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教学交流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的钢琴教育中,应该敢于尝试借鉴国外的教学方法,研究儿童钢琴启蒙教程,在音乐理论、弹奏技巧和乐感方面,引导我国儿童在钢琴学习中取得更多的进步,推动儿童钢琴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钢琴 音乐 启蒙教育
  我国应该注重国际间的钢琴教学交流,经常组织音乐交流会,聘请国外的音乐专业人士来我国讲授,吸取国外的钢琴文化,改善我国的教学水平、演奏技巧、演奏风格,在讲授的同时我国也要把民族音乐展示给他们,叫他们了解中国音乐文化,应该定期在世界各国巡回演出。我国应该注重创新,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传统音乐,创造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观念、演奏技巧、演奏风格。国外和国内虽然使用的教材不一样,但是教学方法也截然不同,国内注重弹奏技巧,苦练的学生很多,乐感却不好,学生只注重手指的触键方法而忽视乐感的培养,弹出来的音乐没有旋律,只是在弹奏音符,很多都是这样,像一些音乐培训机构,琴行等等,一首乐曲如果没有音乐,只是干枯的骨架,它的存在也变得毫无意义,如果它变得外表很华丽,很高贵,受人关注,这也是我们所期望的,弹钢琴也是在弹音乐,非专业和专业的人欣赏它的时候都会注重它的美,国外注重的不是演奏技巧,而是全面的培养,我国很多学生只会弹琴,你再问他其他方面的知识他就不知道,或者说进一步问他为什么这个地方处理的很柔美?或者是这个作曲家是哪国人?很多都回答不上来。在教学中中国的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是很严厉的,学生认为自己总是弹得不好很多中途放弃,学生的积极性不强,很多都是在父母的强迫下学下去的,弹不好就挨揍,老师听到学生弹得都是错的,而不表扬弹好的地方,而国外的教育方法和中国不一样,不会强迫孩子学钢琴,更不会弹不好挨揍,他们以鼓励学生为主,学生会因为自己取得好的成绩,而更加努力的练琴。
  与此同时,我们不能一味的只学习本民族音乐,与外界隔离,也不能只追求西方音乐,盲目崇拜,应该两者结合,这样对于我国的教育体系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这只是单方面的在教学上的改变,没有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应该在新内容上创新,比如作曲家也要多创作适合民族风格的乐曲,挖掘新的素材,发展本民族的特色,让我国人民能感受到我国音乐的领域在世界的地位,也让具有中国风格的音乐发扬光大。
  一、建立自主的幼儿钢琴启蒙教育体系
  笔者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上海、北京等这些大城市的幼儿园,对钢琴教育这方面特别重视,例如一个班级里一半以上都学习弹钢琴,小班开始,中班、大班都有,学习的氛围也非常好,家长认为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自己的孩子能比其他小朋友多学一门技能,是多才多艺的表现,钢琴教育普及化,但是在偏远的山区,很少有儿童学钢琴,我们现在努力的是让钢琴在中国这片土地的任何地方成长,培养有中国特色的钢琴教育,从培养幼儿钢琴教育开始,因为这些教育要从小开始抓,等他们这一代长大成人会很优秀。
  1.新型启蒙教育
  我国的教学内容是从一开始认识中央C在五线谱和琴键上的位置,音符时值、节拍、手型,然后是弹奏练习。第一阶段学习《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1—3册》、拜厄;第二阶段学习车尔尼作品599、哈农、巴赫初级钢琴曲集;第三阶段学习车尔尼作品849、布格缪勒、小奏鸣曲集。上课的时候先把上节课留得作业弹一遍,老师把弹得不好的地方挑出来讲解,然后再学习新的内容,下课前布置作业,讲课时候一般对技术性讲授的多一些,偶尔有乐理的内容,缺乏在游戏互动上、听旋律、伴奏配合、曲式分析、和声、复调、音乐理论上讲解,相对一些作曲家的历史背景、所处的年代及音乐的处理讲得很少,都是乐曲为主,只要没有错音、节奏很稳、手型正确,就可以过关学习新的乐曲,学生只是认为技术性的进步很重要,每天花大把的时间练习,没有真正领悟到音乐的内涵,对于幼儿学习钢琴,这样显得机械化,学生学一段时间很难坚持下来,很多中途而费,很多都是家长强迫学生才勉强坚持下来,这样挤压式的教育方式虽然不好,但也能培养出来。
  (1)新型启蒙教育方式
  在钢琴的教学内容上,我国应该借鉴国外的教学理念,在内容上丰富起来,教学语言要幽默、趣味、生动,教师要完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不仅仅是讲课,例如,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弹奏伴奏,这样音乐丰富起来很好听,在节奏上教师要和学生速度保持一致,这需要两个人很默契的配合;教师也要演唱歌词,和学生一起唱,或者学生弹琴老师演唱,老师弹琴学生演唱等方式;老师要多次给学生演奏钢琴曲,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教学所花费的时间也多,但是通过长期的学习过程学生是全方位的发展,我国这几年也按照这种教学模式发展,吸取他们的长处,只有少数人是兴趣教学,应普及这种方法,但是现在还是存在教学方法不当,误导学生,尤其是在一些私人办的音乐培训中心,像这种培训中心每个地方都很多,他们是盈利性质的机构,只追求学生的生源不去过多的考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家长花费很多最后幼儿什么都没有学到,不是中途而费就是改行,或者有的学校的钢琴老师一周正常课时是10节,每周按照这样的标准教学质量肯定很高,但是钢琴老师一个星期30节钢琴课,根本就没有时间备课,讲课的效率也很低,一点都不生动,像这样的例子很多,我国只注重钢琴演奏技术的学习。
  结语
  本文主要围绕我国儿童钢琴教育的现状,引用西方的教学理念,正确引导我国儿童钢琴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2]阿贝,邓珂.成功的钢琴教学.钢琴艺术[J].2004,(01).
  [3]蒋晓苏.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J].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6,(05).
  [4]李飞跃.儿童钢琴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钢琴艺术,2002,(05).
  [5]王晓坤.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高师音教专业钢琴教学改革[J].中国音乐学,2004,(03).
其他文献
许巍有娱乐精神  每个人都有娱乐精神,只不过大家觉得开玩笑和犯疯是娱乐精神。我觉得许巍就特有娱乐精神,看我骂我是娱乐,你看我思考我也是娱乐。只要是流行音乐都是娱乐,不是艺术的都是娱乐。汪峰许巍更多就是解心宽嘛,老上大海那边看去,我就不知道看什么,有什么可看的。因为大家都觉得看大海特开心。一听许巍,就永远在海边站着,想自己年少轻狂的时候。我一直不理解,为什么你不再年少轻狂的时候,就一定要成熟。你可以
期刊
因为对张震岳的摇滚作品有着朝圣般的期待,所以看到《我是海雅谷慕》打着故乡、亲情牌回归时,心中顿生无聊、沉闷的反应,几番失去兴趣。不仅如此,就《等我有一天》、《OK》这些后期作品中过厚的温情成分,个人看来都无法和十年前《有问题》的犀利震撼相提并论。痴迷那样张震岳的自由痞性,以及台味民谣摇滚米酒般的甘醇,简直像是歌迷的任性心理。但是——即便在这样先入为主的消极心情下听完《我是海雅谷慕》,竟也被感动得一
期刊
摘要:本文以方石声乐作品《土家女儿会》作为研究的实例,探究声乐作品的文化内涵与创作意蕴,以及演唱者对作品的艺术处理和演唱设计,反映作品流露的审美品位和文化底蕴,以及如何从音乐内容和音乐情感角度完美诠释声乐作品,从而构建声乐演唱与声乐作品的统一结合的完美意境。  关键词:声乐演唱 声乐作品 方石 《土家女儿会》  声乐作品的艺术内涵表达依靠演唱方式的选择,以及演唱技巧的综合运用,而声乐演唱的成功体现
期刊
与廖昌永有一面之缘,是在上海音乐学院85周年校庆上,他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不停奔走……著名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这是廖昌永的几个头衔。名人身份多样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当然其中不乏浪得虚名、沽名钓誉之徒,但是也有时刻不忘身份赋予的重任、全心全意贡献力量的人,廖昌永属后者。  多重身份让他获得全方位的视野,更多方面的思考。他的身份不止以上列举的四种,而一切身
期刊
摘要:本文以忻州八音为研究对象,阐述八音的基本情况,对八音乐队的组织,演奏形式、乐队及音乐特色进行探讨,以求对忻州八音较全面、客观的了解,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  关键词:民间音乐 忻州 八音  古老的三晋大地上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在民间泛滥和流传着多种艺术形式。大约是古老的生活存储了足够多的情感需要表述,而语言的力度在记录这些复杂的情感时往往不够准确与生动,那些微妙的激情、夸张的幸
期刊
摘要:电影《迷墙》的产生源于平克.弗洛伊德乐队音乐专辑《迷墙》的成功,艾伦.派克被邀指导这部同名电影。电影《迷墙》的最大特色:“迷墙”的主题音乐,以动画的形式演绎抽象的主题,音乐成为电影的灵魂。  关键词:音乐 墙 动画  音乐专辑《迷墙》的主题  电影《迷墙》的产生源于平克.弗洛伊德乐队音乐专辑《迷墙》的成功,艾伦.派克被邀指导这部同名电影。平克.弗洛伊德乐队是英国艺术摇滚派中最有影响力的乐队,
期刊
早在半个世纪前,马丁·路德·金就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用不卑不亢的庄重语调发出了“我有一个梦想”的时代之音,这坚定的信念越过大洋彼岸,响遍了整个华夏大地,整整五十年过去了,炎黄子孙仍然沉浸在对梦想的不断追逐之中,只是越来越多的人在追逐的过程中累了、倦了、迷茫了,忘了自己来时的路,也忘了要去的方向,最终迷失在途中,被吞噬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然而,正在我们彷徨之际,中国梦就像北极星一样为我们指明了逐梦
期刊
音乐是历史上第一个与电影结合的听觉元素。它先于音效,先于有声台词,作为一种流动性的艺术形式,其高度的抽象性往往能将情感数倍放大,供情感的渲染,平添一份灵性。当听觉形像与画面的视觉形像相融合,电影呈现出的综合性美学让我们产生共鸣。在整个电影工业,我们拥有太多配乐大师,他们令配乐带有美妙的情绪性质,令画面与音乐在双向配合中,蕴含着另一种“潜台词”。  在这里,我们不谈那些为贴合影片而独创的电影配乐,而
期刊
摘要:传统音乐的调查,在我国古有“采风”、今有“田野工作”之说。随着历朝历代的更迭,不同时代赋予其不同的含义。近现代以来,伴随着西方民族学、人类学、民族音乐学等不同学科的引入,“采风”一说逐渐被“田野工作”这一称谓所代替。但是,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研究目的,不同的研究目的决定了即使是在面对同样的文化事项的时候会选择不同的工作方法。本文试图从民族音乐学这一学科的田野工作入手,结合自己的田野工作经历,
期刊
摘要:对于课堂学习的效果来说,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对学习内容发生兴趣,才是重点。学生对音乐是否有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趣。只有激发并保持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寻得乐趣。1、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动”起来,加入给学生适当“动”的教学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2、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要使教学产生趣味,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充分运用现有的多媒体来辅助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