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信再降话费

来源 :互联网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f8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于引导用户使用习惯的目的,运营商必定会在手机上网方面采用各种方式提升人气,其中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也莫过于持续降低上网资费。
  
  北京电信再次打出话费优惠牌,自2009年5月1日起,用户加拨11808拨打中国香港、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四个国家和地区的固话和移动电话,可享受单次通话5分钟及以内单价0.30元/分钟;单次通话超过5分钟后为0.18元/分钟;用户加拨11808拨打韩国、马来西亚、中国台湾、泰国、中国澳门的固话和移动电话以及拨打日本、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的固定电话,可享受单次通话5分钟及以内单价0.80元/分钟;单次通话超过5分钟后为0.48元/分钟。
  这是北京电信在半年时间内的第三次资费下调,2008年12月15日~2009年1月15日,北京电信就已经进行过一次充值返费的促销活动,优惠幅度高达55%。在那次优惠活动中,后付费用户只需充值将账户余额提升到1200元便可申请参与活动,成功后能得到660元的赠送话费,赠送的话费从次月开始,分11个月逐月赠送到用户的账户内,预付费用户只要在2008年12月30日前处于有效期就可以获得普惠奖—20元的赠送话费。
  2009年3月5日,北京电信再次进行价格调整,这次是以套餐优惠的方式出现,面向天翼189/153/133后付费用户推出“畅聊套餐超值送”大型优惠活动。套餐总共分49元、89元、129元、189元四档。根据套餐内容,北京电信天翼189/153/133后付费用户凡办理畅聊套餐均可享受月话费49元起,本地通话最低至0.11元/分钟优惠资费,上述用户均可享受本地被叫免费,七彩铃音功能费、改号通知和189手机邮箱免费。此外,办理畅聊套餐或者商旅套餐的用户,如选择用无线宽带上网卡,即可获赠50%话费。比如说,用户选择100元无线宽带上网卡套餐,即可在天翼语音号码中获赠50元的话费。
  三次降费,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方式。如果说第一次的降费是单纯的年末促销,那么第二次降费则显然是针对北京移动,因为后者目前的四款套餐资费分别为:48元、88元、128元、188元。不过北京电信相关人士在公开场合却极力回避这样的联系,并表示,目前北京电信的3G用户数较少,所以初期将用低价套餐形式吸引用户,待3G网络商用后将以3G成熟技术优势吸引中高端用户。而此次降费则完全可以看作是上次行动的延续,所创下的国际长途话费新低完全可以在用户中掀起狂风大浪。
  在全国范围内,北京市场的语音资费、宽带资费以及其它相关服务资费一直居高不下,与其它省、市、地区相比,差额甚至达到几倍,这些都为北京电信的第一次降价提供了可操作的空间。同时,在北京移动与北京联通先后打出优惠牌后,北京电信不得不被动应战。
  而此次的降费却与前次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如果稍加留意便会发现,此次的套餐都是紧紧地围绕“天翼”展开的,主题鲜明,极具针对性。在中国电信的战略规划中,“天翼”被定位于中高端品牌。在3G大幕已经拉开,三大运营商拼力进行初期用户累积的阶段,北京电信采用优惠套餐的形式进行市场竞争,可见没有人甘心输在起跑线上。那么用户最看重的是什么?价格、资费永远处于第一位,降价、套餐的推出便不可避免,一次降价远远不够,两次也还尚不到终点。
  在此次降价的资费套餐中,上网费用特别引人关注。随着3G应用的日益临近,手机上网、网络服务、上网资费等都已经成为不容回避的内容,出于引导用户使用习惯的目的,运营商必定会在手机上网方面采用各种方式提升人气,其中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也莫过于持续降低上网资费,以此来促进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北京电信此次便采用了选择手机上网,优惠语音话费的办法,并且规定在年中以前可享受不限量免费使用,这在当前的电信市场上可谓是一大创举。
  从北京电信的再降话费中,我们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3G所吹来的徐徐清风。
其他文献
过去,我们接触的一些著作和文章一提到上世纪内战年代的美蒋关系时,大多都说美国怂恿支持蒋介石打内战。殊不知,在解放战争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从美国的利益出发,还曾极力阻止蒋介石打内战。    美国副总统  对蒋介石的印象很不好    1944年6月20日至24日,美国副总统华莱士应邀到中国访问。华莱士在中国期间,与蒋介石进行了4次会谈,也接触了各方面人士,还认真听取了美国驻华大使馆的中国内情汇报。  
近年来,我省各级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义务教育法,大力发展和谐教育,加大对公办学校的投人,改善校园校舍;为公办学校教师补发工资,提高福利待遇;免除公办学校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广大师生欢天喜地,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  但是,一些公办中小学校无视国家法律、巧立名目乱收费之风愈演愈烈,令人堪忧。有的学校利用公办学校校园、校舍、师资、设备等资源,举办“校中校”,收取择校费;有的公办学校擅自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