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不能成为创新阻力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15678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金融本身是一个新现象,我们应该给企业家足够的创新空间。或许一些现在所谓的创新未来经不起实践的考验,可能被淘汰,但由于事先没有办法知道哪一些是好的,哪一些是不好的,唯一的办法就是不要对它干预太多,让其有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只有随着技术进步、产业发展发现一些问题,再逐步给它一定的规制。
市場经济离不开政府,但是政府又特容易变成市场的破坏力量,所以人类面临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就是怎么防止政府变成市场的破坏力量。

  有时,对监管者而讲,最安全的办法就是不让新东西出现。中国的金融本来就是监管过度,甚至互联网现在的一些金融产品就是监管过度而导致的。为什么支付宝会成为那么大的市场?支付宝可以解决买卖双方之间可能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欺诈等行为的问题,而支付宝本身则靠其声誉来保证这一点。
  改变的力量一定是新的力量。应该看到,互联网产业的企业家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冲击,对于中国整个经济和市场化方向的改革是非常有益的。要靠传统的几大银行去改革金融真的太难了,尤其是现在有利率和市场进入的保护,垄断银企靠利差就可以吃得很肥、过得很好,维持现状就很好,并试图把任何一种新的创新都看作对自己的挑战。监管政策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怎么防止那些既得利益者,也就是现有主导市场的垄断企业,阻碍创新金融产品的出现。
  如果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权利,那么老的既得利益阻碍就变得非常难。在中国,市场是由好多法律政策管制,好多人本应有的权利不能去行使,这便阻碍了创新。另一方面,政府监管部门必须要有新的理念,新的理念如果能够战胜这些既得利益者,那这个创新会更快更有可能。如果相反,监管部门为现有的既得利益本身所绑架,那么这个创新就变得非常难。
  金融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政府监管过多,使得市场机构本身不能发挥作用。市场不仅是一只看不见的手,也是一只隐形的眼睛,是有记忆的,你做了好事它会记下来,做了坏事它也记下来。而政府类似于乱摸的手,把市场的眼睛给挡住了,市场出了问题,本质就是政府出了问题。包括美国爆发次债危机导致的全球金融危机,本身是政府这只手出问题了,但是一般人容易把它理解为是一个市场问题。
  创新本来就是面对一个不确定的世界,让人们在遵守基本的产权和自由规则的情况下去试、去闯。如果事先就知道哪个创新好、哪个创新不好,这就不可能有创新。
  要相信人本身有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的权利,在这个意义上,如果有风险出问题,他要承担一定责任。买股票没风险吗?有风险,那有风险你就得承担这个风险,赚了钱是你的,亏了也是你的。
  互联网金融也是这样,不论是媒体,还是政府监管部门,有责任提醒这种产品存在的风险,当然不能任意夸大,妖魔化它。但是,要给人们选择的自由。所以,使用互联网金融工具和产品的用户,应该明白这是有风险的。由于政府对金融业管制的太多,所以一出问题,就说政府得承担责任。
  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政府对市场干预太多,个人选择的权利受到好多限制,或者被扭曲,这样每个人都不愿意承担责任。比如房价,你两万一平米买的,涨到四万,开发商不能找你补钱。但是,两万跌到一万,那也是你的责任。所以,市场的基本原则就是在交易的时候没有欺诈,而风险应该自己承担。
  政府决策的人也是个人,怎么能说坐在政府的那个人就比在企业的那个人聪明,比消费者更聪明?如果那样,为什么要市场经济?计划经济认为只有中央这些政府计划机关知道什么应该生产,如何生产,应该定多少价格。我们现在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所有的那些自以为知道的东西其实最后都很无知。计划经济时期,我们批判市场经济造成巨大的浪费、经济危机等等,结果最后发现,计划经济比市场经济的浪费何止十倍二十倍呢?
  同样,企业、个人都可能犯错误,但是交给他们责任,有错误他们就会及时调整,这个错误就不会变成巨大的灾难。如果没有政府干预,人类分散犯的错误都不会酿成巨大的灾难。
  市场经济离不开政府,但是政府又特容易变成市场的破坏力量,所以人类面临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就是怎么防止政府变成市场的破坏力量。人类面临最大的威胁,不是过分的市场化,而是过度的政府干预。
  政府不以盈利为目标,这是一件好事。但问题是,当前政府官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所以追究政府责任的,只能是出事故,而避免事故最好的办法就是阻碍创新。但是,人类要进步总是需要创新,需要冒一点险。
  个人的选择,市场会做一个权衡。从某种意义上说,政府官员施加的好多管制,实际上是想办法怎么逃避自己的责任。
  究竟什么样的方法可以避免政府对市场的伤害呢?
  要法治,要立法。政府监管市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立法与执法,规定什么是不可以做的。法无禁止皆可为,个人只要没有禁止的事就是可以做的。
(作者系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其他文献
影子银行如今已成为人们在探寻中国经济崩溃的潜在原因时经常提到的话题。在此之前,充当这一话题的是房地产泡沫与廉价劳动力成本上涨。做空中国的人士因其中的既得利益而不断做出中国经济即将崩溃的预测。事实上,中国经济减速的可能性很大,但不会是出于做空者所提出的此类原因。  随着中国金融体系逐渐变得开放与宽容,新的问题会接连产生,形成无尽的财务问题循环。但人的创造力是无限的,人们可以创造出无数绕开现有规则的金
导演姜文。摄影/许闯  在中国电影界,姜文似乎是一个特异的存在。他的作品始终散发着浓烈的个人气息,无论票房的成败,姜文的每一部作品都会被热烈地讨论。他的几部电影是他几种性格与兴趣的映射,《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怀旧与热血,《鬼子来了》中对人性的检视和批判,《太阳照常升起》中浓稠的浪漫主义以及《让子弹飞》中的机智与冒险精神,这些共同组成了姜文。而最新的《一步之遥》仍是一部充满冒险精神的民国背景电影,也
7 月12 日,在加沙城,一名巴勒斯坦男子和他的儿子们在家中望着对面被炸毁的建筑。以色列国防军针对加沙地带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发动的“护刃行动”,当日进入第五天。  加沙的战火,炸醒了全世界。  就在去年7月,美国国务卿克里拉着内塔尼亚胡和阿巴斯的手,将这对中东对头摁到了谈判桌前,中断3年之久的巴以和谈重启。当时不少人认为,在强势的美国主导下,和平有望。然而3个犹太少年的死中断了这一切。人们这才认清巴
5月7日,首都机场T3航站楼,CA963航班。  这是机长新利图的第N次飞行。N的数值大于6000。按飞行时间算,他在空中的时间已超过16000小时。  新利图是A330(空客机型)的机长。这是他职业生涯再普通不过的一次飞行,目的地是8千公里外的德国城市杜塞尔多夫。按照国航规定,在起飞前一天,像所有机长一样,新利图要登录飞行员准备系统,在半个小时内完成11项内容填写。新利图打开第一项航班任务,其中
当前,医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备受欢迎的转变——“共同决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从此,医疗界的傲慢和等级将让位于谦卑和平等。作为更广泛地重塑患者和医务人员各自角色和责任的一部分,此种转变挑战着人们长期存有的信念——医生懂得最多。  在新的模式下,医务人员会支持人们对自己的健康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对待这种平等交流的理念,结果会如何呢?人们是否便能帮助医务人员
直到去世,浙江建德人洪明都不知道自己的真正病因。  他先后4次就医,被医生认为出问题的脏器分别是肝、胆和肺。2013年3月27日凌晨,因多脏器功能衰竭,他在杭州市萧山区一家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里去世。  4月1日,洪明的葬礼还没有结束,家里刚请人掐算了日子,打算第二天出殡,家里却来了不速之客。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几名工作人员来告诉洪明的妻子邱景,洪明死于H7N9,一种新的禽流感病毒。随后,在洪家
1月5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北京近期连续报告两例甲流死亡病例,全市流感患病情况达到2008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曾于2009年在全球大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再度活跃。对近期流感样病例标本的检测结果显示,现阶段北京甲型H1N1流感病毒和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共同流行,且甲型H1N1流感病毒活动度明显增强,逐渐转变为主导毒株。  流感既是“小病”,又是“大疫”。上世纪就有4次世界性流感大流行
抵达拉萨时,七哥开着拉风的“勇士”到机场接我。“勇士”不仅脏而且散发着异味,配上他黑黑的脸,无疑是20多天无人区拍摄的印证。  一上车,我就开始问东问西。  “拍到雪豹没?”  “没有,遇到围猎野牦牛的狼群了。”  “哈,离得近不,怕不?”  “哪顾得上怕,一心只想着挪机器,对准拍摄。”  “猞猁有遇到吗?”  “没有,拍到藏棕熊了。”  “收获很大啊!”  “是啊。成千上万迁徙的藏羚羊。”  “
观众对张艺谋的新片总是抱有期待的。  他是市场上最成功的导演,而且始终非常成功,除了《金陵十三钗》在美国触礁,但这其中部分原因要从中美政治的角度来解释。他的影片被人们所期待,这是情理之中的。  张艺谋是中国市场上最成功的导演,而且始终非常成功,除了《金陵十三钗》在美国触礁,但这其中部分原因要从中美关系的角度来解释。他的影片被人们所期待,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张艺谋每一部电影都会成为大新闻,引发各
作为中国医药界领军企业哈药集团的一把手,曾担任哈尔滨市原常务副市长的丛国章坦言:“最近事情太多。”  5月19日晚间,哈药集团所属的上市公司三精制药(600829.SH)突然发布解释公告,证实了当天网络上关于其董事长刘占滨调查期间自杀身亡的传闻。  对于《中国新闻周刊》的采访要求,丛国章表现得非常谨慎,表示要跟负责此案的检察机关沟通后,再做决定。最终,哈药集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大平受托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