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 ,食品的Uber化、智能厨房、智能食物3大浪潮将冲击整个食品行业

来源 :中外食品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yzhaol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未来的10年间,3次创新浪潮将深刻地改变整个食品行业。这些或将拯救地球,或将摧毁我们与食品的关系,但这也是唯一可能的道路。
  Reimagine食品公司是一家西班牙咨询公司,致力于联合食品新兴公司、投资者、主厨、食品及饮料公司。它的目标是帮助这些客户创造新的产品、识别新的市场或者建立新的商业模式;它与超过25家食品及饮料公司合作,包括雀巢、家乐福、喜力、百味来和达能。
  Reimagine食品公司CEO和联合创始人Marius Robles 表示,食品与技术的融合已經成为食品行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该融合将引导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的诞生,并同时将经历3个不同阶段的变化。
  怎样定义这三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食品的”Uber”化
  第一个浪潮从去年(2015年)开始,持续到2018年,以消费和配送模式的根本性变化为主要特征。
  Robles表示,“这是食品的Uber化,我们可以认为它是协同经济在食品行业的表现。”
  Robles并不是唯一一个将协同经济当作巨大变化的人。普华永道曾估计,到2025年将会有高达64%的成年人参与到不同形式的协同服务中,如运输、住宿、音乐或者电子设备,这将带来高达3350亿美元的盈利机会。
  “食品行业不会被这次经济大潮排除在外。Uber没有一辆车,但现在已经价值500亿美元,是雷诺公司的两倍。如今,Uber利用了它巨大的客户网络,已经启动了食品外卖服务——Uber Eats。”
  这是一块越来越繁荣的市场。消费者可以通过Eatwith 和Mealsharin舒适地在朋友或者自己家中吃一顿餐厅级的大餐,而将膳食原配料打包的配送服务,如BlueApron,可以让消费者在家里尝试不同的菜谱。
  ▲ Reimagine食品CEO和联合创始人Marius Robles
  这些数字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没有细分的趋势。去年有报道称,美国人花在外出就餐的钱首次超过了买菜在家做饭的钱。
  “这意味着食品制造行业和零售行业需要认真思考这个机遇与挑战。如果不摒弃现有的行业模式,我们很难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和供应创新的需求。消费者并不关注传统渠道的创新。”
  第二次浪潮:智能厨房
  第二次浪潮将从2018年持续到2022年,我们将会看到科技走进千家万户。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厨房电器在过去的80年内基本没有变化,虽然我们一直在用这些电器,但是仅仅是定向使用,并没有交互性。
  首先发生变化的是冰箱。一些大品牌,如三星、西门子、博世已经向智能冰箱发起了挑战,智能冰箱可以感知所存储的食物,并向消费者提供食物的新鲜度、保质期、菜谱甚至起草购物清单。
  点击打开原图
  Robles认为,所有的东西都将被相互关联——厨房橱柜与超市、冷榨果汁与网上菜谱、电子叉子与个人营养数据,这些关联将监视我们的饮食习惯。
  这项技术的目标人群是谁?
  Reimagine公司组织了一系列的针对饮食学的研讨会,目的是讨论食品行业的颠覆性创新。今年年初饮食学研讨会在巴塞罗那启动,未来将在伦敦、新加坡、美国举办,演讲者将来自谷歌、Airbnb和麻省理工。
  这种技术从2000年就已经开始,技术成本的不断降低将拉近与大多数人的距离。“食品行业与手机行业有相似的环境形势,低消费水平的人们也想使用最新的科技。”
  “科技将以日益增长的速度不断发展,特别是在食品行业。现在89%的消费者都在网上找菜谱,这在6年前可是难以想象的。这是一个实际的例子。我确信在不到4年内,我们就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种科技带来的互动。”
  【推荐阅读】2022年的人工智能厨房,你的生活会是这样的…
  第三次浪潮:智能食物
  Robles认为,第三次浪潮将发生在2022年到2025年,食品创新不断扩大,甚至延伸到有些看不到的地方。
  “在未来,纳米技术将进入我们的胃,有些雄心勃勃的项目已经开始启动。可以通过居民的食物分析出整个城市的生活质量,同时耕地将是不必要的了。
  肉可以从实验室人工培养;蔬菜可以不需要阳光和泥土,而是使用气培法种植;富含营养的海藻粉不需要农民来养殖,而是简单一个按键就可以获得。这是我们想要看到的全球食品体系么?
  Robles表示肯定会有些人认为他的预言并不是未来理想的社会状态。“有些人认为这些生物黑客和企业家可以拯救地球,然而有些人认为他们会摧毁我们与食物的关系。”
  但是,Robles认为这是一个积极的机会,并不会阻止消费者与天然食物的联系。
  “如果情况正好相反的话,我认为技术将拉近我们与农民以及农产品的距离,同时将大大提高追溯能力。然而不可避免的,在有些情况下,我们餐桌上的食物将产自实验室。”
  但是基于以上的优点,我们没有其他的选择,他补充道。
  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指出,到2025年农业产出需要提高75%,因为全球人口数量将增长至96亿。
  “我相信这不是唯一的选择。我们的能源正在不断消耗,我们必须要开始寻找其他途径。如果我们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去驱动精细农业的改革,人类就要面临更大的问题。”
  内容来源:Foodaily每日食品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由FOODAILY每日食品网,携手食品行业创新导向的巨头企业和具有全球实战经验的资深专家倾力打造的“2017全球食品&饮料创新品鉴(2017 FBIC)”将于2017年4月12-13日在上海举办。
  超值优惠
  第1~87名,单人报名即享8折优惠!5人以上,再享8折!
  第88名,超级幸运儿将获得5折优惠惊喜彩蛋!
  限时优惠截止至2016年11月11号,“双11”当天也将会有彩蛋礼包大放送哦!
其他文献
方便食品一直饱受诟病,通过科学技术,尽最大可能地修补方便食品的营养缺陷,一方面可以满足人们对于高品质方便食品不断扩容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也能帮助方便食品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幸运的是,提升方便面的营养品质,具有可行的路径——营养强化。  发展放缓 受自身营养品质制约  行业发展令人不安的迹象出现在2011年,虽然方便面的销量仍在增长,但增速逐年下降,2014年更是掉头向下,首现负增长(-0.50%
期刊
随着强化食品、饮料和食品补充剂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了膳食纤维的健康益处。调查数据显示,全球膳食纤维市场规模在2020年将达到43.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将达13.2%。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日常饮食的创新方案以及食品材料的供应更加关注,所以全球膳食纤维食品市场实现了全方位的发展。功能食品是使用膳食纤维最多的领域,相关生产商也抓住了商机,不断扩展自己的业务规模。  法国Nexira
期刊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大健康时代迎面而来。酸奶、饮料、粉剂、奶粉等各类益生菌产品层出不穷,令人目不遐接。目前,益生菌市场年均增长已超15%,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业内专家认为,随着企业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基础研究深度拓展和消费者认知不断提高,益生菌市场将迎来井喷式发展。  全球益生菌产业规模约达400亿美元  大部分益生菌产品在发达国家已形成了较成熟的市场,近年来,随着我国
期刊
当你想到塔可钟的玉米片奶酪时,或许会想象到橙黄色,其实这种颜色只能在实验室被制造出来,就是6号柠檬黄染料用来改变了食物外观。目前,快餐业正计划取缔人工和合成配料的使用,因此这种情况将很快得到改变。  这种革新被众多快速休闲餐厅及知名食品品牌所接受。卡夫食品、金宝汤公司以及许多其他企业已经公开承诺,在接下来的几年内,在大多数产品中不使用人工合成配料及防腐剂,将使用天然的替代品。  这一改变源于消费者
期刊
全球香料香精行业增长稳定,亚太地区潜力大。  随着生活品质提高,人们对香料香精的消费量越来越大。据统计,全球香精1990年的销售额为78亿美元,2013年进一步增长到23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2016年,预计市场总额有望达到265亿美元。  在这265亿美元中,北美地区占30%,亚太地区占30%,西欧地区占24%,其他地区占16%。欧洲、美国和日本,由于本土市场日渐饱和,其在本土的销售额
期刊
在经历连续18年、年均20% 以上的快速增長之后,中国方便面产业出现消费市场空间收窄的趋势。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中国方便面业的产量逐步下降,其中2008年下降10%,2009年下降3.9%,2010年下降3.5%,时至今日,2015年方便面销量再下降12.5%。方便食品面临危机,自我重塑迫在眉睫。怎解?  方便食品代表——方便面,几度被与“垃圾食品”画上了等号。持续的“热点”曝光对方便面行业
期刊
随着消费持续升级,中国人越来越愿意为健康买单:拒绝含有不健康成分的食品,转而购买纯天然、有机产品。这也为食品生产商和经销商们带来了商机。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消费者们在饮食方面有了越来越多特殊的需求,包括要求食物有机、低脂、低碳水化合物、不含过敏原,以及其他个人偏好。  尼尔森健康与食品成分意见调查显示,大约有70%的受访者有特定的饮食需求,他们会控制或拒绝摄取某些食物或食材成分,这一比
期刊
从海关数据看,2016年,除了进口烈酒自限制“三公消费”后一蹶不振外,进口葡萄酒、进口啤酒依然保持了高速的增长——1-8月份进口量同比增长70.3%、进口额同比增长22.89%。其中,葡萄酒进口量增长18.1%、进口额增长24.19%,进口额增速大于进口量说明均价在提高;啤酒进口量增长26.4%、进口额增长18.92%,进口额增速小于进口量说明均价在降低。  结合市场上的一些最新表现,笔者认为进口
期刊
纯手工牛轧糖、西北人家自制黄馍馍、四川秘制牛肉辣酱、私家厨房榴莲蛋糕以及外卖平台上菜色丰富的“私家菜”……网络让世界变小了,让“吃货们”与美食的距离更短,这些近几年在网络上售卖的自制食品一度备受追捧,网上下单,不出门能吃到新鲜制作的美食,何况这些美食都打着“纯手工、无添加、纯绿色”的健康大旗,试问你我怎能不受诱惑?  而享受的背后,安全隐忧也随之而来,网上售卖的自制食品不断出现负面消息。在互联网快
期刊
6月29日,玛氏公司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这是近3个月来,与阿里达成战略合作的第三个全球食品快消巨头。  4月,玛氏旗下的“饿货克星”士力架凭借TFBoys粉丝经济效应,在高考备考季一举夺得零食品类销售“状元”头衔,创造了“仅用3天就实现2015全年销量”的惊人纪录;  5月,“扭扭、舔舔、泡泡”的亿滋品牌奥利奥又出新玩法,邀请200名粉丝共同参加“天猫超级品牌日”全球最大饼干盒填色涂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