算卦,预测吉凶,其卦辞和爻辞记载在《经》中,就是常谈到的《易经》。后来有不少人为《经》文作解释,阐发《经》文
98%据北京市统计信息咨询中心在“十一”黄金周期间对游客进行的一次性抽样调查表明,游客对今年“十一”在京旅游感到满意的占98%,同比上升了2个百分点。其中,游客感到“非常
好的,说一说洪泽湖。  湖泊文化日益成为显学。鄱阳湖之于赣文化,洞庭湖之于湖湘文化,太湖之于吴文化,既是发源地,也是承载体。但一说到洪泽湖,很难概括出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来。说是淮楚文化吧,好像还不够全面;说她没有文化,可是她又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学者们感到很棘手。  辩证来看,一个地区之所以有显著的地域文化,往往说明她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的封闭。反过来也可以说,没有鲜明的地域文化,其实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