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中ST段缺血性改变期间S波振幅变化分析

来源 :心电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s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察560例患者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ST-T 改变,发现50例冠心病患者运动中 ST 段缺血性改变期间48例出现 S 波振幅增深,增深幅度为0.23±0.1mV,且与 ST 段下移在时间上相一致,两者有明显相关性,S 波振幅增深幅度=1.775×ST 段水平下移幅度—0.5。认为 S 波振幅的变化可作为运动试验缺血诊断的参考指标之一。
其他文献
上海某超高层建筑结构总高度632 m,风致振动为结构的控制荷载并决定大楼舒适度,大楼首创式安装了变阻尼摆式电涡流TMD来降低大楼顶部风致振动加速度,地震效应考量控制了质量
彩色显微光学图像三维可视化计算量较大,针对基于CPU单线程串行计算的可视化方法无法满足实时显示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图形处理器(GPU)的显微彩色图像快速三维可视化算法。该方法采用最大密度投影函数(MIP)实现可视化,通过插值计算通过物体光线上等间距点的RGB值,取其最大亮度点的RGB作为该光线对应像素的颜色值。以上过程通过构筑的内核函数在GPU上以多线程方法完成,最终使用Open GL直接绘制投影图
企业生命周期除具有生物学中生命体的"性命周期"特性外,也具有体现其自身属性的特性。通过构筑企业维护社会关系网络的成本和收益的假设模型,并将其纳入企业生命周期模型的分
分析220例正常人V3导联U波,发现不同年龄组及性别组存在形态和时限的改变。表现为青年组U波前肢时限较短,U波前肢与后肢比值(U前/U后)小。随年龄增大,U波前肢逐渐延长,U前/U后增大。中年组与青年组
差异性传导可存在于整个心脏传导系统,如顺、逆方向传导的窦-房、房-室、异-室(房)交接区以及心房、旁道、心室内等部位,而以心室内差异性传导最具特征性且常见
提出基于Sobel梯度算子方向场的掌纹图像三角点检测算法。算法首先对数码相机采集的掌纹图像进行去噪、边缘提取及伪边删除预处理;然后对图像进行分块处理,计算每一子块的Sobel梯度方向场,基于方向场直方图统计子块内每一像素点的方向场数目,将子块内大多数点的方向确定为子块中心点的方向;对掌纹图像的方向场进行三色同质化后,用基于形态的方法进行掌纹三角点定位,并删除伪特征点。对采集的212幅掌纹图像三角点
患者女性,16岁.因高热1周伴昏厥于1991年6月4日入院.临床诊断:伤寒感染并发中毒性心肌炎、阿-斯综合征.入院次日,心电图(附图上)显示:P波规则,P-P间距1.20s,房率49次/min;Q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