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三全育人”协同机制研究

来源 :河南教育(高校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deyangl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块链技术具备的过程可信和去中心化特点,能够以低成本的方式构建多利益主体的信任基础,重塑社会信用体系.为有效解决“三全育人”实践中的合力、衔接和联动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三全育人”协同机制.全员育人的各要素节点通过集体构建并共享区块链上的分布式账本,能够激发育人主客体形成强大的系统合力;结合区块链数据不可篡改的特点,构建学习记录区块链,全程记录学生学习成长的全部过程,实现全过程育人的有效衔接;利用区块链的公开透明特点,整合高校内外分散的教育资源,打造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全方位育人的有机联动.
其他文献
纵观新媒体的发展历程,改革重心从业务再造逐渐转移至流程再造,关注点从内容销售转移到渠道销售.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原有的传播格局,提高了传播效率,为信息传播提供了全新的话语逻辑与呈现方式.本研究从微博、微信、网络平台、短视频四个新媒体编辑叙事的呈现方式总结经验、提炼规律,以期为传媒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两对话两评议”是泰州学院在推进课程思政过程中探索并构建的创新模式.该模式以青年教师为对象,以课程思政为载体,以加强专业课教师与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和思政课教师的“对话”以及接受专家和学生的“评议”为手段,旨在提升青年教师的政治素养和课程育人水平.“两对话两评议”模式的构建,有效提升了文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的育人能力和水平,也为该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初步形成了“1+3+4”课程思政考核机制和“1+1+3”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机制.
高职院校每年为我国培养大量的基础性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更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对教育模式进行探索与创新.本研究运用PESTEL模型,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环境、法律六个方面详尽解析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发展环境,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开展面向“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应用型高等教育改革,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高质量技术应用型人才是战略实施的重要保证.本文通过对中西方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对比分析,得出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要根据产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实施从宏观的课程体系结构到微观的课程内容组织的彻底变革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议.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高校防控体系和治理能力带来严峻考验的同时,也为后疫情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研究提出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审慎的综合技能方面来培基固本,从唤醒大学生思想道德情感的驱动意识方面来培育涵养,从延展大学生思想道德体验的情感场景方面来增加实践体验,以期为后疫情时代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参考.
我国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这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绝佳素材.高校要善用“大思政课”,把灾难当教材,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讲准、讲清、讲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帮助青年学生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中,“硬核”决策彰显了为民情怀,“硬核”担当展现了爱国赤诚,“硬核”组织增强了爱国底气,“硬核”力量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中国人民的行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力,深刻体现着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本质,是高校思政课堂最鲜活的现实教材.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前沿阵地.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发展,为解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决策机制前瞻性不足、治理机制科学性不强、评价机制专业性不高、协同机制效用性不显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坚持党委领导和落实校长负责制、完善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加强统筹协调和健全监督评价、优化思政课程与拓展课程思政的高度统一方法.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国际化办学的方式之一,逐渐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本研究以河南师范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 实践为例,分析了中外合作办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了培养模式存在的外语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契合、专业课程引进的学习两个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外语+”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在百年光辉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以“红船精神”为源头的伟大革命精神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和显著的民族特征.新时代,大力弘扬党的伟大革命精神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高校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要坚定理想信念,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领航作用,勇担历史重任,坚持初心使命,把弘扬伟大革命精神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全方位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