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太极拳中腹式呼吸的健身作用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ihee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52.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2-000-02
  摘 要 太极拳练习中通常采用的是自然呼吸或腹式呼吸,相对于自然呼吸,腹式呼吸更能调节神经、按摩内脏、畅通气血、促进新陈代谢、加强肠胃的活动,更有助于气沉丹田和发力。用于强身,功效显著;用于技击,发劲自然而凶猛。
  关键词 自然呼吸 腹式呼吸 丹田
  太极拳拳架动作繁多复杂,讲究内外兼修,内部主要为丹田运转,外部则是四肢动作外形。而内外之间的结合往往要由合适的呼吸配合,达到完整与自然和谐。
  从人体的组织器官上看,自然呼吸,即是我们日常的肺部呼吸。而腹式呼吸就是横膈呼吸。横膈位于胸廓的底部,肺的下面。腹式呼吸时,吸气时则 膈肌收缩,横膈下沉,增加了胸腔的空间,空气即被大量吸进。呼气时,膈肌松弛横膈上升使胸腔收缩,气体就被排出。而横膈上下一厘米,即可增加肺通气量250~350毫升,腹式呼吸可以增加横膈的上下幅活动空间,可使幅度达3~5厘米。这样就大大增加了肺通气量场所,加强了呼吸功能,促进了肺循环,使血液中的含氧量增加,提高神经系统的功能。同时练功者通过腹式呼吸的锻炼,能加强腹部诸肌群的收缩力。改善胸腹腔的血液循环,实现了对腹腔器官的按摩作用,增强了胃肠的蠕动,加强了食物消化及营养吸收功能,也相应地加强了周身器官的营养供应,促进了各个器官的系统的机能,如图1所示。
  图1
  腹式呼吸与自然呼吸的差异在于,自然呼吸气吸到胸中,胸往外挺;而腹式呼吸则把吸入的气,收敛入脊背时,胸不但不往前挺,而且胸还要内收,腹式呼吸在呼气时,内气下行沉入肚脐以下的关元穴,小腹外凸,两脚掌放松,小腹有发胀发热的感觉。
  腹式呼吸主要有以下功能:
  一、腹式呼吸对五脏的保健作用
  (一)对心肺保健作用
  腹式呼吸通过深、长、细、缓、匀的腹式呼吸方法,能增加胸腔的容气量及吸氧呼碳的次数,确保新鲜空气与浊气充分交换。膈肌和腹肌的收缩和舒张,使腹压不断的改变,在腹压增高时,腹腔的静脉受到压力的作用,把血液输入右心房。反之,当腹压减低时,血液则向腹腔输入,由于持续的交替,使呼吸运动增加了心脏营养血管的功能,同时也增加心中带氧量,加大了血液循环,加强了心脏营养作用,改善了心脏的营养过程,有助于保持心脏血管系统的健康。
  (二)对消化道保健作用
  腹式呼吸运动可对消化道起着机械按摩刺激作用,加上横膈膜的上下升降幅度增大,对肠的蠕动有正面的刺激作用;改善消化道的血液循环,促进消化道的分泌、消化、排泄。而练拳时的舌顶上颚,唇齿轻闭能增加唾液的分泌,增加了活性消化酶,提高消化功能。
  (三)扩大肺活量
  腹式呼吸加大了横膈膜的升降幅度,使胸廓能得到扩张,胸腔的下部空间增大,有利于肺下部的扩张及收缩,使肺下部的肺泡得到充分伸缩,让更多的新鲜氧气进入肺部,从而加强呼吸功能,增大肺活量。
  (四)有利于疏肝利胆
  腹式呼吸由于促进了气血流通,有利于胆汁分泌,改善肝功能。
  二、腹式呼吸的练习方法
  腹式呼吸练习主要有单一练习与结合拳架套路练习两种。
  (一)单独练习
  1.练好腹式呼吸首先要选择合适地点和时间。地点最好选在空气质量好的树林里、阳台上、小河边、公园里等,时间一般在早上练习比较好,早上空气很清新。
  2.吸气时腹部慢慢鼓起,要深长而缓慢的吸气。吸气时用鼻子吸,越慢越好,嘴巴要闭紧了,肺部不动。全身要放松,肩膀不能抬,两手自然下垂,以站立或坐下练习比较好。
  3.为了确保吸气时有吸到腹部,可用手按住肚脐下方一寸处,当空气自然进入肺尖时,你就应该会觉得手被推出一些。
  4.呼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内收缩腹部,胸部保持不动。这时把气流从嘴里长长的呼出来。
  5.控制好呼吸的时间。一般一呼一吸掌握在15秒种左右最好,吸气时控制在4—6秒,体质好的人可以屏息1—2秒;呼气时控制在2—4秒,有能力的可以屏息1—2秒。
  6.每天练1-2次,坐式、卧式、走式、跑式皆可选择。练到微热微汗即可,腹部尽量做到鼓起缩回50-100次,也可用手帮助。呼吸过程中如有口津溢出,不可吐掉,可徐徐下咽。
  7.呼吸要深长而缓慢,用鼻呼吸而不用口。
  (二)套路结合练习
  在拳架练习中,主要以开合虚实与腹式呼吸相结合,手足上抬时为吸,下落时为呼;动作合时为吸,开时为呼。
  开合虚实与腹式呼吸要自然结合。合劲是吸,从虚实层面上讲,就是由实逐渐变为虚时,应当吸气;开、实是呼,讲的就是由虚逐渐变为实时,采用呼气。
  从速度上讲,可以有快慢结合。“运劲如抽丝”说明了柔缓的一面;“发劲似放箭”又说明了快速的一面。陈氏太极拳老架套路中,一路以缓慢柔和为主,但其国各式动作的速度不一定全相同,但整体的节奏与身体的高度基本是一致的。而二路比一路要快,刚劲有力,所以二路是在一路相当熟练的基础深入发展的,主要以技击为主。但初学时,练拳速度要匀,以慢为宜,尽量使动作做到饱满完整正确。等到呼吸与动作配合到相当熟练后,可以达到随心所欲,快慢自如,即王宗岳主张“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陈鑫主张“缠绕回旋,至疾至迅”。
  腹式呼吸的单独练习与套路中的呼吸与动作配合。是二种不同的时间与空间。通常在练习套路前,先做一些基本手脚活动动作,使肌肉放松。接着做一些单独的腹式呼吸练习,达到心平气和的境界。接着进行套路动作的练习。
  在练拳时,无论是人的自然呼吸或是太极拳的开合,都应按各自的规律进行,到了一定的阶段,自然会融合贯通,因此平时练拳无须注意自然的呼吸,久而久之,腹式呼吸自动进行。相反,太极拳的开合倒要时刻留意。拳经云:“刻刻留心在腰间”。太极拳的开合主宰于丹田,练拳时必须刻刻留心注意。丹田为内气开合的枢纽。
  尽管拳式动作的一开一合、一虚一实编排得很合乎一呼一吸的原则,可是在刚刚练习时,还是要强调动作与自然呼吸的结合在一起,不能拘泥执着,这样才符合“气以直养而无害”的要求。
  通常在学员初级阶段,则以套路动作为主,注重的是基本功的练习,一招一式的定势形态。在动作的过程中往往以自然呼吸为主。随着动作的熟练,招式的领会后,进一步的是动作之间,一招一式之间的连贯与流畅,这就要求学员采用腹式呼吸法,达到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的境界。这“气”其实就是意念的直接传授者,当招式熟练到一定程度,大脑中发出的对拳路运动的意识才能够集中,细致如微,全神贯注地支配各个动作进行姿势调节,引导周身气血流通无阻无滞,推掌出手,投脚拗步,使润血精气达于脚尖手指,身法自然端正。
  当今,太极拳十分普遍,公园,河边,早上与节假日,到处可以看到太极身影,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它的技击功能在逐渐降低,而养身与健身功能在日益发扬与光大。但太极练习者的姿态与招式的流畅度相差很大,这其中有教与学的多方原因,但呼吸与动作是否配合默契也成了太极拳拳架美丑的关键因素之一,有的太极拳看上去更像是太极操。通过本文对呼吸作用重要性的描述,希望能够得到太极爱好者的共鸣,相互间得到促进与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M].太原:山西科技出版社.
  [2] 陈雄.太极拳的十二种松胯状态[J].中华武术.2007(03).
  [3] 彭裕文.局部解剖学(第六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
  [4] 李自立.杨氏太极拳竞赛套路教与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
  [5] 李秉慈,冯志强,孙建云.太极拳全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2-000-02  摘 要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绚丽多彩的明珠。在新世纪里,重新认识中华武术的概念,在学校体育中大力普及开展,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中华武术的普及与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 中华武术 学校体育 普及提高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实行了一列的投资体制改革,使现行的投资项目审批体制逐步与国际接轨,适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行的制度也彻底推翻了完全计划经济体制模式,越来越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能够符合国家投资体制改革所倡导的充分发挥企业自主权,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原则。本文从投资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立项审批出发,主要研究了大连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立项审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2-000-01  摘 要 形体美是生命活力的集中体现,是健康的标志,女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末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也是形体发生突变的敏感期,虽然遗传因素对形体具有很大的决定作用,但后天的形体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遗传带来的不足,增加形体美。高校形体课越来越受到女大学生的喜爱,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促进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2-000-04  摘 要 文章以实地调查为研究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注重实际价值的开发研究,用发展的思维来研究湘西传统武术文化遗产的开发问题。  关键词 湘西 传统武术 文化遗产 开发  近年来,许多民族的一些传统文化遗产随着其赖以生存环境的改变或丧失,使得这些文化遗产正面临消亡的危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2-000-02  摘 要 学校是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及项目传承的重要场所,体育校本课程是传承的主要途径。从少数民族体育和学校体育教学系统自身条件两个方面来讨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以求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文化与功能上的传承价值。  关键词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校本课程 传承  一、少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2-000-01  摘 要 本文研究了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文章首先对传统武术的师徒传承模式、师生传承模式以及师友传承模式进行了分析,然后又据此提出了有关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对我国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展能够有所助益。  关键词 传统武术 传承 发展 传承模式 发展建议  传
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留学生教育正在不断走向规模化和成熟化。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广西的东盟来华留学生教育正处在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
中图分类号:G852.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2-000-02  摘 要 太极拳的健身价值得到了普遍的认可,这种外表优美、内涵丰富的健身运动赢得了国内外人们的喜爱。它的发展历程更是中国文化沉淀的一个缩影,表现出来的和谐思想承接着中国古代与现代。在这种和谐文化的熏陶下,太极拳这种极富生命力的运动不断茁壮成长,深入现代人的生活。  关键词 太极拳
目的 探讨环状RNA(circRNA)-PCAC1在胰腺导管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 鉴定circRNA-PCAC1,并通过功能实验观察其对胰腺导管腺癌侵袭转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