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锻炼对产妇抑郁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来源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m82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运动锻炼对产妇产后抑郁的干预效果,探索可能产生较大干预效应的运动方案.结果表明:(1)运动锻炼对产妇抑郁呈大效应量干预效果;(2)运动内容对产妇抑郁的干预效应量依次为有氧运动、组合练习、抗阻练习;(3)单次干预时长对产妇抑郁的干预效应量分别为30~40 min亚组、60 min亚组;(4)4-5次/周的干预频率对产妇抑郁的干预效应量最大,且干预效应随干预频率减少而减少;(5)持续3-4周至24周的运动锻炼均对产后抑郁产生了良好干预效应,12周左右运动锻炼的干预效应最好;(6)练习形式对产妇抑郁的干预效应量依次为集体练习、个人练习.结论:(1)运动锻炼能有效改善产后抑郁症状,产后运动可能优于产前运动干预效果;集体锻炼可能优于个人锻炼干预效果;(2)每周锻炼4-5次、每次锻炼持续30~40 min左右、共持续12周左右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更有可能获得改善产后抑郁的理想干预效果.
其他文献
刘慈欣曾经指出,种族形象和世界形象是科幻对文学的独特贡献。前者即人类之外其他智慧种族(含进入外太空的不同人类群落)的整体形象,后者指“不同的星球和星系”,“平行宇宙中的不同分支”,“运行于计算机内存中的虚拟世界”,等等。1这一论述富有启发,不过揆诸科幻小说尤其是刘慈欣自己的创作,则不够深入。
[摘 要] 人才培养是个系统工程,其培养方案中学生毕业要求的制定目前还缺乏成熟的方法和工具,结合参与制定培养方案的实践,针对高校学生毕业要求制定过程,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结合新工科相关要求,对学生毕业要求制定的方法体系和操作流程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关 键 词] 能力素质模型;人才培养方案;高校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三体》的成功使得科幻文学获得了更多的重视。不满于纯文学的学者把科幻文学看作中国文学自我突破的希望所在。同时,主流文学界也试图把"生于野"的《三体》纳入建制中,这表现为对科幻"类型"文学的重视。可是划入"类型"文学,就免不了新的建制与规训,免不了损失一些特性。这个建制与规训同时来自文学和科幻两方面。
期刊
身体素养是统领当代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理念,但其在各国的实践过程中有着动态化、差异化和非线性的特点,如果只是单独研究个别国家和组织,将难以归纳出具有普遍性的规律。通过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跳出概念的束缚,对身体素养理念在相关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的发展现状和路径进行了梳理归纳。国际上身体素养理念的广泛传播得益于其多元与包容的内涵品质,其发展正处于一个多元主义的快速兴起阶段,各国身体素养理念的发展是国际新理念与本土实践多元结合的结果,而哲学基础的一致性、开放包容的态度以及社会的广泛参与,形成了具有合理性和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