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素:山明水秀写淡远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654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对慷慨的藏宝人rn潘素(1915-1992)年轻时的照片,看到的不多.但仅仅是她1937年摄于上海的那一帧,窈窕端凝,令人称奇.据任凤霞著《一代名士张伯驹》讲述,潘素出身于世家,先辈潘世恩是前清状元,到父亲潘智合时,家道已经中落.7岁时,母亲为她请来先生教授诗文、绘画和琵琶,她还曾跟随管平湖学习古琴,精于音律.母亲病逝后,潘素13岁就被继母推入欢场卖艺.
其他文献
人心向背直接关乎一个政党的生死存亡.从成立时只有五十多名党员,到成为拥有九千五百多万名党员、领导着十四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从带领中国人民翻身做主人的精神主动,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行动自觉,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始终能够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在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看党的锻造,可以成为打开中国共产党“成功之道”的一把钥匙.
期刊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播活动和传播媒介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传播学的研究需要探索一条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学科道路,这既是传播学学科发展的要求,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区域传播理论基于具体区域环境研究传播现象,并尝试通过把握新媒体传播趋势,进行去媒介中心化的本土传播学研究,发展与中国社会情况相适应的研究理论,是传播学发展的一个新路径.
语体互文性是语篇的重要特征之一,表现为不同语体的语言材料在一个语篇内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状态.语体互文性具有修辞属性,在语篇中它是有助于语篇交际目的 实现的有效策略,也是语篇意义对话性的外化手段.根据在语篇生成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语体就可以分为主语体和互文语体.主语体决定当前语篇在所属类别中的典型性,互文语体在当前语境和主语体的制约下,做出顺应性改变并具有表意的双重性.
元末契丹族后裔石抹宜孙镇守处州,与浙东文人、理学家、政治家等交游,并进行频繁的文学活动,如诸君唱和、少微唱和、刘石唱和、掀篷唱和等,为维护元末浙东的政治稳定、理学发展以及文坛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以契丹人石抹宜孙为中心的雅集唱和,是考察元代多元、多族士人圈交流融合的鲜活例证,亦是在元末战乱背景下,浙东文人日常生活和心路历程的缩影.
连续性是考察连续报道的重要维度.近年来随着媒介融合环境的发展,连续报道面临一系列内外挑战.本文通过研究连续报道的连续性,分析其连续性的表现形态,挖掘连续报道连续性存在的问题,并从连续性的视角对连续报道的未来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一项系统而艰巨的工程.新发展理念所强调的系统观点和方法为构建以产出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开辟了新思路与新视角.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对课程体系所具备的结构性、功能性和开放性等系统特征进行详细探讨,提出了“人才需求决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决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支撑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支撑人才产出”的课程体系构建思路,并采用系统开发的方式,通过需求分析、功能分解、体系结构设计、调整和演化四个步骤,完成课程体系的构建,依靠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把各种专业课程有机整合到一起
1919年前后,吉野作造是日本学界少有的一位密切关注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并且为五四运动提供公开辩护的著名学者,他和早年的学生李大钊友善互动、反复沟通,极力促成了北大赴日考察团从1920年5月5日至6月5日的考察交流.这是当时中日两国新文化界仅有的一次规格较高也比较正式的团体外交活动,不仅拓宽了时人的文化视野,增进了两国新文化界的相互了解,还为相关人员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契机.
期刊
北京城很大,老舍最牵挂的是西城小杨家胡同里的一个小院.rn时至21世纪,在新街口南大街上,拓宽过的小杨家胡同口依然不起眼,向前走20多步,遇见一面墙,连着拐几个90度的硬弯,一个豁然开朗的小空场,周围分布着七八户人家.过了小空场,又是一个细而直的小胡同往北伸去.胡同的东南边是护国寺高大硬实的红墙,金刚殿挂着文物保护的牌子,殿后有一家小宾馆.出了胡同的东口向北走,不足两里路,就到了碧波荡漾的积水潭.
期刊
韩素音被誉为是继史沫特莱、埃德加·斯诺之后,第三位与中国结下深厚情谊的外籍作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韩素音的英文作品为世界了解中国提供了一个窗口.她说:“我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我,是由她(龚澎)塑造而定型的.”韩素音与龚澎相识于燕京大学,数十年来关系密切、感情深厚.
期刊
近年来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全面提升的社会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栏目逐渐发展起来,受到群众的喜爱.当前民生新闻存在节目形式和内容单一等问题,有一定的改进空间.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丰富新闻内容与形式,积极运用先进的新媒体技术,采用合理的发展措施,促使我国电视民生新闻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