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看透不说透

来源 :家庭之友·爱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gx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和老公都是工薪阶层,我们曾为油价涨了抱怨过,为电费高了心疼过,为相中的衣服太贵买不起而叹息过,后来有了孩子,又为整夜睡不好觉而闹心过,但我们从来没有红过一次脸、吵过一次架,惹得一帮结了婚的、没结婚的姐妹们都纷纷过来向我请教爱情的保鲜秘诀。每到那个时候,我就会忍不住地偷着乐。
  其实,自己也不过是烟火凡人一个,不是专家教授,也不是什么达官显贵、武林高手,哪有什么秘诀可谈啊。无非就是耳鬓厮磨的两个人,凡事都别急着分个谁对谁错,看透就好,千万别说透了。
  看透,就是看透两个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一看,再站到他的角度想一想,别一根筋硬到底。有时候你会发现,他处理的事情并不像你刚刚以为的那般糟糕,甚至还有几分可爱几许睿智。就算他做得实在有些过分,让你看不过去,也别着急,委婉地表达出你的感受,不要直愣愣的,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曲线救国,也不失为一个小女人的聪明之处。
  他表面上好像是将工资奖金如数上交,仿佛财政大权让你全权掌握,可背地里却扣下了一部分藏着掖着,偷偷给乡下的老母亲和弟妹送去。别气,试着从另一面看看,一个大男人,为了哄你开心,为了让你有着高高在上、大权在握的感觉,为了让你安心,想方设法地让你快乐,让你得意,他藏私房钱的时候,多累啊!又得想着藏多少才不至于显山露水,又得考虑藏到哪儿才不至于让你逮个正着。而且,为了向老人表达一个做儿子的心意、向弟妹表达一个做兄长的情意,偷偷摸摸双手奉上金钱的时候,还得表现得特别大气,你想,多不容易啊!
  他表面上好像是模范丈夫、新好男人,却背着你和别的女人交往甚密了,先别急着冲上去冷语相向,或者抓狂撒泼,慢慢看,隐隐攻。就算他们之间真有那么点暧昧,可她算老几啊,你可是堂堂的正品夫人!或许他只是觉得累了憋屈了,想找个人聊聊,放下手头的鸡毛蒜皮,陪他轻轻地走柔柔地诉,可能只是烟火日子里的一个小小的花前月前,便可轻轻将他差点游走的心不露声色地握在手心。
  这样,凡事多看几个角度,多看一些时日,看透了,就好。
  看透了,就不要再说透。“犹抱琵琶半遮面”那般朦朦胧胧的感觉多好啊,谁的智商也不低,适宜的时候,就那么轻轻点一下,便是最好。
其他文献
2014年3月,一本名叫《会做饭的孩子走到哪里都能活下去》(日本名《小花的味噌汤》)的书,让全世界无数人为之感动落泪。该书作者是来自日本的一家人,爸爸安武信吾、妈妈千惠和女儿阿花。爸爸是日本新闻社的一名记者,女儿阿花今年11岁,就读于日本福冈立草江小学四年级。  而妈妈千惠,则在6年前离开人世。那一年,阿花刚刚5岁。但对于一位曾用心陪伴、爱护并教会了女儿“世间最了不起的本领”的妈妈来说,千惠走得了
期刊
举目望去,边开车边沉思的男人、盯着电视机傻笑的男人、被世界杯搅得生物钟紊乱的男人,微信里秀运动成绩的男人、人到中年还苦练书法的男人、在书本里一窝一整天的男人、酒吧里的男人、宁愿泡桑拿也不愿泡老婆的男人,不过都是躲在“树洞”里休息的男人。  孤独对于他们,是个不能说也没什么好说的公开的秘密。  一直以来,女性思维坚持“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虽然现在基础生存大多不是问题,可婚姻对于物质的依赖和追求却越
期刊
一项针对超过240,000名挪威人进行的研究中发现,在智商测试之中,哥哥和姐姐的得分比自己的弟弟妹妹高。但是,在第一个孩子夭折的情况下,第二个出生的孩子能够表现得一样好。这些接受测试的都是年龄在18岁至19岁之间的少年,结果发现:平均而言,长子的智商大约103.2、老二大约100.4、而老三为99。不过,出生的顺序其实未必是问题的关键。研究者称:“我们所作的假设实际上是基于子女的出生顺序与社会顺序
期刊
我对流行的东西不是那么敏感,比如《来自星星的你》,大家都热聊时,我因为没看过,也只是笑笑而已,并没有好奇心。但是,前几天,一位我相当认同其品位的朋友也聊起这部剧,极力推荐我看下。她当了很多年的教师,有看剧的角度。她很欣赏金秀贤,为什么?不是因为他帅,而是他背后的成长经历,她说:以前我看人穿西服,看的是肩膀,但在一位搞服装设计的朋友提示下,我开始关注腰力。就是腰部的小小弧线,只有人的姿态对了,形态健
期刊
“入学拼爹,开学拼妈”。替孩子做手工作业、带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组织同学间的聚会,甚至帮老师发表论文……当这些选项成为考验妈妈的关卡时,身为家庭教育的“甲方”,如何明辨是非,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拼妈比赛”愈演愈烈  东部沿海一位高中教师李芸的孩子恰好就读于其所任教的重点高中,在孩子学习上,她可谓“全方位保姆”——多方咨询同事,整理孩子整个高中阶段的知识点,研究考试的方向、内容的侧重
期刊
婚礼的社会意义  梁实秋这样描述婚礼:“新娘是不吃东西的,象征性地进食亦偶尔一见。她不久就要离座,到后台去换行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客人忙着吃喝,难得有人肯停下箸子瞥她一眼……时装展览之后,新娘新郎又忙着逐桌敬酒……绕场一匝,虚应故事。可是这时节,客人有机会仔细瞻仰新人的风采,新娘的脸上敷了多厚的一层粉,眼窝涂得是否像是黑煤球,大家心里有数了。”  而纳兰认识的现代婚礼,早就比梁先生那时
期刊
中国有句老话叫落叶归根,我倒觉得这种观念过时了。我更喜欢那句古诗,青山处处埋忠骨,我干吗非要死了在北京火化啊?跟母亲出门,水电一关门一锁,我们俩走到哪儿,哪儿就是我们的家!真是走到哪里走不动了,就在那里安眠不是也很好吗?  ——本文主人公杜雪琪语  她们母女俩都是癌症患者,14年里,女儿陪着母亲游走了世界上20个国家和地区。是什么,让她们在病痛缠身的暮年,放下忧愁,潇洒旅行?  母亲70岁之后做过
期刊
育儿观点不同  夫妻作为同一代人,在育儿观念上可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具体做法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那么加强沟通和学会妥协就显得特别重要,不能一言堂或过于武断;另外夫妻双方在听从同事朋友的育儿意见时要有理性的判断,提倡“拿来主义”,对自家适用的可以参照,对自家不适用的坚决抛掉,毕竟各家有各家的具体情况,不能照搬。妻子听她朋友同事的育儿建议,丈夫听他那边的同事朋友育儿建议,极可能就会存在不同,于是两人
期刊
刚进门的媳妇没叫过我“妈”,当着我的面,她总是称呼我为“你”。不得不叫我的时候,她会走到我近前,用手轻轻拉拉我的胳膊,说:“叫你呢!”这让我很是郁闷。  都是从媳妇熬过来的。想起自己刚入婆家门时,也是扭捏作态,不好意思叫公婆为“爸妈”的。可是,婆婆却没做计较,她总是像呼唤自己的孩子那样称呼我为“闺女”。招牌动作就是一摆手,喊一声:“闺女,过来。”我便乐颠颠小跑过去,很轻松快乐地问:妈,叫我呢?那个
期刊
相敬如宾一词是褒义的,但是用在夫妻关系上就不那么美妙了,因为它远离了“亲密”。  亲密关系意味着夫妻双方是敞开心扉的,彼此可以分享脆弱,而最重要的是能量可以自由交换。而相敬如宾的夫妻,界限分明,自我封闭,缺乏深度交流与互动。这样的夫妻所营造的家庭,即使再富有也只是死水一潭。  一个家庭就好似一个能量交换站,夫妻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因能量的有效交换而更亲密,从而产生爱的动力,促动每个家庭成员致力于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