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扎根理论的中国国际传播力提升路径研究——以中国对缅传播为例

来源 :新闻与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_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缅甸为例,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以两次调研采访资料以及与对缅传播力高度相关的期刊论文作为研究材料,对目前中国对缅传播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梳理.研究发现,我国对缅国际传播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缅甸民众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着对中国的认同焦虑.因此可以从日常生活路径出发,以对话式话语路径发挥中国媒体、企业的作用并进一步挖掘文化记忆资源,构建国际传播中的文化记忆共享系统,从而提升我国的国际传播力.
其他文献
本文从技术方法、理论范式、思想观念、规范未来等4个层面对基于算法的智能传播现象做了学术上的梳理和划分.通过在文献、主题、语言、历史、流动和焦虑等6个方面穿梭比对,本文试图以“技术文化实体”来说明算法的存在方式,通过“算法物”与社会生产力以及消费阶层相联系,动态地展现算法是如何流动的,不同社会阶层又是如何被卷入这一过程的.这一框架试图就算法研究呈现出更多深层的、复杂的社会构架,即算法是我们了解社会结构、理解社会现状的一个切口.
中国新媒体传播研究核心议题演变的回溯能够厘清其学术脉络,而对其驱动力的考察则能明晰其内在机理,以共同推动研究的深入开展.中国新媒体传播研究核心议题演变总体上呈现出技术变化带来新视阈的断裂性与媒体发展形成的连续性并存的发展态势,其驱动力主要包括技术、政策、平台和学术自主性,而以上“四力”的作用机制则分别表现为技术牵引、政策影响、平台加持与学术自主性主导.基于此,提升学术自主性成为“四力”驱动下研究议程设置的时代担当,而着力知识增量则为提升议程设置乃至学术自主性的旨归与走向.
本研究试图探讨1986年至2020年中国舆论研究的研究状况、理论构建;通过文本挖掘和内容分析法,考察1986年至2020年9种新闻传播学期刊的舆论研究论文(n=1676),结果显示,中国舆论研究的规模不断扩大,论文发表数量呈现幂律分布,研究机构发表论文数量的差距逐渐扩大,发表论文研究机构的数量下降;舆论研究已成为独立的研究领域,“舆论形成与传播”成为核心研究议题,理论研究与研究方法研究亟待加强;舆论研究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但各地平均发表的论文数量及其质量差距较小,理论来源不同,研究偏向各异;舆论研究的科学
本文从物质性理论出发,认为新闻生产流程正是媒介技术中介下的数据流动过程.数据在其中作为物的存在,将人与作为装置的新闻平台连接起来,构成一张以关系为核心的“社会—物质”网络.在这个网络中,尽管新闻生产的内容逻辑与技术逻辑发生着众多的碰撞,但人与物之间最终通过媒介网络而凝结成稳定的媒介系统,实现人与技术、思想与机器之间的协同运作.基于物质性视角下媒介的中介性特质,本文还建构出符合数字时代新闻传播特征的中介社会传播模式,将人与物共同建构出的中介系统视为传播的中心,数据在传播者和目标对象中流动并伴随着新闻生产和传
2018年Science杂志刊文,首次用大数据方式表明假新闻在社交媒体上比真新闻更具有传播力.本文则通过聚焦一个普通的“豪车落灰”假新闻案例,从假新闻文本特征和传播方式两个方面更进一步分析了假新闻为何容易传播的问题.本文提出两个前人研究没有提及的假新闻特征:“组装”新奇性并引入共情性的“另类故事”文本模式和具有保护力的传播“界墙效应”.这两个原因或许可以和此前的发现一起,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为什么假新闻如此顽固、如此有生命力.在此基础上,本文也探讨了治理“顽固的假新闻”的可能策略,并呼吁学界对假新闻问题开展
改变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错位”现象,提升中国国际传播的效能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议题.“全球中国”方法论对国际传播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价值,作为国际传播的重要主体和重点渠道,媒体应该如何在这一方法论指导下开展实践呢?本文提出,应从传播内容、传播主体、传播渠道、传播对象、传播策略、传播范围等六个主要环节进行核心要素的调整和升级.在“全球新闻→全球记者→全球媒体→全球受众→全球本土→全球传播”六大新核心要素循环往复形成的传播闭环推动下,改变固有的对外传播定式,创新国际传播的理论和方法,全面提升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
游戏在当代社会已经被赋能为社交、娱乐、科技的多元结合体.随着参与人群的扩大,游戏在不同社会群体中呈现出不同的认知参与.因而,厘清不同群体对游戏的认知,成为当下进一步深入研究游戏及其相关场景、建设出完整的社会价值体系和舆论应对机制的必要性前提.本文以国内参与人数最多的腾讯游戏为对象,以微博评论为样本,采用LDA主题模型及内容分析的方法,比较游戏玩家、父母和大众这三个群体对腾讯游戏的认知差异.横向比较三大群体在腾讯游戏相关评论中评论情感的差别和评论主题选择的侧重,并针对不同的主体之间的游戏认知差异提出解释,从
地理空间日益成为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关注的重要变量,却甚少走入传播学研究的学科视野.本研究通过对4172份全国性样本分析后发现,在城市和区域两个地理尺度上,社交媒体的采纳时间与使用能力均存在“梯度递减效应”,而这种递减所造成的鸿沟呈现出一种“非平衡性鸿沟分布”的特征.具体而言,随着空间层级越来越高,用户采纳社交媒体的时间逐级增长,使用能力也逐级增强,但层级之间的鸿沟差异明显.此外,采纳时间也在地理空间结构对使用能力的影响过程中起到中介(mediating)作用.因此,在充分认识这种“空间偏好”所造成的数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组织开展了脱贫攻坚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通过一系列扶贫报道记录了这一伟大历程.本文借助内容分析和框架分析的方法,从高中低三个维度探究人民日报在建构扶贫议题时所采用的新闻框架.研究发现,在高层次上,体现为领导人扶贫工作、脱贫成果展示、国际减贫事业、典型宣传、舆论监督、精准扶贫等六个框架.在中层次上,强化主要事件和口头反应框架,弱化事件背景和评估框架.在低层次上,大量使用限制性修饰语交显报道客观性,围绕“帮扶谁、谁来扶、怎么扶”建构新
区域新媒体平台的打造,面临资金、资源、流程、商业模式等难题制约,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集倾力打造的“南方+”客户端在定位为区域综合服务平台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南方+”采取内容一体化生产、技术一体化支撑、经营一体化统筹等的三个“一体化”转型升级路径,取得了不错的阶段性成果,对于中国区域新媒体平台的“一体化”打造,具有很强的复制价值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