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llipop7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思想品德课不仅肩负着思想品德知识教育任务,更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使命。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目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关系科技发展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高素质人才是初中教育教学的固有使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不仅需要教师教学理念更新,更需要改变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文章就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展开论述。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 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
  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指导学生进行思想塑造,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学科就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可以说初中思想品德课不仅肩负着思想品德知识教育任务,更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使命。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把培养学生的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培养目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关系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及国际之间的竞争。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初中教育教学的固有使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不仅需要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更需要改变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为了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效培养大批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大批具有丰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必须以高度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肩负起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任。在初中阶段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每一位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下面我结合这几年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和体会。
  一、更新观念,改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传统教学理念中教师是课堂的绝对主体,课堂教学注重的是教师的教而忽略学生的学,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教师为了强推自己的教学进度经常压缩学生自我思考和学习的时间。同时,为了维护自己的绝对权威经常不顾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采用压制性手段开展课堂教学。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只能被动接受,学习毫无兴趣可言。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必须进行改革。要求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用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教育教学。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不利于学生发挥主体性,不利于学生吸收知识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让学生自由发挥和成长。
  所以,改进传统教学模式,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新的教学模式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现阶段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形式,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有效参与到教学中。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同时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教学环境中展开探究性学习。
  二、鼓励初中生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从学生的质疑开始。学生质疑是对所学知识的自主思考,是学生对新知识、新问题与自己已有旧知识和经验之间的矛盾体现。无论学生的质疑是否正确,这种敢于质疑的精神都值得教师鼓励和提倡。因为这种质疑能力是建立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的,说明学生已经参与问题的研究,是学生参与学习的表现。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创设条件让学生质疑,为此教师在课前要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在课堂上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利用这些生动有趣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进而展开联想和想象,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改变初中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本身就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须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方法。长期以来,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往往只重视研究教法,忽视研究学生学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人们才逐步像重视教法一样重视学法。新课程教学改革要对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进行改进。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教学中的问题展开科学探究,通过自主探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对于自己不是很有把握的方案,学生可以同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互动,或者分工合作,最终解决问题。正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逐步掌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最终为培养学生能力保驾护航。
  四、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
  初中思想品德课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学生的生活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教学,更要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观察、认识、分析、思考、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说理论来源于生活实际,而理论又反过来指导生活实际。创新来源于实践,所以强调理论联系时政、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初中生学以致用,才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其他文献
缺血性中风(AIS)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至今仍缺乏理想的治疗手段,其病死率、致残率居高不下,成为世界性的医学难题。脑清喷鼻微乳的主要成分为中药麝香、三七、川芎、石菖蒲、冰片等,存在成分复杂,结构多样性的特点。本课题采用国内外较为领先的微乳新技术,与鼻腔给药结合起来,使脑清喷鼻微乳中的药物与鼻粘膜紧密和持续地接触,以提高生物利用度,增加患者用药依从性,特别是利用喷鼻剂具有的剂型特点,加
摘 要: 本文就初中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点、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初中体育 兴趣特点 教学观念 能力培养  一、初中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点  1.广泛性。  学生进入初中后,随着学习的深入,知识范围的扩大,求知欲的不断增强,不但关心课内学习与锻炼,而且对课外体育活动及班级、校际、校外之间的小型竞赛和国内国外的各种体育赛事都很感兴趣。  2.选择性。
摘 要: 教学质量是评估教学实践活动的主要依据,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为了充分发挥小学体育教学作用,必须采取科学措施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小学生具有天生的创新能力,为此,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创新教学模式,注意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营造和谐的体育教学氛围。教师要积极改革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让学生参与实践,创新教学模式。
摘 要: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最好的教学方法是能够有效控制学生的学习情绪,做好师生之间和谐愉快的心理沟通很重要,把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调动起来的前提是有效的情绪调节工作。情绪调节是维系体育教学的关键,是维系师生进入最佳教学状态的纽带与桥梁,在心理上影响教学效果。体育课上,教师经常给学生做示范动作,需要手把手地教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最为直接。教师的言行和表情都可能引起学生情绪的变化。  关键词: 小学体
最近,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召开了党建理论讨论会。浙江省、市、地、县及部分企业、大专院校党的工作者和各级党校党建理论工作者150余人参加了会议.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
摘 要: 初中政治在整个教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关系到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更影响到学生价值观的树立。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一线教学人员应该积极探究适应课改的教学方法,高效组织政治教学,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文从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实现教与学的目标相统一:采取多种方式优化课堂导入;利用多种手段丰富课堂教学;注重政治知识点的迁移四个方面,谈谈如何适应新课改的各项指标和要
摘 要: 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中关于探究学习理念的提出有深刻的教育教学背景。在传统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由于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课堂教学的权威,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从属地位,被动接受性地学习,对学习没有兴趣,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需要和兴趣,学习机会少。文章谈谈对初中思品探究式教学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 探究教学 学习兴趣 快乐学习  新课程教学理念强调发挥学生主体
目的:比较新疆维吾尔、哈萨克两民族正常糖耐量人群和2型糖尿病人群肠道菌群结构,探讨两民族两种人群肠道菌群结构差异,探索肠道菌群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使用16SrDNA-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