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再期待第五代了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hu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众对张艺谋的新片总是抱有期待的。
  他是市场上最成功的导演,而且始终非常成功,除了《金陵十三钗》在美国触礁,但这其中部分原因要从中美政治的角度来解释。他的影片被人们所期待,这是情理之中的。
  张艺谋是中国市场上最成功的导演,而且始终非常成功,除了《金陵十三钗》在美国触礁,但这其中部分原因要从中美关系的角度来解释。他的影片被人们所期待,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张艺谋每一部电影都会成为大新闻,引发各种议论。他的票房并不受口碑的影响,各种对他的恶评几乎不影响他影片的叫座,他的影片几乎始终保持着一种越看越骂、越骂越看的怪诞成功。从电影市场而言,张艺谋鲜有失败。
  人们说张艺谋被资本“绑架”,说的有点一厢情愿。他和资本的合作可说顺畅。而且,作为一个大导演他对影片的掌控应该说颇有余裕。所以我也不觉得,改换制片公司一定会改变他的电影。
  《归来》我还没有看,无从判断这一个张艺谋是不是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或者依然如故。
  但我不抱特别的期待。

他们对电影的热爱因为职业化而消失了


  这些年来,张艺谋的电影在影院里看,不难看;可是经常,你出了影院以后,还记得什么吗?有时连情节都记不清。当然,这种不满足感,是在于我曾经怀抱着期待。
  我不是在希望张艺谋始终拍艺术电影,或者始终保持原创性的表达。商业电影有自己的标准和优劣。我不认同大部分商业电影、比如好莱坞大片的价值观,但他们的确必须有自己的价值表述;于要问的是,张艺谋的大片究竟表达什么?
  你可以表达任何一种东西,但是拜托说点什么,而不是只有奇观、只有视听震撼,或者催泪弹。
  整体说来,我以为近年来第五代导演所拍摄的商业大片的通病,是价值中空。依我的标准,这已决定了它不可能是优秀作品。
  这其中,有第5代导演的整体蜕变。当年成就第5代艺术高度的,是20世纪80年代特有的激情:强烈的表达冲动,对电影艺术的纯真的爱,某种对社会的责任感和间或无名的使命感。这些东西渐渐地消失了。电影是一种工业体制、资本或大资本空间、名利场或诱人职业,但电影也是、或者说必须是艺术。激情、情感、表达的冲动是不可或缺的。这也不是技艺、技巧所可能取代的。
  这种变化不是用生命的成熟或衰老所可能完全解释的。况且,对于电影艺术家说来,第五代们还年轻。已有太多的电影艺术家将表达的冲动与丰满的情感带到了他们自己的创作或生命的尽头。

丧失了对电影表达和社会表达的敏感


  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正处在两个体制交替的当口上,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契机。那时候对电影而言,“市场”或“资本”这样的概念几乎没有意义。突出的,是“艺术家”“代言人”这类的自我定位。所以说,第五代式幸运的,他们得以走出电影学院,直接拿起了导演话筒或扛起了摄影机。一边是原有的制片体制和国家投资的保障,一边是,社会松动所显露的表达与创作空间和作者电影的自我想象。
  当然,这代人不是一般意义的大学毕业生,他们走进大学的时候,已经有着极为丰富的社会经验,有着社会教育与自我教育完成的丰厚积累,分享那个时代的社会责任、表达冲动与艺术激情。当时,人们对于中国社会的走向,有着强烈的共识;对艺术媒介——电影语言有着突出的自觉意识。这一切造就了《黄土地》或《红高粱》,造就了第五代的高度;他们也将中国电影带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错,那一切是无可复现的。
  但最初的激情和冲动消失之后,替代它们的是什么呢?单纯的爱、强烈的表达欲望把我们带往电影。此后的成熟绝不意味着对电影的敏感与对社会的敏感的消散。不然就是剩下匠气和生意经了。
  如果说张艺谋在前后期有什么不同的话,在我看来,就是那份对电影的爱,尤其是那份敏感变得淡薄了。敏感?无外乎是讲什么,怎么讲——哪些故事可以用电影来讲述,如何讲得引人入胜?这些故事和当下的社会有怎样的联系?电影与现实社会的连接并非直接与即时,但却是必须与主要的因素。
  人们会说,张艺谋被各种各样的因素“绑架”了,比如说市场、资本的因素,但我觉得, “绑架”这个词用的太随便了,一个电影艺术家不是那么容易“被绑架”的,或者说始终是“被绑架”的。电影始终遭到各种各样的限定,是各种社会关系的组合或磨合。这就是电影。
  问题是,一个电影艺术家的主体位置或者说艺术自我如何呈现?
  他们,也是我们曾经遇到“最好的时代”,社会更迭、体制转轨,如今,我们又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年代:中国崛起,电影起飞、井喷。在这种空前的契机下,我们的电影不能突破、不能再上高度,如何解释?被绑架——不成其为理由吧。甚至可以说,一直以来,部分第五代导演始终拥有相当的创作自由度,叫特权也不为过——我不是指政治上的自由度,这个话题说的不少了吧。还是那个老答案:伊朗电影人比我们更自由吗?人家在连女演员都不能用的情况下拍出了最早那些电影杰作。近期的也有《一次别离》。

《白日焰火》破亿,我对中国电影抱更高的期待


  我没有对张艺谋抱特别的期待。为什么?因为曾期待过。
  不能说是失望,只能说自己的不喜欢吧。我曾经如此地为《红高粱》与《秋菊打官司》而欣喜。
  我说我们这一代人是很幸运的,我们遇到了中国历史变迁的关键时刻,这些时刻成就了我们、他们——第五代。我们亲历了中国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社会生活的戏剧性演变俯仰皆是。当然, 换一个角度,我们或者说他们也很“不幸”——经历如此大幅度的社会激变,也许,一个艺术家很难保持完整的艺术自我。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希区柯克——与体制游戏的天才。第五代们当年形成的艺术趣味、自我定位、电影认知不断地随社会的剧变而改换、甚至烟消云散;每一次你要重新去寻找、确立自己的艺术表达,每一次你要面对没有先例可循的现实情境,确实是巨大的挑战,有时,也许是不可能的任务。
  最初第五代青年导演们,是在中国的制片厂体制与艺术电影、电影作者、欧洲国际电影节的特定关系之间开启自己的创作的;今天,则成了在制片人中心、资本主导、巨大的市场需求、庞杂的评价系统中创作。
  从主导、主流的意义上看,张艺谋始终是成功者,或者说幸运者。他所经历的转型,可谓水到渠成。从艺术到商业,从欧洲国际电影节到好莱坞的发行体制,张艺谋一直风生水起。只是在我看来,后期保持着巨大的票房与市场成功的张艺谋,比起他早期的制作要苍白的多。张艺谋曾被称为“福将”,今天仍是。必须说,观众对张艺谋始终抱有期待,这固然是由于张艺谋“传奇”或“神话”,但也是成功的资本或广告运作的效果。铺天盖地的电影广告运营几个月,某种期待必将塑造完成。

  叫好与叫座,是电影面临永恒的困境;也是为此,既叫好又叫座,才是电影人永恒的挑战和追求。
  今年令我振奋的,是看到《白日焰火》票房上了一个亿,获金熊奖的艺术电影——人们认定叫好不叫座的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上赢得了票房。我们终于创造了一个GDP数据之外的奇迹。这令我能再次产生了热望。
  《山楂树之恋》票房更高?但那不是艺术电影,而是情节剧。老实说,一部相当寡淡的情节剧,《白日焰火》则是“纯粹”的艺术电影。事实上,以艺术电影的形式和语言讲述商业电影式的故事,是近年来国际电影的新意。因此,《白日焰火》因网络传播和口碑而获得票房的成功才如此的令人兴奋。再一次,我对中国电影自身的期待有了具体的支持和目标。
  《归来》也许依旧会成功吧。我自己不抱期待。因为我没看到什么新的因素会带给我期待。希望因为毫无期待而有意外之喜。
  然而,因为《白日焰火》的破亿,我对中国电影再度怀抱热望。我对姜文的《一步之遥》高度期待,我久已等待着侯孝贤的《聂隐娘》,我期待着许鞍华的《黄金时代》、张猛的新片……。我期待众多的年轻导演。中国电影有了如此的规模,我对此保持高度乐观。
  (作者为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其他文献
11 月 24 日,青岛市黄岛区的一处事故现场。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22 日发生的输油管道爆燃事故,给现场及周边的多处道路、建筑物等造成极大的破坏。图 /IC  在《青岛市石油天然气管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印发半年后,青岛以事实证明,这套预案并没有发挥作用。  该应急预案于2013年5月由青岛市政府制订完成,并于5月17日向全市印发。然而,11月22日凌晨,中石化东黄复线发生漏油,7个小时后引
能从改革中得益的民众的参与,就是改革有效推进的决定性力量。总体性改革既需要自上而下的强力推动,也需要民众、尤其是新兴中产阶级自下而上的广泛参与。上下合力,总体性改革才有成功之可能。  中共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临近,高层频繁释放出种种明确信号,告诉中国民众和全世界,中国将启动一场规模空前的总体性改革:  10月7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演讲指出,中国要前进,就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他告
影子银行如今已成为人们在探寻中国经济崩溃的潜在原因时经常提到的话题。在此之前,充当这一话题的是房地产泡沫与廉价劳动力成本上涨。做空中国的人士因其中的既得利益而不断做出中国经济即将崩溃的预测。事实上,中国经济减速的可能性很大,但不会是出于做空者所提出的此类原因。  随着中国金融体系逐渐变得开放与宽容,新的问题会接连产生,形成无尽的财务问题循环。但人的创造力是无限的,人们可以创造出无数绕开现有规则的金
导演姜文。摄影/许闯  在中国电影界,姜文似乎是一个特异的存在。他的作品始终散发着浓烈的个人气息,无论票房的成败,姜文的每一部作品都会被热烈地讨论。他的几部电影是他几种性格与兴趣的映射,《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怀旧与热血,《鬼子来了》中对人性的检视和批判,《太阳照常升起》中浓稠的浪漫主义以及《让子弹飞》中的机智与冒险精神,这些共同组成了姜文。而最新的《一步之遥》仍是一部充满冒险精神的民国背景电影,也
7 月12 日,在加沙城,一名巴勒斯坦男子和他的儿子们在家中望着对面被炸毁的建筑。以色列国防军针对加沙地带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发动的“护刃行动”,当日进入第五天。  加沙的战火,炸醒了全世界。  就在去年7月,美国国务卿克里拉着内塔尼亚胡和阿巴斯的手,将这对中东对头摁到了谈判桌前,中断3年之久的巴以和谈重启。当时不少人认为,在强势的美国主导下,和平有望。然而3个犹太少年的死中断了这一切。人们这才认清巴
5月7日,首都机场T3航站楼,CA963航班。  这是机长新利图的第N次飞行。N的数值大于6000。按飞行时间算,他在空中的时间已超过16000小时。  新利图是A330(空客机型)的机长。这是他职业生涯再普通不过的一次飞行,目的地是8千公里外的德国城市杜塞尔多夫。按照国航规定,在起飞前一天,像所有机长一样,新利图要登录飞行员准备系统,在半个小时内完成11项内容填写。新利图打开第一项航班任务,其中
当前,医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备受欢迎的转变——“共同决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从此,医疗界的傲慢和等级将让位于谦卑和平等。作为更广泛地重塑患者和医务人员各自角色和责任的一部分,此种转变挑战着人们长期存有的信念——医生懂得最多。  在新的模式下,医务人员会支持人们对自己的健康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对待这种平等交流的理念,结果会如何呢?人们是否便能帮助医务人员
直到去世,浙江建德人洪明都不知道自己的真正病因。  他先后4次就医,被医生认为出问题的脏器分别是肝、胆和肺。2013年3月27日凌晨,因多脏器功能衰竭,他在杭州市萧山区一家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里去世。  4月1日,洪明的葬礼还没有结束,家里刚请人掐算了日子,打算第二天出殡,家里却来了不速之客。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几名工作人员来告诉洪明的妻子邱景,洪明死于H7N9,一种新的禽流感病毒。随后,在洪家
1月5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北京近期连续报告两例甲流死亡病例,全市流感患病情况达到2008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曾于2009年在全球大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再度活跃。对近期流感样病例标本的检测结果显示,现阶段北京甲型H1N1流感病毒和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共同流行,且甲型H1N1流感病毒活动度明显增强,逐渐转变为主导毒株。  流感既是“小病”,又是“大疫”。上世纪就有4次世界性流感大流行
抵达拉萨时,七哥开着拉风的“勇士”到机场接我。“勇士”不仅脏而且散发着异味,配上他黑黑的脸,无疑是20多天无人区拍摄的印证。  一上车,我就开始问东问西。  “拍到雪豹没?”  “没有,遇到围猎野牦牛的狼群了。”  “哈,离得近不,怕不?”  “哪顾得上怕,一心只想着挪机器,对准拍摄。”  “猞猁有遇到吗?”  “没有,拍到藏棕熊了。”  “收获很大啊!”  “是啊。成千上万迁徙的藏羚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