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归乡土——浅谈利用地理乡土教材进行德育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f52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不美,家乡水”。通过学习地理乡土教材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情感,进而树立热爱国家、遵守环境道德等优秀情感。教师只要充分发挥地理乡土教材作用,挖掘乡土,精心组织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认真学习先进教学理论,做到寓穗于教,寓教于学,寓学于乐中,那一定会把地理教学的大任务完成。
  [关键词]乡土教材;德育;方法;环境
  
  地理“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化对国情、国力以及国策的认识;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和“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然而长期以来,地理课堂的德育作用并不明显,原因主要是学生学习的内容似乎离自己的生活有较大距离。但是每个学生或多或少的对自己家乡——所生活县市比较熟悉,而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包括学生学习地理主要内容之一是人地关系及人类生存环境的了解。“美不美,家乡水”。通过学习地理乡土教材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情感,进而树立热爱国家、遵守环境道德等优秀情感。如何利用好地理乡土教材进行德育?我从三个方面做了些尝试,收到较好的效果。
  首先,教师要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所在县市情况有详细了解,做到了然于胸。例如笔者所在兴文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川滇黔结合部,处北纬28°04'-28°27',东经104°52'-105°20'之间。东西长47公里,南北宽43公里。东南与泸州叙永、南与云南省威信接壤,西邻宜宾市珙县、西北接长宁,北与江安、泸州纳溪区共界。属乌蒙山余脉,全县南高北低,分为槽坝、丘陵、低山、中山四个地貌类型,海拔276米至1795米。全县辖8镇7乡,322个行政村和21个社区,2082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1373平方公里,总人口4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9万人。县内多民族杂居,以汉族为主,有苗、回、藏、满等17个少数民族;其中苗族同胞4.5万人,占总人口的11%。境内有石海独特的喀斯特地貌,集溶洞、石林、天坑于一体;更有焚王山四周皆为悬崖峭壁,山上翠竹覆盖,清幽静雅;山间由南向北发育五条溪流,形成峡谷、瀑布、湖潭、落水洞、千层岩等自然奇观。地灵人杰,自然景观旖旎秀美,人文景观灿烂辉煌,精神传统深厚悠久。同时,土地石漠化也比较严重,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面对如此丰厚的地理教学资源,我们结合教材,编写了几万字的文字材料,以供自己在教学中使用。结果学生普遍欢迎这样的教材,通过学习,他们对自己的家乡了解很多,油然而生热爱。
  其次,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学生。要实现德育在地理乡土教学中的渗透,必须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在课堂中创造有严有松,紧驰结合的氛围,在地理课堂中实施愉快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才能在学习地理过程中得到德育教育。乡土地理教学是一个非常良好的手段,乡土地理,大家熟悉、分析易懂易理解,但是我们在分析乡土地理时,也应用多种方式方法不拘泥于一招一式中,不拘泥于陈旧的方式,不同的例子用不同方法去讲解,实现德育教育。例如在讲到我县世界地质公园——石海洞乡的美丽风光时,我结合这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让学生了解以溶洞和岩石裸露为主要特征的喀斯特地貌,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5%,是地球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喀斯特环境也是中国西部的黄土、荒漠、冻土等四大生态环境脆弱带之一,是限制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重要因素。喀斯特石漠化,是在喀斯特脆弱的生态环境下,伴随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形成的,如人口压力、陡坡开垦、工矿开发及大气污染等,导致大量的水土流失、土层变薄、基岩裸露、土地生产力退化丧失等。再让学生去研究我县土地石漠化的原因有哪些。通过研究活动,学生懂得了在美丽的石林、溶洞后面,隐藏着的生态危机,让他们更加懂得保护自然环境的意义,从而真正懂得该如何热爱家乡,建设家乡。而在讲另一风景区焚王山时,学生对山上郁郁葱葱的竹林、山间潺湲流淌的清溪赞不绝口。再与那些石漠化的地方对比,更加深了对美好家乡的情感。
  第三,以乡土教材为载体,培养他们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授课过程中,通过给出多年来我县人口变化、耕地变化的数字,让学生计算出各个时代我县人均耕地面积,使学生意识到随着人口的增长,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从而使他们养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也使他们明白了作为少数民族比照县为什么计划生育政策不放松。又如在讲述水资源一节时,安排学生做一个调查,内容有:“学校所在乡镇饮用水来源历年有什么变化?农业用水来源是什么?以哪种灌溉方式为主?水污染情况如何?污染源有哪些?学校所在镇是否缺水,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来自学生身边,更能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学以致用,更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与环境保护意识。通过调查,很多学生对污染环境的现象深恶痛绝,所有小组均高质量完成了调查任务。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在地理教育,特别是乡土地理教学中的渗透,说说简单,但做起来是复杂繁琐的工作。教师只要充分发挥教材作用,挖掘乡土,精心组织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认真学习先进教学理论,做到寓德于教,寓教于学,寓学于乐中,那一定會把地理教学的大任务完成。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现行的中学历史课教学仍然处在以升学为目的的僵化教学轨道上,上课教师只讲死线索,交待知识要点,复习时学生背要点,考试时力争一字不差地答要点。学生通过历史课学习到的只是一些死记硬背的教条,不知道它们在现实中有什么用,如何用,甚至觉得他们和现实是相矛盾的,是无用的东西,从而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怪有许多历史教师喊出了“历史课没法上了”的哀叹。那么,如何上好历史课呢?我看,除了教师应认真钻研
【摘 要】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而教学艺术首先表现为语言艺术。教师的语言艺术是反映其数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因此,要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就必须精心锤炼数学教学语言,努力提高语言的表达艺术,说出有“味”的语言,方能展示课堂之神采。  【关键词】科学味 筒约味 趣味 启发味 感染味    教学是一门科
【摘 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结合21世纪教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的要求,重新思考新的教学方法和采用新的教学设计开展教学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能力素质 教学资源 教学评价体系    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不同的专家和学者给出的定义会有所不同,甚至区别较大,但是不管专家们给出的定义如何,教育理论、教育理念、科学技术、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和评价体系等几个名词
【摘 要】当前中小学思维教学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态度上不重视,认识上有误区,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收效小,教师本身思维品质能力的欠缺。  【关键词】思维教学 现状 分析    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呼唤创新的年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出台,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入,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由于经济、生活条件等方面的原因,绝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的子女不能随父母进入城市生活,而被留在农村,与祖辈一起生活或寄养在叔辈朋友家,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目前,我国进城的农民工将近2亿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达2290万人,这个数字仍在逐年增加,已经形成一个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群体。据调查显示,农村儿童的心理障碍检
【摘 要】本文通过对农村小学3—5年级全体学生的阅读现状问卷调查,对形成学生各种不良阅读行为的原因作了思考,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我们希望借此抛砖引玉,能引起更多人对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的关注,探寻影响农村小学生课外闭读的根本原因,探寻改变这种现状的策略,最终使农村小学生的阅读真正取得实效。  【关键词】小学生 课外阅读 阅读现状 相关对策    一、调查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在语文教学中十分注重这一点,下面就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再现能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创新必须经过以下三个阶段:再现——探索——创新。再现是创新的第一个阶段,良好的再现能力是进行创新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没有良好的再现能力是不能很好创新的。所以对学生再现能力的培养显得十分重要,语文教学尤
教师评语,是一种作业批阅的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还可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的进步。  通常,数学作业的批改,人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量分。这种方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过程和方法,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作业的满分仅表示“答题正确”,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
【摘 要】体育课的分组教学方法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主的被动式教学方法,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也避免了少数学生厌学当观众的现象,从而有效地克服了长期以来形成的素质与素质差生的两极分化的弊病,利用团队的力量创造良好教学环境,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学生与学生相互指导,相互帮助,合作学习加深了学生们的友谊,提高了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体育 立定跳远 能力培养   
“绿色”已经成为20世纪将继续成为21世纪的一个重要词语。它的含义不再仅仅是一种颜色的表达。它具有更为广泛的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的内涵。“绿色和平组织”“绿色奥运”“绿色食品”“绿色化学”“绿色学校”,一系列关于“绿色”的报导常见于各种报刊杂志和广告宣传之中。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当属“绿色化学”。    一、关于对绿色化学的理解    “绿色化学”是化学工业非常发达的美国最早提出的名词。绿色化学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