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英语教育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通过为学生提供内容健康、情趣高尚的语言材料和设计尽量真实的语言情境,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素质教育,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外语人才,是我们当前英语中的重要任务。时代要求我们应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英语素质教育的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重点,也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然而,要实现优化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我们应做到优化教学目标的制定,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优化教学方法的组合等。
1.优化教学目标的制定
目标教学是构建素质教育的重点,它要求教师必须了解、熟悉、掌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大纲,要求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通过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目标教学落到实处。可以说,目标教学就是将所有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目标,首先做到完成每课的小目标,尔后完成好单元的部分目标,从而达到完成总目标。教师在上新课前,首先弄清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用书上提示的教學步骤,再分析学生达到这个目标的难点是什么。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反复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每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把教学目标及时交给学生,让学生心里有数,从而达到了教有目标,学有目标,指导检查也有目标,使之在课堂上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顺利完成制定的教学目标。
2.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
在素质教育与教学改革中要做到几个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会相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课堂教学应努力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索知识。要做到这点必须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脑、动口、动手上下功夫,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形成以学生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育人为目的的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在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时,可采用“启发式”“学导式”教学法。首先,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做到深入浅出,画龙点睛,一语道破,起到指导作用,以达到“导”的目的。其次,在课前预习,画出难点,带着问题听课时,或学生在自学中遇到了困难,迫切需要教师解难答疑时,教师应及时进行指导,把握好关键时刻,恰到好处,这时学生的思想集中,认真听课,可收到最好的效果。当然,除备好课外,教师还应精心设计,分析哪些材料让学生自学;哪些材料由教师精讲;哪些教材用讲练结合形式进行;考虑精讲火候;研究怎样才能讲深讲透,讲的条例分明,深入浅出,使讲解富于启发性。同时要避免教师“抱着走”包办代替,唱独角戏,而应把教学的重点从“教”转移到“学”上,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增强学习信心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尤其在培养学生自己找规律,自己作总结,通过独立思考、开发智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以“主人翁”的身份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
3.优化教学方法的结合
随着教学观念的更新,英语教学方法也要有所改变,课堂上教师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学生就往往采用相应的学习方法,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法。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努力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围绕学生能力素质的发展进行教学。可采用“知识技能,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来作为确定学习状态的特征变量,从而为促进学习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服务。由于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本身就是根据知识技能、顺序、结构和学生的初始能力的特点做出安排的,所以可以直接拿来使用,在此基础上,按照知识技能的相对完整性,可将教学知识技能发展序列分成几个教学环节。一般来说,除了第一节课以外,每一课教师所要进行教学的内容不外乎三个部分:①复习已教过的语言材料;②教学新的语言项目如词汇、语音、语法和句型等;③进行各种形式的听、说、读、写训练活动。为此,一般采用“五步教学法”;即:复习、介绍、操练、练习、巩固。在每一个步骤当中,教师的作用都有所不同,如采用口、笔头练习、测试、听写、提问等复习方式;利用实物、图片、借助动作、猜迷、接龙式提问、简笔画等介绍新的语言项目;通过分排或分行、两人、小组等进行操练;通过做游戏、扮演角色等方式提高运用语言能力;充分利用和“复习要点”,练习册中的练习,口、笔头练习等加强学习运用的能力,以加深印象,巩固记忆。教师要在教学中自始至终观察全班学生的反应,要随时根据情况变换自己的角色,保证所教的内容大家都能接受,达到完成课堂的整体教学任务。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践者和实施者,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教育的关键。在新形势下,作为老师光有埋头苦干的精神是不够的,要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要向教学科研要质量,要效益,这就是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发展必然趋势,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对老师的迫切要求。教师要创造性的用好教材,把素质教育渗透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文化、心理、技能、身体等各种素质,让他们德、智、体、美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4.大力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执行某一行为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它能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人的情绪反应。因此,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应为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单纯靠课堂四十五分钟是难以收到圆满效果的,必须课内课外相结合,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我在英语教学中积极开辟第二课堂,经常设计以下课外活动,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5.增进学生对世界各国文化的了解,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通过英语教学,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学好英语,扩大他们的视野,还有助于他们理解本民族的文化。为此,在进行日常教学时,我们应处理好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近年来,语言教育家和学者一再呼吁:教师应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文化,引导学生热爱和弘扬祖国文化。
总之,中学英语实施素质教育,是一次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的重大问题,还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我们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以及品质的培养,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新世纪的外语教师应该以更高的姿态去迎接挑战,去学习、研究新大纲,体会其精神和要旨,并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去.
1.优化教学目标的制定
目标教学是构建素质教育的重点,它要求教师必须了解、熟悉、掌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大纲,要求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通过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目标教学落到实处。可以说,目标教学就是将所有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目标,首先做到完成每课的小目标,尔后完成好单元的部分目标,从而达到完成总目标。教师在上新课前,首先弄清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用书上提示的教學步骤,再分析学生达到这个目标的难点是什么。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反复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每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把教学目标及时交给学生,让学生心里有数,从而达到了教有目标,学有目标,指导检查也有目标,使之在课堂上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顺利完成制定的教学目标。
2.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
在素质教育与教学改革中要做到几个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会相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课堂教学应努力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索知识。要做到这点必须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脑、动口、动手上下功夫,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形成以学生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育人为目的的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在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时,可采用“启发式”“学导式”教学法。首先,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做到深入浅出,画龙点睛,一语道破,起到指导作用,以达到“导”的目的。其次,在课前预习,画出难点,带着问题听课时,或学生在自学中遇到了困难,迫切需要教师解难答疑时,教师应及时进行指导,把握好关键时刻,恰到好处,这时学生的思想集中,认真听课,可收到最好的效果。当然,除备好课外,教师还应精心设计,分析哪些材料让学生自学;哪些材料由教师精讲;哪些教材用讲练结合形式进行;考虑精讲火候;研究怎样才能讲深讲透,讲的条例分明,深入浅出,使讲解富于启发性。同时要避免教师“抱着走”包办代替,唱独角戏,而应把教学的重点从“教”转移到“学”上,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增强学习信心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尤其在培养学生自己找规律,自己作总结,通过独立思考、开发智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以“主人翁”的身份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
3.优化教学方法的结合
随着教学观念的更新,英语教学方法也要有所改变,课堂上教师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学生就往往采用相应的学习方法,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法。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努力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围绕学生能力素质的发展进行教学。可采用“知识技能,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来作为确定学习状态的特征变量,从而为促进学习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服务。由于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本身就是根据知识技能、顺序、结构和学生的初始能力的特点做出安排的,所以可以直接拿来使用,在此基础上,按照知识技能的相对完整性,可将教学知识技能发展序列分成几个教学环节。一般来说,除了第一节课以外,每一课教师所要进行教学的内容不外乎三个部分:①复习已教过的语言材料;②教学新的语言项目如词汇、语音、语法和句型等;③进行各种形式的听、说、读、写训练活动。为此,一般采用“五步教学法”;即:复习、介绍、操练、练习、巩固。在每一个步骤当中,教师的作用都有所不同,如采用口、笔头练习、测试、听写、提问等复习方式;利用实物、图片、借助动作、猜迷、接龙式提问、简笔画等介绍新的语言项目;通过分排或分行、两人、小组等进行操练;通过做游戏、扮演角色等方式提高运用语言能力;充分利用和“复习要点”,练习册中的练习,口、笔头练习等加强学习运用的能力,以加深印象,巩固记忆。教师要在教学中自始至终观察全班学生的反应,要随时根据情况变换自己的角色,保证所教的内容大家都能接受,达到完成课堂的整体教学任务。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践者和实施者,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教育的关键。在新形势下,作为老师光有埋头苦干的精神是不够的,要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要向教学科研要质量,要效益,这就是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发展必然趋势,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对老师的迫切要求。教师要创造性的用好教材,把素质教育渗透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文化、心理、技能、身体等各种素质,让他们德、智、体、美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4.大力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执行某一行为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它能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人的情绪反应。因此,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应为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单纯靠课堂四十五分钟是难以收到圆满效果的,必须课内课外相结合,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我在英语教学中积极开辟第二课堂,经常设计以下课外活动,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5.增进学生对世界各国文化的了解,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通过英语教学,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学好英语,扩大他们的视野,还有助于他们理解本民族的文化。为此,在进行日常教学时,我们应处理好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近年来,语言教育家和学者一再呼吁:教师应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文化,引导学生热爱和弘扬祖国文化。
总之,中学英语实施素质教育,是一次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的重大问题,还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我们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以及品质的培养,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新世纪的外语教师应该以更高的姿态去迎接挑战,去学习、研究新大纲,体会其精神和要旨,并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