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导入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解析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ower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案例导入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解析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小学数学教学实际情况分析案例导入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现状。从实际生活案例、开展教学活动、借助案例导入、培养学生提问意识等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案例导入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案例导入;小学数学;应用措施
   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教师往往借助导入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使用案例导入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案例只需短短的几分钟,然而其起到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小学作为学生启蒙教学的基础阶段,教师要充分考虑怎样将案例导入方法应用在教学中,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一、案例导入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案例导入方法可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案例导入,可以进一步把数学知识延伸到生活中,便于吸引学生的专注力。案例导入方法可以缩小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把抽象的知识转变为具体的知识,强化小学生对知识的感受,激活学生的思维。
   虽然目前小学数学教育中已经广泛地使用案例教学方法,但是从整体上来讲案例导入法的教学效果并不佳,因此对案例导入法的研究与改进仍需要不断加强。主要表现在案例教学与教学内容的切合度不够,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还没有適应社会的发展趋势,没有充分显现出案例教学法的存在价值。
   二、案例导入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1.结合实际生活案例,开展教学活动
   小学阶段的教学层次性比较浅显,其中存在诸多和学生生活相关的知识,所以在案例导入方法的运用中,教师需要紧密联系生活,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在生活案例的挑选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能超过学生的认知水平,不然会影响教学效果。另外案例选择不可以和生活相脱节,要全方位地在生活案例中渗透数学知识。
   比如“公倍数”知识的教授,教师可以提前组织学生预习相关的概念,创设问题情境:现在我们开展一项游戏活动,整体学生都要参与报数,数字是2的公倍数时对应学生起立。接下来教师鼓励学生寻找报数的规律,引出生活案例,进而给学生介绍公倍数的理念,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便于学生在游戏中探寻数学规律。
   2.引进具体案例,丰富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教材中教学案例众多,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些案例,适当延伸这些案例的外延将其作用发挥到最大。然而部分教师在使用案例的过程中缺少一定的延伸意识,导致教学活动存在局限性,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影响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案例时要将案例具体化,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适当地将案例内容进行延伸,体现数学活动的多样性。
   比如在讲授与“距离”相关的应用题时,教师可以引进具体的案例对知识点进行延伸,通过相遇的一系列问题引出追击问题或者相反行驶的问题,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领悟。例如关于相遇问题:红红从甲地出发去乙地,摩托车行驶的速度是每小时45公里,明明从乙地出发去甲地,汽车行驶的速度是每小时68公里,若甲地和乙地之间的距离是150公里,什么时候两个人可以相遇?在学生解决问题之后,教师可以将题目进行转变,把这道题转变为追击问题,也就是红红行驶一段时间,明明开始追击,什么时候两个人可以相遇等,由此巧妙地引进案例,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扩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
   3.借助案例导入,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
   案例导入在小学数学中的价值还体现在对学生提问意识的培养,教师在使用案例导入方法的过程中总会淡化基础理论知识的教授,这会使学生产生疑惑。由于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无法透过案例的现象寻找到数学知识本质,不利于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所以教师在案例导入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权利[3],鼓励学生对知识产生疑问,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吸收和了解知识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案例导入方法存在的价值,巧妙地将其和教学环节进行结合,赋予数学课堂生命力和活力,促使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教师通过有效的案例导入方式,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启迪学生思维,进而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关于数学文化的案例分析[J].发现,2018.
   [2]李武萍.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及案例分析[J].文存阅刊,2017.
   [3]高君,王爽.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方法浅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430(8):124-125.
  编辑 温雪莲
其他文献
我省是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制种自然条件优越,技术水平有明显优势。主要特点是制种面积大,几乎省内各市、县均有玉米制种。制种单产高,正常年份百万亩制种平均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初中数学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变革和创新.数学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注
升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许多学生是不情愿的,而又迫不得已,只能逼着自己来到学校,带着悲观失望的心情,感知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生活学习都没有积极性、主动性。职业学校是一个拥有许多专业,专业课程又丰富多彩的精彩天地。要想使这些学生溶入到职业学校的生活中,首先应溶化他们心理的坚冰,介绍专业前景,找到喜欢的专业,树立远大目标,才能在奋进中前行。  数学作为中职生的弱项,也是为之头痛的课程,厌倦了的科目,但
已经入冬了.rn周末,我一回家,便坐在书桌旁,开始写家庭作业.一道题使我原本顺畅的思路停了下来,我凝神思考着.正当我想得焦头烂额时,一个声音传来:“喝不喝牛奶,我给你热一杯
语文教学讲究读与写的结合,学习一篇文章,应该注重有效的阅读,在读中体会掌握学习内容,并运用于写作实践之中.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小学低年级绘本阅读教学,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应紧跟《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新课程标准》进行改革.教师不仅要师德高尚,而且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要过硬,不断提高自身修养,重视语文课程的育人功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对于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感到学习困难.事实上,这主要是因
普通小麦由于种子休眠特性的普遍存在和对发芽条件的特殊要求(解除休眠后20℃左右温度发芽),6~9月正是夏秋高温季节,上述两个发芽基本条件均不具备,故难以达到准确测定发芽率
在课堂上,教师要应对一切可能存在的不确定因素,特别是小学教师.低年级的学生更为活泼,思想也更为活跃,因此教师承担着更大的压力,如何防止各种不确定因素出现,做好课堂教育,
摘要:数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必修课程。数学教学大纲中强调:“数学的思想、内容、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师既要把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来教,作为一种高素质的素养去认识、理解。  关键词: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改革创新  数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严谨治学精神和开拓创新的重要手段。因此,数学教育