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都说夫妻是左右手

来源 :家庭之友·爱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nj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别跟我讲你那些大道理。这是每次老公有意见时,木瑾的惯用语,大多是撒娇腻人,迫使老公顺从自己的心意。只是今天与以往不同,老公态度激烈,完全没有给木瑾留回旋的余地。
  起因是木瑾有个心仪已久的包,因太贵一直没舍得买,恰好有同事去法国出差,那里卖的比国内便宜好几千,她便心动,和老公商量。谁知老公一听,脸色马上变了,说:你已经有那么多包了,不要再买了。木瑾当即蒙了:为什么?老公就跟她算各种开支。
  木瑾和老公一个在事业单位一个在国企,收入还不错,5年前公积金贷款换了套三居的大房子,开着十几万的车,在别人眼里,也算是小康生活。可是,俩人都是死工资,除了固定的房贷,女儿教育的开销就占了家庭收入的1/4。即使老公不说,木瑾心里也大概有数,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消费,能不买就不买,除非实在喜欢。
  包,是木瑾的大爱,这是多年来就拎一个万能包的老公无法理解的。前些年,木瑾还满怀热情地对老公说教演示,他也只进步到搭配了是不一样,不过重点仍是有几个人会注意到这些细节?这几年,别说她穿了什么衣服拿了什么包,就是换个发型,如果她不问,他也很难发现。木瑾曾在QQ空间上抱怨:日子久了,夫妻真的就像左手和右手。
  老公换好衣服出来,径直去了厨房。木瑾婚后最满意老公的一点就是,只要他在家,厨房的事他全包,且能做许多女儿和她爱吃的拿手菜。嫁个会做饭的顾家男人,还是嫁个会赚钱的事业有成男人,这个困扰单位一个年轻女孩儿的问题,近两年,也反复出现在木瑾心里。当然最理想的答案是嫁个有钱又顾家还有情趣懂你的男人。
  闻到厨房飘出的饭菜香,木瑾感到了饿,一直在楼下玩耍的女儿也回来了。木瑾打发女儿去洗手换衣服,她走向厨房。厨房的乳白色瓷砖是她挑选的,黑色橱柜是她挑选的,那个站在灶台前的老公,也是她挑选的。木瑾挑选的,自然都是自己喜欢的,可惜最后组合出的厨房整体效果差强人意。不过,这么多年用习惯了,也顺眼了。至于挑选的那个人,木瑾不否认,已没有当初那般牵肠挂肚。因为他已是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就固定在那儿,根本无须她牵肠挂肚。
  这让木槿想起了前段时间大学同学聚会时,遇到曾经的暗恋对象小珲。事隔多年,小珲仍一眼就认出了木瑾头上的发卡是大学时候的,一落座就夸她的包有品位,很配她的气质。上周,出差伦敦的小珲说看到一个包,立马就想到了她,过几天她生日,送她当礼物。木瑾看到传来的图片,正是心仪已久的那款包。他和自己竟这么眼光一致,心有灵犀?总之,开心、兴奋、窃喜,木瑾相信女人心里都喜欢被当年倾心过的男生献殷勤,还有暧昧地爱慕。
  宫保鸡丁、番茄炒蛋,还有醋熘土豆丝,都是木瑾和女儿喜欢吃的。在饮食上,老公比木瑾要讲究,也舍得花钱花工夫,他说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一定要吃好。当着女儿的面,他们约定了要和睦互爱。所以,那顿饭吃得盘干碗净。
  饭后,女儿去写作业,老公开始收拾厨房。木瑾坐在阳台的圈椅里,看着对面高楼里的万家灯火。这时小珲发来微信:我知道你喜欢包,其实去年我就在空间上关注你了,我们一直有互动。明晚我请你吃饭,我们再细聊。木瑾瞬间就呆了,她一直以为空间里除了3个闺蜜,其余都是陌生人。回想那些空间里的互动,木瑾的心情糟透了:那个在乎的人一直在偷窥着你的生活,像猫捉老鼠一样地逗弄你,哪有什么一片真心。她断然回复信息过去:包我老公已经买了送我,我只用他送的。
  听到脚步声,知道是老公。他先开了口:刚才都怪我说话太急,没考虑你的感受。过几天就是你生日,就当生日礼物,我给你买。别生气了,小心气大伤身就不漂亮了。老公说他也想给她买包买衣服,给女儿最好的教育,都怨自己太无能了,只有现在的本事。
  原来今天老公的一位看似不怎么样的同事要辞职移民,这刺激了他。进门前又接到公公的电话,说要借钱周转。对老公,木瑾生气了会抱怨他,却绝不能接受别人批评他无能,公婆爸妈也不行。老公这样抱怨自己,是让她最受不了的。他再无能没本事,也始终一心一意地爱护她,给她最真切的关心和幸福温暖的家。
  木瑾握着老公的手,说:都说夫妻就像左手和右手,就像我们这样,已经熟悉得没有什么感觉。可是,左手提东西累了,右手就会接过去,如果右手受伤了,左手马上就会去帮忙。既然是夫妻,就没有谁嫌弃谁,只有谁也离不开谁。
其他文献
婚礼的社会意义  梁实秋这样描述婚礼:“新娘是不吃东西的,象征性地进食亦偶尔一见。她不久就要离座,到后台去换行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客人忙着吃喝,难得有人肯停下箸子瞥她一眼……时装展览之后,新娘新郎又忙着逐桌敬酒……绕场一匝,虚应故事。可是这时节,客人有机会仔细瞻仰新人的风采,新娘的脸上敷了多厚的一层粉,眼窝涂得是否像是黑煤球,大家心里有数了。”  而纳兰认识的现代婚礼,早就比梁先生那时
期刊
中国有句老话叫落叶归根,我倒觉得这种观念过时了。我更喜欢那句古诗,青山处处埋忠骨,我干吗非要死了在北京火化啊?跟母亲出门,水电一关门一锁,我们俩走到哪儿,哪儿就是我们的家!真是走到哪里走不动了,就在那里安眠不是也很好吗?  ——本文主人公杜雪琪语  她们母女俩都是癌症患者,14年里,女儿陪着母亲游走了世界上20个国家和地区。是什么,让她们在病痛缠身的暮年,放下忧愁,潇洒旅行?  母亲70岁之后做过
期刊
育儿观点不同  夫妻作为同一代人,在育儿观念上可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具体做法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那么加强沟通和学会妥协就显得特别重要,不能一言堂或过于武断;另外夫妻双方在听从同事朋友的育儿意见时要有理性的判断,提倡“拿来主义”,对自家适用的可以参照,对自家不适用的坚决抛掉,毕竟各家有各家的具体情况,不能照搬。妻子听她朋友同事的育儿建议,丈夫听他那边的同事朋友育儿建议,极可能就会存在不同,于是两人
期刊
刚进门的媳妇没叫过我“妈”,当着我的面,她总是称呼我为“你”。不得不叫我的时候,她会走到我近前,用手轻轻拉拉我的胳膊,说:“叫你呢!”这让我很是郁闷。  都是从媳妇熬过来的。想起自己刚入婆家门时,也是扭捏作态,不好意思叫公婆为“爸妈”的。可是,婆婆却没做计较,她总是像呼唤自己的孩子那样称呼我为“闺女”。招牌动作就是一摆手,喊一声:“闺女,过来。”我便乐颠颠小跑过去,很轻松快乐地问:妈,叫我呢?那个
期刊
相敬如宾一词是褒义的,但是用在夫妻关系上就不那么美妙了,因为它远离了“亲密”。  亲密关系意味着夫妻双方是敞开心扉的,彼此可以分享脆弱,而最重要的是能量可以自由交换。而相敬如宾的夫妻,界限分明,自我封闭,缺乏深度交流与互动。这样的夫妻所营造的家庭,即使再富有也只是死水一潭。  一个家庭就好似一个能量交换站,夫妻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因能量的有效交换而更亲密,从而产生爱的动力,促动每个家庭成员致力于各
期刊
我和老公都是工薪阶层,我们曾为油价涨了抱怨过,为电费高了心疼过,为相中的衣服太贵买不起而叹息过,后来有了孩子,又为整夜睡不好觉而闹心过,但我们从来没有红过一次脸、吵过一次架,惹得一帮结了婚的、没结婚的姐妹们都纷纷过来向我请教爱情的保鲜秘诀。每到那个时候,我就会忍不住地偷着乐。  其实,自己也不过是烟火凡人一个,不是专家教授,也不是什么达官显贵、武林高手,哪有什么秘诀可谈啊。无非就是耳鬓厮磨的两个人
期刊
推着拽着,拉着哄着,只盼着家人往人前走,日子不落后。家家都有个不省心的人,就有了一份牵绊和责任,让你扯心扯肺……  55岁的母亲突发心肌梗塞离世后,33岁的春万就知道,从此以后,她就是妹妹冬万的世界和靠山。因为早在10年前,父亲就已经撒手人寰。母亲的后事全是春万一人操办的,那些天,冬万要么歇斯底里地哭喊着要随妈妈而去,要么就昏天暗地睡觉。  离开老家之前,春万将母亲葬礼上收到的近两万元,悉数给了冬
期刊
前几天看一个帖子,一个女人和老公因为一点琐事吵了起来,然后双方都有点憋着气,一起带着孩子开车出去办事,半路上不知怎么又吵了起来,于是她就失控了,狠狠地打老公的头,老公忍着痛继续开车,没还手。等把车开到安全地带,老公停下车,和她打了几下。  她想问大家,老公对自己使用了暴力,应不应该离婚?网友把她好一顿数落。  “这多危险啊,你是想车毁人亡吗?”“你也太不理智了吧,孩子还在车上呢,有什么事不能下车再
期刊
前段时间,一篇《向朋友借钱》的长微博流传甚广,深获共鸣。作者的朋友魏先生因为生意上的意外向她借钱,“我考虑了10分钟,决定把这钱借给他。”在此之前,魏先生已经按照亲疏远近打过9个朋友的电话。他感叹:“如果不是这次借钱,我还以为我有很多朋友,现在我才明白,原来我是这么孤独。”  比较戏剧性的事情在后面,作者决定做个危险的试验,她挑了9个“纯粹意义上的朋友”,给他们每人发了一条内容差不多的短信:“我现
期刊
我刚实习时,有一个新项目可谓麻烦摆出。  每当遇到什么问题,我总是第一时间“不远万里”跑到隔着好几排桌子的上司哪里,当面汇报。上司给我个方法,我便“噔噔噔”地跑回来,一会儿又“噔噔噔”地跑过去,再“噔噔噔”地跑回来……就这样,来来回回很多次。  上司终于崩溃了,把我拉到“小黑屋”里,给我讲起了故事:“当年我实习的时候,我的上司告诉我,遇到或质疑一个问题时,不要马上提出来这个东西多么不好,而是要出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