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强和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思考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perorn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维护高等院校安全稳定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重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和加强法制教育,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几个重要环节。
  [关键词]高等院校 安全稳定 大学生
  
  最近十来年,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时期,高等教育已实现大众化。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有关统计表明,2007年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和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分别达到570万人和42.4万人,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达1738.8万人,研究生110.5万人,在校人数位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已跨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对高等教育质量和新时期高校安全稳定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在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人数急剧增加的情况下,大多数高校在教育、管理和服务的硬件、软件设施和措施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要求,给高校的安全稳定带来了明显的隐患。最近几年,全国许多高校都出现了或大或小的危害校园和谐与稳定的各类事件。少数发生在高校内的恶性案件扩散到全社会,给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良好的社会声誉造成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高校学生素质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思想道德品质、理想信念、生活观念和行为模式与高校“精英”教育时代的大学生相比,综合素质良莠参差更加不齐、思想道德状况更显复杂多元。而且,我国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之后,大多数高校乃至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并未从制度上、体制上和观念上随之转轨。高校的招生、收费、教育教学管理、学生日常管理等诸多环节尚未形成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相适应的应对策略,致使高校安全稳定与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矛盾日益显现。
  
  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是在新形势下,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出现错综复杂的局面。一方面,许多原有的道德规范不能适应新的情况,而新的道德规范又未普遍形成。很容易在某些地方和领域出现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混淆不清,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蔓延。如此种种,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必然形成很大影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形成当代大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思想道德新风尚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着力解决的问题。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高等院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和辐射源,是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交锋的主战场,是各种思想意识、人生观、世界观相互激荡的聚集地。因而,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不仅对和谐高校建设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全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2007年是全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的第16个年头,调查工作在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总体上继续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该调查还表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提高,精神风貌积极向上,对主流价值观表现出较高的认同。但是,新时期高校在校学生也呈现出缺乏责任感、宽容心和独立意识,很多学生难以承受学习和生活上的挫折。因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和情感纠葛而走极端(甚至自杀)的现象频频出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大学生们承受着各种竞争的压力,承受着观念的更新与价值多元的冲击,各种腐化的思想不时侵入校园中,使其脆弱的心灵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因此,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动员社会各方面,整合好高校内部教育资源,共同做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二、重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和加强法制教育是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催化剂
  
  我国高等院校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法制教育一直是薄弱环节,对大学生进行的法制和法治教育虽然设有专门的课程,但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中居于次要地位。究其原因,既存在认识上的偏颇,又有传统习惯的问题。多年以来,始终有这样一种认为,那就是只要加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和灌输,加强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而且,对大学生的法制和法治教育,往往追求对法律体系大而全的掌握,而没有重视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法治观念的塑造,使一部分在校大学生法制和法治观念淡漠,对法律缺乏应有的信仰。有些大学生甚至对法律常识不甚了解,混淆法律和道德的界限。近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频频曝光,以众所周知的马加爵案为典型的一批发生在高校校园内的恶性案件,充分说明部分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缺失达到了惊人的程度。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社会主流文化、主流意识形态的代表者和传承者。在高等院校教育中,应当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法治教育,把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法治观念的培育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内容。目前,我们对大学生进行法制和法治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所使用的教材偏重于对法律一般概念的解释和特点的分析,只是对现行法律体系进行知识性介绍,内容显得枯燥和单调。实际上,高等院校应改变把法制和法治教育仅仅作为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律知识教育的做法,而应以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为重点。良好的法律意识能够驱动大学生积极遵守法律法规,深厚的法治观念可以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权利、义务和自由,并充分尊重他人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用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和争议,并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利益,主动抵制校园内外破坏法律和秩序的行为,使高校的安全与稳定具有制度和理性的保障。
  
  三、搞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重要环节
  
  当代大学生身心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动荡性、自主性、进取性、闭锁性和社会性等基本特点,因此,作为他们人格核心的自我意识系统表现出相当的不协调和不完整,从而直接危及到他们健康人格的塑造。搞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防御的长效机制,维护学生的心理安全是新时期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当务之急。
  人的身心健康、身心关系不仅历来是哲学、心理学、医学、教育学等学科关注的问题,也是大学生们在学习、生活和交往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人们常用“身心健康”或“身心疲惫”来形容身心状态。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较好,但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比例也为数不少,而且呈逐年增多的趋势。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从内因上看,大学生处于特定的心理期,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过渡期,在心理发展上表现出许多过渡状态的矛盾性,主要表现为思维活跃但主观片面性强、情绪情感日益丰富但波动性大、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不完善;从外因上考察,社会阴暗面对大学生心理造成很大冲击。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和前景带给了大学生们无限的希望和奋发向上的力量,但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重能力轻品德和急功近利等错误观念,以及在校大学生经济条件的差异和就业竞争的压力等因素,使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受到极大挑战,其所产生的恶果,直接危及高校安全与稳定。
  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构筑因心理问题而引发校园突发恶性事件的防线,首先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使他们掌握更多的心理调适方法,自觉舒缓心理紧张,消除心理障碍。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一新要求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宗旨和科学发展的进路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今天,加强和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高等院校的安全稳定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注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的理念是对“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诠释,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也对新形势下开展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法律意识的培养、法治观念的树立提出了更新更严的要求。维护高校安全稳定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一个发展目标,同时也是一种教育实践。我们相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的安全稳定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一定能够和谐共荣,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4.
  [2]谢湘.2007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结果出炉[N].中国青年报,2007-07-25.
  [3]王素.简议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法律信仰危机及对策[J].双语学习,2007,(4).
  [4]赵丽.高校法律教育的改革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5).
  [5]魏青.试论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重构[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6]何军风.当前高校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6).
   (作者单位:四川理工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从实例出发,结合教学活动的本质和信息时代教育资源的特点,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回应“教什么——信息时代的教学追问”。探讨了信息时代教学目的性的重组问题,阐述了以“传导信息采集方法,解读知识迁移原理,优化情感构建体系”为主要特征的教学内容更新原则,以期信息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让教研活动尽快回归到教育的本源。  关键词 信息时代 信息采集 知识迁移 情感构建    一、问题的提出    19
【摘 要】随着高校扩招和国家经济发展的转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变得日益严峻,加强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指导越来越重要。职业指导价值观、职业指导知识、职业指导文化构成了高校辅导员所应该具备的职业指导胜任力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职业指导 胜任力 就业形势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逐渐增大,高校辅导员在毕业生就业中的指导作用越来越得到更多的关注。这要求高校辅导员除了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
[摘要]和谐警营建设本质要求武警院校培养出政治合格、品学兼优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院校德育工作承担着培养学生素质的任务。本文在分析构建和谐警营对警校德育工作的时代要求基础上,对院校德育工作存在的诸如教育位置上的不适当、观念上的不适应、内容上的不同步、手段上的不丰富、机制上的不协调等“不和谐”现象进行了审视,并对如何让和谐充盈院校德育工作进行了积极思考。  [关键词]和谐警营 德育工作 高素质人才  
[摘要]学习色彩静物既要关注色彩与表现的科学规律,又要遵循学习心理学的科学规律。从正确的整体观察方法的确立,到科学认知和阅读色彩,再到一定强度的铺色训练,关注的是人本的艺术学习,使学习得更有效。  [关键词]色彩静物 铺色训练 右脑观察 阅读色彩 大笔小画    色彩静物是历年美术高考专业测试科目之一,不管是统考,还是校考,都非常注重考生的色彩修养。在考生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辛辛苦苦地从素描学到色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现状进行回顾总结,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在羽毛球技术中的研究现状以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促进运动生物力学在羽毛球技术中研究的更快发展。  [关键词]运动生物力学 羽毛球技术 研究方法    1 前言    1972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第四届生物力学大会上,运动生物力学(Sport Biomechanics)从生物力学中独立出来。历经了三十多年的发展
【关键词】班级管理 不公平性 正式群体    追求教育公平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在班级管理中也应做到这一点。青少年是社会的未來,  是国家的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成为教师关注的对象。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差异的表现又反应在不同的方面,我们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转化差异,不要歧视他们。    一、重视正式群体、忽视非正式群体    学生生活在群体之中。在每一个班级中,都存在着若干比较正式的群体
【摘要】在信息爆炸的电子商务时代,利用Web数据挖掘可以迅速从海量数据中获取有利于商业运作和提高竞争力的信息。文章在介绍Web数据挖掘概念和常用技术的基础上,阐述了其在零售业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电子商务 Web数据挖掘 零售业 关联 聚类 分类    Web数据挖掘是数据挖掘技术在Web上的应用,它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从与WWW相关的资源和行为中抽取感兴趣的、有用的模式和隐含信息,涉及W
[摘要]未遂犯是现实生活中常见多发的犯罪形态之一。我国刑法总则明文规定,未遂犯也是犯罪,必须予以处罚。本文通过国内外刑法的比较研究,以未遂犯的处罚根据为视角,对我国未遂犯处罚范围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未遂犯 处罚范围 处罚根据    一、引言  未遂犯是现实生活中常见多发的犯罪形态之一。我国刑法总则明文规定,未遂犯也是犯罪,必须予以处罚。我国司法实践中,对于没有造成实际危害结果的犯罪,是否
[摘要]:苏童的小说和据其改编的电影一直以来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电影《茉莉花开》(改编自《妇女生活》)也依旧体现着鲜明的苏童风格。本文试图从“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历史意识”及“形式的意味”三个方面来探讨该电影相对于原著的背离、契合以及某种意义上的升华。  [关键词]:女性 命运 《妇女生活》 《茉莉花开》    电影《茉莉花开》改编自苏童的小说《妇女生活》。这部影片是继《大红灯笼高高挂》(改编
【摘要】 当前,“小班化”教学模式还未真正进入大多数公办学校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班级学生大多已经超过了46人。在教室中,由于空间的局限性,学生人数又非常多,导致学生的学习空间非常拥挤,因此,这时在教室内,教师的作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保证学生座位的合理安排。因为座位的合理安排与否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对一个班级的团结性与发展性具有深刻的影响。座位安排是小学生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