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和癌前病灶中p53和bcl-2蛋白表达在移行区和非移行区的差异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xd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研究p53和bcl-2蛋白在前列腺移行区和非移行区(即中央区和外周区)内前列腺癌(PCa)和高分级前列腺上皮内瘤(PIN)细胞中的表达,探讨移行区和非移行区内PCa发病率和生物学行为差别的分子机制.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以30例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术切除标本作为检测对象,检测前列腺癌和高分级PIN细胞中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 结果共发现高分级PIN灶97处和PCa灶58处.在癌灶中p53蛋白表达非移行区内(35.3%)明显高于移行区内(8.3%,χ2=4.209,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在高分级PIN灶中,p53蛋白表达非移行区内(8.7%)虽高于移行区内(0%),但差异无显著意义(χ2=1.313,P>0.05);bcl-2蛋白表达在癌灶的非移行区内(23.5%)也高于移行区内(16.7%),但差异无显著意义(χ2=0.016,P>0.05);高分级PIN灶中bcl-2蛋白表达在非移行区内(85.5%)高于移行区内(75%,χ2=0.440, P>0.05),差异亦无显著意义. 结论癌灶和高分级PIN灶在移行区和非移行区内p53和bcl-2蛋白表达的差异可能和两区间癌发病率和生物学行为的不同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天津地区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V245V突变特点.方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扩增42例正常人和44例苯酮尿症病人的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外显子7,用单链DNA构象多态性、直接DNA
目的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观察人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 MCL)细胞在力学牵张下的mRNA表达变化.方法 MCL细胞置于Equi-Biaxial牵张装置中培养,生长达80%
目的采用6 min步行运动试验,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运动前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Fas、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GAM-1)、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NDA)等
本文从饮食、运动、药物及通过记录糖尿病日记对糖尿病(DM)患者进行家庭自护指导,将体会报告如下。
我院门诊治疗的冠心病患者(CHD)50例,都符合1980的第一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冠心病诊断标准。男31例,女19例,年龄45~72岁,平均(61.2±8.7)岁。
1996~1999年,我科收治27例糖尿病足患者,康复护理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目的探索菊科植物灯盏花Ertgeron breviscapu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色谱分离技术,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灯盏花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了2个化合物,经
为了研究穴位埋药线治疗癫痫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对脑电图的影响.采用穴位埋药线配合辅助药物治疗(治疗组)该病88例,并与西药抗痫组(对照组)86例进行随机对照.结果
1995年6月~2000年5月我们共收治糖尿病足溃疡患者11例,现将治疗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目的研究面神经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和影像学表现,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 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面神经瘤均行CT检查,6例还进行MR平扫和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CT表现和MRI表现,并比较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