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污染土壤长料堆式异位生物修复技术研究

来源 :应用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bbccdd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长料堆式处理技术在长20m、宽10m的实用规模预制床上对辽河油田不同类型原油污染土壤进行了处理.处理工程设8个长条状堆料单元,每个堆料单元长8m、宽2m、高0.35m.当稀油、稠油和高凝油污染土壤中石油烃总量(TPH)为4.16~7.72g·100g-1土时,经过53d的运行,TPH去除率45.19%~56.74%.本研究为石油污染土壤异位生物修复实用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其他文献
本文以隧道工程施工建设为例,探讨在项目施工初期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可能造成的影响。通过综合考虑细致分析,做出合理判断,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加大监督力
比较研究了4种不同水分生态型植物在不同水分胁迫下的光合作用、叶片含水量和气孔阻力等生理指标的反应。结果表明,不同水分生态型植物抵御干旱的机制是不同的。中生植物主要是
以玉米为材料,利用三室隔网培养方法,研究了缺P土壤上施用植酸和卵磷脂时接种几种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Glmous versiformea,Gigaspora margarita)对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和碱
在松嫩平原采用野外放火的方法,研究了草地火速度、火强度、火烈度、火形态、火烧迹地形状及其与气象因子、可燃物、可燃物床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风速是影响草地头火速度最
通过在建瓯市设置的40块标准地的调查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毛竹林生态系统能量分配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毛竹林生态系统能量分配规律是秆、枝叶和地下部分的平均能量依次为4.2322*10^8、0.9230*10^8和1.7643*10^8kJ.hm^-2,所占
作为一种新道路基层施工工艺,公路基层冷再生施工工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施工效果是否良好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为此,本文通过对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的概况、施工
建筑工程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工程之一,不管是在经济建设还是国家发展等各个方面,都有着非同小可的意义。随着建筑行业势头良好,也给建筑企业提出了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的要
在红壤地区生长良好的自然植被(白茅)条件下设计了不同的刈割期试验,结果表明,每次刈割时的生物量以6年刈割1次处理最高,而以1年刈割1次处理最低,但6年累计生物量则以1年刈割1次处理最高,每
用大豆品种Willimas和黑龙 33从多年种植大豆未接种根瘤菌的土壤中捕集大豆根瘤菌 ,从分离株中选出 5 0株费氏中华根瘤菌 ,对供试菌株的培养特性、生长速度、耐酸、耐碱性、生长最终pH值、天然抗药性、CN源利用、刚果红吸收强度、产黑色素能力和质粒图谱类型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 ,并通过聚类分析得到树状图谱 ,证实了不同土壤中费氏中华根瘤菌的多样性 .
以常见绿化树种为材料 ,通过实地测定和熏烟实验 ,探讨了气孔浸润级与树木SO2 伤害的关系及ABA的防护效应 .结果表明 ,在特定环境下 ,相同树种的气孔浸润级较为稳定 ,不同树种的气孔浸润级差异较大 ;浸润级与叶绿素结合度呈负相关变化 ,但不明显 ;与K+渗出量呈正相关 (r =0 .92 ,α <0 .0 1) ,并按 95 %的置信度绘制了伤害预测图 .不同SO2 浓度条件下 ,对同一树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