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养怡院:为失能老人筑起“幸福港湾”

来源 :宁波通讯·图话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zy5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虞水晶在养老院住了15年。“2003年,我老伴因为中风离世,当时儿子儿媳想让我跟他们一起住。但退休前我在社区是干调解工作的,知道婆媳同住容易引发矛盾,而我也不想给儿子儿媳添太多麻烦,于是2年后就搬进了养老院。”虞水晶说。一开始她住在闻裕顺福利院,后来又搬到了三市养怡院。2014年,两家养老院合并为广安养怡院,她就顺其自然转到了广安养怡院。
  如今她住在广安养怡院五楼一间五六十平方米的特级护理房间。同一个房间像她这样的老太太一共有8个,生活上几乎完全依赖护理员。
  虞水晶心态不错,胃口也好。每餐饭后,只要身体允许,她都要在房间和走廊里走一走,动一动。她喜欢音乐,平时院里有唱歌的活动她也常常参加,唱歌让她心情舒畅。对养老院的生活,虞水晶十分满意。“托了党的福”和“多亏院里领导和医护人员关照”是她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
  在广安养怡院,像虞水晶这样生活需要他人帮忙的老人是绝大多数。作为海曙区民政局下属的公立养老院、省内唯一一家四星级护理机构,广安养怡院主要接受失能和半失能老人。
  广安养怡院的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剧,对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护理和保障,一直是养老服务中的“痛点”。“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每一户有失能老人的家庭里,如果不请保姆,至少有1到2名家庭成员需要辞去工作,全身心投入到护理中。除了经济支出,家庭成员还要承受老人因为病痛产生的负面情绪,这种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足以让这个家庭在很长时间内偏离正常的生活轨道。”该负责人说。如何让失能老人安享晚年,是健全养老体系、确保老有所养的关键所在,也是民生所盼。因此,作为海曙区的重点惠民实事工程,广安养怡院在2014年落成并运行。
  据了解,广安养怡院一共有500张床位,其中大部分为特护床位,每张床位都安装了应急呼叫系统。目前院内共有400多名老人,配有130多名护理员和医务人员。“基本上每位护理员都持有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各级养老护理员证书,每周我们都会对护理员轮流进行职业道德、技能操作、人文素养和风险操控等培训,确保提供专业服务。”广安养怡院的负责人介绍道。
  在这里,老人们的衣食住行都能得到周到的照顾。家住宁波市海曙区郎官巷的老人孙连荪和老伴林盛宝9个月前搬进了广安养怡院,住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十分庆幸当时的选择。“搬进养老院是因为当时上下楼、买菜、做饭这些小事都让我们感到吃力,而且可以预见这种吃力不会缓解,只会加重。”91岁的孙连荪说。住进来后,养怡院给他们夫妻提供了一间30多平方米的双人间,除了两张床,房里还有一个小小的会客区域,以便亲友探望。因為疫情缘故,他们的早中晚三餐由护理员送餐上门,小菜每天不重样,也比较清淡,正好符合他们的口味。此外,每天还有专人来打扫房间,顺便送来前一次浆洗的衣物,并取走他们换下的衣物。 “有时候,我想自己动手擦擦桌子,被护理员看到了,她们都会立刻抢过去做掉。”林盛宝说道。
  没有家务的负担,老两口可以把一天的时间都花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孙连荪喜欢看书、看报,因此他待在图书室的时间最多,有时也会找其他老人下下棋。除了看书,养怡院内还有很多其他活动可以供他选择。每周一到周五,养怡院为老人们准备了“讲大道”、唱老歌、手工课、保健操、趣味游戏等老年课程和文娱活动,由专门的义工团队老师授课,以丰富老人们的休养生活。
  除了生活上的照料,医疗条件也是很多老人选择广安养怡院的原因之一。“广安养怡院是浙江省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因此医疗服务是主要特色之一。”广安养怡院的负责人介绍道。广安养怡院的医务室共有23名专职医护人员,规模堪称全市养老院最大。医务室细分为内科、中医科、专家门诊等科室,能对老人老年期各种病症进行临床诊疗,提供及时、便利、精准的医疗服务。在养怡院的二楼,还有一个为偏瘫老人提供针对性服务的康复室,康复室里有5名康复治疗师,平时不仅能为老人提供康复服务,还可以指导护理员照料偏瘫老人的饮食起居,包括穿脱衣服、进食、处理大小便、调整晚上的睡眠姿势等。为了满足老人不出养老院就能看名医的需求,广安养怡院还开设了“云诊室”,对接海曙区西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宁波市第二医院的医疗资源。老人可以通过视频,直接向三甲医院的专家医生问诊。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宁波在全市推广“家院互融”的养老模式,广安养怡院的养老服务不仅像虞水晶、孙连荪这样的住院老人能享有,周边社区的居家老人也能享有。据介绍,广安养怡院还为社区的老人提供日间照料、上门康复推拿、康复理疗、上门生活护理、上门送餐等服务,并组织团队为社区老人家属开展上门培训,切实解决居家老人的生活护理、医疗康复问题。目前,相关服务已经辐射海曙区8个街道75个社区。■
  记者手记
  缓解“养老焦虑”,应高悬民生为本
  待爸妈老去之时,我们能不能对他们尽孝?当我们老去之时,能不能老有所养?这两个问题牵动着千千万万家庭的敏感神经,关涉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速,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加剧了无数家庭的“养老焦虑”,每一次有关养老社会事件话题爆热的背后都是这种情绪的折射。
  让每个人都老有所养,不仅是个系统性问题,也是细节性问题。它不仅需要宏观层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架构,也需要微观层面一个个具体养老场景的实现和展开。在这个过程中,顺应民意、重视民生、以人为本,才是缓解“养老焦虑”的良药。
  近几年,宁波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大力推动养老服务供给结构不断优化、养老服务质量持续改善,养老服务工作成效显著。目前,宁波平均每百名老人拥有社会养老床位5张;全市48.6%的养老机构通过“家院互融”模式,提供安全探视、康复护理、喘息托养等服务;老年助餐服务覆盖92.9%的社区;已运营养老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99.6%; 99.1%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合作;39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大学(社区老年大学)教学点挂牌运营……这一个个数据正是群众在养老服务中希望看到的细节,也是对缓解“养老焦虑”呼吁的最好回应。
其他文献
加快建设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浙江、宁波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的具體行动,是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是深入推进社会治理领域“最多跑一地”改革的重要抓手。宁波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遵照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的新定位新要求,推动县级矛调中心建设提质增效,努力在全省发挥好领跑示范作用。  通过整合力量
期刊
今年以来,鄞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改革要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矛盾“一地化解”、全域“一网统管”作为推进县域治理现代化的“牛鼻子”工程、发展新时期“枫桥经验”的重要载体,高质量建设鄞州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体系。  做优区级矛调“终点站”  坐落在鄞州湿地公园内的鄞州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以下简称“矛调中心”)由两幢2层小楼组合而成。2号楼一楼的“一站式”办
期刊
2020年9月22日,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中国宣布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同年12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  “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以及减排措施的逐步推行,将倒逼能源结构“清洁化”转型。除
期刊
沈女士是镇海区一家游乐园的营业员,疫情期间,老板说没钱发给员工了,几个同事一合计,怎么也得讨个说法。沈女士说:“之前,我们也东奔西跑了几个地方,都没有结果,没想到,这一个地方就把我们的事情解决了。”沈女士说的“这一个地方”就是镇海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  像沈女士一样,经中心调解成功拿回工资的场景,几乎天天发生。5年前,镇海在全省率先创建并实体运行矛调中心,提供矛盾调解、法律援助、劳动仲裁、
期刊
“我是来进行劳动维权的”“我是来处理家庭纠纷的”……在北仑区大碶街道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类似这样的情景每天都在上演。大到标的百万的劳资纠纷,小到小区垃圾桶的摆放位置,有纠纷找矛调中心,已成为大碶百姓的共识。  近年来,大碶街道坚持以群众诉求为导向,积极学习和拓展“枫桥经验”,注重源头预防,深化“三治融合”,推动多元参与,秉承“小事不出村社、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人员不上行”的工作理念,强
期刊
阚峰巍巍,慈水涟涟。穿越千余年的历史文脉,翻开宁波市江北区的慈孝长卷,静静流淌的慈湖水将那些慈风孝行的故事娓娓道来,“汲水奉母”的董黯、“引兵救母”的张无择、“割肝救母”的孙之翰……古人已逝,旧迹难寻,但慈孝之道,一桩桩一件件,如春风,轻抚两江北岸,如细雨,润泽了一代又一代江北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慈山孝水间长大的江北人,早已将“慈孝”二字镌刻进了悠悠岁月。慈水滋养下的慈孝江北,薪火相传,成
期刊
奉化溪口镇溪一村地处溪口5A级旅游景区,区域面积2.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95人。近年来,随着溪口旅游深度开发和征迁工作加快推进,村里矛盾纠纷交织。溪一村以村级矛调工作站建设为抓手,积极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目标,为村庄建设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  搭建矛调工作平台 确保问题抓早抓小  溪一村以现有的便民服务中心为依托,整合人民调解、治安保卫、网格员、村法
期刊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决定》中也强调,“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蛋糕不断做大,但分配蛋糕的机制仍然不够完善。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
期刊
9月11日下午,宁波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的重要致辞精神,研究宁波市贯彻落实意见;传达学习全国地方政协工作经验交流會精神,部署全市政协工作具体任务。  市委副书记、市长裘东耀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统
期刊
宁波是浙江省矛调中心建设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第一期试点市。去年以来,全市上下紧盯节点、高位推进,矛调中心建设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在制度、体制、机制、能力建设等各方面均取得积极进展。下一步,宁波将如何圆满完成“做优县级中心、做强镇级中心、做实村级平台”的工作任务,形成“矛盾纠纷三不出,化解纠纷跑一地”的宁波矛调特色品牌,为全面展示宁波社会治理成果经验、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