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的条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ntju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生学习文言文,了解语法规范是很必要的。这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文言文句式,从而达到准确判断、通畅翻译的目的。本文就文言文中的宾语前置现象分析后认为宾语前置的条件如下: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用代词复指的宾语前置。只要掌握了这几种条件,学生判断宾语前置的现象就变得非常容易了。
  关键词:文言文;宾语前置;条件
  中学生学习文言文,了解语法规范是很必要的。这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文言文句式,达到准确判断、通畅翻译的目的。今天,笔者就文言文中的宾语前置现象做如下分析。
  古今汉语句子成分的位置基本相同:主谓结构主语在前,谓语在后;述补结构述语在前,补语在后;偏正结构修饰语在前,中心语在后;述宾结构一般也是述语在前,宾语在后。例如: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
  但是,在古代汉语里,有些句子成分的位置不同于现代汉语;另外,还有些句子成分在特定的语法条件下所处的位置也不同于现代汉语。下面笔者就拿宾语的位置来谈一谈。
  古代汉语的宾语在某些特定的语法条件下要置于动词之前,这种语言现象我们称之为宾语前置。宾语前置有如下条件: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上古汉语里常做宾语的疑问代词有“谁”、“孰”、“何”、“奚”、“曷”、“安”等,这些疑问代词作宾语的时候一定要置于动词之前。例如:
  ① 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 曰:“奚冠?”曰:“冠素。”(《孟子·许行》)
  ④ 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
  ⑤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
  “谁与”意思是“与谁”,“何操”即“操何”,“奚冠”即“冠奚”,“安在’即”在安”。例①和例③都分别是并列的两个句子,疑问代词充任的宾语要前置,而名词充任的宾语就不要前置,如“欺天”和“冠素”。
  2.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也要前置。例如:
  ① 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司马迁《报任安书》)
  ② 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许行》)
  ③ 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战国策·赵策三》)
  ④ 君何以知燕王?(《盐铁论·本议》)
  ⑤ 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国语·晋语八》)(作:起身,指復生。谁与归:同谁一起回去。)
  “为”、“以”、“与”都是介词,它们的宾语都是疑问代词,宾语都置于介词之前。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疑问代词单独作宾语才受宾语前置规律的制约,如果疑问代词只是作宾语中的定语,那么整个宾语并不前置。
  另外,“如何”是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固定组合,形式上似乎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后置,其实不然,“如何”是“如……何”紧缩的结果。例如: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诗·齐风·南山》)
  上述例子中的“如之何”意思是“对娶妻这件事应该怎么样”。例中的疑问代词“何”是有修饰语的谓语,“如 名”是介词结构,作“何”的状语。“如 名 何”去掉介词的宾语,紧缩为“如何”,意思并没有发生改变。例如,取妻如何?匪媒不得。(《诗·豳风·伐柯》”)
  例中的“如何”意思同“如……何”一样,是“怎么样”、“对……怎么样”。紧缩以后形成的“如何”是一个固定组合,作用相当于一个词,其中的“何”不是真正的宾语,所以不受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规律的制约。同“如何”意义相同的是“何如”。例如: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例中的“何如”意思是“如何”,是“怎么样”。“何如”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的结构,“何如”同“如何”语义相同、来源不同,可以说是殊途同归。
  与“如何”相似的还有“奈何”、“若何”,它们分别是“奈之何”、“若之何”的紧缩形式。在这里我们就不必多讲,课文中见到时学生们会类推而出。
  3.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前置
  在否定句里,指示代词或人称代词作宾语时,一般要前置。
  例如:① 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阳货欲见孔子》)
  ② 臣未之闻也。(《孟子·梁惠王上》)
  ③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④ 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孟子·许行》)
  例①的意思是“(你们)平时常说:‘不了解我。’”;例②是“我没有听说过这事”;例③是“我不欺骗你,你也不要欺骗我”;例④是“没有人欺骗他”。四例中的宾语都是人称代词或指示代词,并且句子中都有否定词(不、未、无、莫),这两个条件是这类宾语前置的前提,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条件,宾语也不能前置。
  例如:⑤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晁错《论贵粟疏》)
  ⑥ 吾久不闻汲黯之言。(?史记·汲黯列传》)
  例⑤的宾语是代词“之”,但没有否定词;例⑥有否定词“不”,但宾语不是代词而是名词性成分“汲黯之言”,故两例的宾语都不前置。
  4.用代词复指的宾语前置
  古代汉语叙述句的宾语都可以置于动词之前,但有一个必要的条件,宾语必须用代词复指。常用于复指代词的宾语有“之”和“是”。例如: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②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左传·宣公十五年》)
  例①意思是“不了解文句,不解决疑难问题”,例②意思是“距我三十里,只听命令”。宾语分别用“之”、“是”复指,置于动词前。这类前置的宾语与前两类不同,前两类前置的宾语都是单个的代词,用代词复指以后前置的宾语却可以是名词性成分,用代词复指的宾语不仅可以比较简单,还可以相当复杂。
  在这类前置的宾语前面加上表示强调的语气副词“唯(惟)”,可以构成“唯 宾语 是(之) 动词”的格式。例如:①惟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
  例中“惟余马首是瞻”相当于“惟瞻余马首”。这种格式使宾语表达的事物得到进一步强调。现代汉语的一些成语还保留着这一格式,如“唯你是问”、“唯利是图”、“唯命是听”。
  如果前置的宾语是代词“此”或“是”,充任述语的动词是“谓”,就构成“此(是)之谓……”的格式。这是一种固定的格式,意思是“叫这作……”或“是说这个吧”。这一格式在古汉语中出现的频率很高。
  在介词结构“是以”、“是用”中,代词“是”也是前置宾语。例如:①余是以记之。(苏轼《石钟山记》) “是以”等于”以是”,是“因此”的意思。
  总之,中学生掌握了这些条件之后,那么,在阅读古文时就可以得心应手地对宾语前置句式做出判断了。
  作者单位:山西省代县职业技术学校
  邮政编码:034200
其他文献
通过观看第十届全国初中英语教学大赛的课堂视频,笔者获益匪浅。其中,来自湖南长沙市长郡实验中学的黄湘峰老师的写作课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本文将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对黄老师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英语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主要是在于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以及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在实践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参与到互动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乐于学习,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取知识。  【关键词】直观形象 兴趣 口诀 合理分配时间 激励表扬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力求认识
【摘要】随着全球教育资源无缝整合共享,无处不在的开放按需学习,使得教育正从数字教育迈向智慧教育。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奉行“颠覆性”的策略而不是“改革性”的策略。微课和翻转课堂,就是这一实践的开拓者。要发掘学生的潜能就必须从小抓起,因此基础教育的小学通识教育阶段就尤为重要,经济和教育的全球化让英语教学承担了更多使命。故而小学英语教学必须借助新兴的微课和翻转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发掘学生创造力,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在当代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使用课堂教学语言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解决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问题的相关措施,旨在改善课堂教学语言方式,充分发挥出课堂语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课堂教学语言 问题 措施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语言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必须使用
【摘要】现在英语学习越来越重要,初中英语写作要求越来越高。《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的写作目标分别作了详细的描述。如五级对“写”的要求是:“能根据提示起草和修改小作文。”写作主要通过构思、表达和修改三个阶段组成。具体实施首先要选择正确的单词,然后造句组段,最后成文。  【关键词】选词 造句 组段 成文  初中生英语写作,一般来说只要把意思表达清楚,有条理就行了。当然是将内在的思维组织成文,再用语言来表
【摘要】新课标中提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教学理念。故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高中生英语语言知识、技巧与文化意识。使学生的人文素养随着英语学习而拓展、升华。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将来的英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高中英语 教学中 培养学生 人文素养 策略  作为当今社会重要交际工具的英语,其语言的背后还承载着英语
矿业、矿山、矿工、矿城即“四矿”问题,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矿业企业的发展问题是“四矿”问题的核心,发展矿业的关键是发展好矿业企业.企业要生存、发展、获
目前,很多老师都有一个困惑,为什么我在这节课明明已经教会学生学会那些重点句型了,但是学生到下一节课就不会了。还有一些学生,他们已经学习英语很多年了,但还是觉得开口很困难。这是很多英语老师经常谈及的一个话题。  我认为,英语本身是一种技能。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一个语言不断积累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初中学生的英语要求就是能够在虚拟或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初步交流。例如,我曾经过给学生上过一课Food a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是否具有良好的语感是初中生能否高效学习英语知识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英语教师应充分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本文就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进行了详细的探究。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课堂教学 培养语感 有效策略  英语语感指的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领悟与感知能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良好的语感可帮助学生快速、准确理解英语语言,并且也是学生学好英语学科的基础。那么,在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