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殖性脓性皮炎-脓性口炎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06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42岁,因口唇脓疱性损害11个月,头面、躯干脓疱、溃疡、增殖性斑块5个月就诊.既往有溃疡性结肠炎病史8年.皮肤科情况:眼睑轻度糜烂,颊黏膜及口唇水肿,脓疱、渗出、黏液形成典型“蜗牛行迹”损害;颈部大片黑褐色增殖性斑块,约20 cm×10 cm,边缘隆起,分别于前胸、腋下、脐周、左侧腹股沟,可见手掌至核桃大小增殖性斑块,边缘脓性分泌物.组织病理:表皮呈乳头瘤样增生,表皮内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微脓疡,真皮浅层大量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检查IgA、IgG、C3阴性.诊断:增殖性脓性皮炎-脓性口炎.治疗:甲泼尼龙40 mg/d静脉滴注及对症处理,皮疹逐渐消退。

其他文献
睑缘色素痣是皮肤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较小的睑缘痣常用激光治疗,但对于较大睑缘痣,或者侵犯了睫毛根部睑板及结膜的睑缘痣,则需要手术切除,不仅要将皮肤面肿物切除,还要将睑板及结膜面的病变一起切除,但传统的手术方法容易形成局部瘢痕或睫毛缺失,影响外观.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们采用改良带睫毛斧形皮瓣法修复痣切除后的组织缺损,取得满意效果。
期刊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桑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第十人民医院史玉玲,上海市卢湾区中心医院邬玉美,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程少为,大连市皮肤病医院吕成志,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王俐,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李光,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江勇,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贾雪松,
期刊
银屑病为免疫相关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病情,减缓向全身发展的进程,减轻自觉症状及皮肤损害,尽量避免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过程中与患者沟通并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是治疗的重要环节.中、重度银屑病患者单一疗法效果不明显时,应给予联合、替换或序贯治疗.提出以下治疗原则:①正规:强调使用目前皮肤科学界公认的治疗药物和方法;②安全:各种治疗方法均以确保患者的安全为首要,不能为追求近期
期刊
患者男,66岁.因尿道外口左侧红肿半个月于2013年10月11日就诊我科.半个月前,尿道外口左侧出现一绿豆大红色丘疹,逐渐增大并肿胀,无自觉症状.曾在多家医院就诊,均诊断为男性尿道旁腺炎,予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地尼等治疗,皮损无好转.追问病史,患者曾于2013年7月有非婚性交史,3周后包皮系带周围皮肤破溃,无自觉症状,未处理,2周后皮损自行消退。
期刊
患者女,51岁,因左胸部丘疹伴痒2个月就诊.患者1年前行左乳腺癌改良切除术,术后间断辅以放射治疗25次,照射范围为左胸部、左锁骨上区及左腋窝,累积剂量50 Gy.放疗结束后4个月,左胸部出现数个粉红色丘疹,逐渐扩大并增多.患者放疗前无类似皮损,否认局部外用药物史.既往体健,否认慢性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期刊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长波紫外线(UVA)照射的人成纤维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0.01、0.1、0.5、1.0 mmol/L白藜芦醇分别处理正常人成纤维细胞6、24、48、72 h后,采用MTT法检测增殖活性.10 J/cm2 UVA照射细胞后立即加入0.01、0.1 mmol/L白藜芦醇,继续培养6、24、48、72 h,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白介素(IL)-
在20世纪80年代初,梅毒在我国死灰复燃.至2013年,我国梅毒报告发病率达32.86/10万,居全国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排序第3位,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之一[1].我国梅毒疫情的快速上升值得深思.梅毒可防、可治、可控,检测手段易于实施,医疗条件成熟,至今尚未发现耐青霉素的梅毒螺旋体,全国各地普遍开展梅毒血清检测,为什么我国梅毒疫情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现就此问题提出建议。
期刊
患者女,48岁,左颈部淋巴结肿大、疼痛1周.抗炎治疗1周疗效不明显.皮肤科检查:左颈外侧乳突下方至锁骨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呈串珠状.活动度小,直径最大约2 cm,触痛明显,其他部位表浅淋巴结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组织病理:多种形态的组织细胞、免疫母细胞及浆细胞样单核细胞增生,伴有程度不同的核碎片.免疫组化:病变区CD3(+)、CD8(+)、CD68(+)、巨噬细胞炎症蛋白(+)、CD20(+).诊断
期刊
患儿女,13岁.臀部、四肢反复起斑块6个月,加重伴间断发热5个月.体检:各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臀部及双下肢散在分布直径3~ 11 cm质硬、浸润性、紫红色皮下斑块,界不清,表面少许脱屑,无明显压痛及溃疡形成.实验室检查:白细胞(0.03 ~ 3.7)×109/L,红细胞(2.8~ 4.4)×1012/L,血小板计数正常;纤维蛋白原1.79 g/L,NK细胞比例4.6%;骨髓涂片示骨髓
黄褐斑是一种发生于面部的获得性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好发于育龄期女性.发病与内分泌、遗传、日光、自由基、局部微生态、化妆品、精神因素等有关[1],严重影响患者容貌及身心健康.目前黄褐斑的治疗均不理想,有报道用口服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已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2-3].我们尝试采用氨甲环酸不同给药途径对黄褐斑患者进行治疗,探讨其临床疗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